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R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了解李白生平,诗歌风格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学习目标2、熟读诗歌,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情感。3、理解“折杨”柳的寓意。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它的诗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传世。 知作者4 这首诗是735年李白客居洛城时所作。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
2、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便倚窗伫立而触发思乡之情,故作此诗。 知背景5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sn 读一读解题目春夜洛城闻笛时间地点事件解词语(1)洛城:洛阳(现河南洛阳)。(2)玉笛:精美的笛。(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4)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写离情别绪。(5)故园:指故乡,家乡。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
3、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解诗意赏诗境这首诗题为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全篇扣紧一个“闻”字,前三句描写、叙事,末句抒发思乡之情。这一切皆由“折柳”一词关联起来,因此“闻折柳”是这首诗的“诗眼”。题中“春夜” ,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是易产生愁思的时间;“洛城”表明是客居,是易产生愁思的地点;闻笛(笛声幽怨),是易产生愁思的行为。一、三句照应了“春夜、闻笛”,第二句照应了“洛城、闻笛”。 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声”,即“折杨柳”曲,因曲调深长、幽怨、凄清,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与“暗”
4、照应,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有多重意蕴。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诗人远别故乡和亲人,客居在歌舞喧闹的洛城,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诗人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有多少人也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啊,这不期而遇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此夜曲中闻柳”,“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含折柳赠别之事。折杨柳的典故代表了一种文化习俗,一个难忘的场景,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折
5、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何人不起故园情?”触景生情,当年与亲友依依惜别的情景在诗人的眼前清晰重现。 “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 笛声暗飞,散满洛城。春夜闻笛,勾起思乡。意境绵延深厚笔调隽永含蓄乡情浓浓离愁无限 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小结品味语言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和“飞”的表达
6、效果。“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同时也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和“满”的妙处。“散” 意为均匀、遍布。夸张地把悠扬的笛声借助春风传遍洛阳城写的巧妙、形象,勾起了无数旅人的情思。“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二)思考探究1、“此夜曲中闻折柳”,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这“折柳”既是曲名,又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
7、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典故:折柳赠别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始于汉盛于唐。古人折柳赠别,寓意有:一是柳树容易活生长快,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很快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二是纤柔细软的柳丝在春风中摇曳不定的姿态,则象征着情意绵绵。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三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四是杨柳是春天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总之,“折柳”含有惜别怀念之意。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2、第二句和第四句
8、的艺术手法主要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第二句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第四句是反问,表达效果是:加强思想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三)描绘意境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在一个春风沉醉(骀荡)的晚上,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四)见解评论1、“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你觉得这个夸张合理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说明理由。合理。诗人的
9、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高亢清越,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穿透力更强,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好处是作者凭借主观臆想,通过虚实结合,从而突出笛声的悠扬、袅绕,同时还丰富了诗中的意象,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课堂练习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2、古人离别常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思乡 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动漫
- 环境保护活动课程设计
- 环境监理制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 腊肠销售培训课程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聚四氟乙烯(PTFE)行业需求潜力与产销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甲基丁炔醇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炼乳行业竞争策略及消费需求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散热器行业现状规模与未来需求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行业发展形势及应用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金属铸造模具课程设计
- 铝合金船的建造课件
- 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部分不全)
- 玻璃厂应急预案
- 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
- 货车进入车间安全要求
- 新版深度学习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冰雕史话
- BIM大赛题库含答案
- 罗马人的故事(全15册)(修订版)
- 单位无宿舍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