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_第1页
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_第2页
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_第3页
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_第4页
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8. 1对现行浮沉池的改造侧向流斜板浮沉池能切换气浮和沉淀两种水处理功能。当原水浊度较低特别是低温低浊、高藻、高色度时,开动气浮设备按气浮方 式运行;当原水浊度较高时关掉气浮设备,按沉淀方式运行5。但是现行的侧向流浮沉池还存在以下问题:无论浮沉池按照沉淀工艺还是气浮运行时,都会有很多较小的絮凝体被水 流带出沉淀区,即出现“跑矶花”现象,影响沉淀出水水质;现行的浮沉池,其斜板板距大多采用 100mm,板距较大,效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按照以气浮为主,气浮与侧向流斜板沉淀各自构成独立的配、 集水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在侧向流斜板浮沉池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等,作为气浮的集水系统;

2、在侧向流斜板浮沉池末端设置溢流堰等, 作为侧向流斜板沉 淀的集水系统60改良后的侧向流斜板气浮池示意图见图 4.4侧向流斜板装置倒向流斜板浮沉池的平面图图4.4改良后的侧向流斜板气浮池示意图4. 8. 2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水量Q:总水量为23X104m3/d, 一共有四组浮沉系统,每组两个浮 沉池(合建)。则每组浮沉系统的设计水量为 Qo =5.75黑104m3/d%0.666m3/s,每个浮沉池的设计水量为 Q = 0.333m3/s。板内水平流速 V。:可口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的常用水平流速略高一点,可 按 10 20mm/s设计,本设计采用 V0=15mm/s=0.015m/s;颗粒沉降

3、速度u0: 0.30.5m/s,本设计采用u0 =0.3mm /s = 0.0003m /s ;斜板的倾角8 : 500 60 ,本设计采用8 =60 ;斜板板距P:平行板间的垂直距离,可以适当比斜板沉淀池的常用板距 略小一点,可按 50100mm设计,本设计采用 P=60mm=0.06m;斜板长度L:指斜板沿水流方向的长度,斜板的最小长度为L =tV0 =PtaneV0 ,斜板共设三层,斜板斜长 L=1.0m;U0有效系数小:70%80%,本设计采用小=0.75浮沉池的液面负荷:10 11m3/(m2|_h),本设计采用11 m3/(m2|_h);浮沉池接触室上升流速 Vc: 10 20mm

4、/s,取Vc = 20mm/s;回流比为7%;?气浮溶气压为 0.30.35MPa,取 P=0.35MPa;?絮凝池与浮沉池之间的穿孔墙孔口流速应小于0.050.1m/so4.8.3气度分离室、接触室计算气浮分离区的表面积As浮沉池的液面负荷为11 m3/(m2 h)-113则Vs = =3 10 m/s3600A Q Qc Q : Q 2395.833 0.07 2395.8332A S =C =-o=118.68mVSVS3 10 3600 2气浮分离区的长L2池宽B=8m,则AS 118. 6 8L = 1 4. 8 3 5 m计取 L=15mB 8接触池的表面积Ac Q QC Q 二,

5、Q 2395.833 0.07 2395.8332A C C=17.80mVCVC20 103600 2接触室的长L1AC=JK=2.23m ,设计取 L1=2.5m B 88.4加入斜板的计算分离区加入斜板沿水流方向的板长颗粒沉降所需斜板长度 L .tan 0=0俨5 0.06taL60 = 5. 1 9 6 m u00.0 0 0 3考虑有效系数 屋 则=f9(6.9 3m2.096m3,酒足要44求。查看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三册,选用型号为TR-10的压力溶气罐,其 性能参数见表4.13。表4.13压力溶气罐性能参数型号直径(mm)总高(mm)工作压力(MPa)过水流量 (m3/d)进水

6、管 径d(mm)出水管 径m(mm)进气管径c(mm)TR-100.02541300.20.522623533200250204. 8.10溶气释放器的选择与布置容器压力为 0.35MPa=3.5kg/cm2回流溶气量为 0.07X 2395.8.33=167.708nB/h选用型号为TV 一田的溶气释放器,在容器压力为3.5kg/cm2时该释放器的出 流量 qp=5.54m3/h则释放器的个数为 N=167.708/5.54=30.27,设计取30个。每个池子布置15个,释放器分两排布置,每排分别为 8个和7个,释放器间距为1m,行距为0.9m。8.11气浮的除渣系统设计气浮刮泥机采用TQ型

7、桥式刮泥机,型号为TQ-8。集渣槽设于气浮池的出水端,顺向刮渣。渣槽宽600mm,槽顶高出气浮池液面0.08m。8. 12出水系统设计气浮出水系统设计采用穿孔集水管出水系统,穿孔管位于池子的中下部,共设置 20条(每个池 子10条),管径为DN300。管内流速 V = 4Q_0.666x4 =0.47m/s 0.5m/s,满足要求。20二D2 20 3.14 0.32汇集于出水渠,渠上设有盖板。两个气浮池的出水渠合建,管渠出水管的管径为DN800,设置两根,且需要设置止回阀和闸阀。最后与沉淀出水系统汇集于管径为 DN1000的出水管。沉淀出水系统设计采用指型槽出水,采用0.25m宽指型槽集水,

8、每个指型槽槽长 4.85m,边 槽单边集水,中间槽双面集水。集水槽总长度 L=4.85X22+16.3=123m集水堰溢流率 q=Q/L=666/123=5.4 L/(s m) 6 L/(s m),满足要求。采用梯形堰,其剖面图见图4.9图4.9梯形堰剖面图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F:a:堰口长度;b:堰口间静距二c:堰口端头预留长度;d:堰口高度;曰堰槛宽度;f:堰口过水面宽度;h:过堰水深;H:堰板高度;H=250mm。设计中 a=100mm, b=50mm, c=100mm, d=50mm, e=50mm,则由此布置,梯形堰的个数为 n=32X 22+12+7X 10+9=795单个梯形堰的流

9、量为q=666/795=0.838 (L/s)梯形堰的过堰水深为h =( 0,000838 )3 =0,043m0,05m,满足要1.86 0,05求。4. 8. 13配水花墙和阀门的设计网格絮凝池与侧向流斜板浮沉池合建,之间水流通过配水花墙连通 水流通过配水花墙的流速控制在 0.1m/s左右。配水花墙的孔洞总面积为-=Q=2 39 5.8 333.3%m3 60 0 nV 36 00 2 0 . 1孔洞采用正方形,尺寸为15cmx 15cm。孔洞个数为N =3. 33 = 1 4 7.- 8 9 1 480. 1 5 0. 1 5孔洞分六层,每层分别为26、25、26、25、26、25个分布,两个孔洞之间 的间距为164mm。其分布情况见图4.10图4,6配水花墙分布图阀门的选择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