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煤矿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1页
XX县XX煤矿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2页
XX县XX煤矿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3页
XX县XX煤矿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4页
XX县XX煤矿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北京XXXX 2009年9月24日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2009年9月24日评 价 人 员姓名资质证书号签字项目负责人评价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前 言受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的委托,北京XXXX 对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规定,对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是加强安全管理和搞好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便于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本评价组对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提供的相关

2、资料进行了全面仔细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对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进行了评价。本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安全评价的依据、被评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重大危险源辨识、各单元的安全评价、对被评价单位提出的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等。在评价过程中,北京XXXX 得到了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有关领导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XXXX 2009年9月24日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41223683 1 概述 PAGEREF _Toc241223683 h 1 HYPERLINK l _Toc2412236

3、84 评价目的 PAGEREF _Toc241223684 h 1 HYPERLINK l _Toc241223685 安全评价依据 PAGEREF _Toc241223685 h 1 HYPERLINK l _Toc241223686 评价范围 PAGEREF _Toc241223686 h 3 HYPERLINK l _Toc241223687 评价程序 PAGEREF _Toc241223687 h 3 HYPERLINK l _Toc241223688 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241223688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89 单位概

4、况 PAGEREF _Toc241223689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0 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241223690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1 项目介绍 PAGEREF _Toc241223691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2 区域位置 PAGEREF _Toc241223692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3 厂内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241223693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4 自然环境概况 PAGEREF _

5、Toc241223694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5 地理位置 PAGEREF _Toc241223695 h 5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6 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241223696 h 6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7 地质 PAGEREF _Toc241223697 h 6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8 气候、气象 PAGEREF _Toc241223698 h 6 HYPERLINK l _Toc241223699 水文地质 PAGEREF _Toc241223699 h 7

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0 地震烈度 PAGEREF _Toc241223700 h 7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1 生产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241223701 h 7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2 公用工程 PAGEREF _Toc241223702 h 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3 供电 PAGEREF _Toc241223703 h 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4 供热 PAGEREF _Toc241223704 h 8 HYPERLINK l _Toc

7、241223705 给排水 PAGEREF _Toc241223705 h 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6 主要设备 PAGEREF _Toc241223706 h 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7 安全管理现状 PAGEREF _Toc241223707 h 9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8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PAGEREF _Toc241223708 h 1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09 物质的危险性 PAGEREF _Toc241223709 h 10 HYPERLINK l _Toc241

8、223710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0 h 12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1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1 h 12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2 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2 h 1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3 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3 h 17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4 公用工程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4 h 1

9、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5 电气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5 h 1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6 行吊作业的危险性 PAGEREF _Toc241223716 h 19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7 消防系统等安全设施 PAGEREF _Toc241223717 h 19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8 厂址与周边环境相互间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18 h 2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19 该公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 PAGEREF _Toc241223719 h 2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0 周边环境对该公司的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20 h 2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1 设备检修与其它 PAGEREF _Toc241223721 h 2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2 人的不安全行为 PAGEREF _Toc241223722 h 2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3 管理缺陷 PAGEREF _Toc241223723 h 2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4

11、 重大危险源辨识 PAGEREF _Toc241223724 h 21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5 重大危险源介绍 PAGEREF _Toc241223725 h 21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6 重大危险源辨识 PAGEREF _Toc241223726 h 21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7 事故案例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27 h 21 HYPERLINK l _Toc241223728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PAGEREF _Toc241223728 h 21 HYPERLINK l _Toc2412

12、23729 电、气焊事故案例 PAGEREF _Toc241223729 h 22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0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PAGEREF _Toc241223730 h 24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1 4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PAGEREF _Toc241223731 h 2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2 单元划分原则 PAGEREF _Toc241223732 h 2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3 确定划分评价单元 PAGEREF _Toc241223733 h 26 HYPE

13、RLINK l _Toc241223734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用 PAGEREF _Toc241223734 h 2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5 安全评价方法的简介 PAGEREF _Toc241223735 h 27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6 5 定性、定量评价 PAGEREF _Toc241223736 h 32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7 区域规划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评价 PAGEREF _Toc241223737 h 32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8 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PAGEREF _T

14、oc241223738 h 32 HYPERLINK l _Toc241223739 5单元小结 PAGEREF _Toc241223739 h 35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0 生产工艺单元安全评价 PAGEREF _Toc241223740 h 3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1 安全检查表 PAGEREF _Toc241223741 h 36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2 预先危险性分析 PAGEREF _Toc241223742 h 38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3 起重事故事故树分析 PAGE

15、REF _Toc241223743 h 4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4 单元小结 PAGEREF _Toc241223744 h 44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5 公用工程单元安全评价 PAGEREF _Toc241223745 h 44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6 安全检查表 PAGEREF _Toc241223746 h 44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7 触电事故事故树分析法 PAGEREF _Toc241223747 h 47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8 单元小结 P

16、AGEREF _Toc241223748 h 5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49 安全管理单元安全评价 PAGEREF _Toc241223749 h 50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0 安全检查表 PAGEREF _Toc241223750 h 51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1 单元小结 PAGEREF _Toc241223751 h 53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2 5.5 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 PAGEREF _Toc241223752 h 53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3

17、 6 对策措施与建议 PAGEREF _Toc241223753 h 55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4 安全隐患整改建议 PAGEREF _Toc241223754 h 55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5 建议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PAGEREF _Toc241223755 h 55 HYPERLINK l _Toc241223756 7 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241223756 h 58附件:安全评价委托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土地使用证明平面布置图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起重机验收检验报告安全隐患复查1 概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8、的方针,依据有关安全标准、安全管理规定等,通过对被评价单位现有生产系统设备和设施、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现状的评价,辨识出主要危险因素及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确定被评价单位的安全等级。2根据本评价报告的结果,提出消除或降低危险和危害的安全对策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防范重大、特大人身、设备事故发生的目的,促进被评价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3本评价报告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企业进行监督监察以及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6)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9)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令200720号(1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2005年)(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20、1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13)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2004】第20号)(14)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172号)(15).daynews /sxfzb/qiban/682637.htmlXX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8年12月24日XX省安监局发布)(16)HYPERLINK :/ /zcfg/dffg/20080418/090756.htmlXX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2月20日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7)气瓶安全

21、监察规程(劳锅字(1989)12号)(1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2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5)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6)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2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

22、6)(2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2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3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31)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3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33)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1984)(34)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077-1985)(35)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1994)(3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37)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8

23、)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2000)(39)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40)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4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44)安全标志(GB2894-1996)(45)安全色(GB2893-2001)(4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47)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GB12135-1999)(48)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49)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50)

24、现场勘查的资料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为: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的安全管理及机械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安全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本次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图1-1 安全评价程序图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字号名称: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经营场所:XX镇XX村经营者姓名:XX组成形式:个人经营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的经营范

25、围及方式为:加工,修理煤矿机械设备(需前置审批项目除外)。该项目主体工程为机械加工车间,其辅助工程有原料车间、成品车间、铆焊车间、库房等,公用工程包括供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系统。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位于XX镇XX村,西、北面为公路,南、东紧邻耕地,交通较为便利,具体位置见附件。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占地范围内布置有办公楼、原料车间、成品车间、库房、机械加工车间、铆焊车间等,具体平面布置见附件。自然环境概况XX县位于XX省南部,临汾市东南隅,地理座标为北纬35233552,东经1113411203。东西宽约44公里,南北长约53公里,县域总面积约为1160平方公里。XX东北南三面环山,东

26、有佛爷山,北有塔尔山,南有翔山、历山、望月山、均属中条山脉。XX县东临沁水,西接曲沃,北和浮山、襄汾眦邻,南与绛县、垣曲相连。XX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北和南三面环山。中部地势平坦,在山地与平川过渡地带广布黄土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5001500m,最高点在东部历山,海拔2358m。最低处在下杨村西南浍河边,海拔457m。山区和丘陵区面积836.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2.1%。XX县平原堆积地貌,黄土梁峁侵蚀堆积地貌和山岳侵蚀均很发育。全县可分为三个大的地貌单元:平原台地堆积地貌区、黄土梁峁侵蚀堆积地貌区、中山侵蚀地貌区。XX县地处XX台背斜上临汾地堑盆地的南端,其山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

27、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等。其构造主要为东南部山岳和北部山地隆起区,中西部平原凹陷区。东南山岳地区,更新世、全新世一直处于相对隆起状态,地面遭受长期的侵蚀、剥蚀,冲沟和河谷均很发育,切割深度约为6001000米;平原北部的塔儿山、河上翁堆山,更新世、全新世也相对抬升,遭受剥蚀,逐渐形成现今的山包。在西部平原区,中晚更新世,为相对下降的地区,沉积了大量黄土状冲、洪积物,并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中西部平原凹陷区。2.3.4气候、气象XX县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其主要气象要素为: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静风(28%) 全年主导风向 NE(1)地表水XX县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浍河是本县最大的河流,横

28、贯县境北部,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曲沃、侯马,由新绛注入汾河,为黄河的二级直流。其余主要河流有浇底河、石门河、史伯河、西闫河、滏河、天河及县境南部的大河。除滏河及大河外,全部流入浍河。本县河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夏雨型和山地型河流特征,清水流量小,洪水流量大,水量不稳定,变化率较高。加之黄土覆盖,侵蚀切割较严重、河水含沙量较高,受季节影响,利用率不高。(2)地下水文特征本县地处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山地型高原水文地质单元,十年九旱。县境东、北、南三面环山,受中条山、翔山及丹山前断裂的控制,境内地势起伏,中部低沉洼,形成浍河谷底,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仍是大气降水。地下水化学成分多属重碳酸盐型水,在中部

29、低洼地带,多属硫酸盐型水,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可达6克/升。本县地下水类型和含水岩组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和倾斜平原地带、山间河谷冲积古河道等。含水层一般埋深2080m,含水层厚315m,单位涌水量1080m3/h。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翔山、绵山、丹山等区岩石出露地表地下水储存不均匀,在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单位涌水量可达5002000立方米/日。0.2公升/秒。XX县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见图2-1。中板、型钢中板型钢圆钢铸造件无缝钢管铆焊车间钳工车床加工装配轴承、螺丝成品车间图2-1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该

30、公司用电由XX县变电所提供,可满足全厂生产、生活用电。该公司办公、生活区冬天采用空调采暖。用水量:该公司机械加工过程中无用水环节,全厂主要用水为职工生活用水,厂区自备水井,可满足全厂生活用水。排水量:该公司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该污水中污染物主要为SS、BOD、COD等。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主要设备详见表2-1。表2-1 主要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车床3台2电焊机2台3砂轮机2台4铣床1台5电气焊1套6起重机5个7电动葫芦2个1)安全生产管理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按照安全生产法、XX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条例的要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工

31、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都比较齐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该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动火管理制度、防火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事故处理该公司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一旦发生事故,以应急救援小组为中心,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和组织工作。预案中明确了各小组各自的职责、分工以及危险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和有关管理规定。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本章将对该公司从

32、生产工艺、设备、机械加工等各个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辨识,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危险物质有氧气和乙炔。其中乙炔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氧气属于第2.2类不燃气体。现将各类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述如下:1)乙炔中文名称电石气。为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含量: 工业级97.5。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将其列入2.1类易燃气体。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

33、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侵入途径:吸入。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

34、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35、。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闪点():无意义;熔点():-81.8(119kPa);沸点():-83.8;引燃温度():305;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密度(空气=1):0.91;爆炸上限(%):80;爆炸下限(%):2.1;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防护措施:工程系

36、统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2)氧气为无色无臭气体。溶于水、乙醇。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将压缩或液化的氧气列入2.2类不燃气体。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

37、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侵入途径:吸入。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

38、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闪点():无意义;熔点():-218.8;沸点():-183.1;引燃温度():无意义;相对密度(水=1):1.14(-183);相对密度(空

39、气=1):1.43;爆炸上限(%):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不聚合;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防护措施:工程系统防护: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通过对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的现场考察及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提供的有关资料,根据HYPERLINK :/ haccp /Soft/ShowSoft.asp?SoftID=166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评价组经分析后认为,该项目生产过程

40、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容器爆炸、高处坠落、触电、灼烫、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主要的有害因素有:噪声危害、高温危害、电焊粉尘等。1)机械伤害该项目在机加工、铆焊作业、钳工作业等过程中都使用到了一些机械设备,包括有车床、铣床、剪板机、电焊机等,这些机械设备种类不一。如果机械装置安全防护不全、有缺陷或操作人员失误都可能导致夹、碾、割、绞、卷入、挤压、碰撞等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常见造成机械伤害的因素有:(1)三违现象;(2)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失;(3)操作人员疏忽大意,绳梯进入机械危险部位;(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5)在不安全的机械

41、上停留、休息,设备突然运转时;(6)机械设备有故障不及时排除,设备带病运行;(7)机械设备制造质量不合格或设计上本身就存在缺陷;(8)设备控制系统失灵,造成设备误动作;(9)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10)未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2)起重伤害该项目在机加工、铆焊作业、钳工作业等各工部都会使用到桥式起重机或电动单梁起重机等起重设备进行起重运输。如果起重作业操作失误、指挥人员错误指挥或起重机械安全附件不全或者设备其它缺陷,在起重机吊运、安装、检修、试验过程中都可能发生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等,造成起重伤害事故。起重作业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起重机械通常具

42、有复杂的结构,经常做横、纵、垂直三维空间运动,同时操作难度大。(2)起重作业活动的区域较大,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较大。(3)起重作业活动的零部件较多,大多具有较高的动能和势能,经常与作业人员接近,故伤害作业人员可能性大。(4)制动系统、限位装置、超载保护、超速保护、超行程保护、联锁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5)作业环境复杂,所吊重物多种多样,引发事故的偶然因素较多。(6)起重设备缺乏日常的维护保养,吊、锁具日常检查不及时,存在大量隐患。(7)吊车检修后留的部件或吊车部件松动脱落砸伤地面人员。(8)吊运重物从地面人员头顶经过,可能发生重物坠落砸伤。(9)起吊时不能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10)未

43、设立车间人行通道、吊运通道,未标有明显标志线。(11)对起重作业人员培训不够,专兼职司机、指挥人员均未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未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未能保持人员的稳定性。(12)规章制度不健全,存在人人可操作、人人可指挥等违章作业。(13)未建立或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操作标准,未推行标准化作业。(14)未按有关规定进行特种设备定期检验。3)火灾爆炸该项目的气焊过程中,如果氧气、乙炔瓶间距太近或离火焰太近,便可产生气瓶爆炸;在气焊过程中,如果作业场所有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也可发生火灾爆炸。油浸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电源线短路或者过载,都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电器设备的不合理使用,也可能引起电器设备

44、的火灾事故。乙炔、氧气胶管老化、气瓶密封不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误开阀门或用后忘记关掉阀门等原因均可造成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泄漏气体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车间内火源主要包括机械火花、电器火花、明火、外部火源、高热等。4)容器爆炸车间内所用气瓶均为压力容器,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气瓶超期服用、充装过量等均可导致容器爆炸。5)高处坠落该项目在对高处设备进行检查、清扫、故障处理更换零部件等作业时,一旦因防护不当,人员大意不慎,有可能发生人员高处坠落事故;地面暗井、坑、沟、池等容易造成人体坠落事故。造成高处坠落事故主要因素:(1)没有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2)使用梯子不当;(3)高处

45、作业时没有安全设施或安全防护设施损坏,作业平台不牢固;雨雪天梯子平台地滑;(4)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5)使用的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安全设施进行作业;(6)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7)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8)作业人员酒后等高;(9)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在高处作业场所休息;(10)地面孔洞无盖板;(11)使用不合格的等高工具。6)触电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在各工部均有电器,因此,触电危险的分布极广,凡是用到电器设备的和有电气线路通过的场所,都是触电事故可能发生的场所。焊接时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常见的引发触电事故的因素有:(1)电线、电气设施的绝缘或外壳损坏、设备漏电;(2)

46、电气设备接地损坏或没接地线;(3)移动使用的配电箱、板及所用导线不符合要求,未使用漏电保护器,不佩戴绝缘手套;(4)乱接不符合要求的临时线;(5)不办理操作票工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6)检修电气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运行人员就对检修设备恢复送电;(7)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作业,距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8)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工作人员走错间隔,误碰带电设备,以及在带电设备附近使用钢卷尺等进行测量或携带金属超高物体在带电设备下行走;(9)线路检修时不装设或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装设地线不验电;(10)使用的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

47、地。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11)在电缆沟、隧道、夹层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12)标志缺陷(如裸露带电部分附近的警告牌、刀闸的开合警告牌不明显,就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疏忽大意,进而发生触电、误合刀闸等人身或设备事故;(13)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内工作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无监护人;(14)电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15)非电工从事电气作业或不具备带电作业人员进行带电作业;(16)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和电器工具。(17)使用金属电动工具时,外壳不接地,未使用具有零线的插头插座,未加装漏电保护装置。(18)倒闸操作未戴安全帽,不按规定使用绝缘手套或绝缘靴。该项目中涉及到的电

48、气设备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因此对于触电事故的防范绝不可以掉以轻心。7)灼烫该项目在电、气焊过程中,工人如果没有穿戴防护用品,用身体直接接触工件时,极易造成灼烫事故;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时的飞溅可能会造成灼烫事故。因此,该项目中存在有灼烫事故的危险性。8)中毒和窒息在铆焊车间,长时间进行焊接工作,如果长期在此工作环境中,工人防护措施不当且现场通风不良的话,吸入过量有害气体,就容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因此,该项目存在中毒和窒息的危险性。9)物体打击本项目中潜在的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转动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在运行中的零部件脱落飞出砸伤人,或者在检修作业(高处作业)中,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乱放工具或

49、将工具没放稳,工具落下而导致砸伤人。10)其他危险因素工作场所由于作业环境不良、场地不平整或者由于人体生理、心理疾病造成作业过程注意力不集中,都有可能导致作业人员摔、扭等其它伤害的发生。本项目生产生产的产品均采取汽车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的容易发生车辆伤害。在生产系统中,随着生产的进行伴随产生了一些有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电焊粉尘等有害因素,对其进行分述如下。1)噪声危害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噪声较多。短期在噪声下工作会引起听觉疲劳、听力减退。长期在噪声下工作可能引起听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1)机械噪声:机床作业工作时产生的噪声。(2)电磁噪声:在启动电机时内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

50、生的嗡嗡声。2)高温危害该项目在电、气焊过程中,周边温度一般比较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乳化液、切削油的温度也会比周边环境温度高。工人如果没有穿戴防护用品,长期在此环境工作,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高温危害,尤其夏季,车间的环境温度可能更高,严重时可导致作业人员中暑和休克。3)电焊粉尘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电焊粉尘,如果车间内部的没有通风设备,或者通风设备损坏,都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若长时间吸入电焊粉尘,均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矽肺伤害。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项目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工艺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见表3-1;多种作业中存在

51、“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见表3-2。表3-1工艺过程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序号工艺过程(区域/活动)工序(活动)/设备/人员危险源风险1机加工车床工/磨床工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人员伤害2机加工车工乳化液、切削油飞溅灼烫3铆焊加工焊工刚焊接完的工件灼烫4铆焊加工厂房乙炔瓶、氧气瓶火灾、爆炸表3-2多种作业中存在“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序号作业中的危害危害类型1作业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火灾、爆炸2焊接时,作业现场通风不良中毒3不戴防护镜伤眼4不穿工作服烫伤5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高处坠落6电焊机漏电、无接地保护、操作者不穿绝缘鞋触电7在电源容量不够时使用电焊机电气火灾8气焊:氧气、乙炔瓶间距太近或离火

52、焰太近火灾、爆炸9电、气焊:直接用手去拿温度较高的材料烫伤10湿手操作电器开关触电11设备转动部分无防护或设备安全护罩固定不牢机械伤害12电机的接零保护未设置或压接不牢触电13不走安全过桥,横跨传动装置挤伤、摔伤14作业时的粉尘超标或清理卫生时未戴防尘口罩粉尘伤害15工作现场照明不足摔伤、碰伤16从吊物下通过砸伤17吊运时物件捆绑挂接不牢物体打击18检修时未停电挂牌告示误操作,触电,机械伤害19梯架陡,上下时手未抓牢摔伤20高压设备检修前未放电触电21超负载运行,电机温度高短路,电气火灾22配电室门窗不严小动物进入,短路, 爆炸23电气设备失修、接地不良或人为拆除触电24不戴绝缘套触电25电气

53、设备未接地线触电26机械加工中设备运转,铆焊作业机械伤害1)电力、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带电,如果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失效,人体触及带电体将引起人身触电事故;如果短路将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烧毁,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2)电气系统产生过电压(包括操作过电压、外部雷电过电压等)引起电力、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发生短路故障,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或人员伤亡。3)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缺相运行或操作机构卡住引起电气设备过载,温度骤升,引起绝缘热击穿短路或接地、造成设备烧毁、火灾、爆炸或触电等事故。4)由于误操作、违章操作。带负荷断开隔离开关,引起两相或三相弧光短路,造

54、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5)运行人员巡视检查或检修人员与带电的电气设备的裸露部分安全距离不足,可能引起触电或弧光短路烧伤,造成人员伤亡。6)防护设施欠缺,小动物窜入。高、低压配电装置室通风孔洞未设防护网罩,或配电室与车间配电柜相连的电缆线路的孔、洞未封堵,门窗关闭不严等缺陷,小动物的窜入引起电气短路、造成电气火灾、设备损坏。7)变压器是将高压电源变成低压电源的“心脏”,如果变压器因为套管破损或有放电现象、引线或桩头松动发热、分接开关指示动作不可靠、接触电阻不符合要求而未及时处理;电气试验不合格而强行送电;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出现都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造成人员伤害。变压

55、器电力电缆超负荷运行将使变压器及电缆接头发热、甚至导致电缆接头燃烧、爆炸。8)刀闸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机构失灵,瓷瓶破损且有严重放电痕迹,接触不良且严重放热,设备线夹严重变形,组合式瓷瓶有一半是零值,双电源或自发电倒送电装置失灵及试验不合格等情况,因而必须加强管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以免引发生产设备事故。9)开关既可手动,又可电动并加继电保护,如果继电保护的过流定值或速断定值设定不当或机构失灵拒绝动作,可造成开关该动作而不动作,从而引发事故。如果绝缘油有水分、套管破损或有放电现象则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如果引线或桩头松动发热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造成人员伤害。该项目物件

56、的运输主要依靠桥式起重机进行,桥式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若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存在缺陷,易形成安全隐患,引起伤害。起重机未定期检验检测,超期服役,维修保养不及时,材料疲劳老化,承载力下降,超载运行而未有超限报警及保护连锁装置,吊运重物时钢丝绳断裂,重物从高处坠落,造成伤害。若车间内光线不足、操作员视线阻挡可导致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经验不足、违章操作等可引起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1)消防车道、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路面或安全出口有障碍物;消防器材摆放不合理等,均可因消防的缺陷,导致火灾蔓延和扩大。(2)车间内未设置合理的安全通道或通道上有堵塞,标示不清均可影

57、响工人的疏散及救援。XX县XX机械设备修配厂位于桥上镇黄家垣村,西、北面紧邻公路。在正常生产运行中对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居民生活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根据周边单位、居民住宅与建设项目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分析,周边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居民生活对该公司不会产生影响。(1)检修工具及设备的附件等,若使用不当或放置不牢固,致使工具意外飞出或附件意外坠落,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事故。(2)若设备平台、梯子无护栏及防滑踏步,或平台、护栏、梯子及防滑踏步等因腐蚀致强度降低甚至损坏,人员登高时会发生坠落伤害事故。大量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大部分事故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长期超负荷作业致使操作人员疲劳、精力不集中导

58、致误操作;疾病或饮酒致操作和指挥失误;操作人员从事禁忌作业引起事故;人员心理异常、故意犯错或存在识别功能缺陷均可导致事故。若未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或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生产人员无章可循、行为随意、盲目乱干;无相应的奖惩制度,会使人员无积极性、主动性,巡检不及时、不认真,交接班不具体;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盲目乱干等;无培训制度,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让未经培训的工人上岗,知识不足,不能判断错误;对安全漠不关心,已发现的问题不及时解决;没有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指挥错误,甚至违章指挥;设备、设施无检修更换计划或维护保养制

59、度,或检修制度不严,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转。可因管理的缺陷而导致安全事故。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规定(1)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量。(4)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若满足下式,则

60、定为重大危险源:qn/Qn1(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n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在生产场所,乙炔的临界量为1吨,在储存场所的临界量为10吨。在铆焊车间内,乙炔以气瓶方式存在,实瓶最大储存量为10瓶,远小于临界量,故生产车间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004年3月20日上午7时20分,位于塘下镇海安霞霖村罗山大道71号的瑞安市瑞兴紧固件厂内发生一起带钢打卷机伤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谭朝清,系该厂老职工,汉族,男,42岁,贵州省湄潭县抄乐乡干溪村桥上组人。1、事故经过2004年3月20日上午7时上班后,该厂带钢打卷机操作工谭朝清与同班职工杨中星、秦秀华一起操作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