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毛主席在花山_第1页
28毛主席在花山_第2页
28毛主席在花山_第3页
28毛主席在花山_第4页
28毛主席在花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入新课花山花山 河北省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村东一条小河,缓缓穿村而过。潺潺的水声夹着百鸟的齐鸣使这个山村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曾在此歇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28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知道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内容解析课文解读 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

2、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毛主席在花山朗读 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出毛主席怎样的情怀?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 这三件事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关心;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毛泽东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上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毛泽东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想一想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

3、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

4、一些传说,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出说明了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 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课堂小结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新中国的建立转战南北,夜以继日,指挥了许多战役,做出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音容笑貌,听到了他为群众着想的肺腑之言,读起来既让我们觉得那么亲切近人,又在心中涌起一份感动。巩固练习借()昨()错()作()扰()燃()拢()然()端()晾()喘()凉()一、火眼金睛,辩字组词。借书错误昨天作业打扰合拢点燃然后端茶喘气晾干凉水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能战胜一切困难。、毛主席()为解放全国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还关心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二、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只要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