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6章 城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6-1 道路定线6-2 道路线形综合处理6-3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第1页,共33页。6-1 道路定线 道路定线是指把一条道路的平面位置在实地明确肯定下来的一系列工作。一、城市道路定线的相关内容和意义总体规划: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功能布局和 用地规划,初步确定干道的走向、平面转折 点、干道交叉口位置和坐标,明确道路功能 性质、路幅宽度等,也就是道路网规划。详细规划:一般应进行红线规划设计,即根 据道路网规划已确定的干道走向、性质和路 幅宽度,进一步确定道路走向、位置、标高、 横断面组合以及主要交叉口和广场的安排等。 第2页,共33页。道路设计:其内容是在红线规划基础上,
2、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和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 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平面、竖向线形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 道路定线, 是指把一条道路的平面位置在实地明确肯定下来的一系列工作。它不仅要解决道路本身的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道路与周围环境、城市建设现状的配合以及道路景观等问题。一般包括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两个阶段。第3页,共33页。纸上定线(路线勘测的初测阶段) 在比较精确的大比例尺(1:5001:1000)现状地形图上,根据道路网规划或红线设计要求详细确定每一路段的具体走向、转折地点、弯道半径、直线与曲线的衔接等。实地定线(实地放线,路线勘测的定测
3、阶段) 将上面已经确定的道路中心线准确地移到实地上去。实地定线时,规划设计人员都应会同测量人员亲临现场,先实地踏勘,然后详细定线。第4页,共33页。1. 图解法:根据设计路线与地物的相对关系,在实地先找到参照点后,再据此放线。障碍物较少、相对位置精准度要求不高时,普遍使用。2. 解析法(坐标法):预先将JD点和特征点坐标计算好,再按坐标实地放线。计算工作量较大。第5页,共33页。二、城市道路定线的原则1. 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劣地、少占农田,反对大拆 大建和乱拆乱建。2. 严格遵循技术标准要求:道路等级与路幅、横 断面、交叉口、坡度等。3. 正确选定平面、纵断面控制点。4. 合理布设直线、弯道及
4、其衔接关系。5. 远近期结合:特别是干道、重要立体交叉口用地 预留、旧城街道拓宽等。主导纵坡:指道路中心线在结合实际自然地面起伏、土石方填挖量最少情况下的平均自然坡度。从理论上分析,就是要求一条干道各路段设计纵坡度的加权平均值,应当尽量接近该道路起终点之间的自然坡度。P120第6页,共33页。第7页,共33页。6-2 道路线形综合处理 道路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之间的组合比较复杂,道路线形综合处理就是指结合地形、景观,从视觉方面进行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的协调。一、道路线形的基本组合 1. 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2. 平面曲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3. 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4. 平面曲线与
5、竖曲线的组合第8页,共33页。第9页,共33页。 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此组合有利于超车和道路管线敷设,但是当长度过长时,线形单调易使司机疲劳,依靠路旁绿化、景观和沿线建构筑物设施来调节。 平面曲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设计中应避免暗弯,由于视距较差,必需加大平曲线半径,或者减小暗弯边坡高度,改暗弯为明弯,减轻影响。第10页,共33页。 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直线与凹曲线的配合有较好视距和效果,但凹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以免产生突折感。特别是长直线末端要避免插入凹曲线,防止陡坡错觉而动力撞坡。 直线与凸曲线的配合则往往导致视距条件差及视觉的单调,连续可见长度随着凸形竖曲线半径的减小而变短,当
6、视距不良或不足时易出事故,应避免。 平面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比较复杂,一般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线形较均衡。避免“单包双”。平曲线是明弯时配凹曲线,暗弯时配凸曲线,“明凹暗凸”。 P127第11页,共33页。二、特殊地段道路线形综合处理 (一)滨河路桥头道路的处理(略) 主要是桥下最小净空高度的保证、跨线桥与滨河路的衔接(平交或立交)以及人行交通在桥头处的组织(人行天桥、人行梯道等)。第12页,共33页。(二)山城道路的线形设计 山城受地形限制,道路网多采用自由式布局,在各组团或分区之间以一条或几条交通性干道相连通。主要交通干道多沿着谷地或较平缓的山岗、较开阔的阶地布置,其走向
7、尽可能与等高线平行,或者以较小锐角与之相交。如此布置,既可减小土石方工程量,又有利于临街建筑物的布局和出入口设置。但是地形起伏加大,有利地形不多,而且谷地、阶地之间还需要次干道联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克服道路起终点高差。第13页,共33页。 1. 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自然纵坡过大(大于容许最大纵坡),为减缓纵坡人为地延长道路起终点之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其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容许的平均纵坡度,然后计算相邻等高线间应有的长度(等高线间距/平均纵坡),再按比例尺换算成的缩小长度从起、终点分别向上下作截距与等高线相交会,最后将各转折点相连成一转折线并适当调整。第14页,共33页。第15页,共33页。
8、 2. 展线分类 自然展线:顺应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路线不重叠、简单,常用。有些地质不良地段难以避开。 回头展线:当自然展线无法避开不良地段或者有困难时采用。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叠,呈“之”字形路线。 螺旋展线:顺着山包盘旋而上,较少采用。 3. 展线实例人工高差:立交桥,通过展线设置上下匝道解决城市交通的垂直关系;大型桥梁设置引桥。自然高差:山城道路。第16页,共33页。第17页,共33页。第18页,共33页。第19页,共33页。第20页,共33页。6-3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也是城市购物、娱乐、游憩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
9、展示城市风貌的“橱窗”。美国著名规划学者凯文.林奇著作“城市的意象”将城市景观分为5种:道路、边沿、区域、节点以及标志,道路景观和道路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城市道路景观要素 1. 山景:山峰及塔、亭、楼等建构筑物。 2. 水景:江河、湖塘、岛屿等水面及建构筑物 3. 绿景:古树名木、绿带、公园等 4. 实景:沿街建筑群、标志性建筑、历史性古 建筑、城门、城墙、雕塑、广场等第21页,共33页。二、城市道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思路 1. 确定道路景观要素:结合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历时文化遗产与风貌规划,挖掘景观资源,确定道路景观要素。 2. 确定道路景观基本特征、基调以及景观
10、环境气氛: 根据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道路历史演变、道路性质与功能以及文化特征,提出道路空间规划的景观表达意向,包括自然景观、整体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现代城市景观等。 3. 景观系统的组合 1)外部道路景观系统:城市外围入城道路是观赏城市整体轮廓景观的重要场所,在选线时要考虑视觉保护区域,以求最佳观赏效果。第22页,共33页。 2)自然与历史道路景观系统:城市生活性道路和客运交通道路的选线应当尽量将城市自然景观景点、古树名木和人文景观建筑等组织起来,形成城市主要景点的观赏性道路空间。如桂林市。 3)现代道路景观系统:城市交通性道路一般伴随两侧现代化的城市生产、公共建筑群设施或者现
11、代化交通设施(如立交桥、地铁、轨道交通等)等,因此,现代化沿街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与道路一起构成富有强烈时代感的城市街道景观系统,如上海浦东世纪大道。第23页,共33页。三、城市道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1. 道路景观总体构思:总体风格定位、景观系统组成等 2. 道路景观分析与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初步方案。 3. 道路沿线园林绿化设计: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紧密结合。 4. 道路沿线建筑景观设计:平面布置和组合、立面效果和轮廓线、空间视觉效果、广告霓虹灯夜景照明等。 5. 道路沿线设施和小品设计:绿化休闲、无障碍设计、广告灯箱、市政卫生、景观小品等。第24页,共33页。四
12、、城市道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一)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与其两侧的各类边界,尤其是建筑边界和轮廓线,共同构成道路空间(街道空间),道路空间尺度是指道路空间宽度D(两侧建筑之间水平距离)与两侧建筑高度H的比值D/H。第25页,共33页。 1. 当D/H1时:街道空间有亲切感,空间围合感较强,容易形成繁华热闹氛围,沿街建筑立面对人的景观感受影响较大,当D/H0.7时,则会产生压抑感。 2. 当D/H=12时:仍能保持亲切感和围合感,绿化对空间的影响作用开始明显加强,可增加绿化带宽度和树木高度以弥补空间的扩散感。 3. 当D/H=23时:视觉开始扩散,空间更为开敞,围合感较弱,热闹氛围被冲淡。当D/
13、H=3时,一般为开敞空间,人们视线主要停留在建筑的群体关系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第26页,共33页。 因此,对于不同性质和景观要求的城市道路,要求运用空间尺度比例关系,去调节并形成街道合适的空间氛围。一般生活性道路(如历史传统街道、支路、商业街等),采用D/H 1;城区一般干道可控制D/H=12;一般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干道和城区交通性干道,采用D/H=23。第27页,共33页。 (二)道路选线与景观环境的组合 实际上,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和道路系统规划同步进行,不能等道路定线后才开始考虑。 通常使用对景和借景等手法,将道路沿线的主要特色景观点有机组织起来,创造动态连续的视觉环境。 为避免单调呆板的街道景观,选线时可运用变化构图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