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化的基本作用_第1页
中文化的基本作用_第2页
中文化的基本作用_第3页
中文化的基本作用_第4页
中文化的基本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文化的基本作用申丽霞(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郑州450002)摘要:我们将古往今来一切崇尚“中”的理念、思想、行为统称之为“中文化”将其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文化”的内涵是以“中”为度,以“中”达和;外延是以“中”为准则的一切宇宙观、世界观、建都理念、治国之策、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它不仅体现在中国数千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内涵和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内生动力,其历史作用非同凡响,时代价值也不可低估。关键词:中文化基本作用中国哲学我们将古往今来一切崇尚“中”的理念、思想、行为统称之为“中文化”,将其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文化”的内涵是以“中”

2、为度,以“中”达和;外延是以“中”为准则的一切宇宙观、世界观、建都理念、治国之策、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它不仅体现在中国数千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内涵和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内生动力,其历史作用非同凡响,时代价值也不可低估。本文将阐述中文化在外延的基本作用,以对中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一、中文化对古代宇宙观的影响郝大维(DavidL.Hall)和深通中文的汉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在孔子哲学思微中提出:内在论的宇宙、概念的两极性和传统作为解释的背景,是古代中国思想不言而喻的预设。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在古代中国思想世界中提出:古代中国各家思想的共同预设是三

3、点,一是一个无所不容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中心在以宇宙为本的王者的观念,二是一个涵盖天人的秩序观念,三是一种内在主义的(immanentist)的整体观念。葛兆光认为,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很多知识与思想,都是在天圆地方、阴阳变化、中心四方这些本来来自天文地理的经验中产生并且奠基的。以上意象通过象征的按时和仪式的神化,成为天经地义的起点。如“天道”通过象征与符号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观念,渗透到一切思想与知识之中。”“天下之道不可不闻也,万物之本不可不察也,阴阳之代不可不知也”是中国古代学者的治学起点和思考的终极问题。历代文献对古代宇宙观多有表述。庄子天下中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

4、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荀子天论曰:“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周髀算经曰:“故日运行处极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极西。西方日中。东方夜半。凡此四方者。天地四极四和。”“正北极枢。璇玑之中。正北。天之中”。这里的“璇玑”即指北极星。汉代天文学家张衡认为:“一居中央

5、,谓之北斗。动变定占,实司王命,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经次,用告祸福,则天心见于是也。”1后汉书天文上引张衡宪灵文内之“中”即指北极星。“中国境内的各种姓氏族群,无论在地理上居于南北东西,在经济是农业、是游牧、还是渔猎,在文化上,千氏万族有不同传统,而都在仰望星空的天象观察中,以北斗为中心,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天上世界。”张法:中与中国审美观念的起源,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北斗成为帝星,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张法提出,从农业文明出现到夏王朝建立的期间,在河南、陕西、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内蒙等地区,都有与北斗信仰相关的考古发现。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黑陶器中绘

6、刻的猪,就是北斗,猪腹正中一颗星,就是天上中心的北极星。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六千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墓中,仰卧的男性骨架两旁用蚌壳塑有左青龙右白虎,还有人骨作斗柄的北斗形象。俨然是巫师型的墓主正面对以北斗为中心的天象作法。葛兆光:道或终极依据思想史的写法之三,读书1998年第3期。3陈隆文认为,“中”是对“天下”这一空间中心的划分。天下只有在与“中”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天下之中”理论才会完整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中”是这一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在先民中有“尚中”与“择中”的理念。相传黄帝即居天下之中。淮南子天文训曰:“中央土地,其帝黄帝,其佐后

7、土,执绳而制四方。”这种以“土”居中央,以黄帝为统领四方之帝的理论,在思想上所遵循的即“尚中”原则。有的学者认为“天下、中国、四方、九州岛、四夷”在夏代以前就已存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夏书曰:“地平天成。”周礼所述圭表测景之法,就是在一块平地的中央,立一根杆,杆子上挂着八根绳子,绳子如果都附在杆子上,就表示杆子是正的,也就是垂直的,然后在日出和日落时观察杆子的影长,以此来定东南西北方向。萧良琼认为“中”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天文仪器,通过它可以测定方位和四时变化。“中”是表示用太阳的日晷的指针表示其中心位置。有了中心,自然方位就很明确,所以商代有“中尚”“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等观

8、念的产生,而且特别重视方位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周礼地官司徒云:“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其意是说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锅盖”罩着大地,大地是平的,呈方形,天地在地平线衔接,日月星辰此升又落。这些考古和文献材料显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二者都必有一个中心。古人以“中”观星量天,求得北极星为“天中”,地上也只一个中心,为“地中”,为天子居住的地方。“在古代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天这种被确立的终极依据始终没有变化。天不变道亦不变,作为天然合理的秩序与规范,它不仅支持着天文与历法的制定,支持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也支持着人们对于生理与心理的

9、体验和治疗,还支持着皇权和等级社会的成立,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祭祀仪式程序的象征意味,支持着城市、皇宫甚至平民住宅样式的基本格局,甚至支持着人们的游戏及其规则以及文学艺术中对美的感悟与理解。所谓天人合一,其实说天(宇宙)与人(人间)的所有合理性在根本上建立在同一个基本的依据上。”5二、中文化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华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产生了独具东方智慧的哲学思想,并逐渐认识到“适度”“适合”才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遭遇挫折。但是如何把控适度与适合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勿过勿不及”“顺应四时之序”等。“中庸之道”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华夏子孙的基本文化基因,积淀到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中,成为一

10、种集体无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多维度的运用。 中国哲学“尚中”的正向意义,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许多例证。周易夬卦九五爻辞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中行”指九五爻居于上卦中位,行中道,所以无咎。所以“中”是周易的至上追求;老子有“守中”之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有“养中”之说,“凡物无成与毁,复归为一”,“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庄子强调以“中”表示心灵状态,顺着事物的自然而悠游自适,寄托于不得已而蓄养心中的精气,这就是最好的状态。老子在谈到自然世界的发生过程时说,“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字之曰道”,他为人们描绘出一个很形象

11、的场景,勾画了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发模式。道生一(太极),一生二(阴阳),二生三(清气、浊气、和气),三生万物的生发模式中,阴阳互动至为重要。正是有了太极化生的阴阳之气,才有了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浊二气相互激荡,形成了和气。正如老子在阐释其世界本源观时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指贯穿天地人的普遍规律,即强调阴阳两种力量调和相融而生成万物。儒家的中庸思想,其内在的逻辑在中和,“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中和精神则体现出人类生存智慧与人文理

12、性的完美结合,有着本体论和方法论两层含义,前者体现为一种价值理性,后者体现为一种思维智慧。具体来说,“中和”强调的是适中、合理、和谐与发展,它要求人们必须拥有大智慧,并随时随地保持清醒和理性,以让一切事物都能科学合理地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高尚的德性,因为要达到上述要求,我们的社会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意志与勇气。“中”的本意并非折中,而是强调“无过无不及”衡量过或不及的标准,就是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则,即所谓的天道。而儒家向来讲求尽人事,听天命,尚中守中,便是天道,亦是人道。佛家讲“中观”,视“中道”为基本宇宙观,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在这一点上并无异议。古印度龙树菩萨先学习小乘

13、,再转学大乘。确立了大乘佛教的思想体系。中观的观念,是龙树菩萨在其般若经缘起性空著作中提出的,也即所谓的“中论”,提倡一种脱离执着、不偏不倚的理论和观察方法。其中道思想缘起是显示事物的相对性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他认为,一切事物根本是“空”的、“无自性”的;人们所经验到的,只不过是因缘和合得体罢了,如果能够以这种既不把万物执为实有,也不执为虚无的态度去认识事物,便是掌握了不偏不倚的中道思想,从而获得真实智慧,达到解脱的境界。佛学在社会生活中推崇“中和”。实践六和敬,简称六和,即身和共住(在生活上互相关怀照顾),口和无诤(在语言上彼此劝善止过),意和同事(在思想上互相尊重和敬),戒和同修(遵守共同的

14、戒律一起修行)、见和同解(见解一致共同悟道),利和同均(平等地分配受用共同财物)。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精湛深邃的观点可称为基本精神,最重要的有四点:(1)天道生生,认为存在都是变化不已的生生过程。(2)天人合一,认为人与万物是共生共处的关系,应和睦相处。(3)人格价值,肯定人有内在的价值和人格尊严。(4)以和为贵。6张岱年明确肯定了“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天道生生”更强调生生,体现中国哲学与过程哲学的不同。“人格价值”和“以和为贵”的提法包括对天人合一的重视。“天人合一”是中和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念。三、中文化对建都理念的影响左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15、”荀子在大略篇中也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夏朝因为在天地之中立国被称作“中邦”;商代因在天地之中立国被称作“中商”;周代因在天地之中立国而被称作“中国”。中国这一概念目前最早出现于西周。在文献上,是诗经大雅民劳的“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和尚书梓材的“皇天既会中国民越厥疆于先王”;在考古上,是西周初期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这里“国”的词义是城,中国即天下之中的城,城与中相连,意味着中国是京师,天下的仪式中心。周礼地官司徒载,周公为了寻找天地之中营建东都,在嵩山脚下的阳城“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以达到“阴阳和中,百物阜安”。“地中”位置被确定于今河南省

16、登封市告成镇。周公总结了前人“尚中”宇宙观和理念,创建了王都选择的理论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居天下之中以统领四方”的政治统治思想,突出了都城作为政治统治中心的性质和功能。第二,“天下之中”是“为天下之凑”的经济中心思想,突出了都城作为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七卷:548经济中心的性质和功能。第三,“定天保,依天室”为均教化的文化中心思想,突出都城作为文化中心的性质和功能。尚书召诰曰:“王来诏上帝,自服于土中。”荀子曰:“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篇云:“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吕氏春秋十二纪序意又曰:“上揆之天,下揆之地,中审之

17、人,三者皆适,则无为而行。”新书属远曰:“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五经要义曰:“总天地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史记周本纪曰:“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盐铁论地广云:“古者天子之立于天下之中夫治国之道,由中及外,自近者始。近者亲附,然后来远;百姓内足,然后恤外”班固白虎通曰:“处中以领四方”法训曰:“顺天地之和而同四方之统”由上述记载可知,古人“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是建都的一条基本原则”7如果说都城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么宫城就是国家的“政治中枢”夏商时期的都城已经开始形成以“宫城”为中心

18、的格局”二里头遗址的宫城遗址基本位于都城遗址中部,其北为祭祀(墓葬)区,其南为王室的绿松石器作坊与铸铜作坊区,其西为一般墓葬区,其东为居住区”偃师商城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较为“完整”的夏商都邑遗址,宫城在早期小城东西居中位置”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的宫城是中国古代都城最早“择中而立”的典型,它们所确立的范式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延续”刘庆柱认为,由大朝正殿“居中”及都城中轴线所反映的“中”文化思想,在河洛地区都城文化中还有很多”“中”的理念不只是反映在都城选址方面,它是一个系列的思想,比如:都城的“择中立宫”、宫城之中的正殿“居中”、都城城门的“一门三道”与“中门道”、都城道路的“一路三涂”与“中涂

19、”、都城的“中轴线”等等,它们均通过“天子”与“国王”反映了政治权利的“中心”地位”从都城在国家“择中而立”,到都城“择中立宫”,大朝正殿在都城与宫城的“居中”“居前”“居高”,最后形成都城“中轴线”,使“中”以最为重要的国家象征层面的文化基因再现出来”它们对其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及其历代都城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陈隆文:郑州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古代都城的“方”是与“中”相对应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体现了东、西、南、北“四方”,“方”之核心为“中”。作为中国古代“四方”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四方”之中为“河洛

20、”(或曰“中原”)。河洛与“四方”融合为“方”,“方”为“地”,地为“国”,“国”由东西南北中组成。正是“中”体现出对四方的“公允”与“四方”均等的哲理,是和合文化的凝练。“方形”平面还是“中”的至高无上基础,是都城“中轴线”、大朝正殿“居中”的空间保证。8四、中文化对治国之策的影响中文化也是一种施政理念和治国方略。陈隆文认为:“居于天地阴阳和谐的位置施行政令,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人君和谐之治。因为这样王者可以不偏不倚地均统天下,于民则可以衷心地服侍天子,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和谐之治。”9为政以德的政治诉求。论语学而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说当政者必须施行仁政,敬

21、忠诚信,取信于民,这是为政的根本。论语子路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贡问政时,孔子明确说道“民无信不立”,把取信于民放在最根本的位置。子张问政时,孔子把“言忠信”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子张问仁时,孔子又特别强调君子应该做到“恭宽信敏惠”五个方面,“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孟子公孙丑上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上服孔子也。”孟子梁惠王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历代封建统治

22、者推崇德政,都认为自己行的是德政,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恰恰是我国传统社会留下的宝贵政治资源。传统社会并未给后人留下系统的关于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工具,支撑古代中国官僚体系运转的不是关于职业化管理的系统知识,而是发达的伦理道德。论语为政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德化的政治如同北辰,北辰居于天中而被众星环拱。政治作为传统社会的主宰力量,统治者位于权力中枢,只要以道德治国,就可以受到天下爱戴,有如众星拱月,以达刘庆柱:河洛文化定位与功能的探索,.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陈隆文.郑州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到长治

23、久安的和谐局面。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如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战国后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封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新型地主阶级壮大,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法、儒成为显学,秦朝时法家更成为国家主导思想。法家的严刑酷法、极端君主专制、积极有为思想主张导致了秦的灭亡,法家也就丧失了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地位。西汉时,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取而代之,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西汉中期,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武帝恢宏政治抱负的需要,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与公羊学经学顺势取得独尊地位。魏晋时,由于繁琐、迷信与繁文缛节达到不尽情理的地步,两汉

24、儒学与经学衰落,玄学成为新的思想潮流。玄学由于放任、纵欲,致统治集团的腐败,从南北朝直到唐朝,佛教思想又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后来佛学思想越来越迂阔,北宋时,理学的研究和争辩成为时尚;明朝以理学为国学以及科举考试的标杆,使理学成为僵死的教条。明朝中叶,王守仁的心学兴盛一时,后来也很快变得空疏,不切实用。明末清初,随着理学、心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讲究经世致用、崇实黜虚、反对空谈性理,致力于社会政治改革的实学思潮达到兴盛阶段。1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历代思想革新都表明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这样的循环,

25、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破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发展。“破”的是旧的模式、旧的思维,“立”的是新的机制、新的观念;“破”的是弊端,是所有不合时宜的阻碍发展的负面因素,“立”的是优势,是一切与时俱进的有利于进步的正能量。正如阴阳中和论所说,世界万物的生成源于自身固有的阴阳对立面之间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和谐协同的中和结构和状态。“一阴一阳之为道,然变而通之,未始不由乎中和也”。11顺乎民心的政策基础。老子道德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这是孔子理想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天理”,就是民心,因为“天视

26、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周书泰誓中)。所10周舜南:中国思想史发展的特征浅析,科教导刊2016年第6期。1(1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61。谓“天道”,就是帮助每个人依照其天性去生存、发展,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如果做不到令顺民心,则“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其结果是:“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先秦管仲已经认识到,政权要稳定长久,就必须推行顺乎民心的政策。贞观政要直谏:“有道之主,以百姓心为心。”要

27、使令顺民心,就要求政令的制订者加强调查研究,懂得民心,想民所想,知民所需。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总结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所以,中庸之道用于政治,就是民本主义,就是群众路线。所以,作为实践民本政治的思想方法,非中庸之道不可。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和而不同”是中和思想的原则之一。和而不同,一是强调文明的特色和多样性,主张尊重和珍惜不同文明成果;二是强调文明的包容和开放性,主张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繁荣。“国虽大,好战必亡”、“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这些阐述表明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

28、理念。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增广贤文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到国际关系层面。2016年9月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纳良言,充分倾听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声音,使二十国集团工作更具包容性。我们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实现共同发展的憧憬相同。”以上致辞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中和思想。为官从政的修养要求。在古代中国复杂精细的公共管理结构中,充斥着的是道德知识和践行道德的要求,道德成为官员任命的依据,推行以“守中

29、”为最高标准的道德或实施道德教化成为公共管理的具体内容。道德指导行政,行政推行道德,官僚组织体系为外骨,守中道德伦理为肌理。“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另外,孔子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如论语卫灵公载:“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何晏论语集解注此章云:“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意思是说,要像舜这样,自己修德无为,选拔任用贤臣,让有能力的臣下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庄子天道曰:“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雨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意思是说,“无为”的政治只是对于君王而言,君王应该像天地一样

30、无为,而臣下必有为并为天下用,劳心劳力,四处奔波,这才是天下不易之道。“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原则刚柔相济,宽猛适中,阴阳两合。“阴阳不中,则物不生;血气不中,则体不平;刚柔不中,则德不成;宽猛不中,则政不行。中之用,其至矣乎”!12天下诸道本质上都是中和之道,君臣相处之道以中和之道为核心法则。五、中文化对道德标准的影响“各国的文化都重视道德,但是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把道德作为自己的基础,让道德观念渗透一切;也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系统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不仅把实践道德视为人性的体现,而且把它看得比生命更可贵。”13孔子把符合天道的“守中”原则独立为一种道德标准,从

31、而成为儒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曰:“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朱熹注曰:“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为什么朱熹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呢?因为“中”作为一种“常道”,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形无迹的。而只有具有君子之德,才可以执守中庸之道,而小人之心是无从把握中庸精义的。“中为本,和为道”是道德修养的具体步骤。大学集中体

32、现了中国古代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的目标与路径,被称之为“垂世立教之大典”,“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在提出最高目标之后紧接着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1(2宋)司马光:潜虚。13郑师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33、,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的“明德”在这里是人天生的美德,也就是天性、良知。“明明德”就是要彰明这种至美至善的本性。道是天地开辟前的元气,是孳生万物的“乾元”。正如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大学提出的道德修养的具体步骤即是“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诚”是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就是说,诚是真实无妄的圣人之德,是人们至高的道德追求境界即“天道”。同时,诚也是衡

34、量个人道德境界的根本尺度,是社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又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的“一”就是诚。朱熹解释道:“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就是说,在儒家文化中,知、仁、勇为天下之三达德,而要达到三达德的境界,就必须从内心深处去真诚追求,否则不可能达到达德的境界。“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的“一”也是诚。朱熹讲道:“一者,诚也。一有不诚,则是九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就是说,修身、尊贤、亲亲、

35、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为经纶天下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九经也必须以诚行之,所谓“至诚之德,着于四方”。诚是中庸的内质,儒家的“诚”是遵从天道的,是本性的东西,能持有这种“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本性的中道,就是圣人。天道是不偏不倚的、天地万物自身的和谐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中”。六、中文化对行为准则的影响中庸之道是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也是处理人际关系最高的一种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礼记中庸讲“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指的是世事洞察,万物通观。“道中庸”说的是行事圆融,不走极端。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

36、”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就是“执中”。“执中”就是讲究适时、适当、适度。所谓“庸”,就是传统,就是规律,就是不变的法则,也就是“中”的最高表现,是实现“中”的规律法则和途径。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关于“中”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一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子夏却显得“不及”。子贡说,子张好些?孔子说“过犹不及”。可见,在孔子看来,“中”就是既无“过”,也无“不及”。同时,孔子认为,作为标准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他说“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孔子言“中”,并在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