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9课 人教安徽专版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52D知能优化测验3B4678B9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综合技能提升101112131415161718192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行走,是与自己相遇的途径。可以在人声dng沸的地方感受热闹气氛,亦可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享受宁静。亲近自然、读书、历练,都是夯实人生的“基础课程”,这些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走向丰ro和充盈的空间,变得知识丰富、学问渊博。行走,让人生更精采。孔子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王维使至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_,_;陶渊明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
2、隐逸之心。人生无涯,行者无缰。(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人声dng沸() 丰ro()人迹罕( )至 渊( )博(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改为_ _改为_鼎饶hnyun采彩缰疆(3)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仿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结构一致。示例一:李白江边送友 孤帆远影牵出依依别情 示例二:东坡夜游古寺 月色柏影驱散贬谪之愁 示例三:龚自珍黯然离京 片片落红化作多情春泥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件事终于使他幡然醒悟,重返征程。B. 即使是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最爱你的永远是你的父母。C. 老师突然走进教室,他肆无忌惮的大笑戛然
3、而止。D. 语文课上,老师和蔼可亲,目空一切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D【点拨】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词语与句子的语境不符,故选D项。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C.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D.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4、B【点拨】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4. 【语文素养语言运用】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很容易走神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假如你的同桌李玉明上语文课时偷偷玩手机,你会怎样劝说他?示例:李玉明,无论哪位老师上课,课上讲的往往都是知识要点、重点,课上不认真听讲成绩会下滑的。我想你一定也希望自己有个好成绩吧!把手机收起来好吗?5. 下面的图画与课文无关的一项是() A B C DB【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A、C、D涉及的情节分别为:雪地捕鸟、拔何首乌、先生出神地读书时孩子们在玩游戏。B项涉及的情节与本文无关。6. 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了主题为“话说成长”的综合性学
5、习活动,请你参与。(1)如果这次活动由你主持,你的开场白会怎样说?示例: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但是成长中的我们,也感受到来自很多人的爱,比如亲人、老师和朋友;这一次次痛,一份份爱,伴我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说成长”。(2)阅读下面几则关于成长的名言,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解读成长的。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成长需要自信。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沈从文成长需要奋斗。成长需要耐心。(3)下面是某同学积累的名人
6、成长故事,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北宋名臣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A】他自幼勤奋读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削除困乏。经常一天吃两次粥坚持读书。【B】做官以后,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饭时不多吃肉。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文韬武略,终成一代能臣。【C】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A】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应改为“_ ” 。【_】句(填字母)是一个病句,应修改为:_削除消除C由此可见,一个人能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或: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7. 作者从多
7、个角度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了观察描绘,请举例分析,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示例: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等;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等;味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这样写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趣,写出了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8. 文章第四自然段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段与百草园关系不大,可以删去,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不能删去。因为相传百草园里的长草里有赤练蛇,这就使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而这样的神怪故事符合儿童的心理,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9. 作者写三味书
8、屋的生活时选取了哪几个片段?提问“怪哉”;小花园玩耍(折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师生共读;上课时偷偷玩耍(做戏、画画儿)。10. “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是从原文摘取的,应当放在【_】处。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31页第10-14题。乙【点拨】本题考查语句位置的还原。解答本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语义的连贯。第自然段中写“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这是父亲一直瘦的原因,第自然段中写“我不喜欢让他抱”是因为父亲瘦而硬,所以“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放在【乙】处是适当的。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
9、立起来的骨头。”文章开篇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父亲的印象极为深刻。DB.“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在他身上晃荡”从侧面写出了父亲年轻时笔直的身姿。C.“那就是骨头,有骨气而且讲诚信的骨头”突出了父亲“有骨气”“讲诚信”的优良品质。D. 全文通过照顾母亲、“我”不喜欢让父亲抱、机床前工作四十多年、做灯笼贴补家用等事情写出了父亲的风骨。【点拨】D项有误,“我”不喜欢让父亲抱,不能体现出父亲的风骨,只是表明父亲瘦。1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1)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点词)Y(1)运用了比喻的修
10、辞手法,“豺狼虎豹”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在文中比喻“我们”这些孩子【形】,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吃得多,父亲总是让给“我们”吃,所以总是很瘦【容】。【点拨】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先点明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描写的具体内容。“豺狼虎豹”原本是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结合上文“父亲总是提前把下个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可知该词用在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吃得多的特点,也暗示了“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的原因。(2)父亲在门口张开树杈子一样的双臂,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地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进了屋。(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运
11、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形】,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得了劳模奖希望与“我”分享快乐,以及遭到“我”拒绝后失望的心理【容】。【点拨】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方法分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小兔崽子”为语言描写;“张开双臂”等为动作描写;“悻悻然”为神态描写。这些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遭到“我”拒绝后的失望心理。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13. 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G示例:瘦削【条】。从文中说“父亲瘦了一辈子”“一直瘦着”可以看出【理】。倔强(坚强
12、)【条】。母亲生病,父亲不听家人劝说,坚持自己照顾【理】。爱家人【条】。一人竭尽全力挣钱养活全家,总能让“我们”吃饱饭【理】。讲信用【条】。被订出去的灯笼,别人出高价也不卖【理】。坦然【条】。对“死亡”的话题不避讳,不害怕【理】。(答出两点即可)【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从人物的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进行概括即可。14. 第段自然写了妻子所说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X为下文写父亲的风骨做铺垫【结构】。借用妻子的话,概括父亲奉献的一生,侧面写出父亲的品格【主】。【点拨】本题考查对文中句(段)作用的分析。第自然段用一整段写妻子对“我”说的话,这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用妻子的
13、话概括父亲奉献的一生。答此题时,要联系一下文章的中心,也就是要联系父亲勤劳的一生这一点。15. 在文中横线上依次选填适当的词语。(填字母) 因为村后有_(A.连片B平坦)的丘岗,坡崖下多生野树,说不定哪儿就_(A.飘零B冒出)一棵野枣树来,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枣树都有_(A.脆弱 B.顽强)的生命力,不需要有人特意栽植、护理,它就能生长出来;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32页第15-19题。ABB【点拨】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选出合适的词语。因为描述的是“丘岗”,“丘岗”不是平坦的,而是连片的,故选“连片”。“飘零”是指(花、叶等)坠落,飘落;比喻流落在外,失去依靠。意思与枣树
14、生长情况不符,故选“冒出”。因为枣树“不需要有人特意栽植、护理,它就能生长出来”,正显示出枣树“顽强”的生命力,故选“顽强”。16. 文章写了关于枣的哪些内容?试简要概括。G本文以“枣”为线索,开篇由杜甫的诗引出枣,写了家乡的枣树与枣,枣可以充饥果腹,吃枣糕及冬夜读书腹空食枣,儿时搜寻枣子来吃等内容。【条】【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整理:第自然段引用杜甫的诗句,引出了对枣的回忆;第自然段写家乡的枣树;第自然段写枣可以充饥果腹;第自然段写了家乡的几种枣;第自然段写吃枣糕及冬夜读书腹空食枣;第自然段是对儿时寻枣吃的往事的回忆。17.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5、(1)馋嘴的孩子发现了,时常仰望着那枣,把头颈都望酸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Y(1)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形】,通过“仰望”“把头颈都望酸了”,写出了孩子“望”得专注,“望”的时间之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对枣的渴望【情】。【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答出“仰望”这一动作展现的孩子看枣的专注,以及表现的人物情感:对枣的渴望。(2)家乡的丝枣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甜。(理解加点字的含义)“甜”写出了家乡丝枣口味的甜美【容】,表达出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意】。18. 文章第自然段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X不能删去。第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杜甫的诗句感到亲切,说
16、明了作者与杜甫有相似的经历,由此引出下文对枣的回忆,回忆了自己年少时在乡村的生活,尤其是关于枣的经历【内容】;引用杜甫的诗句还给本文定下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恋【客】。【点拨】本题运用内容能否删除答题法。诗句“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能够频频上树摘取,一日上千回也不知疲倦。作者还写了这首诗“开头四句令人感到亲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与杜甫都曾在年少的时候摘枣,获得了许多乐趣。找到作者的经历与杜甫诗句的共通之处后即可理解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在此处引用杜甫的诗句。最后可以从作者的情感方面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恋。19. 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何作用?X照应标题,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结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枣、儿时的伙伴的深切怀念,使得文章情味悠长【客】。20. 亲爱的同学,你心中是否也有一个“百草园”般的乐园呢?请你借鉴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技法,写一写你心中的乐园吧。200字以内。【思路点拨】多角度描写景物指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来描写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华云集团部分广告设施使用权出让合同样本
- 2025官方合同范本:招标合同协议书
- 供货(酒)合同样本
- 书籍出版合同样本
- 个人茶具出售合同样本
- 2025:探索合同法的世界
- 修路材料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农场个人租房合同范例
- 买卖迷你厨房合同样本
- 出售金条合同标准文本
- 工程爆破实用手册
- 《犯罪学》教学大纲
- 诗歌艺术手法:《扬州慢》【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二语文课内知识点拓展延伸(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GA/T 1509-2018法庭科学现场制图规范
- 临床医学概要课件
- 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 中医药方大全教学教材
- 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3级认证考试题库-下(判断题大全)
- 海绵钛生产工艺
- 整数与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件
- 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