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23张)_第1页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23张)_第2页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23张)_第3页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23张)_第4页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23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一章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1.结合提供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能够说出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城镇化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2. 结合“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的相关材料,总结他们的城镇化特点,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关注和思考家乡发展,梳理人地协调观。自探要求1.阅读教材第45-52页“,理解、识记基础 知识。 2.整理自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自探提 纲,以备组内探究。3.限时5分钟设

2、疑自探知识串讲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是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虚假城市化:过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并超越国家经济发展承受能力的城市化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城镇化(一)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

3、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5、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念 等发生显著变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唐山旧貌新颜唐山旧貌新颜(二)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三大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一)世界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城镇化特点工业革命之前水平较低,发

4、展缓慢工业革命之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目前水平较高,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2050年水平高,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3(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地域城镇化特点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我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三)我国城镇化特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意义拓展了高效益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

5、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热岛效应;破坏原有河网系统等对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合探要求1.根据自学情况,个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请在 小组内互讲互学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没有解决的问题组 长记录好,准备质疑3.讨论过程中需整理答案,并做好展示准备4.限时8分钟。解疑合探 探究一:教材第51页活动2 探究二:教材第54页活动2探究一:教材第51页活动2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私人小汽车的

6、普及。探究二:教材第54页活动2(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2)水资源缺乏,洪涝灾害多发(3)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来,让同学们的共同智慧帮助你。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再探教材第53页活动1运用拓展(1)优点: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建设新兴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的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主要问题:田园城市理论的乌托邦特征非常明显。(2)大面积的农田、绿地有利于改善都市区的生态环境;环状生态格局有利于控制城镇规模,疏散城市职能;减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3)田园城市理论和兰斯塔德城市群的绿心发展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城市病。中国城市的规划的建设,必须结合具体区域实际情况,学习这些理论和模式的精髓,开展有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