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堂 首家看北洋_第1页
中国大学堂 首家看北洋_第2页
中国大学堂 首家看北洋_第3页
中国大学堂 首家看北洋_第4页
中国大学堂 首家看北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zhn u)大学堂首家看北洋(BiYng)主讲人黄振峰共二十七页现在(xinzi)的天津大学共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西学(xxu)东渐与清末我国西学(xxu)的状况明万历年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等来到中国传教,不仅带来了西方(xfng)的宗教文化,而且带来了西方(xfng)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文化教育理念。共二十七页西学(xxu)东渐与清末我国西学(xxu)的状况利玛窦发现(fxin)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但“在中国人之间科学不大成为研究对象”,这一教育的缺失,成为中国日后建立高等教育争需补救的东西。“西学东渐”在中国文化的包容下以其卑微的姿态

2、在中国大地传播,缓慢地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变化,到清末进入了一个加速的变革时代。共二十七页西学(xxu)东渐与清末我国西学(xxu)的状况近代中国最早设立的西学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8年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建立的英华书院,1843年迁至香港,对华人的教育、传教及出版事业、中国西文化沟通(gutng)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五个通商口岸(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和香港等地广开教堂、学校、医院。这是西学以实体教育形式登陆中国的第一次高潮。共二十七页西学(xxu)东渐与清末我国西学(xxu)的状况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学校(jio hu xu xio)

3、在中国进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中国的知识阶层和国家管理者已经对西方文化和教育有了切肤之痛的认识,由被动地拒绝西学转而主动地开办西学,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西学的第一次高潮。1862年7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办,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西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共二十七页西学(xxu)东渐与清末我国西学(xxu)的状况清末我国的西学主要采取了两种发展形式:一种是旧学(jixu)的改造,在旧有学堂中增加西学的内容;另一种即是按照西学模式建立自己的近代教育体系。共二十七页西学(xxu)东渐与清末我国西学(xxu)的状况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ninjin),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

4、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所学多为初级或中级水平。共二十七页 张太雷 张太雷(1898.61927.12),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shzh)、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shzh)之一。张太雷是党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身亡,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 岁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

5、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共二十七页马寅初 马寅初,浙江绍兴嵊县(今嵊州市)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他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新中国建立后曾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dy)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共二十七页清末天津(tin jn)为大学诞生提供了条件严复和天演论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

6、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曾留学英国,了解(lioji)当时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奠定了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回国后,先后担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会办、总办,其教育成绩与天津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共二十七页清末天津为大学诞生(dnshng)提供了条件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1870年,年仅20岁的盛宣怀就追随李鸿章从事洋务运动,是李鸿章经办以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为中心的洋务事业的得力助手。官至一品商务(shngw)大臣,获太子太保衔。盛宣怀善于经营洋务,在洋务派集团中掌握的船

7、、煤、电、纺四大企业中,他直接管理三大企业,是洋务派中的实力人物。其涉足的领域包括航运、电报、纺织、银行、煤矿、教育、慈善、档案、著述等。共二十七页丁家立对北洋大学的贡献(gngxin)丁家立丁家立(18571930),美国人。1895年应盛宣怀邀请担任北洋大学堂首任总教习,主持校务10余年(ynin),是北洋大学的奠基人之一。期间还兼任留美学堂监督等职。丁家立于1882年来华,早年传教,后脱离所属的美国公理会,改以学者身份来天津进行文化活动。在英租界达文波路(今建设路)租一楼房创办中西书院。由于中西书院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不带宗教色彩的第一所学校,因而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以院长身份

8、为李鸿章的子孙和一些大买办讲授英文,也洋务官僚往来密切。共二十七页丁家立对北洋大学的贡献(gngxin)丁家立参照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模式(msh)规划了北洋大学堂的办学模式。第一,借鉴美国教育模式,形成层次教育结构。北洋大学堂的二等学堂4年毕业后,方可升入头等学堂,再学习4年才能毕业。8年后挑选毕业生“分赴出洋分途历练”, 即送往国外大学的研究院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关于研究生的培养在制定北洋大学堂规划时就被写入章程。1900年北洋大学堂首届毕业生合影1923年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回国留学生合影共二十七页严谨治学(zhxu)严格要求学风的奠基北洋大学堂初创,盛宣怀、丁家立、王劭廉等治校者就为其

9、奠定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学风。这一学风的树立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fngmin)的原因。第一是克服以往洋务教育的弊端,不得不严。北洋大学一改“学无次序,浅尝辄止”的洋务教育作风,坚持循序而进,“不容紊乱”,不许中途他骛。第二是北洋大学肩负国家与民族振兴的使命,不敢不严。盛宣怀提出为国家培养掌握“泰西之学”的有用人才,以达“灿然大备”“兴学强国”之目标,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第三是学习西学实行精英教育,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不能不严。“以西法为宗,则造就人才”,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贯彻于治校和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共二十七页赵天麟与实事求是(sh sh qi sh)赵天麟赵天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

10、育家。他于1904年考入北洋大学法律系学习,1906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科,后获法律博士学位,1914年被任命为国立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执掌北洋大学六年,继承和发扬(fyng)了北洋大学严谨求实的校风,并提炼出“实事求是”的校训,一直延续至今,为北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左:赵天麟获博士学位中:赵天麟获金钥匙奖右:赵天麟手书之校训共二十七页赵天麟与实事求是(sh sh qi sh)赵天麟贯彻“实事求是”校训,体现在以下(yxi)几个方面:其次体现在脚踏实地创造和改善办学条件。例二:他建筑了当时国内大学教堂条件最先进的化学讲堂和标本最齐全的矿冶标本室,学校设备之齐全名列全国高校之首

11、。例一:他将学生自行购买教科书改为“贷书制”,即学生之教科书和仪器等可向学校借用,交少量的借用费,由此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费用,此法深受学生欢迎。共二十七页赵天麟与实事求是(sh sh qi sh)赵天麟贯彻“实事求是”校训,体现在以下(yxi)几个方面:例三:他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实,建设了足球场、篮球场、跑道,并兴建了一幢长40米、宽20米、高8米的室内体操室,运动器械也较为完善。学校聘有体育教员和武术教员。由此,北洋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之风兴起,在以后的许多比赛中取得佳绩。共二十七页赵天麟与实事求是(sh sh qi sh)赵天麟贯彻“实事求是”校训,体现在以下几个(j )方面:其三

12、是重视教育教学环节的严谨和完善。例一:他重视师资质量,坚持选聘教师要好中选优。冯熙运(法律经济)蔡远泽(冶金)冯熙敏(数学几何)爱温斯(美国,法律)东伯利(美国,物理)梅尔士(美国,矿冶)贝克尔(美国,建筑工程)欧施德(英国,英语)傅亲尔(美国,化学)、共二十七页赵天麟与实事求是(sh sh qi sh)赵天麟在北洋大学治校的六年中,以“实事求是”为校训,严谨治学(zhxu),为北洋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30年校庆祝词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猥长其曹,改制伊始。 一得之愚,实事求是。 忆当髫稚,蛾术于斯。 归自海外,乃辱皋比。 教学相承,渊源接续。 从事此间,厥情最笃。 别

13、来数稔,时复念兹。 达材成德,与有荣施。 云霞蒸蔚,盛会欣逢。 洋洋学海,万派朝宗。这段祝词既是赵天麟对北洋大学30年办学成就的歌颂,也是赵天麟对于自己担任北洋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成绩的回顾和总结。祝词体现了他实事求是、严格治校、讲求高质量培养人才的体会,以及对北洋大学的深厚感情。共二十七页现代大学(dxu)的转型19世纪初,德国的教育部部长洪堡,在德国实行教育改革,以柏林大学为试点,颠覆传统(chuntng)大学的械,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亚历山大冯洪堡1876年,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仿效柏林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宣告了现代研究

14、生教育制度在美国高等学校的诞生。美国诞生了独特大学结构,即承担普通教育任务、以英国学院为模式的文理学院,加上强调科研、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研究生院,再加上若干个法学、医学、工程、教育、管理等专业学院组成的综合体,使美国成为20世纪初“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勃兴之地。共二十七页此时正值“五四”运动以后,“民主”、“科学”思想日益深入人心。1920年,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期,当时北洋大学的掌校人冯熙运、茅以升、蔡远泽、李书田等都是从美国归来,刘仙洲从香港的大学(dxu)毕业,他们中除冯熙运为法科毕业,其他人所学专业都是工科教育,亲身体验了柏林大学(dxu)模式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他们以此为榜样

15、改造北洋大学(dxu),推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从而引领了中国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北洋大学教育(jioy)、科研并重的尝试1920年5月6日,教育部第237号训令:北洋大学法科于是年暑假即行终结,专办工科。共二十七页北洋大学教育、科研(k yn)并重的尝试冯熙运,1905年考入北洋大学法科,后赴美国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回国应聘(yn pn)北洋大学法学教授,1920年1月经赵天麟推荐担任北洋大学校长至1924年。刘仙洲,又名刘振华,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24年受北洋政府任命担任北洋大学校长至1928年。茅以升,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16、,1926年应聘到北洋大学任教,1928年任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即北洋工学院)院长,大学区制废止后继续担任北洋工学院院长至1930年。共二十七页北洋大学教育(jioy)、科研并重的尝试蔡远泽,1906年考入北洋大学,后由学校资送美国留学(li xu),回国后曾任北洋大学矿冶系教授,1930年7月继任北洋工学院院长至1932年9月。李书田,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预科,1919年考入土木工程学门,1923年毕业并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27年秋应聘为北洋大学教授,1932年9月被教育部聘为北洋工学院代理院长,1934年聘为院长至1937年。西迁入陕后先后担任西北工学院院长和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院长。共二十七页谢谢(xi xie)观看共二十七页内容摘要中国(zhn u)大学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五个通商口岸(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和香港等地广开教堂、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