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1.gif)
![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2.gif)
![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3.gif)
![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4.gif)
![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ee9cb7aa269afc9048c07695d24a9d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V4ya/.逐认謬SUZHOU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LIANGHUAIMINEANALYSISANDCOMPARISIONOF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学院(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陈晨指导教师:刘向红老师2011年1月5日宿州学院毕业论文 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研究摘要两淮矿区是我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矿区突水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体现了研究矿区水文地质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亳州和淮南潘谢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对比两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异
2、同之处。亳州地区浅层孔隙水组由第四系全新统大墩组(Qd)及上更新统茆塘组(Qm)组成,含水层岩性为粉土、粉砂、粉细砂。43淮南潘谢矿浅层孔隙水组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组成,岩性以粉细砂为主。两区浅层孔隙水补给来源主要都是降水入渗,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侧向径流、人工开采和向深层越流及向河流排泄。关键词: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浅层孔隙水LIANGHUAIMINEANALYSISANDCOMPARISIONOF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anABSTRACTLianghuaimineisoneof13largecoalbasesinChina,anditsimportantpr
3、oductionbaseofcoalandcleancoal.Minewaterinrushoccurredfrequently,resultinginlossofeconomicandhumanresources,reflectstheimportanceofminehydrogeology.Basedonanalysisthe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ofBozhouandthePanxiemining,comparisonthe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andfound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
4、them.TheshallowporewaterofBozhougroupconsistsofQuaternaryHoloceneDadungroup(Q4d)andUpperPleistoceneMaoTongGroup(Q3m),andaquiferlithologyissilt,silt,finesand.TheshallowporewaterofpanxieinHuannanisformedbyQuaternaryUpperPleistocene,Holocenestrata,andthelithologyismainlyfinesand.Theirshallowporewatersu
5、pplysourcesaremainlyrainfallinfiltration.Themainexcretionmethodsisevaporation,lateralflow,humanexploitation,leakytodeepandexcretiontotheriver.KEYWORDS:Lianghuai;mine;hydrogeology;shallowporewater目录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摘要I HYPERLINK l bookmark6 绪论-1-研究意义-1-研究现状-1-研究内容-2- HYPERLINK l bo
6、okmark12 淮北矿区水文地质条件-3-地理位置-3-地质概况-3-水文概况-4- HYPERLINK l bookmark20 亳州水文地质条件-4- HYPERLINK l bookmark22 淮南矿区水文地质条件-7- HYPERLINK l bookmark24 3.1地理位置-7- HYPERLINK l bookmark26 地质概况-7- HYPERLINK l bookmark28 水文概况-8- HYPERLINK l bookmark30 潘谢矿水文地质条件-8-分析对比-11-结语-11-参考文献-12-谢辞-13-宿州学院毕业论文- -绪论研究意义两淮矿区是我国1
7、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涉及淮南、淮北、宿州、阜阳、亳州、蚌埠6市所辖的10区7县。其中淮北矿区煤炭保有储量85亿吨,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等主要煤种,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特低磷、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的“绿色环保型”煤炭。淮北矿区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矿床规模较大、综合效益凸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淮南为全国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三大基地”,华东地区的工业“心脏”。经济以重工业为主,煤工业为支柱产业,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444亿吨。到2010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是全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
8、地之一。地下水一方面可作为矿山的生活和工业供水水源,在水力采煤的矿井中可以利用地下水进行水采、水运、水选;另一方面,地下水又是流入矿井的主要水源,增加了矿井的排水费用,有些矿井由于充水条件复杂,充水性很强,影响到已查明的矿产不能早日进行开采。对于一些生产矿井,由于地下水的涌入,轻者影响采掘效率,重则造成淹采区、矿井,迫使生产停顿。因此,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造成矿坑水害的各种因素,对防治水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现状矿坑涌水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轻则影响生产、增加采煤成本,重则淹没矿井并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财产损失。掌握煤矿水文地质规律,对矿区地下水进行综合调
9、控是煤矿水文地质学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围绕着这一任务,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进展。(1)保水采煤技术:保水采煤是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开发过程中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地下水向矿井充水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提出来的。(2)华北型煤田煤矿防治水技术体系:华北型煤田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直接不整合于奥陶纪灰岩之上,属典型的岩溶充水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解决好这一地区的煤矿水害问题对于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陷落柱发育规律及其治理技术:自从1984年6月2日开滦范各庄2171工作面发生岩溶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以来,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害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陷落柱
10、成因、分布规律、导水性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针对华北型煤田特殊的水文地质环境,我国学者从围岩结构力学、岩体水力学条件等方面对陷落柱的导水、阻水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1.3研究内容两淮矿区是我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对我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本文作者依据现有的资料,简要的介绍淮南、淮北的地质情况,并分别对两地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其异同之处。淮北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淮北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为宿东向斜,西至豫皖省界,南起板桥断裂,北至苏皖交界(图2-1-1),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6912平方公里,包括濉肖、宿县、临涣、涡阳四大矿区。
11、全矿区煤炭保有储量85亿吨,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等主要煤种,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特低磷、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的“绿色环保型”图2-1-1淮北地理位置图地质概况淮北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主体属于鲁西徐淮隆起区中南部的徐宿凹陷,夹持于近东西向的丰沛隆起和蚌埠隆起之间,向西与河淮沉降区相接,东部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图2-2-1)。构造格架受南、东两侧板缘活动带控制,表现为受郯庐断裂控制的近SN向(略偏NNE)的褶皱断裂,叠加并切割早期EW向构造,形成菱形断块式的隆坳构造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以线性紧闭褶皱和逆冲叠瓦断层为主要特征的徐宿弧形双冲叠
12、瓦扇逆冲断层系统。宿州扬子克拉通冷肥J苏4O乐训扬:一一35NrOftfnFS075I5fflcmlODOtm:-IJ武汉o扬了克拉通煤矿区边界造|特晩太占代新比古代到工代葢层J15E华北克拉通图2-2-1安徽北部构造图淮北地区地层自下而上包括太古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水文概况区内局部为构造剥蚀低山残丘,出露震旦、寒武、奥陶和石炭系地层,绝大部分被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低山海拔180408m,平原地面标高205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有闸河、濉河、沱河、浍河及涡河等,
13、属季节性河流,年平均流量3.522.10m3/s,年平均水位为14.7326.5m。亳州水文地质条件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从上至下可划分为浅层孔隙含水层组(50m以浅)、深层第一孔隙含水层组(50165m)、深层第二孔隙含水层组(165660m)、深层第三孔隙含水层组(660900m)。(1)浅层孔隙含水层组(50m以浅)由第四系全新统大墩组(Qd)及上更新统茆塘组(Qm)组成,含水层岩43性为粉土、粉砂、粉细砂。一般具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或粗细相间的“多
14、元结构”。发育13层厚度较大、分选性较好的粉细砂层,累计厚度5.025.0m,砂层间无稳定的粘性土相隔,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密切,属潜水或半承压水。水位埋深一般1.02.5m,沿涡河两岸水位埋深达2.04.0m。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涡河以北单井涌水量1000m3/d;涡河以南单井涌水量5001000m3/d。水质类型为HCOCa或HCOCaMg型,矿化度V1.0g/l,PH值337.3。该层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及农灌的主要水源。浅层地下水埋藏浅,直接接受降水补给,雨后水位上升快,呈现降水入渗蒸发型动态特征,其水位年际变化不大,年内水位高峰出现在79月汛期,14月水位较稳定,56月水位下降,10月
15、份以后水位又开始回落。水位年变幅2.04.0m。浅层孔隙水补给来源:降水入渗、地表水补给和灌溉回渗,其中降水入渗是浅层孔隙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侧向径流、人工开采和向深层越流及向河流排泄。(2)深层第一孔隙含水层组(50165m)由第四系中更新统潘集组(Qp)、下更新统蒙城组(Qm)组成,含水层岩性21以粉砂、粉细砂、细砂为主,局部为含砾中粗砂,具“多元结构”,发育23层含水砂层,单层厚度2.015.0m、累计厚度10.040.0m。地下水具承压性质,水位埋深1.5一8.5m,年变幅0.2一2.5m。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10002000m3/d。水质类型为HCONa
16、或HCOSONa型,矿化度1.03341.5g/l,PH值7.5。该层为城镇供水的主要开采层。深层第一孔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和少量的垂向越流补给,地下水径流较缓慢。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侧向径流。(3)深层第二孔隙含水层组(165660m)由第三系上新统明化镇组(Nm)组成,含水层岩性为粉砂、细砂、中砂,2局部半胶结,发育2层含水砂层,厚度10.040.0m。地下水具承压性质,水位埋深7.522.5m,年变幅0.41.5m。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10002000m3/d。水质类型为HCONa或HCOClNa型,矿化度0.51.5g/l,33PH值7.3。该层地下水为天
17、然矿泉水资源。深层第二孔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地下水径流较缓慢。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侧向径流。(4)深层第三孔隙含水层组(660900m)由第三系中新统馆陶组(Ng)组成,含水层岩性为松散一半胶结的粉砂岩、1细砂岩,局部为含砾粗砂岩。地下水具承压性质,水位埋深38.044.5m,年变幅1.52.5m。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5001000m3/d。水质类型为HCONa或HCOClNa型,矿化度0.51.5g/l,PH值7.4。该层地下33水富含锶、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水温2550C,为天然地热矿泉水资源。深层第三孔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地下
18、水径流缓慢。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2、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分布于区内西北部的碳酸盐岩基本埋藏于350m厚的松散层之下;分布于涡阳县北东部及蒙城北西部的碳酸盐岩浅埋于100m左右厚的松散层之下,局部出露于地表。含水层岩性为石炭系上统(C)、奥陶系下统一中统(O)、寒21-2武系下统一上统(三)、震旦系上统(Z)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1-32岩等,溶蚀裂隙、溶洞弱发育,局部较发育。据蒙城县第二自来水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在县城北东部梁土山地区勘察中,查明100余米深处隐伏岩溶中有一相当规模的岩溶水水源地,单井涌水量达2000m3/d。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V1.0g/l,静
19、止水位埋深在5.0m左右。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补给来源主要是获取侧向径流及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及侧向径流为主,目前主要在蒙城县水源地进行开采,其它地区尚未进行岩溶水开采。3、基岩裂隙水隐伏分布于谯城区十河镇、谯东镇大寺、涡阳县义门镇、闸北镇、城东镇、西阳镇、蒙城县小涧镇及利辛县展沟镇、阚疃镇、新张集乡等地,含水层岩性为三叠系下统(T)、二叠系下统一上统(P)、青白口系八公山群(Qnbg)、震旦11-2系下统魏集组一四十里长山组(ZwZss)及上太古界五河群(Arwh)的页岩、112泥岩、粉砂岩、砂砾岩、石英砂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裂隙不发育,单井涌水
20、量10100m3/d,目前区内尚未开采。淮南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淮南煤田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南部,淮河中游两岸,淮南矿区是我过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含煤3240层,煤层厚度达42m,为煤层群开采。矿区东西走向长100km,南北倾斜宽2025km,面积3000km。-1000m以上现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为17.5Gt。按1999年底统计,现有生产矿井开采储量为1.463Gt。矿井分布及交通位置如图3-1-1。图3-1-1矿井分布及交通位置图地质概况淮南矿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郯庐断裂的西侧。煤田为一复向斜构造,东接郑(城)庐(江)断裂,西接周口凹陷,北毗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凹陷。构造形式为近东西
21、向的对冲构造盆地,南北两侧均为推覆冲断构造构成的叠瓦扇,内部则为一复式向斜构造。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地层除中生界侏罗系和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缺失外,其余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前第四纪地层除上太古界霍邱群、青白口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白垩系局部出露地表外,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水文概况淮河是流经淮南市的最大河道,自西部边缘横切寒武系石灰岩后,分南北两支流进入淮南市区,而后在新庄孜矿东北面汇合。除淮河以外,还有淮河的二级支流(如泥河、窑河)、旁侧湖泊(如高塘湖、十涧湖、瓦埠湖、钱家湖、湖大涧等)、采矿塌陷湖,以及大大小小的水库(如老龙眼水库、乳
22、山水库等)。潘谢矿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贮水介质的特性,含水孔隙的类型,潘谢矿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层孔隙含水层岩组、碎屑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三种类型,图3-4-1为研究区内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埋藏深度、岩性组合和水力性质等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亚类,其中松散岩层孔隙水又可分为浅层孔隙水、中深层孔隙水及深层孔隙水。由于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浅层孔隙水,因此,报告仅分析了浅层孔隙水的水文地质条件。浅层孔隙水为一开放的地下水含水系统,赋存于新生界松散岩类地层中,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组成,岩性以粉细砂为主,从图3-4-1可以看出,区域内含水岩组在水平方向上,厚度比较均匀。含水层顶板埋深5.0
23、-15.0m,底板埋深25.0-50.0m,砂层累计厚度5-15m;古河间地带,含水砂层发育相对较弱,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小于10m;古河道地带,含水砂层相对发育,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大于10m。地下水水力性质为潜水-微承压水,渗透系数1.2-2.5m/d。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位埋深1.0-2.0m。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分区界线与古河道的古河床交互发育带、古河漫滩相带及河间地块分布的界线基本一致,古河道展布方向与现代河流流向大致相同。浅层地下水按照富水性分为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及弱富水区。强富水区主要分布于古河道一带,单井涌水量4060m3/h;中等富水区主要分布于古河道边缘河漫滩相及古湖口一带,单井涌水量2
24、540m3/h;古河间地块,古湖盆中部为弱富水区,单井涌水量1025m3/h。天然状态下,浅层孔隙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主要取决于气象、水文、地层岩性、构造和地形地貌等因素,这些因素各自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浅层孔隙水主要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为农田灌溉、地表水入渗补给,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据主导,约占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的86%以上,引提地表水灌溉渗漏补给量占6%8%,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占3%左右。宿州学院毕业论文水文地质剖面图:7g!图3-4-1潘谢矿水文地质剖面图宿州学院毕业论文- -浅层孔隙水径流方向与地面倾向一致,总体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径流,水力梯度约为1/100002/
25、10000。潜水蒸发是浅层孔隙水的主要排泄途径,其次为垂直向下部中深层孔隙水越流排泄、枯水期向河流排泄和人工开采排泄。在人工开采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本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由原来天然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蒸发型逐渐转化为降水入渗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型和降水入渗人工开采、蒸发型方向发展。地下水水化学变化主要受控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降水补给、径流等条件。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aNa型和HCO3CaMg型为主,水温16.519C,溶解性总固体0.30.8g/l。浅层孔隙水的动态变化受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降水及蒸发多种因素的影响,天然状态下主要受控于气象条件,表现出降水入渗蒸发型的
26、动态特征。根据对研究区内谢桥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孔资料成果分析(1975-2007年),区内地下水水位变化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呈现降水入渗蒸发型动态,图3-4-2为浅层孔隙水水位与降水量多年月平均动态变化过程图,1-5月份水位较枯,2月份水位最低,多年平均水位为24.17m,埋深为2.03m,5-7月份水位随着雨季的到来,水位开始回升,7月份达到最大值,水位为25.33m,埋深不到1m。8月份过后地下水位开始下降,至次年2月达到最低值。在灌溉期,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位有所下降。多年平均地下水位为24.68m,多年水位均值变化幅度为1.16m。图3-4-2浅层孔隙水位与降水量多年月平均动
27、态变化过程图分析对比亳州地区浅层孔隙含水层组(50m以浅)由第四系全新统大墩组(Qd)及上4更新统茆塘组(Qm)组成,含水层岩性为粉土、粉砂、粉细砂。淮南地区浅层孔隙含3水层组赋存于新生界松散岩类地层中,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组成,岩性以粉细砂为主。亳州地区浅层孔隙含水水质类型为HCOCa或HCOCaMg型,矿化度V33l.Og/l,PH值7.3。淮南地区浅层孔隙含水以HCO-Ca、HCO-CaNa型和HCOCaMg333型为主,水温16.519C,溶解性总固体0.30.8g/l。两地区浅层孔隙水补给来源均为降水入渗、地表水补给和灌溉回渗,其中降水入渗是浅层孔隙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侧向径流、人工开采和向深层越流及向河流排泄。(4)地下水动态特征均为降水入渗蒸发型,但在人工开采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淮南潘谢矿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由原来天然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蒸发型逐渐转化为降水入渗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型和降水入渗人工开采、蒸发型方向发展。结语(1)淮北、淮南矿区均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郯庐断裂的西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合资加工厂合作合同范本
- 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 代养牛合同协议书
- 二手车交易合同官方标准范本
- 2025年船舶租赁合同(捕捞船)
- 个人商用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临时聘请合同书标准合同样本
- 二手资产转让合同模板参考
- 二手车购销合同范文
- 上海市商品买卖居间合同
- 2025年度高端商务车辆聘用司机劳动合同模板(专业版)4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59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执行总经理岗位职责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古希腊文明》课件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文件
- 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招聘普通雇员笔试真题2023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