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健康心理学 1第二部分 健康心理学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2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3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4心理健康的标志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
2、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5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7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 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8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9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 10发展标准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 考察分
3、析 。 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11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一)、心理活动强度.(二)、心理活动耐受力(三)、周期节律性(四)、意识水平 (五)、暗示性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12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映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
4、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13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
5、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 14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15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
6、“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它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16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17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
7、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18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
8、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19自信心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
9、不安的情绪。 20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21环境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
10、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22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23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心理正常,就是变态心理学中说的,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心理不正常,就是变态心理学中说的“异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
11、”)症状的心理活动。 “正常”和“异常”,是 “有精神障碍”或“没有精神障碍”等问题的一对范畴。 “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 24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的图示 心 理 正 常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部分可疑神经症心 理 不 正 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25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而从发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
12、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从动态角度把“健康心理活动”定义为: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是: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26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将精神病学中各类神经症、各类人格变态和形形色色的神经衰弱等等,全部交由精神病学处理,那么,咨询心理学的工作对象就可以变得明朗化了。那时,咨询心理学便可专注地解决精神病学以外的各类心理问题。应该说,这是咨询心理学未来的理想境界。然而,目前的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在目前咨询心理学的实践中,即便是神经症
13、患者,他们出于对精神病的偏见,也倾向去找精神病院以外的咨询心理学工作者,而不愿走进精神科。面对这种现实,咨询心理学工作者不得不采取现实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又不得不顾及到已经划入精神病学领域的某些问题。这种现状,确实给咨询心理学临床操作和给本学科的发展带来不便。 本章中对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所作的这种分类,当然是一种理论性的尝试,直到它被现实所认可,我们不会把它强加给目前的临床现实。27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我们将借鉴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一、用途1、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当前,我国咨询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
14、门分支学科,刚刚起步。它与其它邻近学科之间的界限,仍比较模糊,这无疑会影响本学科的自身发展。 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在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启动后的三年之内,走进该职业的人们,无不在临床诊断时深感困惑。他们除了依靠精神病学中的神经衰弱和神经症的诊断,对于真正属于心理健康咨询的心理问题,无法给出较精确的、分门别类的诊断。所以,在目前,哪怕初步建立起不太精确、但大致可用的心理健康咨询对象的诊断分类,也可以解决燃眉之急。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心理健康咨询,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将自己的工作范围,有意无意地就延伸到精神病学领域或伦理学领域。在我国,还有一个独特的弊病,那就是将心理咨询延伸到思
15、想政治工作领域,如使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理念,去解决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等问题,这显然是荒唐的。 28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4、咨询方案的制定 心理咨询不是一项随随便便的工作,他要求依据不同的问题制定出不同的工作方案。没有规范的分类诊断,合理的方案就无法做出。 5、疗效评估 心理健康咨询是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主动干预,效果如何,必须通过评估才可得出结论。没有对不健康状态的分类,就无法评估,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评估的对象是什么。 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心理健康咨询中,无论在破坏心理健康的原因,或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方面,都有大量的问题亟待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如若不对
16、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这些研究和探索就不能进行。29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7、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不是学历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别人在心理健康咨询中如何掌握、应用咨询技能。假如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地告诉学生咨询对象的类型和诊断方法。那么,这种培训就完不成教学任务。8、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如果我们大家不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地彻底将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和诊断,上述调查研究的混乱局面,就不可能得以改善。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人们在关心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广大群众的心理保健,专业人员有义务向他们提供可靠的知识。 30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
17、单元 概述二、效度-所谓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以此标尺,断定被区分出的各种“心理不健康状态”,确实在现实中独立存在着。确定真实性,可使用以下三项指标: 1、症状学效度-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1)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2)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2、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可分两大类:(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第一,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第二,由于主、客观条件较差,短期内得不到化解。 第三,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会
18、使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从而出现间断性的身体虚弱,情绪和情感的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蒙受一定影响。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干预,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非专业的社会支持;第二类是专业的心理咨询。31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3、结构效度-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1)人口学因素 (2)个性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平 (4)社会变迁 32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
19、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33主诉:近来时而失眠;心情不好时注意力不集中 ;读书环境越安静,思想越爱开小差;工作效率比原来低。原来喜欢和朋友聊天,
20、最近和别人来往时有些烦,但在理智控制下,同顾客维持一般同事关系。咨询师:你自己能找到原因吗?求助者:沉默咨询师:心理咨询工作有严格的保密制度求助者:(会心地一笑),其实,我知道原因。原来在大学读书时有一位女朋友,相处很好,后来分配在两地,也有信件往来,假期也能见面,正式恋爱已有五年了。现在,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另有一位女同事,对我很好,她也知道我有女朋友,所以与我相处只是一般关系。可是由于经常在一起,互相照顾,彼此也很真诚,不知为什么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我试探地向她表达爱慕,她也没有明确反对。这样一来,我反而陷入了矛盾的境地,无法自拔。最近又接到原来女朋友的来信,忽然觉得信中的内容很平淡,没有激情
21、,于是,感到她很陌生,不如身边工作的这个女孩亲切 。我回信也很冷淡,但事后又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太道德,似乎伤害了对方。思想斗争激烈,不知怎么处理。34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为“心理障碍”,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
22、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35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许又新教授提出的概念)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
23、把严重心理问题吧没有不十分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36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 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37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二)患者的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三)情绪低落。(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38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一、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
24、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二、压力源的种类(一)按性质分类按上述定义,压力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去适应的事件,按性质可分为三大类:1、生物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2、精神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等。39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社
25、会环境性的压力源,分为两大类:(1)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2)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等等。40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三、压力源的测评目前人们公认的、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测量压力的法有三种:(一)社会再适应量表(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该量表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设计者是霍尔姆斯(Holmes),于1967年正式用于临床。经历数年的实践考验,这种测量方法被证明是有用的。使用
26、该量表测量后得分较高的人,比较容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血病以及常患感冒。量表中的负面生活事件遭遇者,易患精神障碍、抑郁。另外,多种生活事件不断的累加,其效应就更明显,由于遭遇者的整体免疫功能降低,极易患病。41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该量表的局限性有五:1、有很多生活事件未被包括在量表内。如被强暴、车祸、堕胎等等。2、该量表的再评定分数(LCU分)忽略了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3、回答量表中的问题,多半是通过回忆,这就降低了回答问题的可靠性。4、该问卷中有些问题不是生活环境中体现的问题,而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可能是生活事件的结果。如“移居
27、国外”是生活事件,而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是结果。假如此人患了病,其原因应是移居国外而造成的适应不良,而不是生活习惯的改变。5、人们对社会生活事件的不同认识很可能降低或增加该事件的压力强度。这一点在SRRS中未体现出来。中科院心理所张瑶修订该量表时,增加了认知因素,弥补了SRRS的这一缺点。42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二)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坎纳(Kanner,1981年)编制了两个量表,一个是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量表,计117个题目,另一个是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计135个题目。戴。隆基斯(Delongis)1982年使用这两个量表,在100个成年被测试者中进行了9个
28、月的连续研究,每个月让被测者填写一次。结果提示:被测试人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而振奋事件与健康无关。这一研究提出一种见解,即“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这正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那样,繁多杂乱的琐碎事,更令我们烦躁不安,千头万绪“理更乱”的事更使人苦恼不已。后来的研究者也认为,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主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43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三)知觉压力的测评知觉压力是个体意识到现实生活提出的并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测评知觉压力,是让个体说出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
29、这种测评工具,由Cohen,Williamson等在1983-1988年间制作,名为:知觉压力问卷(Perception Stress Scale)。这一测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它的优点,即使用PSS来预测早期健康问题更为有效;另外实施PSS测量,还可以评估个人习惯性的或慢性的压力。44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三、压力的内省体验前面讨论压力,主要侧重在压力的定义、压力源的性质与种类,以及压力源的测评方法。至于人们对压力的内省体验,并没有涉及到。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讨论压力,必须以压力的心理形式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及到心理学所谓的压力。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生理状态、
30、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本身并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我们经历和体验到的压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历程,那就是人的内心冲突。从上述意义上说,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乃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45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一)冲突的种类早在1931年,心理学家勒温(Lewin)和后来的心理学家米勒(Miller,1944)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大类:1、双趋冲突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比如中国俗话所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这种情况,如若夹带着情感色
31、彩,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发严重,痛苦就越大,比如:一个男子同时被两个女子看中,她们两个对男子都有吸引力,现行道德只允许选其中之一,这时,男子便陷入双趋冲突之中,体验到痛苦的压力。46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2、趋避冲突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这时,便进入了趋避冲突的境界。比如,一个人想结婚,但结婚这件事必然承担种种责任,并且失去某些自由,所以,一个人在结婚前总有一番心理冲突。有人想进入股市炒股,因为可以获利,但又必须冒很大风险,所以,进入股市的人经常体验着趋避冲突的压力。47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3、双避冲突当一个人
32、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比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时;又如,下岗,必然失去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人们遇到这种情景,往往长期不能决策,最后“听天由命”,陷入被动境地。4、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工资较高,但工作性质却没有发展前途;另一个工作机会工资不太高,但工作性质却有发展前途。一个人面临这种情况时,不论选择哪个工作,都有利有弊。于是就会出现双趋避冲突,体验到双趋避冲突的压力。48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压力的种类,可以按性质来区分,但是,对
33、临床最有意义的是按强度来区分,因为应对不同强度的压力,其产生的临床后果不同。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类生活事件,这些事件,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如:入学考试、完成困难的任务、遭遇从未经历的事情、恋爱、婚姻、就业、失业、亲人亡故、迁居、旅游等等。如果我们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为一般单一生活压力。49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在适应这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付出
34、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是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那么,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以往有许多研究证实,经历过各种压力而未被击垮的人,可以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从而使他有利于应对未来的压力,这正像通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有一项调查结果很有趣,当受调查者在体重、基因组成、地理位置等条件都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对自幼受到压力的成人与自幼处处受到保护的成人相比较,其结果显示,前者的身高比后者平均高出2.6英寸,认知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强化(Landauer.T.K等,1964,1978,引自杨国枢主编心理学,桂冠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
35、145-146)。人们的日常经验也可以证实,自幼处境困难的人,成人之后,更能吃苦耐劳,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相对较高。50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2)叠加性压力叠加性压力有两类。A、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当事者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B、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俗称“祸不单行”。叠加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它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人可在“四面楚歌”中倒下,有的人在衰竭阶段能被第二组
36、压力冲垮。51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3)破坏性压力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等。 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此类压力并不罕见。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家就发现了所谓“战场疲劳症”,患有这类疲劳症的人,出现“心理麻痹”,对外界反应减少,情绪沮丧或过度敏感,失眠、焦虑等等。越南战争之后,人们将这类“战场疲劳症”纳入所谓“创伤后压力失调”(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经历极端压力之后,心理症状是多方面的。情绪方面以沮丧为主,常因战友战死而自己获救产生罪恶感,易激惹,暴怒,同时伴有攻击
37、行为,与亲人变得疏远,对当时的记忆丧失,长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52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被Lifton(1968)和Erikson(1976)称为“灾难症候群”(Disaster Syndrome)。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1)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2)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在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正像电影“祝福”中祥林嫂的表现。
38、(3)康复。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53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二、压力的适应莱温等人使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将冲突化为四大类,这的确为我们分析心理压力提供了方便。但是,这种抽象概念,并不能使我们具体地认识压力的实际效应。也就是说,在临床方面,我们更需要了解压力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具体后果,或者说,我们为了适应压力,要付出什么代价。关于适应压力所付的具体代价,早在1920年,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学代价进行过详细描述。他的研究提示,当个体面对外界压力时,自主神经系统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瞳孔放大,汗
39、液迅速分泌等,这些变化,恰恰是为应对压力所作的准备。54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到1956年,内分泌学和生物化学家塞利(H.Selye)的研究更加深入,他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最后是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警觉阶段。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55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40、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搏斗阶段。该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是:(1)警觉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上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状态。(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比如,孩子的哭闹、家里来客人、接听电话、家庭成员的小小意见分歧,都可使其大发雷霆。56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衰竭阶段。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exhaustion),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如果进入第三阶段时,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
41、那么,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在适应(或应对)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这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57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一、压力的临床后果(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个体可以适应一般生活压力,这种适应虽然也要消耗个体的生理与心理能量,但这种消耗,不会导致身、心崩溃。但是,叠加性的压力或破坏性的压力,由于强
42、度太大或持续时间太久,所以远远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个体遭遇这类压力之后,健康状态会被严重破坏,从而产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统称为压力后的反应性疾病。58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曾经有两种解释。1、体质、压力论。这种解释是由Sternbach(1966)提出的,他认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无论什么压力,都会如塞利所说的那样,引起一般性适应症候群。但是,有的人心血管系统比较脆弱,有的人呼吸系统比较脆弱,于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前者就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后者就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2、器官敏感论。1960年Engle提出另一种解
43、释,他认为,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59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从压力源出现到临床相,大致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所以,从应激源到临床相的过程,又称为逻辑流程。这一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客观上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压力事件”。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哪些事件可以引起个体的响应呢?概括地说,能引起个体强烈响应的事件,都是与人的本质属性相关联的事件,这些事件大致有三类,即生物性的、社会
44、性的和精神性的。因为人有发自人类本性的三种基本需求,而满足这三种需求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人经常只对这三类事件产生响应。这恰似物理学中的“共鸣”反应。60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中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另一种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低。61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1
45、).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有A、B、C三类: A: 认知、评估作用。人们以接触到压力,首先是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评估压力的性质和评估压力对自己的利、弊及程度;进而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战胜压力,确定对待压力的方式,是逃避,是消灭它,抑或是努力适应它。J正确地认识和评估压力,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否则,效果相反。由于人们各自的人格心理特征、认知能力、以往生活经验、认知模式和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同样的事件发生后,各自对压力的评估、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也各不相同。62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拉扎鲁斯(Lazarus,1984)等人,对认知系统影响压力相
46、对强度的事实有一个解释。他们认为,认知影响压力相对强度的方式有三类:第一、认知结果是两可的。即事件可能是压力,它要求自己去适应;也可能对自己不构成威胁,无需去应对它;到底评估结果如何,则因人而异。第二、对客观事件严重性的评估。这类评估,可以影响压力的体验。过高评估了客观事件的严重性,可能增强焦虑情绪的程度。到底评估的强度是高、是低,则因人而异。第三、面对事件,当事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影响压力的相对强度,自我能力评估过低,可以增强焦虑情绪,即增强对压力体验的强度。到底自我评估的结果是高、是低,则因人而异。63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B、控制。 认知对压力的中介作用,尚
47、有另一条途径,即当事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即是否能够自主地控制或调解压力的出现与发展,是否能够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比如,突然自然灾难,是典型的“不可控压力”,任何当事人在这类压力面前,都会失去主动性,所以感受到压力很强,体验到恐惧。又比如,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出现后,人们容易恐慌,其原因就是当事人无法了解发病机理和病源在哪里,所以,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属于“不可控的压力”。可见,对客观事件认知上的不足,是增强相对压力的重要因素。 但是,对“可控压力”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比如,一位熟练的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路面,这时,他不会感到十分焦虑紧张。因为他知道,这种局面是可控
48、的,而且自信可以控制局面;而车中的乘客,很可能十分紧张,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局面很难控制,对结果的评估,也不抱乐观态度。可见,对压力的控制问题上,也是因人而异的。64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关于对局面的控制类型大概有三类:第一、行为的自我控制。行为的自我控制,是个人处在压力下,对自己的行为有无主动权的问题。当事人面对压力,自己行为是否是自由的,即能否自由地控制进退,这是关系到压力相对强度的重要因素。比如,面对危险时,避开危险的主动权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如,处在强噪音环境之中能否自由地离开,等等,这都属于行为的自我控制问题。65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
49、和中介系统第二、认知的控制。认知的控制,是处在压力下,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无自主权的问题。当听取令人厌烦的长篇报告时,退席是不礼貌的,从而失去行为的自主权,但如果可以“思想开小差”,也可以减轻压力。把注意力转移去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常常是一种减压手段。第三、环境的控制住在噪音很大的地区,又不能搬出这个地区,如果可以安装防噪音设备,也就算对环境有了控制。又如,社会治安不好,令人焦虑,但可以安装防盗门窗,也可以缓解压力。这些都属于环境控制之列。 66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C、人格。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体现在人格特征之中。为此,
50、面对压力时,如何对待、理解和处理事件,都会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目前,认为人格因素是人质中介系统的观点,多半出自内外控人格的研究。外控型人格(external locus-of-control orientation)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自己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内控型人格(internal locus-of-control orientation)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67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2).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也有两种:1)、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在物质上给与帮助,增加对应压力
51、事件的物质条件;2)、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帮助当时认识、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使当事人在困难时期不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有学者研究,在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习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有密切的社会联系,如家庭、婚姻、非正式社团组织联系的人,寿命较长。那些缺乏密切社会联系的人,遇有密切社会联系的人,有3%30%的机会更容易死亡。(Berkman,1979)House 198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大企业中,男性工作人员,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压力。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68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3).生物调节系统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反之则不然。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免疫系统。关于免疫系统,人们曾经认为它与人体的其他系统并无关联,但后来的研究显示,由于压力影响了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其他系统,如消化、心血管、泌尿、呼吸、神经系统等,也受到不良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其他系统变得容易遭受疾病侵害(Jemmett等,1984)。压力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育设备租赁服务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场承包建设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游度假区租赁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草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协议及供应链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行业劳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承包协议6篇
- 2025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服务合同4篇
- 个人建房承揽协议实例版B版
- 2025年度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企业培训场地租赁保证金及押金使用合同4篇
- 横格纸A4打印模板
- CT设备维保服务售后服务方案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儿科课件: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 柜类家具结构设计课件
- 陶瓷瓷砖企业(陶瓷厂)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煤炭运输安全保障措施提升运输安全保障措施
- 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 保安巡逻线路图
- (完整版)聚乙烯课件
- 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