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奇炉介绍及附属设备简介_第1页
鲁奇炉介绍及附属设备简介_第2页
鲁奇炉介绍及附属设备简介_第3页
鲁奇炉介绍及附属设备简介_第4页
鲁奇炉介绍及附属设备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奇炉介绍及附属设备简介 劣质煤工程部 王建国 主要内容概述三种先进的煤气化技术简介鲁奇炉介绍鲁奇第三代炉附属设备简介一、 概述1、煤气化的定义 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在特定的设备气化炉内它以煤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汽或氢气为气化剂又称气化介质,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局部氧化反响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即气化煤气,或简称煤气的过程。 2、煤气化制原料气方法分类 煤气化制原料气方法多种多样,按操作压力煤气化可分为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在煤加压气化工艺中已经成熟并工业化的便是壳牌气化炉、德士古煤浆制气和鲁奇加压气化。 按固体和气体接触方式分为固定床、流化床、气化床和熔融床

2、。 固定床:固定床气化炉是最早开发出的气化炉,炉子下部为炉排,用以支撑上面的煤层。通常,煤从气化炉的顶部参加,而气化剂氧或空气和水蒸气那么从炉子的下部供入,因而气固间是逆向流动的。主要有鲁奇气化炉和BGL气化炉两种 ;熔融床:又叫熔浴床气化,它是将粉煤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把一局部动能传给熔渣,使池内熔融物做螺旋状的旋转运动并气化,可实现无焦油气化且煤种适应性广。流化床:在分散板上供给粉煤,在分散板下送入气化剂氧、水蒸气,使煤在悬浮状下进行气化。流化床气化炉不能用灰分融点低的煤,其特点是副产焦油少,碳利用率低。 气流床:粉煤与气化剂O2、水蒸气一起从喷嘴高速吹

3、入炉内,快速气化。特点是不副产焦油,生成气中甲烷含量少。主要以德士古气化炉和壳牌气化炉为代表;固定床、流化床、气化床和熔融床简介 我国引进并被广泛采用的三种先进煤气化工艺分别是:壳牌气化炉、德士古气化炉、鲁奇气化炉。 壳牌气化炉结构见图2属于气流床气化炉的一种,这种炉型不仅可用于不同类型的煤,包括劣质的次烟煤和褐煤,还可用于生物燃料和废弃物等的气化。壳牌气化工艺于1972年开始研究,1978年在德国汉堡建成中试装置,1987年在美国建成投煤量250400吨/日的示范装置,我国从2006年开始先后有岳阳洞氮、湖北双环和广西柳州等10余家企业引进了该类型气化炉。二、3种先进的煤气化工艺 德士古气化

4、炉结构见图3属于湿法进料气流床的一种,最早引进该技术的是山东鲁南化肥厂,1993年投产。目前,我国已有山东鲁南、上海焦化、陕西渭化、安徽淮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等近30台套装置投运,有些已具有10多年运行经验,到目前为止运行根本良好,显示了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但是,德士古气化炉对煤质限制比较严格,成浆性差和灰分较高,还存在耐火砖本钱高、寿命短和煤浆泵磨损大、维修本钱高等问题。 鲁奇气化炉结构见左图属于固定床气化炉的一种。鲁奇气化炉是1939年由德国鲁奇公司设计,经不断的研究改进已推出了第五代炉型,目前在各种气化炉中实绩最好。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引进了捷克制造的早期鲁奇炉并在云南投产。1

5、987年建成投产的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从德国引进的4台直径3800mm的型鲁奇炉,先后采用阳泉煤、晋城煤和西山官地煤等煤种进行试验,经过10多年的探索,根本掌握了鲁奇炉气化贫瘦煤生产合成氨的技术,国内鲁奇炉在用厂家有云南解放军化肥厂、哈尔滨煤机厂和河南义马煤气厂等。优点:干粉煤进料,煤种适应广,碳转化率高,甲烷含量少,氧耗低,单炉生产能力大,运转周期长,气化热率高,气化过程无废气排除。壳牌式气化炉三种先进煤气化工艺优缺点比较优点:水煤浆进料,对煤种应用较宽,单炉生产能力大,运转周期长,气化热效率高,气化过程无废气排放。德士古气化炉缺点:投资高,设备造价高,建设周期长,配套的枯燥、磨煤、高压氮气及

6、用合成气加压所需的功耗较大。缺点:耗氧量大,投资大,技术费用高。优点:鲁奇炉生产能力大,以块煤为原料尤其适应褐煤,碳转化率高,调节负荷方便。缺点:生产的合成气中甲烷含量高,焦油和苯酚等液状物较多,生产流程长,投资大,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 鲁奇气化炉涡轮蜗杆减速器鲁奇第一代气化炉内径为,外径为3m,高达6m的圆筒体,为防止高温对炉体的损坏,在炉内壁衬有耐火砖,砌筑在内壁的支撑圈上如图6所示,可防止炉体受热损坏,减少气化炉的热损失。炉筒体由双层钢板制成,在内外壳体之间形成夹套,生产时锅炉水保持夹套充满水,并产生蒸汽。蒸汽聚集在炉体上面的集汽包内,并与压力气化系统相连通。集汽包与夹套的连通由两根上

7、升管和两根下降管来实现的,在夹套中产生的蒸汽,由两根上升管导引至集汽包内,夹套水那么由集汽包的水经两根下降管从夹套底部引入。1.鲁奇炉第一代加压气化炉 三、鲁奇炉介绍 在炉膛的上部设有一圆筒形裙板,中间吊有正椎体布煤器,以便使煤下流时能在炉体内均匀分布。 在炉体的顶部设置有2-3个100mm的点火孔,其点火操作时在炉内堆好的木材等可燃物,由上点火孔投入火把明火引燃开车。 排灰炉篦的传动是由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机和涡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带动的。煤经气化后产生的灰渣,由安装在炉篦上的三把刮灰刀将灰从炉篦的下部的间隙排至灰箱,在经灰箱泄压后排出。 在该炉型的结构中,由于气化剂是从主动轴的中心孔进入炉内,

8、而转动的主轴与固定的炉体、气化剂连接管之间的密封尺寸越大越难于解决,那么就从结构上限制了该炉型的气化剂入炉量,从而限制了气化炉的生产负荷。另外,炉内壁衬砖不但减小了炉内径,降低了生产能力,而且在较高温度下内衬易形成挂壁,造成气化炉炉床层下移困难。 第一代鲁奇气化炉的结构改进 第一代鲁奇加压气化炉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单炉生产量一般为4500-5000m3/h。许多厂家对第一代鲁奇炉进行了改进,主要有: 取消炉内的耐火衬,扩大炉内空间,增加了气化炉横截面积,从而使单炉产气量增加; 将平盘型风帽炉篦改为宝塔型炉篦如图7所示,改善炉篦的布气效果,使炉内反响层较为均匀,使气化强度提高。 通过改进,第

9、一代气化炉的 生产能力较改进前提高了50以上。 在综合了第一代气化炉的运行情况后,鲁奇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推出了,中间除灰的第二代气化炉,如图8所示。在炉内部设置了传动的搅拌装置和布煤器,搅拌装置有两个搅拌桨叶,其高度在炉内的干馏层,随着叶片的转动,在干馏层的煤焦受到了搅动,破坏了煤的黏结,这使得气化炉能够气化弱黏结煤,扩大了气化煤种;炉篦由单层平型改为多层塔节型结构,气化剂通过三层炉篦的环形缝隙进入炉内,这种布气形式不但增大了气化剂的入炉量,而且使炉内布气均匀,弥补了第一代气化炉布气不均、灰中残碳较高的缺点;2. 鲁奇第二代加压气化炉 入炉气化剂管与传动轴分开,单独固定在炉底侧壁上;取消了

10、衬砖,提高了气化炉的生产能力,也防止了由于在内衬上挂渣给生产操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灰锁设置在炉底正中位置,气化后产生的灰渣从炉篦的周边环隙落下落到炉下部的下灰室里,然后再进入灰锁。“索菲尔炉型是在第二代炉型上的改进型,在南非索菲尔第一期工程中投建的加压气化炉,其内径为,其结构如图9所示。3. “索菲尔炉型“索菲尔炉型的最大特点是将底部的炉篦 与上部的布煤器用一根轴连接起来,该轴上下贯穿整个气化燃料层。其传动装置设在温度较低的气化炉上部,从而防止了传动装置在底部受灰渣的磨损。由于炉内温度较高,为防止传动轴等超温损坏,在中心轴内通入锅炉水冷却,此锅炉水和炉体的夹套连通形成一个水系统,用泵来进行水的强

11、制循环。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夹套底部由泵抽出经加压后送至中心传动轴,流至炉篦冷却水槽,然后返回经传动轴孔外层环状空隙,进入布煤器,最后进入水夹套上部。该炉型存在以下缺点:由于中心传动轴长达4m以上,材质和加工精度要求高,在运行中受高温影响故障较多;另一方面,炉篦和布煤器、搅拌器为同一转速,不能按生产需要进行调整,故而该炉型已经不再使用。桨叶和搅拌器、布煤器都为壳体结构,外供锅炉给水通过搅拌器、布煤器的空心轴内中心管,首先进入搅拌器最下底的桨叶进行冷却,然后再依次通过冷却上桨叶、布煤器,最后从空心轴与中心管间的空间返回夹套形成水循环。该锅炉水的冷却循环对布煤搅拌器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因为搅拌桨叶处于

12、高温区工作,水的冷却循环不正常将会使搅拌器及桨叶超温烧坏造成漏水,从而造成气化炉运行中断。 第三代加压气化炉是在第二代炉型上的改进,其型号为Mark-III,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炉型。其内径为,外径,炉体高,气化炉操作压力为。该炉生产能力高,炉内设有搅拌装置,可气化除强黏结性烟煤外的大局部分煤种。第三代加压气化炉如图10所示。4. 第三代加压气化炉型为了气化有一定黏结性的煤种,第三代气化炉内上部设置了布煤器与搅拌器,它们安装在同一空心转轴上,其转速根据气化用煤的黏结性及气化炉生产负荷来调整,一般为1020r/h,从煤锁参加的煤通过布煤器上的两个布煤孔进入炉膛内,平均每转布煤1520m

13、m厚,从煤锁下料口到煤锁之间的空间,可以缓冲煤锁在间歇充、泄压加煤过程中的气化炉连续供煤 。在炉内,搅拌器安装在布煤器的下面,其搅拌桨叶一般设有上、下两片桨叶。桨叶深入到煤层里的位置与煤的结焦性能有关,其位置深入到气化炉的干馏层,以破除干馏层形成的焦块。桨叶的材质采用耐热钢,其外表堆焊硬质合金,以提高桨叶的耐磨性能。该炉型也可用于气化不黏结性煤种。此时,不安装布煤搅拌器,整个气化炉上部传动机构取消,只保存煤锁下料口到炉膛的储煤空间,结构简单。炉篦分为五层如图11所示,从下到上逐层叠合固定在底座上,顶盖呈锥形,炉篦材质选用耐热、耐磨的铬锰合金钢铸造。最底层炉炉篦的下面设有三个灰刮刀安装口,灰刮刀

14、的安装数量由气化原料煤的灰分含量来决定,灰分含量较少时安装12把刮刀,灰分含量较高时安装3把刮刀。 支承炉篦的止推轴承如图10所示体上开有注油孔,由外部高压注油泵通过油管注入止推轴承面进行润滑。该润滑油为耐高温的过热缸油。炉篦的传动采用液压电动机传动。液压传动具有调速方便,结构简单,工作平稳等优点。但为液压传动提供动力的液压泵系统设备较多,故障点增多,由于气化炉直径较大。为使炉篦受力均匀,采用两台电动机对称布置。 第四代加压气化炉是在第三代的根底上加大了气化炉的直径达5m,使单炉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其单炉产粗煤气量可达7500m3标/h干气以上。 5. 第四代加压气化炉型小结四、鲁奇第三代炉附属

15、设备介绍 (1)筒体:加压气化炉的炉体不管何种炉型均是一个双层筒体结构的反响器。其外筒体承受高压,一般设计压力;温度260;内筒体承受低压,一般设计压力为,温度310。内、外筒体的间距为40-100mm,其中充满锅炉水,以吸收气化反响传给内筒的热量产生蒸汽,经汽液别离后并入气化剂中。这种内、外筒结构的目的在于尽管炉内各层的温度不一,但内筒体由于有锅炉水的冷却,根本保持在锅炉水在该操作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不会因过热而损坏。由于内外筒体受热后的膨胀量不尽相同,一般内筒设有补偿装置。夹套蒸汽的别离也分为内别离或外置汽包别离,如图12所示。 1.炉体:主要由筒体、搅拌器、布煤器、炉篦、传动装置等组成。

16、气化炉内外壳生产期间温度不同,热膨胀量不同,为降低温度差应力,在内套下部设计制造了波形膨胀节如图13所示,用于吸收热膨胀量。正常生产期间,波形膨胀节不但可吸收大约25-35mm的内壳热膨胀量,而且在此还可以起到支撑灰渣的作用,这样可使灰渣在刮刀的作用下均匀地排到灰锁中去。 (2)搅拌器与布煤器 根据气化煤种的不同,在气化不黏结煤时炉内不设搅拌器,在气化自由膨胀指数大于1的煤种时要设搅拌器,以破除干馏层的焦块。一般在设置搅拌器的同时也设置转动的布煤器,它们连接为一体。由设在炉外的传动电动机带动。煤分布器与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4所示。 布煤器由三块组成,以燕尾槽形式搭接,在圆盘上对称开有两个扇

17、形孔,煤在刮刀作用下经两个扇形孔均匀地分布在炉内,搅拌器设在布煤器的下部,一般设有上、下两个桨叶。由于搅拌桨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为延长使用寿命,桨叶及空心轴除了采用锅炉水冷却外,搅拌器选材为15Mo3(合金)并在桨叶的外表上堆焊了一层3mm的硬质合金以提高其耐磨性 。 由于炉篦工作环境为高温灰渣,所以炉篦的材质一般选用耐磨、耐热、耐灰渣腐蚀的铬锰铸钢,在其外表堆焊有硬质合金,并焊有一些硬质合金耐磨条。在最下层炉篦下设有排灰刮刀,可将大块灰渣破碎,并从炉内刮至灰锁。刮刀安装位置在铸造时留好的三个位置,根据所气化煤的灰分决定实际安装的数量。(3)宝塔型炉篦 设在气化炉的底部,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炉内燃

18、料层,它分四层布气,气化剂由炉底进入炉篦中心管,然后由布气孔均匀地将气化剂分布到气化炉横截面上,维持炉内各层的移动,将气化后的灰渣破碎并排出,所以炉篦是保证气化炉正常连续生产的重要装置。 炉篦整体由下部的止推盘支撑,止推盘下盘通过有水冷的支撑筋板固定在炉体的内壳上,其内部的锅炉冷却水与夹套相通,形成水循环,以防止三角形支撑筋板过热变形。一般炉篦总高度为,为便于将炉篦从气化炉上孔吊入炉内安装,除第一、第二层为整体外,其余分为:第三层2块,第四、第五层三块。 炉篦是通过两个对称布置的小齿轮传动带动同一个大齿轮而转动的,两个小齿轮通过大轴与炉外的减速机连接。炉外两个的小齿轮联结轴是由变速电机通过减速

19、机传动(如图16)所示而带动的,整个传动装置为6级传动,总速比为1:600,设计转速调整范围为。 支撑炉篦的止推轴承形如圆盘,为滑动摩擦。为减小摩擦系数,一般用高压润滑油泵将耐高温的润滑油经油管导入止推轴而进行润滑,以保证炉篦的平安平稳运行。2.煤锁 煤锁是用于向气化炉内间歇加煤的压力容器,它通过泄压、充压循环将存在于常压煤仓中的原料煤参加高压的气化炉内。以保证气化炉的连续生产。煤锁包括两局部:一局部是连接煤仓与煤锁的煤溜槽,它由控制加煤的阀门(由溜槽阀及煤锁上锥阀组成)将煤参加煤锁;另一局部是煤锁及煤锁下阀,它将煤锁中的煤参加气化炉内。煤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 早期的气化炉煤锁溜槽多采

20、用插板型阀来控制由煤仓参加煤锁的煤量,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由射线料位计如图18所示检测当煤锁过满时即关闭插板,但一旦料位计不准那么会造成煤锁过慢而导致煤锁上阀不能关闭严密。 第三代以后的气化炉都已改为圆筒型溜槽阀,这种溜槽阀为一圆筒,两侧开孔。当圆筒被液压缸放下时,圆筒上的两侧孔正好对准溜煤通道,煤就会通过上阀上部的圆筒流入煤锁。煤锁上阀阀杆上也固定有一个圆筒,它的直径比溜槽阀的圆筒小,两侧也开有溜煤孔。当上阀向下翻开时,圆筒与上阀头一同落入煤锁,当煤加满时,圆筒以外的煤锁空间流不到煤;当上阀提起关闭时,圆筒内的煤流入煤锁。这样只要溜煤槽在一个加煤循环时开一次,煤锁就不会充得过满,从而防止了仪

21、表失误造成的煤锁过满而停炉,其工作示意图如图19所示。 煤锁上、下阀的锥形阀头一般为铸钢件,并在与阀座的密封处堆焊硬质合金,阀头上的硬质合金宽度为30mm,阀座的密封面也采用堆焊硬质合金,宽度与阀头相同。 煤锁上锥阀由于操作温度较低,一般采用硬质合金和氟橡胶两道密封。即在阀座上开槽,将橡胶密封圈嵌入其中,构成了软碰硬和硬碰硬的双道密封,这样能延长上阀的使用寿命。煤锁上、下锥型阀的设计上还采用了自压锁紧形式,即在阀门关闭后,由于受气化炉或煤锁内压力的压迫,使阀头受到向上力的作用,即便误操作阀门也不会自行翻开,从而防止高温煤气外漏,保证了气化炉的平安运行。煤锁上、下阀的结构见图20 。3.灰锁 灰

22、锁是将气化炉炉篦排出的灰渣通过升、降压间歇操作排出炉外,而保证了气化炉的连续运转。灰锁同煤锁都是承受交变载荷的压力容器,但灰锁由于是储存气化后的高温灰渣,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所以一般灰锁设计温度为470,并且为了减少灰渣对灰锁内壁的磨损和腐蚀,一般在灰锁筒体内部都衬有一层钢板,以保护灰锁内壁,延长使用寿命。第三代炉灰锁结构如图21所示。 灰锁上阀的结构及材质与煤锁的下阀相同,因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差,温度高,灰渣磨损严重,为延长阀门使用寿命,在阀座上设有水夹套进行冷却。第三代炉还在阀座上设置了两个蒸汽吹扫口,在阀门关闭前先用蒸汽吹扫密封面上的灰渣,从而保证了阀门的密封效果,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灰锁上阀密封结构见图22所示。 灰锁下阀由于工作温度较低,其结构与煤锁类似,也采用硬质合金与氟橡胶两道密封。另外,为保证阀门的密封效果,第三代炉在灰锁下阀阀座上还设置了冲洗水,在阀门关闭前先冲掉阀座密封面上的灰渣,然后再关闭阀门,其结构见图23所示。 灰锁上、下阀在设计上也采用可自锁紧形式,即阀门关闭后受到来自气化炉或灰锁的压力作用于阀头上,压差越大关闭越紧密,下阀只有在泄完压与大气压力相近时才能翻开,上阀只有在灰锁充压与气化炉压力相同时才能翻开,这样就保证了气化炉的运行平安。 冷凝器上部与灰锁用法兰连接,利用中心管与灰锁气相连通;下部设有进水口与排灰口,上部设泄压气体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