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13年4月第一版)_第1页
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13年4月第一版)_第2页
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13年4月第一版)_第3页
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13年4月第一版)_第4页
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13年4月第一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支派编号:K黄瑕天爵荣常黄芩430105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13年4月第一版说明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要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要让每个族人都能看懂,要方便老者查阅,因此排版为横版,字体采用4号宋体,行距为固定23磅。页边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族谱不管族内人员是否捐资,都应该进行记录。不能因为不缴纳人丁费而不给入谱。原则是尽量使用简化字,但先祖名讳不遵循此原则,很多时候繁体字字才能正确反映祖先取名规律。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

2、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家谱常用命名方法有以下几种地名姓氏几修范例:金铿黄氏三修家谱地名姓氏堂号范例:黄山黄氏敦睦堂支谱地名姓氏范例:毗陵修善里黄氏宗谱几修姓氏范例:六修黄氏家谱姓氏堂号几修范例:黄氏敦睦堂重修家乘原籍姓氏地名范例:江西黄氏丰城派迁长支谱郡望姓氏范例:江夏黄氏宗谱古代对不同年龄的死亡,用词有讲究,读其词即知年龄大概,宜慎用。7岁及其以前身亡,或作“早殇”。8岁至15岁,未成年或称“早夭”、“夭折”。16至30岁,短寿曰“亡”。31岁至50岁,中年称“卒”。51岁至59岁,“半百

3、”老人方可称“享年”或“终年”。60岁及以上可称“享寿”、“寿终”,80岁以上称“高寿”。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2 卷首 PAGEREF _Toc354816752 h 5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3 一、序言 PAGEREF _Toc354816753 h 5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4 二、凡例(范本) PAGEREF _Toc354816754 h 5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5 三、谱论(可有可无) PAGEREF _Toc354816755 h 8

4、HYPERLINK l _Toc354816756 四、派语 PAGEREF _Toc354816756 h 8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7 卷一族务志 PAGEREF _Toc354816757 h 1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8 一、大事记(范例) PAGEREF _Toc354816758 h 1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59 二、名迹录 PAGEREF _Toc354816759 h 17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0 三、宗祠录 PAGEREF _Toc354816760 h 17 HYP

5、ERLINK l _Toc354816761 四、族产录 PAGEREF _Toc354816761 h 17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2 五、家礼录 PAGEREF _Toc354816762 h 18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3 六、宗规录 PAGEREF _Toc354816763 h 18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4 七、坟茔录 PAGEREF _Toc354816764 h 19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5 八、碑铭录 PAGEREF _Toc354816765 h 19 HYPERLIN

6、K l _Toc354816766 九、字据录 PAGEREF _Toc354816766 h 19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7 卷二世系志 PAGEREF _Toc354816767 h 2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8 一、派下支下房下 PAGEREF _Toc354816768 h 22 HYPERLINK l _Toc354816769 二、长派次支三房 PAGEREF _Toc354816769 h 24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0 卷三人物志 PAGEREF _Toc354816770 h 26 HYPERLI

7、NK l _Toc354816771 一、像赞录 PAGEREF _Toc354816771 h 26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2 二、传记录 PAGEREF _Toc354816772 h 26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3 三、年谱录 PAGEREF _Toc354816773 h 26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4 四、轶事录 PAGEREF _Toc354816774 h 26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5 五、恩荣录 PAGEREF _Toc354816775 h 26 HYPERLINK l

8、_Toc354816776 六、人物表 PAGEREF _Toc354816776 h 27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7 卷四艺文志 PAGEREF _Toc354816777 h 28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8 卷五正本清源 PAGEREF _Toc354816778 h 29 HYPERLINK l _Toc354816779 一、族史考证 PAGEREF _Toc354816779 h 29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0 二、存疑录 PAGEREF _Toc354816780 h 29 HYPERLINK l _To

9、c354816781 卷六谱局志 PAGEREF _Toc354816781 h 3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2 一、修谱倡议 PAGEREF _Toc354816782 h 3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3 二、谱局条规 PAGEREF _Toc354816783 h 3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4 三、历代任事名录 PAGEREF _Toc354816784 h 3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5 四、捐资录 PAGEREF _Toc354816785 h 30 HYPERLINK l _To

10、c354816786 五、续修履历 PAGEREF _Toc354816786 h 30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7 卷尾 PAGEREF _Toc354816787 h 31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8 一、丁口录(范例) PAGEREF _Toc354816788 h 31 HYPERLINK l _Toc354816789 二、领谱字号 PAGEREF _Toc354816789 h 32 HYPERLINK l _Toc354816790 三、服制图 PAGEREF _Toc354816790 h 32 HYPERLINK l _Toc3

11、54816791 四、义谱录 PAGEREF _Toc354816791 h 32 HYPERLINK l _Toc354816792 五、通讯录 PAGEREF _Toc354816792 h 32 HYPERLINK l _Toc354816793 六、余庆录 PAGEREF _Toc354816793 h 32 HYPERLINK l _Toc354816794 七、世系速查表 PAGEREF _Toc354816794 h 33 HYPERLINK l _Toc354816795 八、人名速查表 PAGEREF _Toc354816795 h 34 HYPERLINK l _Toc35

12、4816796 附件:中华黄氏统谱支派编号规范 PAGEREF _Toc354816796 h 35卷首一、序言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内容介绍修谱意义、家族源流、修谱过程、修谱人名目等。二、凡例(范本)凡例又称谱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一、本谱为繁衍于省地区的黄氏支谱。二、本谱资料来源:一参考等主修黄氏修族谱编纂一参考等主修黄氏支谱编纂三、本谱时间范围:世系上溯自公,下限止於公元年,

13、凡历约年。四、本谱宗旨:以“敬宗收族,弘扬祖德,正本清源,理顺脉络,教育后代,耀国荣族”为宗旨,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记述族情,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反映黄氏风貌和支派特色。五、续谱原则:一旧谱照录,旧谱中的错误处不进行更改,设考证栏目详细罗列错误之处。一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力求源流世系之衔接有序。其间有未尽明确者,暂存间断待考,不采纳无根据之推断,以尊重史实。一客观反映家族的繁衍生息,迁徙分化、荣衰升沉的史实,不夸张、不溢美,注重史料稽考,力求资料丰富。一各房人众,取字命名难免雷同,卑犯尊讳改卑不改尊,生犯死讳改生不改没,微犯显讳改微不改显,若房异支分者不拘此例。凡改易者

14、仍须记载其原名,以便今后查考。六、本谱纪年原则:一旧谱涉及之纪年,照谱不变,必要之处加公元纪年补注;一新谱涉及之纪年,凡属清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九年)以前之纪年,沿用朝代年号纪年法,用括号加注公元纪年;凡属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以前之纪年,以(中华)民国某年纪年;凡属公元一九四九年以后之纪年,以公元某年纪年。七、本谱书写术语:一妻书“娶”某姓某名,已故书“配”某姓某名,未婚书“聘”,续玄书“继娶”,妾书“副室”;妻妾已出或改适者,例书“生卒不详”;一女已嫁者书“适”某姓某名,许聘者书“字”某姓某名,未许聘者书“待字”;改嫁者书前不书后。一凡迁徙无定音,问久疏者,援例注“远出无考”;一卒年六十以上者书“

15、享寿”,未及历史者书“享年”;未满七岁者曰“殇”一生卒年月日时未知者书“生卒未详”,生卒时辰未知书“吉时”,葬未詳者书“葬未详”或“空山名坐向”八、本谱入谱人员范围:一凡本族黄姓成员,不论男女,无论婚生、非婚生,均可入谱;一本族男姓上异姓门的或本族女子在家招赘的,如果其子女姓黄则入谱;子女异姓不入谱。一本族男姓娶入女子参与本族繁衍,入谱。本族女性夫婿入谱,以明确血脉流转。一若黄姓男子亡故,其配偶在家招夫,子女又姓黄的,按本族支丁入谱;子女他姓的不入谱;配偶另嫁他人的,子女又姓黄的,按本族支丁入谱;子女他姓的不入谱。一抚养异姓子女为后,改为黄姓的可入谱。九、本谱瓜瓞图式规范:一垂丝图八派一提,男

16、妇身后无传者,下用黑圈,以杜冒充之弊。一男女过继的,瓜瓞图上按过入的记载。如某甲,系某乙所生,过继给某丙,则在瓜瓞图上记为某丙所出。抚养异姓子女为后的仍可入谱,在瓜瓞图上不记载。十、本谱世编书写规范:一成年男姓:记载某公之子或女、名、曾用名、派名、字、号、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时、居住地、供职处所、婚配日期、配偶姓名。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葬于何地。男姓上异姓门的,子女异姓的记载下一代详情,再下一代只记出生。一男性配偶:记载姓、名、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时、生育几子几女。何地何人之女。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葬于何地。夫在离婚或夫死再醮,书其生年不书没葬。一成年女姓:记载某公之子或女、名、曾用名、派名、

17、字、号、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时、供职处所、婚配日期、配偶姓名,生育几子几女,记载下一代详情,再下一代只记出生。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葬于何地。 一女姓配偶:记载姓、名、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时。何地何人之子。一尚未成家的年轻人和孩子:某公之子或女、名、曾用名、字、别号、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时、出生地、籍贯、最高学历、何时何校何专业毕业或在读、若是中小学生就填某校毕业或在读即可。一同族男女过继的,过出和过入均记载。抚养异姓子女为后的仍可入谱,在世编上记载,但本人拒绝入谱的除外。十一、人物录及传记:一历代进士、举人、贡生;近代、现代、当代研究生、硕士、博士;行政职务正副局长,乡镇长以上;军职校官以上,

18、以及高级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律师、主治医师、高级及特级中学教师、教授、副教授、名记者、作家、艺术家,实业家、名人等,不论男女均列入人物录。一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历代先贤史籍有载者及当代已故名人对社会有重大贡献者、均予立传。一劣迹昭彰者,应点明其过,以警后世。十二、谱成册编定各房字号各宜珍藏,务宜小心谨守,不得贪财,私与他人。新谱告成,旧谱仍需妥善保存。十三、修谱期限:一族谱三十年为一世,宜十五年三服内各支修,三十年五服内小宗支修,六十年五服外大宗修,秉笔必举公正贤能,辑录方为无弊。一小修可只收集支丁资料,不编印谱书,每六十年应予大修,编印谱书。一凡有族人倡修者,同宗应予支持。十四、

19、本谱以“”为取名派语。十五、因我宗世系源流追溯年代久远,支丁分布地域广泛,调查考证内容繁多,且编辑时间仓促,水平所限,本谱定有许多错遗缺漏之处,恳请族人见谅,并深望于后之继起者。十六、此凡例未及者可参照处理。三、谱论(可有可无)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四、派语派语又称字辈谱、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卷一族务志一、大事记(范例)来源:宁乡双观黄氏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

20、姓的原委等。还可以包括建祠情况、族长更替情况等。成化年间始祖黄元鑑自湘乡迁宁乡之双观定子孙命行十字:立志朝显仕,文光射斗丽。弘治2年己酉黄元鑑卒,子立纲年四十一岁。正德6年辛未东十一月十四日,立纲卒,长子志仁年三是岁。嘉靖35年丙辰春二月二十二日,志仁卒,长子朝荣年三十四岁。嘉靖41年壬戌冬十一月二十三日,志清卒。万历11年癸未春三月二十一日,朝荣卒,子显益年三十二岁。万历29年辛丑江西吉水黄氏桐冈之宗黄德兴续修谱成。始议建矛家山墓祠天启元年辛酉春三月初五日,黄显益长子黄栋卒。崇祯6年癸酉春三月十一日,黄显益卒,长孙黄文献年三十八岁。崇祯16年癸未冬十一月十一日,黄锦殉难。顺治三年丙戌夏六月十

21、二日,黄文献卒,子光先年二十四岁。顺治11年甲午黄铎禀县王均水乡田为下则康熙8年己酉黄文弟禀县权修学宫。康熙14年己卯秋九月二十八日,黄光先卒,字日炫年二十一岁。康熙17年戊午黄光璧禀县復旧驿。黄文达手录世系。以黄文沛为族正。康熙35年丙子始建始祖祠于茅家山,颜曰敦伦堂。主议黄光璧(仲玉)、黄光珍(昇彝);督事黄光映(瑞生)、黄光琳(润若)、黄光明(自旭)、黄日鸿(仪吉)、黄日炳(復旦,光璧之子)、黄日煇(允文)定宗子主祭仪定祧法康熙51年壬辰秋七月始祀始祖于茅家山祠堂。康熙52年癸巳春二月二十六日,黄日炫卒,长子堳年三十四岁。始立两族正,以黄光珍副黄文沛。秋八月初四日,黄日烶、黄日炯始议修宁

22、乡黄氏族谱。黄日烜如吉水录桐冈旧谱归。黄日烜以不睦率一房别族。定命行二十字。康熙57年戊戌秋,谱成康熙58年己亥黄堳卒,长子世任十八岁。雍正12年甲寅春三月三日,族正文沛卒,以壎为族正。始禀请旌节孝。乾隆2年丁巳茅家山祠堂(毀)乾隆4年己未秋七月,重建祠堂成薦新。乾隆6年辛酉醵祭榖。始立总管钱榖司。冬十二月十一日族正黄光珍卒,以黄日烶为族正。乾隆8年癸亥以榖贷取岁息供祀事。具祭器。定祭礼。茅家山墓崩。乾隆15年庚午春二月初九日,买祭田。冬十二月十六日,族正黄日烶卒,以黄日煊(耀纯)维族正。乾隆16年辛未冬十月干支朔,黄日灿捐田供祀事。以黄境(羲上)总管钱榖。乾隆18年癸酉夏五月十五日,族正黄壎

23、卒,以黄理为族正。乾隆20年乙亥茅家山墓崩。冬十二月二十一日迁祖墓于禄家塘始祖墓山。乾隆28年癸未夏六月十九日,族正黄日煊卒,以黄境为族正,兼总管,黄以琳(贡三)副总管始立互稽法茅家山祠堂(毀)乾隆34年己丑族正黄境议迁建祠堂于禄家塘。醵费乾隆35年庚寅禄家塘祠堂成,秋八月二十五日薦。乾隆38年癸巳闰月初七日,族正黄理卒,以黄日赞(次襄)为族正。乾隆39年甲午秋八月二十五日黄日楷(入表)兄弟以其贯山田售于祠。议重修族谱,开谱馆。乾隆40年乙未春三月清明节,谕族人醵谱费。冬十一月癸未朔,显忠裔以其墓田捐入于祠。乾隆41年丙申冬十月甲子,黄日新(大铭)以其袋子岭园宅售于祠。乾隆43年戊戌秋八月壬午

24、,黄世铭(浴三)之妇刘氏以其屯塘田捐入于祠。始置仓于龙口桥。乾隆46年辛丑黄建治(策安)自浙江假归。颁祠规增祭器刊家约更命行二十字更定谱例图祠堂始议立生生谱如生谱法乾隆48年癸卯冬十月,重修族谱成乾隆49年甲辰冬十月辛卯,族正黄境卒,以黄世鈐(金山)为族正,黄境子黄世锟维总管。嘉庆4年己未冬十月丙戌朔,族正黄日赞卒,以黄建寅(文虎)为族正。十一月乙丑,副总管黄琳卒,以黄世德(村滋)副总管。嘉庆5年庚申冬十月丁未,买祭田。嘉庆6年辛巳冬十二月丁卯,续买屋场湾田。嘉庆10年乙丑春三月,始议与祭子孙醵册费。嘉庆16年辛未夏五月丁巳,总管黄世锟卒,以黄建纯(粹然)维总管。秋九月甲辰,族正黄建寅卒,黄阁

25、(交蘷)维族正。嘉庆22年丁丑春三月丁未,族正黄世鈐卒,以黄建衷(时之)为族正。道光元年辛巳冬十二月丁丑朔,黄建葏(锡朋)以其六家塘田售入于祠。冬十月,黄建煊(巽之)以田捐入于祠。始议岁薦无后而有裨于祠者。道光4年甲申夏六月乙亥,族正黄建衷卒,黄建涟(漪园)为族正。冬十月辛卯,黄懋恭(鸣谦)、黄懋修(德润)以其宝竹塘田售入于祠。道光9年己丑春,议续修族谱。道光10年庚寅秋七月丁卯,副总管黄世德卒,以黄世俊(士群)副总管。冬十月乙未,黄阁卒,以黄建冈(陟高)为族正。道光12年壬辰申祠规。增祭器夏四月壬辰,续修族谱成。道光16年丙申春三活跃丙戌,黄懋修(尔楼)以其山捐入于祠。道光19年己亥春三月壬

26、申,黄建熿(允吉)之妻周氏及夫从子黄懋传(嵩道)各以其贯山田售入于祠。道光20年庚子夏四月己卯,黄世俊卒,以黄懋淇(春楼)为副总管。五月辛卯,黄建煇(贞吉)割其贯山田售入于祠。民国7年戊午秋七月戊戌,以黄培学为总管,黄培基(伯衡)副之,以黄锡畴(仲范)为族正。族正黄培学老,以黄锡哻为族正。民国8年己未春三月戌子,开议五修族谱。民国9年庚申春二月癸巳,申谱议秋八月丁酉,黄懋典主修族谱。戊戌开谱馆,以黄勳(宇仪)、黄绍勳(葆卿)、黄培知谱事。谕各房房长彙册民国10年辛酉春二月戊戌清明,各房底册彙齐夏六月丁酉,世系编成秋七月辛亥,以黄培基为总管,黄锡仁(季麟)副之。戊午开刷印。增祭器冬十月丁卯各书表

27、成乙酉,议復族学黄锡哻辞族正以黄培直(竹筠)知谱事。二、名迹录有记念意义的建筑物、古文物(如家宅、牌坊等),祖居地村庄图。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三、宗祠录叙述祠堂的规模、环境、祠联、祠匾、祠堂图、修建沿革,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四、族产录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及捐田人名目等。五、家礼录1、婚礼2、丧礼3、祭礼祠堂祭祀时神位、祭案及祭品摆设位置的说明,祭文、仪式。4、相见礼5、冠礼六、宗规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

28、种类很多,诸如祠规、家规、家训、派语等。祠规为祠堂管理的规定,如祠堂肃静、修缮、财物保管和祭祀仪式、纪律等规定。家规、家训条目很多,其内容可分为四类:伦纪类,有尽孝悌、睦宗族、肃闺阃、慎婚嫁等规定;公益类,有完国课、倡公益、护交通、行周助等;风纪类,有戒绝奸淫、烟赌、盗窃等;持身类,有读诗书、务正业、崇节俭、择交游、息争讼、戒暴戾等规定。七、坟茔录坟茔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八、碑铭录记载墓志铭、墓碑、祠堂碑、功德碑文字或者图像。九、字据录分为契约、合约、合同和官府诉讼文书。主要内容有购置坟山、祠田、学田等族内公产的契约;就坟山、牧场管理或划分界址与外姓

29、签订的合约、合同、山林、田土、湖洲纠纷,官府审判处理的文书。卷二世系志为族谱的主体部分,从一世祖起,分枝溯源,绵延而下,分世系图和世系表。世系图以线条连接,一目了然。世系表则逐代逐人介绍其祖先及配偶的生殁时间、埋葬地点及墓向、生育情况及简要生平。房头划分:某派某支某房。一、派下支下房下(式样一:陈叙式)第一世(思字辈)黄思宝,孟琼长子,字宝一,元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岁(1287年)二月初二日子时生,至正元年辛巳岁(1341年)五月十三午时殁,葬九峰桃花坪坐北朝南。妣朱氏,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岁(1288年)二月十九日子时生,至正三年癸未岁(1343年)五月初五日子时殁,合葬夫墓。生子二:宗受、宗汉。

30、第二世(宗字辈)黄宗受,思宝长子,字受轻,元至大元年戊申正月十七日辰时生,至正十二年壬辰岁四月初四丑时殁,葬本屋后山壬山丙向。妣张氏,元至大二年己酉岁十月初九日未时生,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岁三月十五日子时殁,葬本屋后山癸山丁向。生子三:益贵、益富、益得。黄宗汉,思宝次子,未详。第三世(益字辈)黄益贵,宗受长子,字显耀,元元统元年癸酉岁十二月十九日子时生,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岁三月初一日午时殁,葬本屋后山亥山巳向。妣朱氏,元元统二年甲戌岁四月初八丑时生,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岁九月十九日亥时殁,葬本屋下边土地山向后详。生子一:仲隆。继妣谢氏,元元统二年甲戌岁六月初六丑时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岁七月初七巳时殁,

31、合葬夫墓。生一女适甘。黄益富,宗受次子,生殁葬后详。黄益得,宗受三子,生殁葬未详。第四世(仲字辈)黄仲隆,益贵之子,字行义,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岁十二月十九日巳时生,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岁三月十九日午时殁,葬塘冲附祖墓山亥山巳向。妣王氏,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岁正月十九日巳时生,明永乐十六年戊戌岁正月十五日子时,殁葬合夫墓。生子四:惟斌、惟政、惟通、惟泰;女一适吴。第五世(惟字辈)黄惟斌,仲隆长子,字势贤,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九月二十一日子时生,景泰元年庚午六月初六日辰时殁,葬附父墓亥山巳向。妣丁氏,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岁七月十二日午时生,景泰三年壬申岁三月二十日子时殁。葬合夫墓。生子三:志澄、志清、志万;

32、女一适江。黄惟政,仲隆次子,字势廉,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岁四月初八日子时生,殁葬附祖山父墓处。妣欧氏,明永乐四年丙戌岁三月十五日寅时生,葬合夫墓。黄惟通,仲隆三子,字生殁未详,葬三枣陵。黄惟泰,仲隆四子,未调。第六世(志字辈)黄志澄,惟斌长子,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岁四月十四日巳时生,殁葬郎洞岭杨桃山甲山庚向,有碑。二、长派次支三房(式样二:表格式)第一世孟琼长子黄思宝字宝一,元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岁(1287年)二月初二日子时生,至正元年辛巳岁(1341年)五月十三午时殁,葬九峰桃花坪坐北朝南。妣朱氏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岁(1288年)二月十九日子时生,至正三年癸未岁(1343年)五月初五日子时殁,合葬夫

33、墓。生子二:宗受、宗汉。第二世思宝长子黄宗受字受轻,元至大元年戊申正月十七日辰时生,至正十二年壬辰岁四月初四丑时殁,葬本屋后山壬山丙向。妣张氏元至大二年己酉岁十月初九日未时生,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岁三月十五日子时殁,葬本屋后山癸山丁向。生子三:益贵、益富、益得。思宝次子黄宗汉未详。第三世宗受长子黄益贵字显耀,元元统元年癸酉岁十二月十九日子时生,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岁三月初一日午时殁,葬本屋后山亥山巳向。妣朱氏元元统二年甲戌岁四月初八丑时生,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岁九月十九日亥时殁,葬本屋下边土地山向后详。生子一:仲隆。继妣谢氏元元统二年甲戌岁六月初六丑时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岁七月初七巳时殁,合葬夫墓。生一

34、女适甘。宗受次子黄益富生殁葬后详。宗受三子黄益得生殁葬未详。第四世益贵之子黄仲隆字行义,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岁十二月十九日巳时生,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岁三月十九日午时殁,葬塘冲附祖墓山亥山巳向。妣王氏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岁正月十九日巳时生,明永乐十六年戊戌岁正月十五日子时,殁葬合夫墓。生子四:惟斌、惟政、惟通、惟泰;女一适吴。第五世仲隆长子黄惟斌字势贤,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九月二十一日子时生,景泰元年庚午六月初六日辰时殁,葬附父墓亥山巳向。妣丁氏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岁七月十二日午时生,景泰三年壬申岁三月二十日子时殁。葬合夫墓。生子三:志澄、志清、志万;女一适江。仲隆次子黄惟政字势廉,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岁四

35、月初八日子时生,殁葬附祖山父墓处。妣欧氏明永乐四年丙戌岁三月十五日寅时生,葬合夫墓。仲隆三子黄惟通字生殁未详,葬三枣陵。仲隆四子黄惟泰未调。第六世惟斌长子黄志澄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岁四月十四日巳时生,殁葬郎洞岭杨桃山甲山庚向,有碑。卷三人物志一、像赞录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二、传记录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三、年谱录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四、轶事录记载先祖的

36、趣闻轶事。五、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六、人物表历代儒林(仕官、生员)、贤能、行谊、方技、耆寿表等。卷四艺文志家族著名人物的诗、词、曲、赋、歌、书画、散文、杂文、楹联、政论、书法等各种优秀文化作品。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卷五正本清源一、族史考证记载对家族迁徙、人物的考证文章。二、存疑录记载族谱中尚未解决的考证问题卷六谱局志特别增加谱局志,是便于将修谱的经验进行传承,历代族谱

37、修撰方法依靠代代口传或者自学,这样不利于族谱修撰的一致性。一、修谱倡议二、谱局条规三、历代任事名录四、捐资录纂修、捐资人名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五、续修履历续修履历是新增加的最重要的一环,主要记载每次续修对族谱的进行变更履历,如增加了什么内容,修改了老谱的什么内容,便于后人了解族谱某些记述资料变更的来龙去脉。即使前次修谱误改了以前的内容,后人也能通过履历恢复以前记载。卷尾一、丁口录(范例)来源:湖南宁乡泉塘八修谱截止2012年九修,存世男丁1962人,袑房992人,淮房970人,其中显倡支599、显敏支31、显立支283、显桢支

38、79、显起支24、显贤支7、显泰支156、显光支22、显义支34、显梅支321、显季支194、显仪支8、显恭支204。辈分最高的为传字辈(2人),最低的为孝字辈(1人),相差为9代。诗字辈(34人)、教(325人)、宏(642人)、开(568人)、尚(280人)、礼(94人)、文(16人)等字辈。表一、九修族谱男丁人数统计详表房支各字辈男丁人数传诗教宏开尚礼文孝小计袑房显倡15151219163474599显敏211125131显立19969956121283显桢63432779淮房显起3910224显贤347显泰24169413156显光158822显义91012334显梅349611662

39、121321显季248164214194显仪3418显恭37856517204男丁总数234325642568280941611962二、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不少是以千字文进行编号。三、服制图服制图又称五服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四、义谱录记

40、载所收异姓养子、义子的世系五、通讯录通讯录可以单独成册。六、余庆录余庆录或称续后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七、世系速查表本页为本族谱持有人方便查找自身上溯源流而设置的世系索引,可以将持谱人直系先祖名讳、所在页面填写下此表中,方便快速找到自身源流。世次先祖名讳所在页码世次先祖名讳所在页码1世23世2世24世3世25世4世26世5世27世6世28世7世29世8世30世9世31世10世32世11世33世12世34世13世35世14世36世15世37世16世38世17世39世18世40世19世41世20世42世21世43世22世44世八、人名速查表人名快速查阅表,

41、是按世次区分的族内所有人丁姓名的排列,通过姓名可以迅速找到人丁世系介绍所在页码。补充目录的不足。1世 俊伯 1572世 询谋 1573世 因公 1574世 珍公 157琛公 157琮公 157琳公 1575世 遂公 157旺公 158进公 158拱公 1586世 遵公 160袭公 160白公 4357世 二公 160翼公 160宣公 160弼公 160十九 4358世 泽公 160藻公 160滂公 160渐公 160七九 4359世 唐发 161唐岳 161唐裔 161唐臣 161唐辅 161唐卿 161六三 43510世 顗公 161颖公 161颗公 161顺公 161頩公 161五公 43511世 幼一 163幼二 163幼三 163吕公 43712世 开一 163开三 163广公 43713世 至二 163至四 163至五 163春公 43714世 敬一 163祥二 43715世 宝真 163通海 43716世 顺一 166顺二 16617世 天洪 166天涪 166天兴 16618世敦庆 1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