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_第1页
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_第2页
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_第3页
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绿*交(绿色生态*相互交融)项目概况(1 )芝山公园位于济宁邹城市东南部,铁西公园东依火车站,西望凫山路,南与建设路相遥,北铁西公园东依火车站,西靠游泳馆,南连充矿家属区,北面下设有立交桥, 与九龙江遥相呼应。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公园濒临荒废。从东路入口开始,游人需穿行过一段坑坑洼洼垃圾遍布的土路才算正式进入公园,园内道路两旁种满竹子及一些植被,a a 太平西路不少植被边还丢弃着发臭的垃圾,环境恶劣。凫山南路兖矿集团 游泳馆 兖矿集团市 文化宫m兖矿第一中学铁西公园西门)邹城站日山东省驻城市a、曜光医院十龙山南路亿丰时平阳西路 灼物广麝腐&后街又3西3规划目标:重塑特色鲜明的

2、芝山的个性与形象,通过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其自然风景资源优势,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休闲场所,树立起新形象。二.邹城概况新泰市KU1BMS郛城县平邑县济宁市祥县11*区釜多县亚武县竟州市巨野县(1 )历史追溯: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44-117。2854,北纬35911-353254,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正在提速发 展,加速发展的内陆城市。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称誉。邹城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 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

3、人口 115万。城市中资源能源丰富,境内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1亿吨以上; 交通区位优越,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苏、沪、浙一带;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城区东部,是一个著名的优秀旅游 城市。自然资源:邹城物产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植物品种繁多,人文、自然景观和谐,山、水、城一体,独具特色。人文景观:邹城市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人才荟萃,名士迭出,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 县”,其文化底蕴丰富,民俗风情多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现住居民以汉族居民为主,广泛分布着回

4、、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3个少数民族,通用语言为普通话。自然条件(1 )气候条件:邹城市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热同步。年平均降水7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27.9小时,年平均气温14.1对,无霜期202天。(2)地形条件:此设计用地属于丘陵,平原,水面混交地带。(3)土地资源:此设计用地土壤质地较好,多为破粉土,粉壤土,其次土壤酸碱度大多数大于,中性偏碱,少数呈酸性。因土质较好,其有机质等含量都较丰富,园林内适宜生长多种花草树木。(4)水质条件:目前园林内有部分水源有一定污染。(5)生物资源条件:邹城市属于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而且山丘,河湖兼备,因该地区

5、开发较早,原生态自然植被多被次生和人式植被所替代。四.基地综合分析(1 )区域分析:位于济宁邹城市东南部,时间是较大的公共绿地资源,尚未有明确的使用性质定位,如中山公园为纪念性,城市中心广场为形象性等,随着向城市化道路的发展,初步定位为生态休闲公园。交通分析:铁西公园东依火车站,西望凫山路,南与建设路相遥,北面下设有立交桥,直接与公园外界的主干道相连,交通便利。园内道路系统未完全开发,也未形成 环园式,园区外道路路面状态较差,需整改。用地分析:公园目前除了维护现状的林地外,并未形成很好的综合用地规划,还需重进一步的有机组合,园内北面形成大片竹林,具有一定的开发潜质,应当做好合理 规划以达到社会

6、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规划设计原则(1 )生态的原则:突出自然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2 )突出特色的原则:规划中考虑本园区应该突出的是:人工生态景观;生态技术生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新优动植物、水产品的养殖滨水景观(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相 结合的景观);野生鸟类自然保护。通过突出特色,使本园区成为全国一流,山东第一的生态园。(3)文化渲染的原则: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项目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高水平利用。总体规划布局(一)设计规划思想:

7、创造一种绿色生态相交融的景观特征,强化其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绿化依据。加大力度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改变现有的单一景观现状。在绿化布局上,讲求成片植被景观与水片种植景观为基础,并考虑不同季节植被的搭配,使四季有不同的观赏景观,同时在成片的植被种植时(二)景观规划布局:从宏观上把整个园区划分为四部分,形成四大区域,构成园区的景观主体框架。(1 )背景林带:位于园区南北两侧,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使生态园与周围村落相对分开,同时与周围大自然景观有机衔接和过渡,形成和谐地融入大自然,又独立于大 自然的、有特色的景观。背景林带外面为分隔园区的藤本植物带和起安全保卫作用的景观保护带。(2)中心景观带:从西到东沿河边及主干道两侧,包括主入口广场,对该部分进行精细打造,形成从西到东的园林景观序列,把每个主题园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 体。滨水景观区:以西边大面积湖泊为主体,连接从西到东贯穿全园的河流形成生态园独具特色的水系,根据水系的不同位置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养殖。在宽阔的水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如:休闲垂钓区、水上游乐园、观赏鱼喂养区,野生鸟类保护区,特别是利用现有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配以保护林块、林带和保护措 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