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经方治疗(共17页)_第1页
急性肾炎经方治疗(共17页)_第2页
急性肾炎经方治疗(共17页)_第3页
急性肾炎经方治疗(共17页)_第4页
急性肾炎经方治疗(共1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急性(jxng)肾小球肾炎 一、概述(i sh)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常伴有血尿(xu nio)、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常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该类患者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该病的发生。本病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典型者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重症患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该病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通常可在数月内临床痊愈,部分患者也可遗留慢性肾脏病。

2、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水肿”、“尿血”的范畴。景岳全书肿胀篇 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该病常因感受外邪、饮食起居失常、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肺、脾、肾等功能失常,从而引起水液代谢异常,水湿内聚发为水肿。伤寒杂病论 对水气病的辨证治疗也有详细的论述,临证应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中类型,在治疗上又提出了两大治疗原则:“诸有水者

3、,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曰: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 即指由能振奋人体脏腑功能阳气, 使新饮不再产生, 又能开发腠理 (即汗法 )、 通行水道 (指通利小便 ), 祛除既停饮邪的温性药物组方;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此后,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明代李梴医学入门 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对水肿的认识日趋成熟。在治疗上,常以疏风宣肺、活血化瘀、温肾健脾、清热解毒等法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急性肾炎的经方辨治思路,黄家诏,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药 年 月 第 卷 第期) 二

4、、原文导读 伤寒论中论及到水液代谢的条文有:1.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4.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5.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6.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5、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7.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8.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金匮要略篇中论及水液代谢的条文有:1.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6、。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2.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肺水肿,小便难,时时鸭溏”;3.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4.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5.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6.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7.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8.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

7、并治第十四“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9.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皮水之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10.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 参考文献:伤寒论、金匮要略 三、病因(bngyn)病机(包括证型、参考中西医结合)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为风邪外袭、水湿浸渍、湿毒浸淫等。风为百病之长,常与寒热合邪为病。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或肌肤疮疡(chun yn)湿毒未消内侵,波及内脏而发病。其发病则基于机体内在脾肾气虚,卫气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热疮疡毒邪得以内乘,内外互因,正邪交争,肺脾肾三

8、脏功能失调而引发本病。本病的病机如下所述:肺肾不足,气阴两虚;病久正气耗损,肺肾气阴两虚,气虚失摄则精微下泄,阴虚内热,则灼伤络脉而尿血。风邪外袭,肺失通调;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失司,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博,流溢肌肤,发为水肿。脾气虚弱;素体脾虚,或者久病耗气,脾气亏虚,健运失常,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内停。疮毒内归,湿热蕴结;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肌肤湿热疮毒不能及时清除,内侵于肺,则通调水道失职,内侵于脾,则运化水液失常均可导致水液运行受阻,溢于肌肤则发水肿。或热毒内侵,下焦热盛,灼伤肾络而为尿血。本病初期以标实邪盛为主,以水肿为突出表现,病变主要在肺脾两脏,恢复期则虚实夹杂,病变

9、主要在脾肾两脏,病久则正虚邪恋,水湿内停,郁久化热,灼伤脉络,耗气伤阴。 参考文献:中西医结合(jih)内科学教材。 四、经方探微 1、方名:麻黄(m hun)连翘赤小豆汤方 出处(chch)、原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组成: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 连翘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二十枚,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功效:宣肺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风水在表之水肿、疮毒内归之水肿。 煎服法: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八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方解:本

10、方主要用于治疗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来势凶猛,眼睑浮肿,继则波及全身,恶风发热,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功能辛温发散,解表散邪,同时又利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行水利湿之效。连翘、生梓白皮苦寒清热。其中麻黄与连翘相用,其主要作用二,一则既能解表散邪又清泻里热,以治疗太阳伤寒证与湿热发黄证相兼;二则连翘清理热,并借麻黄辛散,从而使里热向外透发,以避免里热郁伏胶结不解。赤小豆甘酸而平,擅利水湿之功。炙甘草、大枣和中健脾,外可以资汗源,内能助运化。诸药合为表里双解、解表清热、利湿退黄之良剂。 加减应用:脓毒盛者,重用蒲

11、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湿盛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风盛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大便不通者,加大黄、芒硝;症见尿痛、尿血,乃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石韦、大蓟等。参考文献:中医内科学十一五国家教材(jioci)。伤寒论讲义湖北中医学院 梅国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zhlio)小儿急性肾炎80例;刘忠梅;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中医药治疗(zhlio)急性肾炎,张友刚,福州市鼓楼区大凰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福建福州 经方药对 王付 2、方名: 越婢加术汤方 出处、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

12、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组成: 越婢加术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功效:发越水气,清泄里热。 主治:风水相搏证。煎服法: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风水相搏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眼睑浮肿,波及全身,恶寒、发热,肢节疼痛,咽喉肿痛,口渴,小便不利,舌质红,脉浮数。方中麻黄宣肺解表,发汗以散水气,白术健脾燥湿以制水;麻黄与白术相伍,既能发越郁阳,又能散水气,还能制水,更能够杜绝水气变生之源,从而达到治疗水气病证;石膏清泻里热;生姜辛散解表,

13、大枣益气和中,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宣肺清热,利水消肿之功。 加减应用:风寒偏胜者,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胜,咽喉肿痛,加连翘、板兰根、桔梗,以清咽散结解毒;若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逆定喘;如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益气行水,全身水肿较甚者,可以与五苓散合用,加强利水消肿之力。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者,加黄芪、附子,以益气助阳;若热重尿血者,可加鲜茅根、益母草,以清热凉血止血。 参考文献:中医(zhngy)内科学十一五国家教材经方治疗(zhlio)肾炎血尿经验,储水鑫,唐娟,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嘉兴中医药治疗(zhlio

14、)急性肾炎,张友刚,福州市鼓楼区大凰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福建福州越婢加术汤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王晓杰;山西省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 经方药对 王付3、方名:防已黄芪汤方 出处、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 组成: 防已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气虚之风水、风湿证。煎服法:右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

15、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之风水、风湿证。主要症状为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神疲,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时轻时重,下肢沉重,汗出恶风,小便不利,大便正常,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脉浮虚而数。方中防己祛风胜湿,利水消肿,本草备要中言“防己能行十二经,通腠理,利九窍,泻下焦血分湿热,为疗风水之要药,其走而不守,领诸药通达全身,使上行下出、外宣内达,为治疗风水水肿的主药”;黄芪健脾补肺,尤能固表行;二药合用,祛风除湿而不伤表,益气固表而不恋邪,共为君药;防己与黄芪相用,既能补益肌表营卫,又能散肌表营卫之水湿,为降中寓补之药对,以治疗太阳表虚风水证或太阳表虚风

16、湿证。白术健脾燥湿,既助黄芪健脾燥湿,又助防己祛湿利水,为佐药。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并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功效,使脾气健运,表虚得固,风邪得除,水湿得行,诸症自愈。 加减(ji jin)应用:肺气不宣而喘者,加麻黄、苏叶以宣肺;风水偏胜,全身浮肿较重者,可加茯苓皮、泽泻加强利水消肿;风湿偏盛,全身肢节疼痛较重者,加秦艽(qnjio)、独活、木瓜以增强祛风除湿之力;水湿(shu sh)浸渍,壅阻不行者,全身水肿按之凹陷,身体困倦,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沉缓,可合“五苓”、“五皮”等方通阳利水;湿热壅盛者,见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

17、干结、苔黄腻、脉沉数者,合疏凿饮子清利湿热;脾肾阳虚,腰以下肿甚,纳减便澹,神倦肢冷,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毓白,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者,合“实脾”、“真武”之类温脾肾之阳,化气行水。参考文献:中医方剂学人卫出版社, 防己黄芪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陈德龙 温速女 吴锦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防己黄芪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3 例;韩英林、王卿斌、柳静华,长春市妇幼保健所,吉林长春;长春市南关区医院,吉林长春;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长春。防己黄芪汤临床运用举隅,黄泰生,江西省南昌县中医院经方药对 王付方名:越婢汤方 出处、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

18、四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功效:发汗利水。 主治:风水夹热证。 组成: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煎服法: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本方主要用于风水夹热证。主要症状表现为起病急,眼睑浮肿,波及全身,恶风,发热轻,口不渴,舌淡白,苔薄黄,脉浮数。方中麻黄宣肺解表,利水消肿,能使肌肤营卫中水气、湿邪从汗而解;石膏清泻里热;麻黄与石膏相伍,既能使邪热得清,又能使水气得散,以治疗太阳风水夹热证;生姜辛散;大枣益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利水,清泻里热之功。 加减应用:伴高

19、血压者,加菊花、枸杞子;血尿明显者,加小蓟、仙鹤草;咽痛者,加银花、连翘;皮肤疮疡者,加地丁草、蒲公英。参考文献:越脾汤方义辨析(binx);龚高柏;湖南中医药高等(godng)专科学校株州4202越婢汤加减治疗(zhlio)急性肾炎31例,徐菊芳(苏州市吴中区渡村卫生院,江苏苏州215106)越婢汤临床治验3则曹生有,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甘肃 武威 5、方名:五苓散方 出处、原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

20、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利小便,发汗。” 组成: 五苓散方 茯苓十八铢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功效:通阳解表,化气行水。 主治:太阳蓄水证。 煎服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水蓄膀胱,小便不利。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小便小利,下肢水肿,按之没指,口微渴,心烦;舌淡苔薄白,脉浮。医宗金鉴中云“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腑,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一治消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与水合化为病。若水盛于热,则水壅不化;

21、水蓄于上,故水入则吐。乃膀胱之气化不行,导致小便不利也。若热盛于水,则水 为热灼;水耗于上,故水入则消。乃膀胱之津液告竭,导致小便无出也。二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以其属阳明之里,故不可用也。”方中泽泻咸寒,咸走水腑,寒盛热邪,重用为君,使其直达肾与膀胱,能利水祛湿,兼能清热,则水热并泻也。茯苓、猪苓淡渗利水,以增强泽泻利水去湿之力,合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促进运化,既可以化水为津,又可以输津四布;更用桂枝温通阳气,内助膀胱气化,协同渗湿药以布津行水,又散外太阳经未净之邪,共为佐药。五药相合,共奏化气、行水、解表之功。 加减(ji jin)应用:若有风寒(

22、fnghn)表证者,可加麻黄、杏仁宣肺解表。若湿热内蕴,小便(xiobin)频数,脐腹胀痛,腰脚沉重,可以本方加滑石、琥珀、炙甘草(茯苓琥珀汤)。若身体沉重,腰中冷如水洗,不渴,小便不利者,以本方减猪苓,加干姜、杜仲、牛膝、甘草(肾着散)。若伤湿停食,脘腹胀闷,小便短少等,以本方合平胃散(胃苓汤)。若风湿寒湿,湿盛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者,以本方加羌活(加味五苓散)。若气虚明显者,以本方加人参(春泽汤)。若有膀胱水疝,小便不利者,以本方加川楝子、小茴香(茴楝五苓散)。 若脾虚湿盛,水泻,小便短少等,以本方减桂枝(四苓散)。 参考文献:中医方剂学人卫出版社 经方治疗肾系水肿病的研究与分析,中国

23、中医科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五等散在妇科临床的运用,王忠全,云南省鹤庆县人民医院五苓散临床辨证运用举隅,丁朝柱、姚月球;浠水县中医院 湖北 黄冈 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 刘松峰 于天耀 经方治疗急性肾炎84例,赵高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 6、方名:真武汤方 出处、原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组成: 真

24、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功效: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其症状主要变现为水肿多由眼睑、头面而下,速及全身,烦躁不安,恶寒发热,小便(xiobin)不利,尿少等,舌淡胖,苔薄白,脉浮。医宗金鉴中云“真武者,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寒虚之病也。真武者,北方之司水神(shu shn)也,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者。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虽欲

25、行,孰为之主?故水无主制,泛滥(fnln)妄行而有是证也。”方中附子熟用,大辛大热,为君药,温肾暖土,峻补元阳,助阳行水以治本;臣以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生姜之辛散,散水宣肺走上焦,既助附子以温阳祛寒,又助茯苓以温散水气;佐以白术之健脾祛湿补中焦,健运中土,则水有所制;而尤重在芍药一味,既可益阴以复脏腑功能,又可制约附子、生姜温燥之性,引附子入阴散寒,防白术、茯苓祛湿伤阴之弊,益阴以和阳,可使阳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纵观全方,一是温阳药与利水药配伍,温补脾肾之阳以治其本,利水祛湿以治其标,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二是补阳药与养阴药同用,使温阳而不伤阴,阴而不留邪,阳生阴长,刚柔相济,阴平阳秘,则

26、诸症可愈。 加减应用: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温中散寒敛肺;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全身水肿较重者,与五苓散合用;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若呕者,去附子,加重干姜的用量。参考文献:中医方剂学人卫出版社, 伤寒论 真武汤方证浅析,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3月第19 卷 第 3期阳水治验举隅,马庆龙;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 2 月第 22卷第2 期。7、方名:桃核承气汤方 出处、原文: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组成: 桃核

27、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桂枝二两 功效:泻热逐瘀。 主治(zh zh):下焦(xijio)蓄血证。 煎服法:桃核(to h)承气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四物,取两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下焦蓄血证。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眼睑浮肿,腰部刺痛,小便短赤,排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小腹胀满而痛,舌质紫暗,苔微黄,脉沉细涩。本方有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组成。方中桃仁破血逐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者合用,直达病所,瘀热并治,共为君药。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逐瘀,又防寒药凝瘀之弊;芒硝咸寒软坚,助大黄攻瘀泄

28、热,同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缓诸药峻烈之性,以防逐瘀伤正,为佐使药。五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通便泄热之功。 加减应用:腰部刺痛明显者,可加赤芍、红花、当归、苏木等以活血祛瘀止痛;若血尿明显者,可加生地、丹皮、赤芍等以清热凉血;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气滞者,加柴胡、枳实、枳壳等;火热之毒较甚者,加金银花、连翘、生大黄、金钱草、石韦、半边莲、地榆、白花蛇舌草等;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牡丹皮、墨旱莲等;肾精不足虚者,加黄精、金樱子、桑螵蛸、芡实、熟地黄、山茱萸等。 参考文献:桃核承气汤治验 中医方剂学人卫出版社 桃核承气汤的临床运用,吴绍从,兰考县中医院,河南兰考 桃核承气汤临床运用三

29、则,河南省扶沟县曹里卫生院,张法运 五、名医经验(2-3位名医) 1、名医简介: 贾启宇教授,山西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名祖传中医世家的医务工作者,自幼就深受长辈的启发与教诲,耳孺目染逐渐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进入青年时代后开始认真攻读各类中医名籍,奠定了较为轧实的理论基础。步入临床工作后不断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挖掘中医理论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扬“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遇到难点难症,立即翻阅资料,并向同行求教学习,有时彻夜不寐,反复思索。就这样,贾启宇教授四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中医岗位上。贾启宇教授对中医的这份情结也越来越深厚,同时也探索出了一套独到的临床经验,对常见病及慢性胃炎、慢性肾

30、炎、眩晕、紫癜等反复发作,咳嗽久治不愈,中风后遗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贾启宇教授现虽已年过六旬,退休之年,但他仍不得离开中医这个神圣的工作岗位,尽其所能地努力钻研,用自已的行动来落实伟人所说“挖掘祖国医学宝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祖国人民”的精神,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为中医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名医(mn y)治疗经验与方法: 贾启宇教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具有独到见解,现简介如下:(1)病因注重风湿热毒,与邪毒感染密切相关这些因素(yn s)可以单独致病,亦可兼夹为患,如医宗金鉴所说“风水得之,内有水气,外感风邪(fn

31、 xi);皮水得之,内有水气,皮受湿邪、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上不能宣发水液,下不能通调水道,输于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本病。(2)病机本病系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决渎作用与膀胱气化失常,不能化气行水而致水湿停聚发为水肿;其病位主要在于肺、脾、肾功能失调,医宗必读指出“水肿,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故早期以标实邪盛为主,但恢复期常以虚实并见,临床以湿毒未清,脾肾两虚表现多见。(3)金匮要略认为“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因为水气在上,常与表相联,故用发汗的方法,宣泄水气,亦即开鬼门的方法;“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因为水气在下与里气相通

32、,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故当利小便,亦即洁净腑的方法。治则用“开鬼门,洁净腑,去宛陈莝”之法;开鬼门,即开腠理以发汗;洁净腑,即通泻清利以通膀胱;去宛陈莝,即排出陈腐瘀积以疏通水道。临证常以疏风宣肺,利水消肿,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等。贾老辨治本病,强调肺、脾、肾三脏并重,以调理气机为先,气化水行,水道通调。张景岳说“水气本是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益气化水也”,重视分期辨证,并随证化裁。证型分风水泛滥、湿热壅盛、脾肾阳虚型。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为水之上源,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正气不足,卫气不固,外邪乘虚而入,肺失宣降,通调失职,三焦气化不利,汗液既不得宣泄于外,水液又不能下输于膀

33、胱,遂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治疗宜清热解毒,疏风散寒,宣肺利水。待肺气宣通,水道通调,即可达到利水消肿之目的。方药为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益母草,桑白皮,茯茯,泽泻,通草。血尿明显加大小蓟,白茅根,仙鹤草的用量;水肿严重加猪苓、车前子(另包)。方中麻黄宣肺解表利水;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疏风解表散寒,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桑白皮、茯苓、泽泻、通草、猪苓利水渗湿,有较强的利水作用;益母草活血利尿。诸药合用使肺气得宣,水道通调,津液得行,其病自愈。湿热内蕴型: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辛甘肥腻,导致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功,积聚生湿,或湿郁

34、化热,湿热壅盛,三焦气化失司,气机阻滞,开合不利,水道不通而发为本病,全身症状较重。治疗宜清热解毒利湿,常以“洁净腑,除陈莝”为其主要治疗方法,药用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生石膏,枳实,生牵牛子,大黄,焦三仙,桑白皮,车前子,茯苓 ,泽泻,通草 ,大小蓟,白茅根,仙鹤草。方中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生石膏、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桑白皮、车前子,茯苓、泽泻、通草利水消肿;生牵牛子、大黄攻逐水饮;大小蓟、白茅根、仙鹤草清热凉血;枳实、焦三仙消食和胃。脾肾阳虚型:脾阳虚衰,运化无权,则水湿内停;肾阳虚衰,温化无力,则水湿泛滥。此型多因平素体虚,饮食不注意,感受外邪而发病。治宜温肾健脾,活血利湿

35、。药用: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另包),桂枝 ,陈皮,白茅根,桑白皮,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鸡血藤,白花蛇舌草。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陈皮理气畅中;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另包)、桑白皮利水消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白茅根清热凉血;桂枝助阳化气;女贞子、旱莲草补肝益肾;益母草,鸡血藤活血利尿。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活血利湿之功。 3、医案(y n)精选: 贾启宇教授(jioshu)治疗急性肾炎典型病例: 李某,男,12岁,2005年11月30日初诊。主诉:咽痛 7 天,颜面及全身浮肿 5天。患者于7天前出现咽喉肿痛,继而高热(39.5-40)。给予青霉素等治疗,疗效(

36、lioxio)欠佳.5天前又出现颜面浮肿,继而双下肢浮肿,伴头痛乏力,无汗,纳差,恶心欲呕,尿黄短赤。查体:体温38 ,血压130/86mmHg。颜面浮肿,双侧扁桃体度肿大,双下肢可凹性水肿阳性,苔薄黄,脉浮紧。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2+ ),潜血(3+ );镜检:红细胞 10-12/HP,颗粒管型(+ )。西医诊断急性肾炎。中医诊断水肿,证属风水犯肺,治以疏风宣肺,利水消肿,佐以清热解毒。方药:麻黄6g,桂枝6g,荆芥6g,防风 6g苏叶10g,蒲公英12g,连翘12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0g,茯苓10g,泽泻10g,通草10g,车前子20g,大小蓟10g。西药给予卡托普利12.

37、5mg,每日两次口服。服药后患者汗出热退咽痛减,尿量增加。服药 5剂后浮肿渐退,无咽痛,舌红苔黄,脉沉数。化验尿常规:尿蛋白( - ),镜检红细胞6-8/HP。上方减桂枝,加黄芪 20g,益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加白茅根30g,仙鹤草30g,益母草 20g,凉血活血止血,。服药 12 剂后化验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均阴性,尿潜血( + ),随予黄芪 20g,蒲公英12g,连翘12g,白花蛇舌草 30g,白茅根30g,仙鹤草30g,益母草20g,大小蓟10g,继用1个月,诸症除,化验尿常规数次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参考文献:贾启宇教授治疗急性肾炎经验;光明中医2011 年2 月第26

38、 卷第 2 期1、名医(mn y)简介: 颜正华教授(jioshu),(1920-),男, HYPERLINK /doc/4524300.html t /doc/_blank 江苏 HYPERLINK /doc/5376164.html t /doc/_blank 丹阳(dn yn)市人。 HYPERLINK /doc/2047006.html t /doc/_blank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曾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药学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组成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暨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

39、药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HYPERLINK /doc/6608359.html t /doc/_blank 中国药学会理事暨北京分会常务理事等。他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执教近50年,德高望重,学验俱丰,参与创建新 HYPERLINK /doc/6640292.html t /doc/_blank 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为我国首批中医药学教授与研究生导师。先后主讲了中药学、 HYPERLINK /doc/6174517.html t /doc/_blank 方剂学、 HYPERLINK /doc/5376609.html t /doc/_blank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等,为国

40、家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专业人才,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专科与本科生、19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以及校内外数十名骨干教师。主持了3项部局级科研课题,对缓衰、退热等中药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其中退热药“ HYPERLINK /doc/1264586.html t /doc/_blank 黄栀花口服液”已被用于临床。擅治内科杂病,治验甚众,深受患者爱戴。曾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23部。代表作临床实用中药学获得学者好评,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是中高级中医药人员难得的参考书。1990年国务院颁发给特殊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

41、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并颁发 HYPERLINK /doc/6274813.html t /doc/_blank 荣誉证书。2009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 HYPERLINK /doc/6146249.html t /doc/_blank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主办的 HYPERLINK /doc/5397929.html t /doc/_blank 国医大师颜正华行医执教70周年庆典活动7月2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并为颜正华教授颁发“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颜正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大家,参与创建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科,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医药高等人才,为

42、我国中医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颜正华教授是 HYPERLINK /doc/2047006.html t /doc/_blank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先后荣获“首都国医名师”和“国医大师”称号。名医经验与方法: 颜正华教授认为水肿是因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临床常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景岳全书肿胀篇 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因此,水肿的发病与肺

43、、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颜正华教授治疗水肿病以补虚泻实和通调水道为基本治疗方法。(1)补虚泻实:针对风邪外袭、水湿浸渍所致“肺失宣降、脾失健运”之水肿,颜教授常通过“泻实”治疗;而针对脾肾阳虚、气化不利而致水肿者,颜教授常以“补虚”为法;而针对两者同时存在,虚实错杂者,颜教授常以“补虚泻实”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减。方中防己祛风胜湿,利水消肿,本草备要中言“能行十二经,通腠理,利九窍,泻下焦血分湿热,为疗风水之要药,其走而不守,领诸药通达全身,使上行下出、外宣内达,为治疗风水水肿的主药”;黄芪健脾补肺,尤能固表行;二药合用,祛风除湿而不伤表,益气固表而不恋

44、邪。白术健脾燥湿,既助黄芪健脾燥湿,又助防己祛湿利水。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功效,使脾气健运,表虚得固,风邪得除,水湿得行,诸症自愈。(2)通调水道:即通过“解表发汗、渗利小便”等方法治疗水肿。金匮要略“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颜教授常选用麻黄、桑白皮、葶苈子等质轻上浮之品;金匮要略“腰以下肿,当利小便”,颜教授常选用怀牛膝、益母草、泽泻等质重下沉之品。若有血瘀征象者,颜教授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当归、川芎等。此外,颜教授常于方中佐以理气药以加强消肿之功,如陈皮、枳壳、大腹皮等。辨证论治如下:(1)风水相搏型:以全身皆肿,来势迅速,伴

45、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不利等。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利水。颜教授常用方剂为越婢加术汤加减。常用药为麻黄、杏仁、防风、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桑白皮、黄芩。(2)湿热蕴结型:以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为主症。治以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颜教授常用方剂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常用药为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3)水湿浸淫型:以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沉缓为主症。治以健脾

46、化湿,通阳利水。颜教授常用方剂为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常用药为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陈皮、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等。(4)肾阳虚衰型: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怯寒神疲,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以温肾助阳,化气行水。颜教授常用方剂为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常用药为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膝等。 3、医案(y n)精选: 颜正华教授医案:患者某,女,51岁。初诊时间:2000年2月14日。主诉:全身水肿20日。现病史:20天前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晨起颜面及眼睑浮肿,后出现全

47、身水肿,西医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现全身水肿、双下肢尤甚,尿量减少、色黄,口干不欲饮,干咳无痰,动则喘,腰酸,便干、日1行,纳呆,眠差。2月10日尿常规示:尿蛋白(+)。舌红苔微黄,舌下青紫,脉弦滑。有糖尿病病史。辨证:脾虚湿盛。治法:补气利水。处方:生黄芪30g,防己10g,桑白皮15g,茯苓皮30g,大腹皮12g,陈皮10g,冬瓜皮30g,葶苈子10g,赤小豆30g,麦冬10g,丹参30g,坤草30g,7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时间:2000年2月21日。患者服上方7剂后,诸症缓解。颜教授在上方基础上去冬瓜皮30g,加泽兰12g、泽泻(z xi)12g,7剂,水煎服,日1剂。患者服上方七剂

48、后双下肢水肿基本消失。 按语:本案证属气虚水泛之水肿(shuzhng)。气虚无以输布体内津液,而致水邪内停,泛溢肌肤,则全身水肿。脾气虚,运化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下肢尤甚。腰为肾之府,肾气虚而水气内盛,故腰酸痛。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肺肾气虚,肾不纳气,气不归元,则动则喘。故颜教授在治疗此病例时以“补气利水”为其基本思想,以防己黄芪汤加五皮饮为基本方加减。方中生黄芪为补气药;防己、桑白皮、茯苓皮、大腹皮、陈皮、冬瓜皮、葶苈子、赤小豆、坤草为利水行气消肿之药;麦冬养阴以防利水太过而伤及津液;丹参养血活血;诸药合用,证症结合,以求药到病除之效。二诊时,

49、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为巩固疗效,在守方的基础上加入了泽兰、泽泻等利水消肿药。经过近14剂的治疗,水肿全消,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国医大师颜正华诊疗水肿辨证思路(sl)与典型医案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年11月第27卷第11期 。1、名医(mn y)简介: 时振声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中医肾病学家,更是一位集伤寒与温病为一炉的临床大家。他从不悬夸、空谈理论,总是一切以临床疗效来检验真理,务求实效,纯朴厚德的治学作风与仲景学术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其治疗急、慢性肾炎的理、法、方、药思路上,处处可见仲景辨证论治的身影,如时振声教授在论急性肾炎的病因病机这篇文章中

50、,就明确提出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可以归入金匾要略(yol)所一记载的“风水”病的范畴;时振声教授在急性肾炎证治中指出把急性肾炎水肿的中医辨证分为风寒、风热、湿毒三类病证,其治法和用药多师仲景临证变化之心得。还有时振声教授关于肾炎治疗十三法,其中七法多宗仲景,以及在对金匾要略水气病篇有关水肿病机的看法等文章中,都体现了一位中医肾病学家对仲景学术研究应用的最好写照。所以,时振声教授关于肾病的治学经验与仲景的伤寒论、金匾要略理论是无法分开的,只有通过对时振声教授运用仲景学术思想治疗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才能更好的全面把握时振声教授治疗肾病的治学经验,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时氏肾病学的理论及临床精髓。参考

51、文献:时振声运用仲景学术思想治疗急慢性肾炎的经验探讨2、名医经验与方法: 时振声教授认为急性肾炎的转归有三种:一是经宣肺利水后,使肺气得宣,津液得布,能够下输膀胱,气化得行,水肿消退。二是水肿加重,高血压难以控制,甚者肝风内动发生高血压脑病;或水气凌心,脉络痹阻,心气不足而出现心力衰竭;或湿浊上逆,尿少尿闭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三是虽未发生合并症,但水肿反复出现,并伴有尿蛋白长期不消,或高血压不能控制,必迁延下去而为慢性肾炎。急性肾炎的证治原则:急性肾炎病因病机虽为虚实并见,但以实证为主。症状虽表现为血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但治疗应以水肿为先。时振声教授认为把急性肾炎水肿的中医辨证分为风寒、风热、湿毒三类病证:(1)风热型:初期发热微恶寒,或但发热不恶寒,随后出现面部及眼水肿,并伴有咽红、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略数等风热证候。治疗宣散风热,渗湿利水。以越婢五皮饮加减。基本方为麻黄、生石膏先煎)、杏仁、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牛膝、车前子包煎)。方解:本方是越牌汤合五皮饮化裁而来,方中以麻黄、生石膏、杏仁宣散风热,桑白皮降肺利水,陈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