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江市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新媒体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和作用内容摘要: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和 快速性,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对原有的教育 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也将论述其或将造成的危害 及其合理使用的相关建议。关键词:新媒体、家庭教育、教育方式一、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和传播特性(一)、新媒体的定义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 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 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2、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 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 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 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 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近年来,新媒体在人民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广泛的参与,不 仅限于衣食住行方面,我们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 此也到这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 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 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 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3、新媒体可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 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 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 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1、交互性与及时性: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媒体,首要的 要义在于其自身的交互性和信息的及时性,传播者和受众在内 容产生的过程中能够实时参与,并进行多次加工。参与者在参 与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和更多的参与者 进行交流和辩论。2、海量性和共享性:海量性这一特质是一把非常明显的双 刃剑,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我们需要一点一点去筛选、辨 别,或者听从其他意见领袖的观点,或者人云亦云抱着蛮了解 下的心理去尝试,所以在此过
4、程中,也就很容易接收到一些不 客观或者合理的观点或者资料。那么这些不合理的且不一定经 过专业人士或权威部门筛选发布的信息,反射到家庭教育层面 上来,就带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也因为其信息的多样化,家庭教育的参与者很容易注 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而且新媒体的内容制作者非常善于制造 爆点,以标题取胜,比如“*年级必会知识点”、“学会这一百 道题,考试立马不用怕”等等十分武断夸大的信息推送。二、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几点改变(一)、教育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1、教育方式多元化:随着新媒体越来越多参与到家庭教育 层面,使得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育知识 的单项定量传播被双向变量所取代,在教育过程中,
5、作为教育 者的一方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受教育的一 方不仅仅可以从父母固有的知识结构中获取到相应的辅导解 读,也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里获取知识,求助解答,有助于受 教育者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并且进一步完善丰富知识。也能 够因其参与的多样化和及时性,使得家庭教育的推进效果更 好。传统教育方式首先于传播媒介的局限性,对于一些抽象化 的层面,导致其传播的方式简单粗暴,不够具象,而新媒体依 托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显示抽象化的知识点具象化, 知识点的演绎推理可以通过动画、影像等方式达到更好的教育 效果。2、优质教育资源无缝对接:在新媒体的海量资源库里,有 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供学习和利
6、用,诸如“网易公开课”、“超星阅读客户端”等,以及一些权威部门制作的专业性很强 的APP应用。在传统教育的年代,家庭教育的推广只能依靠父 母及其家庭自身的知识构架和人生阅历,这就存在着因人而异 的局限性以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误区,这对青少年在树立 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中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误区一 直存在,那么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或 多或少会存在认知上的局限性。因此在导入新媒体参与家庭教育后,以新媒体中多样化的 优质资源补充完善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查缺补漏。(二)、受教育者学习的方式的转变1、:自我学习更加系统性: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 快,父母在家庭教育参
7、与的时间和精力都经受较大的考验,知 识储备丰富的家庭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来给孩子提供完善的家 庭教育,而有重组时间的父母,知识储备方面又因人而异,存 在差异。人类作为灵长类的动物,其最基本也是最伟大的功能 就是从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因此在引入新媒体作为家庭 教育的辅助手段之后,我们假定新梅提在参与的过程中,其负 面的影响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筛选,那么其自身的优越 性就能够显而易见的体现出来,并且因其丰富性和趣味性,更 能够使得学习者深入其中,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学习。不管是专 业深度上,还是知识的广度上,都能够更加具备系统性。2:学习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的转变:知识的书写和记录往 往较为抽象,以
8、大量的逻辑推理和公式结论存在于书本等载体 中。而今,借助数字化等新技术,我们可以把抽象化的知识点 转化为更加直观具象的内容,可以以动画、影像、人工智能等 方式来演绎。三、新媒体教育存在的局限性(一)、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空前挑战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 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 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 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 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 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 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
9、们把电脑成为“放在 家里的图书馆”。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 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 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二)、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 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给 子女传播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作 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 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做到 对黄色网站或色情信息的屏蔽,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学生 有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学生的价值观、人 生观
10、,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网上信息的杂博,鱼 龙混杂和家长给女传递知识的过滤性、单纯性产生了矛盾,直 接侵蚀和抵消家长的教育效果。四、合理使用新媒体参与家庭教育的建议(一)、注重质量,不搞数量在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库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良莠不 齐,其中不乏错误和偏见,或者一些消极的观点。相信很多人 都经历过被“毒鸡汤文章”或者微信公众号轰炸过,作为成年 人来讲,我们每天接收到的各式各样的推送信息,而且很大程 度上这些信息达到你手上的时候,根本没有经过传播者仔细甄 别或者判断过的,或者他就看了一个大概的内容,甚至只看了 标题,然后就转发了出来。那么这时候,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 者,就需要仔细进行甄别、筛选,过滤掉不正确或者不适合当 下孩子浏览学习的内容,而不能不加判断全盘灌输给孩子,在 传统教育年代,我们就已经再反对“填鸭式教育”,不能社会越 进步,我们因为自身的某些原因,就把大量的信息不加选择和 判断的就全部灌输给孩子。新媒体作为我们家庭教育的辅助工 具,我们应该善加利用,更加注重质量方面,而不是多多益 善。(二)、使用有度,不能本末倒置对于新媒体,我们对其的定位是辅助工具的角色,而不是 主导地位,在系统的教育层面,学校教育依然是要摆在第一位 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因为新媒体的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石筛分协议书
- 羊圈用地协议书
- 艾滋保密协议书
- 合同法有关认购协议书
- 药房保密协议书
- 营销团队协议书
- 职业操守协议书
- 比亚迪汽车竞价协议书
- 用电服务协议书
- 退婚赔款协议书
-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钢板桩支护)
- 20ZJ401 楼梯栏杆标准图集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Shopping知识点归纳
- 关税系统岗位练兵业务知识测试题库(综合知识)附答案
- 做管装爱装的好战士(高级课件)
-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精选6篇
- 35kV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 【医院管理】课题研究型医院品管圈概念与实操课件
- 国父孙中山课件
- 安全主题班会 《防洪防汛知识讲解》教学课件
- GB∕T 1727-2021 漆膜一般制备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