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蛀虫”和“大狗叫,小狗跳”引发的思考-中学语文论文由“蛀虫”和“大狗叫,小狗跳”引发的思考黄玉峰上世纪三十年代,为灌输党义,有人编了一些说教三民主义的通俗教科书,被陶行知先生嘲笑了一通。他说那些东西连“培养蛀虫的力量也没有。蛀虫为什么蛀书?因为里面有好吃的东西。使它吃了又想吃。吃教科书如同嚼蜡,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陶先生还举了例子。当时有一本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其中有这么一课:“大狗叫,小狗跳。叫一叫,跳两跳。”陶先生又引了红楼梦里刘姥姥赴贾母宴时赢得哄堂大笑的话进行对比:“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两相比较,优劣立显。同样是通俗,前者毫无意义,后者诙谐幽默,若联
2、系刘姥姥处境以及老于世故的城府,其中奥妙真是几天都讲不完,讲不清。陶先生的话涉及编教科书的方方面面,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课本课本,一课之本。子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课本”,就是给学生吃的精神食粮。人常言,吃什么比怎么吃重要。十二年基础教育,埋头读了那么多书,读的是什么,是否有兴趣有营养有价值,至关重要。学生的精神成长,灵魂高贵,多因书本哺育。尤其是少年所读之书,将影响一生。民国大学者刘文典,有句口头禅:“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如今信息时代,良莠杂陈,更应指导学生阅读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精华。可是长期以来,教材一茬一茬换,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语文课本。语文课本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
3、不妨回到原点。我手中有一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此书出版于清光绪二十七年,距今114年,是中国第一部近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课本。当年胡适、丰子恺、梁漱溟等,都曾以之作启蒙教材。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像一本字典。它是从一个个汉字切人,以中华文化为体,兼容世界文明的小型“百科全书”。一个“议”字,解释为“定事之宜也,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此言语精当典雅,在释义的同时还把“议”的字源为何是“言”“义”两部分结合,给点明了。释义之后还有一小段:“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议,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更是把“议政”的这层更深含又和最基本的东西方政体之要义都囊括了进去。全书第一个字“天”的解释是:“至高无上日天。
4、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則愈薄。高至三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日天空。”一个极平常的字,包含了那么大信息量。想象一下,如此三千多汉字一一读下来,孩子人文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已经养成,伦理文化乃至高雅情操的熏陶也随之浸润。环顾我们今天走马灯一般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教材,有哪一个具备如此经典性。近年来掀起一股重印民国老课本的风潮,流行的还有开明国语读本共和国教科书,笔者并非认为那些课本完美无缺,只是觉得在这风潮的背后,含有对我们现行教材的反思。那么,现行的教材问题在哪里?我以为主要有三:一是量少而统,二是质次而伪,三是编随而乱。“量少而统”。如今之课本薄薄一本,一周便可读完,且只有
5、一种声音,很少不同观点的对垒。因为文章量少,于是上课时故弄玄虚,反复咀嚼,碎尸万段,味同嚼蜡。名为减轻负担,实质是违背语文学习必须大量积累的规律,而且因为无兴趣,无碰撞,无效操练,反而增加了负担。随手翻开共和国教科书第五册春季第一课,是关于宗教内容的,题为“信教自由”,云:“宗教之力,感人最深,其有益于社会人类者甚大对于非所信仰之宗教,亦不可稍有侮慢之心”。之后详细介绍释迦摩尼、耶稣、穆罕穆德、孔子、张道陵,寥寥几百字,就将我国信奉人数最多的佛、耶、回、儒、道五教之来由说得明白,立场中立,语气平和。再看如今的教材,只有儒道少量零碎选文,不成体系,且目的在答题需要。对影响世界的三大宗教的经典,丝
6、毫不涉及。不碰佛经,不碰圣经和古兰经,也没有看过共产党宣言;既没有黄宗羲和顾炎武,也没有卢梭和伏尔泰。学生只知道在作文里人云亦云,一味歌颂伟人,至于伟人有何主张,茫然不知。我们的课本不仅不允许争鸣,就连“有幸”入选的,也要经过“净化”。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删去了赞颂为中国教育作出贡献的司徒雷登的话。王尔德经典童话巨人的花园,把关于“爱的痕迹”和临终救赎的美好内容删了,只为其略涉基督教。弄得上下衔接不上。荷塘月色硬是斩去了江南女子美好形象,塞进了为“四一二大屠杀”忧虑烦闷的崇高主题。至于一些不合乎主流的“异类”观点,则统统“阉割”“同化”“改编”。有人担心,孩子们看多了不同的、不“正确”的内容
7、,会被误导。其实,让孩子们从小懂得接触不同的观点,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远比靠瞒、骗、哄、阉、藏,来得现实。这一点,发达国家早就做在前面了。据说,英国的课本上讲拿破仑是被英国打败的,德国书本则云是被德国打败的。有人问思想家罗素,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呢?罗素回答:应该让英国的孩子读到德国的读本,德国的学生看到英国教材。什么时候孩子们不再轻易相信什么,教育就有成效了。我们的教材不允许“打架”。课本里所有人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高尚正确”。学生不知道孟子曾批判墨子“无君无父”,不知道王充的问孑L刺孟,讲鲁迅而回避周作人、胡适、梁实秋这也缺席,那也空白,无怪乎课本是如此单薄了。青少年时所知空虚,将来只能让自己
8、的头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古住今来有独立思想的人,都是在读了无数互相“打架”的书之后,才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城堡。古人云“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数量”与“存异”才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根基。“质次而伪”。在已经很薄的教材中,多的是轻薄跟风之作和紧扣主旋律的说教文字,缺少深刻的历久弥新的优秀作品。前不久媒体报道法国高中毕业作文考题:“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加自由?”“所有信仰都违背理性吗?”“解释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一个段落”。从题目可想见,他们平时阅读的质与量。相比之下,我们课本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理解能力。笔者从教49年,如今仍在
9、第一线上课。亲见教材变迁。文革的不说。最早的代表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本来是为鼓舞士气而写的战地通讯,写了很多血腥的场面,用煽情的排比句,强行要求读者认可这场战争是幸福生活的保证。我们不必要求这样的文章有对战争的反思和人性高度的悲悯和关怀,但把它奉为经典,实在荒谬。后来,流行起杨朔、刘白羽等人的文章,如荔枝蜜长江三峡。这类文章把意识形态生硬地强加在自然之上。文末是如出一辙的“卒章显志”。“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杨朔荔枝蜜)“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杨朔茶花赋)“它那种迎春风而怒放的精神,不是正蕴蓄着日本人民革命精神与革命热情
10、吗?”(刘白羽樱花)。还有什么雄关赋天山景物记都是些质次的时文,甚至还有某人在某时某地的讲活。这种文学性很低的说教,竟成了一时的传统篇目,甚至还要求背诵。再后来,走上舞台的是梁衡等人。这些文章,包装得更感性一些,说教的本质如出一辙。跨越百年的美丽,讲居里夫人为工作献身,摈弃个人享受,一心钻研科学,对男性看都不看一眼,好像一个修女。还批评女孩子知道爱美了,成绩就下降了。这样的文章说好听点,是柔性的说教,说得难听点,是华丽的忽悠。毫无逻辑,似是而非,更不符合事实。真实的居里夫人,绝非如此,她既不拒绝美,也不拒绝性。她会为得到一串金项链而高兴雀跃,她19岁时写给表姐亨丽埃特的信里,表达因初恋受挫而“
11、向尘世告别”的绝望心绪。丈夫去世后,她因一封写给她丈夫的学生的激情情书,而为当时学界不容,几乎身败名裂。居里夫人个性极强,她毫无顾忌地寻求白身的幸福,这种执着和她坚持探索科学的精神有相通之处,无损于夫人作为科学家的伟大一一正如爱因斯坦所赞美的那样。可是,课文竟然将真实的居里夫人藏起来,甚至反过来,把她伪装成少情寡欲的“修女”。这不仅是贬低学生的智商,也是对居里夫人的侮辱。当有一天,学生翻到真实资料,发现夫人曾经因为一封情书而被舆论痛斥“波兰荡妇”时,将作何感想?恐怕会觉得,居里夫人怎么这么坏?极少思辨的头脑,是最容易变得偏激的。我不知道,终日学习着这些反智文章的中国学生,将来如何才能跟上那些在
12、高中时代就思考着自由和国家的意义、宗教和理性,思考着卢梭和斯宾诺莎的法国同龄人编随而乱。我们的教科书编排,不但随意,而且混乱,缺乏逻辑性。一会儿以主题为序,一会儿以文体为序,一会儿以能力为序,一会儿以知识点为序。尤其是为了配合应试,课后的大量习题更是随心所欲,浅而傻,既加重负担,又搁绑思想。就拿上海版教材而言,十多年前是分H版和S版,H版是以能力为主旨组织单兀的。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兀语言的品味(一),下面随意配上几篇文章,第二单兀语言的品味(二),下面又是随意配上几篇文章,第三单兀思路的探究(一),第四单元主题的把握(一),接着就是文化常识(一)(二)。到了一年级下二年级上、下,又是重复语言的品
13、味,思路的探究,主题的把握。至打高三,却成了“阅读中的积累”“阅读中的梳理”“阅读中的贯通”“阅读中的迁移”。之所而在初中却已经而在初中却已经以人们批评上课时把文章割裂得支离破碎,与如此编排不无关系。所选的文章也是随意性的。高二的文章并不比高一的文章深,高三的文章电不比高一的难。比如高一第一篇就是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古文是庄子的秋水,到了高三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篇却是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第二篇接着是屈原列传,第二单元第一篇是叶圣陶的语言的演变,第二篇却是赤壁之战,把文言与现代文编在一起,单元的标题名为阅读中的梳理读了逍遥游。这样的随意性,造成教材的乱象横生。至于S版,则是以语法修辞为线索贯穿教材编写,那就更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法修辞知识点的课。近几年的教材,大多是以主题为单元,由此而拉郎配,把所谓相干的文章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所谓主题又是凭某些人拍脑袋敲定,且不断重复。这样去教势必产生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有序的积累和提高,更不用说兴趣了。至于编书人员,据我所知,亦是随意指定,无选拔机制。前面所说的上海版教材,笔者十多年前就被随意指为上海初中教科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石筛分协议书
- 羊圈用地协议书
- 艾滋保密协议书
- 合同法有关认购协议书
- 药房保密协议书
- 营销团队协议书
- 职业操守协议书
- 比亚迪汽车竞价协议书
- 用电服务协议书
- 退婚赔款协议书
-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钢板桩支护)
- 20ZJ401 楼梯栏杆标准图集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Shopping知识点归纳
- 关税系统岗位练兵业务知识测试题库(综合知识)附答案
- 做管装爱装的好战士(高级课件)
-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精选6篇
- 35kV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 【医院管理】课题研究型医院品管圈概念与实操课件
- 国父孙中山课件
- 安全主题班会 《防洪防汛知识讲解》教学课件
- GB∕T 1727-2021 漆膜一般制备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