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场:从“粮草先行”到“比特先行”_第1页
现代战场:从“粮草先行”到“比特先行”_第2页
现代战场:从“粮草先行”到“比特先行”_第3页
现代战场:从“粮草先行”到“比特先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战场:从“粮草先行”到“比特先行”信息制胜支撑保障有力比特,是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也是网络时代信息的代名词之一。现代战场后勤保障比特先 行”,折射出我军后勤保障建设向信息化转型的时代特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作战行动快、物资消耗大,要求后勤必须同步感知作战需求,随 时调度保障单元,快速调整配置保障资源,以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保障。构建基于信息系统 的后勤保障体系,既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我军打仗型后勤建设 的一项重大课题。尽快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5到“兵马未动,比特先行”,才能确保我军后勤保障能够适应现 代战场。南京军区举行的此次演练,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保障的一系列建

2、设成果接受了近似实 战的检验,初步实现了既定目标,展现了我军信息化后勤建设的全新探索。南京军区举行基于信息系统的后勤保障演练建链织网:精确保障曙光初现欧阳兆标 黄余良杜世云深度聚焦新闻样本一一链牵动数链跟从深秋季节,南京军区基于信息系统的后勤保障演练,在沿海某地域拉开帷幕。红方作战群总指挥、某集团军军长马成效宣布作战命令后,演练导演部大屏幕上,多维战场 态势、各类保障预案、作战消耗指数曲线等战场信息,让人目不暇接。“按照预定作战任务,急需补充弹药。”接到担任进攻任务的某步兵师报告,战役基地指控所 立即运用信息系统查明存储数据,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联通保障单元为一线部队补充弹药。 此次演练,以信

3、息流为牵引的新型保障平台接受近似实战的检验。军区联勤部领导介绍说, 现代战争作战样式发生很大变化,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后勤保障体系时不我待。依托信息技 术,他们构建从单兵单装末端到后方指挥机构、保障实体的信息通道,为联通整个战场、实 现保障全程可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千军万马看指挥,指控信息通道畅通是实现后勤保障信息集成的关键。笔者在演练现场了解 到,针对各系统标准不一、数据不兼容等问题,他们通过统一信息编码、接口标准等方法, 建成上下衔接、融合共享的数据平台;整合重组各层级、各专业信息系统,集成了链接各保 障单元的指控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托作战指挥信息网和一体化指挥平台,通过对各保 障分队加装

4、后勤联通指控系统,建立了纵向贯通从集团军到营、横向链接各保障单元的基于 一网运行的指控信息通道。演练中军帐,呈现新景观。参谋人员打电话、递夹子的情况不见了,各保障席指挥员通过指 挥平台异地同步提出保障建议,在网上征询意见,保障决心很快生成并通过网络下达。据悉,按以往传统的作业方法,一个作战群保障决心生成至少需数小时,现在只需10多分 钟,而且更加科学准确。综合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和后勤信息系统,辅助指挥员依据战场需 求定下决心,实现了指挥决策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依托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的转变。一链当先,三链跟上。他们随后集成物资供应信息系统,建立联勤系统与保障对象、保障实 体的信息通道,进行资源合理配置

5、和集约调控;集成伤员救治信息系统,以搜救型电子伤票 系统为载体,建立从单兵到战役卫勤的伤情感知系统,优化伤员救治流程;集成装备抢修信 息系统,依托野战目标跟踪定位系统、车船动态监控系统等建立装备动态感知信息流程,实 时调控装备维修保障行动。笔者在演练现场,目睹了伤员救治信息系统给战场救治带来的新景象。这个伤员救治信息系统,基于野战单兵搜救系统、师旅团救护信息系统、远程医疗支援系统 等平台,建立起从单兵、一线抢救组直至后方医院的五级伤员救治通道。伤员感知系统界面 显示:前方伤员利用呼救终端发出呼救信息,营连军医立即使用手持机实时感知呼救信息, 快速定位搜救,并通过北斗数据收发器远程传输伤情信息。

6、营战勤队迅速利用伤员感知信息 系统,将伤员信息上报相关单位;师团救护所根据伤员救治情况,利用远程医疗支援系统链 接后方医院,寻求医学专家远程医疗支持。在野战医院方舱,正在指挥救治伤员的某保障旅旅长谢土生介绍说,伤员救治信息系统突破 了战场伤员自动感知与精确定位搜救的瓶颈,做到了伤员感知快、搜救行动快、早期救治快、 医疗后送快。新闻样本二五个环节调控战场坐镇中军帐,千里战场尽收眼底;纵览大屏幕,动态保障一览无遗。“需求实时感知、资源可视掌控、决心及时正确、配送精确定向、行动全程调控。”军区联勤 部领导介绍说,此次演练,按照基于信息系统后勤保障的目标要求,探索实施战役规模的精 确保障。在某保障旅指

7、控中心,笔者在大屏幕上看到,随着进攻作战的深入,红方作战群人员伤情、 弹药消耗、装备战损等信息以及各保障单元物资消耗数据,通过末端信息感知终端,逐级融 入指挥信息系统,并生成形象直观的数据图表,为实时调控战场保障需求提供了依据。面对战场物资消耗的变化,各保障席根据保障需求实时作业。油料席按照陆航某场站的请求, 一边向上级申请用油计划,一边协调供需各方通过一体化平台同步协同,很快下达了航油调 拨指令;弹药席运用监控系统查明野战弹药现库存,根据战场弹药消耗数据,迅速拟制弹药 调拨方案;卫勤席发现战伤救治药材用量增大,点击查询系统查明库存不足,据此通过指挥 所与地方某药材公司联系,及时将所需药材送到

8、指定地点.红方突击群向蓝方主阵地发起总攻,装甲战斗群首先冲击,陆航战鹰实施地面打击,炮兵群 以火力支援,战斗呈白热化状态,作战消耗顿时成倍激增。此时此刻,笔者随指控中心屏幕 画面切换,追踪物资器材输向战场的场景,昔日被战场迷雾”笼罩的保障一线呈现出“透明” 状态随着前方弹药告急,某野战弹药库启动向一线前沿实施应急保障预案。顷刻,集成各方的物 资供应信息系统高效运行,快速收发系统信息互动请领各类弹药;作业现场,自动装卸机械 往来穿梭;发放地点,保管员手持条码扫描仪,扫描弹药箱外侧二维条码,相关信息自动录 入系统。担任总攻作战的某师师长曹青锋兴奋地说:“打仗就是打后勤,此战就是很好的注 释!”据了

9、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自动获取在储、在运、在用物资信息提供了依托,从而避免冗杂 物资涌入作战地域,造成不必要混乱和浪费。运用战场物资管理系统,既可快速拟制物资前 送计划,又可实时掌控物资运行情况,并根据战场变化调控物资流向流量,对保障物资从发 出、运送到用户接收实施全程监控管理。此刻,监控系统显示,由某保障旅发出的运输车队已行驶至指定地域,接收单位通过射频读 取器检测后,装载的弹药品种、数量等信息显示在物资配送监控系统上;各保障分队接收后, 借助信息系统优选配送力量与行动路线,源源不断地将弹药输送到前沿。红方集团军完成既 定任务,战役进入攻防转换阶段。前沿硝烟飘散,战场保障未停。联勤保障指挥部根

10、据战役进程,动员战区内保障物资,调控 陆海空各种运力,以战略战役物资推送为重点,建立完善前后方衔接的立体保障体系。战役 基地指控所信息系统显示:上千公里外的后方基地在某火车站组织大型装备装载,联勤某分 部在某机场组织人员物资大型运输机远程投送,后方油库利用野战输油管线向一线机场码头 输油.辽阔的战略大后方,各种物资存储流转一目了然,各类保障单元实体一键可控。军区联勤部 领导对笔者说,告别传统的粗放式后勤保障模式,信息技术赋予了“粮草先行”新内涵,构建 基于信息系统的后勤保障体系曙光初现。延伸阅读沈阳军区某保障旅实施精确物流保障物资保障有了“红绿灯”本报讯蒋永军、通讯员郭冰报道:深秋时节,瀚海大

11、漠,硝烟再起。某陆航团油库遇袭, 油料储量迅速减少;某机步旅弹药库被炸,急需补充.战损报告传回沈阳军区某应急保障 旅野战指挥所内,只见后勤保障三色”监控系统上,这两个战损部队物资储量值急剧下降, 陆航团油料柱状显示图由黄色变为红色,机步旅弹药柱状图由绿色变为黄色。“绿色表示状态正常,黄色表示需要关注,红色表示必须干预。”现场指挥的该旅旅长赵显民 果断命令:“油料分队携带航空煤油30吨,前出某机场开设野战油库,实施接替保障;弹药 分队携带武器弹药70吨,前出至某高地附近地域,对地面突击群实施支援保障。”接到命令,旅战勤科参谋王阳迅速将保障物资品种、数量、保障单位、保障地域、发出单位 等数据,输入

12、战役后勤物资储备系统。各保障模块接收计划后,立即对物资采取按需自动检 索识别、按作战单元提取分装、按区域精确配送的方式展开保障。该保障旅领导介绍说,他们通过与前方各作战单元建立一体同步指挥机制,同步接收前方需 求计划,变坐等请领为主动保障,探索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化保障之路,最大限度地 节约保障资源,提高保障效率。“只需要输入物资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生成二维码标签,拿设备轻轻一扫,就可以读取并同 步录入数据。”旅自动化技师孙宇介绍说,系统对发出物资进行智能识别后,将数据同步录 入后勤物资数据库,对运输全程实时监控。保障物资运抵战场前沿后,两个战损部队后勤部门通过识别器识别物资,信息同步自动导入

13、 作战群保障三色监控系统,原本黄色、红色的柱状图随着物资的不断补充,逐渐变为绿色。 北海舰队某岸勤部建设数字化军港 靠岸保障只需“找一家”本报讯曲大治、周义鹏报道:轻点鼠标,舰艇的型号、舷号、泊位、水、电等信息,瞬时 传输到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在北海舰队某岸勤部保障指挥中心,只见操作手崔毅龙熟练利 用军港一体化智能信息系统,远程控制码头的电磁阀门,为返航归来的舰艇加注淡水。大屏 幕上,实时显示着加注时间、流量和总质量。这是该部建设数字化军港带来的保障新景观。 以前,舰艇靠岸加油、注水、补给主副食品等物资,得先打电话到军需、油料、军港等部门 提出申请,然后拿着申请单从码头跑到机关各部门逐个签字、

14、盖章,一趟下来路上的时间最 少也要40分钟。随着现代化舰艇列装部队,原有的岸基保障模式已不适应岸舰综合快速保障需求。为此,该 部联合院校研制出军港一体化智能信息系统,对每艘舰艇的水、电、暖等保障情况建立数据 库,实现物资采购、食品供应、仓库管理、财务记账自动化,并能在网上实时查阅。记者走进指控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分屏显示各点位保障动态,台面上计算机联接着码头水、 电、暖设备和港区安全警卫等部位,保障动态实时可知、可视、可控。据该岸勤部部长甄松 果介绍,这个指控中心由军港信息基础系统、保障设施智能监控物联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 保障业务信息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又分布6个子系统,形成一张互联互通的网络,

15、值班员足 不出户即可实施军港保障。“军港一体化保障智能系统投入使用后,一根网线就能实现舰艇靠岸找一家。”正在申请 加注水的“大连”舰中士吴世家说。据悉,该部运用物联网平台,已基本实现供水、供电、供暖、照明、军需等个保障系统的 智能化、信息化操作,保障效率提高了 50%,人力减少了 60%。南空航空兵某师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飞行保障实现“一网牵”本报讯卢辉、特约记者闫国有报道:前不久,南空航空兵某师赴西北某地执行实弹靶试任 务,担负伴随保障任务的所属某场站利用信息系统,按照任务类型、特点、要求等内容输入 相关信息,系统自动拟制出伴随保障方案。从接受任务到生成保障计划,再到审核报批、任 务下达,整个流程不到3小时,比过去节省了两天时间。这个场站常年担负两个航空兵团的飞行保障任务,专业多、外出频繁,指挥协同复杂。以往, 外出伴随保障至少要提前半个月准备,各保障单位提出需求上报到场站司令部汇总统计,光 是统计数据一名战勤参谋至少要用3天时间,费时费力甚至影响正常战备训练。为推进保障模式转变,他们通过网络手段整合各保障单元,将人员、装备、物资设施数据进 行集成,为保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飞行保障管理操作智能化、流程规范化、统计精确 化。在飞行保障指挥室,只见场站站长池鹏点击综合保障信息系统“飞行保障计划”模块,电脑自 动生成飞行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