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鹏:宁夏青铜峡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材料_第1页
马金鹏:宁夏青铜峡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材料_第2页
马金鹏:宁夏青铜峡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材料_第3页
马金鹏:宁夏青铜峡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材料_第4页
马金鹏:宁夏青铜峡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碳达峰&碳中和 青铜峡的实践路线f1洛奇马的能源转型日记2. 再恩考碳达峰,碳中和及其全球进程3.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4. 中国实现碳达峰情景演绎5. 各领域开展碳达峰及碳中和技术实现路径A.冑铜峡能耗分析及碳达峰.碳中和建议目录CONTENTS洛奇马的能源转型日记顾PART 01I 7f洛奇马的能源转型日记ID地球上的碳中和,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就目前的硏究来看,被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是嶼形成于46亿年前。在形成之初,地球的地质活动十分剧烈,所以产生了超大量的二氧化碳.以现在我们的认知,二氧化碳是 破坏环境的有害气体,但在当时,这些超量的二氧化碳很好的保护了地球,温室效应使地球得以

2、留住来自太阳的能量.而到了35亿年前,地球孕育出了第一种生命一蓝藻 ,这种最初的原核生物,历经20多亿年的时间,将地球上超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并将大量的碳固化下来.这才逐步形成了今天我们适宜嶼生命生存 的自然环境,在这第一轮的碳中和过程中.蓝藻和后续其他动植物的作用下.原始地球中那些超大景的碳,都以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最習要、储量最大的页岩气、页岩油 的形式,储藏在地売里.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増.当今瞄世界能源正常运转的代价.就是将过去首轮碳中和所固化下来的碳,挖掘出来雷 新释放它们的化学能,进而将二化碳再齢澈到大气中.所以这就

3、给帷环境带来了 “倒退“的风险.也是基于这种认识,新一轮碳中和在环保、政治和经济的博弈下徐 徐展开.2014年全球页岩气页岩油总储量2019年全球已探明煤炭、石油及天然气总储屋68665.6的形式储存在也岩层中.32946.510696.47019.03405.71733.9瞰(例)痢T (万1ZSD5RR)石油(亿棉)地球上可用于产生能源的碳,以煤、天然气和石油 的常规资源存在.但更多的碳则以页岩气和页岩油页趕油(亿桶)技*可族页旳(万亿.醐明| D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气候是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通常由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来反映。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

4、态的变化。气候变化有两方面表现形式:一是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如温度整体下降或升高;二是气候 离差值的变化,是指目前的气候状态偏离正常状态的程度,气候离差值增大,气候状态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彳戻异常将愈加明显。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海洋环流的变 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 等。IID全球二化碳排放现状地图KEYT|。全球=化剑:状地图IID什么是碳达峰与碳中和TOTAL CO, EMISSIONS BY COUNTRYThe loUI

5、gfobal emuaton* of cuxbon dioxldo from burning 5 fossil fuelt m wl u defomtatian. agncxjltura nd other human acttvitrns that affect th landscapeTotal 1900|D什么是碳达峰与碳中和从不同地区来看,20世纪全球 排放量一直由欧洲和美国主导。 1900年,90%以上的排放量来自欧 洲或美国;即使到了 1950年,欧美 每年也占到排放量的85%以上。但 近几十年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20世纪后半叶,我们看到世界 其他地区的排放量显著上升,特别

6、是亚洲。2018年,美国和欧洲的排 放量仅占不到三分之一,中国排放 100.6亿吨,占27.5%。.imual total (:()2 emissions, by world regionThis measures CO/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s and cement production only land use change is not included.Our World in Data35 billion t30 billion t25 billion t20 billion t15 billion t10 billion t5 billion tO

7、t-1751 1800OceaniaAsia (cxci. China & India)ChinaAfricaSouth America North Amwka (excl.USA)United SutesCCBYftn DiaAtde tnforrmtionAn rti$ticaldrffef 2008年,英国气候变化法案正式生效,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立法明确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发达国家。在法案的影响下,全球己有132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 關1N况国家和地区(嚇年) 己实现苏里南共和国不丹已立法瑞典(2045)英国(2050)法国(2050)丹麦(2050)新西兰(2050)匈牙利

8、(2050)立法中欧盟(2050)加拿大(2050)韩国(2050)西班牙(2050)智利(2050)斐济(2050)芬兰(2035)奥地利(2040)冰岛(2040)美国(2050)日本(2050)南非(2050)政策宣示徳国(2050)巴西(2050)瑞士 (2050)挪威(2050)爱尔兰(2050)葡萄牙(2050)巴拿马(2050)哥斯达黎加(2050)安道尔(2050)斯洛文尼亚(2050)梵蒂冈(2050)马绍尔群岛(2050)哈萨克斯坦(2050)中国(2060)碳中和:全球在行动目前己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己实现碳中和的2个国家,己立法的

9、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 状态的包括欧盟(作为整体)和兀他5个国家.另外,有20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发布了正式的政策宣示。提出目标但尚处于讨论过程中的国家和地区近100个。ACHIEVEDIN LAWSURINAMEBHUTANSWEDEN20452050FRANCE?OSODENMARKNEW ZEALANDHUNGARY?050SPAINCHILEPROPOSEDLEGISLATIONUNITED KINGDOM *IIK碳中和:全球在行动18if ivsI I z I J / .二IIE碳中和:全球在行动东亚国家(中、日、韩)与欧美国家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煤炭占比高、工业占比高

10、。预计中国减 排路径或将有别于欧洲国家,与日本相似,更加注重新能源、节能、核能、氢能、火电+CCS等技术发展。图25:主要经济体分能源品种排放结构煜炭石油天然,其他图26:主要经济体分部门排放结构发电供热工!(制埴业建设,能/生产)罐筑(,民公共膻务)交通具他100B%90眼80XM70.0%60.0*50.0%40.0%3&0K2QOT6iaox0.0%IIK部分国家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对比实际达峰年份承诺碳中和年份过渡期/年1英国197320502匈牙利197820503德国19792050714法国19792050715瑞典19762045696丹麦19962050547葡萄牙2

11、0022050488爱尔兰20062050449西班牙200720504310奥地利200520403511芬兰200320353212美国2007205043132030206030PART 039 fD 二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洛奇马的能源转型日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部署为推动气候环 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方向,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 展的战略定力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 国担当。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在推进经济发展,实现快 速减排的同时,需要确保能源体系实现安全平稳转型,任务艰巨, 使命光荣。立足国情,准确把握现阶段能源转型

12、的主要务盾,提岀切实可行的能源低碳转型发展实施路径,是我国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发展的关健。| D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历次国际承诺衰6:我Bl应时气偎史化的历次国际承诺 时间主要承诺垣出2010年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能通消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2007 4-6 fl 力争伎可再生能通升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通供应姑构中的比更提高到10%左右 烘星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 力争使工业生/its的飯化*IU放煙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 努力实现余林援鼠率达到20%提出2020 4目标:2009年12月 我国単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成化碾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

13、5%左右 急林面积和普税量分别比2005年増加4000万公墳和13亿立方米提出2030年目标:2015年6月 2030年左右二缸化碳舞放达到峰值并争双尽早达峰 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书5% 非化石能通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达到20%左右2020年9月和12月 女林蒼积量比2005年增加45化立方米左右 更新2030年目样: 二歡化或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列峰值 堆位国内生产总值二反化碳摊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非化石総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列25%左右A 段体考枳量将比2005年増加60亿立方米 風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踌达到12亿千兄以上提出2060年目标: 努力争取2060

14、年箫实现破中和IID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第一,“双碳目标将引领中国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文明形态逐步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第二,“双碳”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可有效抑制发展髙耗能产业的冲动,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 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第三,“双碳”目标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将大幅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第四,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己开发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均未达到技术可开发 量的1/10

15、,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第五,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既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区原则”和基于发展阶段的原则,又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 变化的积极态度。第六,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大等巨大困难,这有助于补齐中国发展 短板、落实新发展理念。第七,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转型过程,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推进,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等问题。第八,充分认识碳汇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e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在实现碳中和中的作用,发展并利用好碳汇增长空间,在不易脱碳的工

16、业环节,积极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夕与口/时尚话$IID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中国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家。根据WRI数据,分部门而言,2017年中国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 扣澈的41.6% ,制造业和建筑业占23.2% , Bk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9.7% ,此外交通运输和农业部门的碳放占比分别是7.5% 和6.1%(见图2).和全球对比,中国在建筑、交通和农业部门湘E放占比明显偏低,而工Ik部门占比较高.中国分部门硼E放(2017)发电和供热行业 嗣造业林巍业 交遇运in业 逃逸排放 awsufi 时他呻燃说行业农业 工业生产过Z汽藉津洲霏涌gj

17、Z50%45%40%35%30%25%20%15%10%5%0%lllllllllllllllZZZZZZCMZZZPower IndustryOther industrial, waste and agriculture Transport-Industrial combustion Buidings资料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 Emission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EDGAR) release version 5.0,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届中国实现碳

18、中和面临的挑战图表42:中国碳排放的行业构成有所不同,2019年中国80%以 上的排放来自于发电和工业.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构成()图表43:.这两大领域在中国碳排放中的合计占比超过全球任 何一个其他主要地区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构成()100%IHIEIII!90%80%70%60%50%40%30%20%10%0%ChinaAfricaAsia Europe Middle CIS Padfte East(exd.China.India)North US South & India America Central(ex. US) AmericaBuidings Other in

19、dustnai & waste, aghculture Industrial combustion Power generation Transport资料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 Emission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EDGAR) release version 5.0,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恣寿马汝龍源兢緬詛RIID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百万吨82各sn电力K赠力生产 Sil他組湧行受R*Tft住宅 岡业和公共务 劣另作说9的图29: 2020年我国温

20、室气体排放来源IID挑战:经济増速仍将远高于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尚未达峰相较于欧洲和日韩等发达国家,中国所宣布的碳中和实现时点晚10年,但欧美发达国家从碳排放达峰到承诺的碳中和之间,所用时间比中国长(多在40-60年之间),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之间只有三十年的时间,因此任务会更加紧迫,也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S3各国人均一次能源消量对比图4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培构图5 1990-2019年中国单位GDP 化V. f -KW吨标准*万元-中111%II1!4O.O0GJO.OOO20.000十 *13.7*O0 ?EJ400,家产0 :产业第9产* 域乡吳展牛等用由臻位GDPttftH比(右) t-J

21、mo%)(SGDPftR -1M* 十二貝网中国在未来碳中和路径中其经济増长仍将保持较高的速 度,因此能源需求雅以很快见顶.发达国家目前平均经济增 速约为1%-2% ,而中国更高的经济增速(5%以上)还将维持 较长时间,经济的増长也将带来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2019 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fil约为OECD国家的一半,人均用 电信是OECD国家的60%.中国用电結构尤为特殊,工业用电占比达到67% ,而 OECD国家的工业、商业、居民用电分布较为均衡,占比分 别为32%. 31%, 31%.若比较人均居民用电量,中国仅 为OECD国家的29% ,显著偏低.随着现代化和城眞化逬 程的推进,居民生

22、活水平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居民用电需 求仍将迎来大幅増长.部门能源消费以工业为主.钢铁、有色、化工以及携材 等等高耗能产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导致中国单位GDP的 能源强度居高不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效提升,05-19 年中国GDP能耗累计降幅达42.9%,但仍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能源利用效率边际提升的难度越来越大,能經降幅逐年缩 窄,工4k领域进一步的减排脱碳需要从技术到产业链更为深层IID挑成2 :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同时需要将发电量从目前的约7万亿干瓦时增力倒2050年的15万亿千瓦时.从电力占比看,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 展研究

23、院的测算,当前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约为25%左右,而实现碳中和要求2030年将电气化占比提形30%以上,到2050年进一步提升至55%.O伴随着电力需求的大幅提升,电力结构的清洁化转型亟需加速;:低碳电源中水电和核电发展空间受限;全球和中国光伏新増装机容全球和中国光伏JK计装机舀。光伏、风电资源供需存在区域错配、电力系统协调等问题仍待解决:此外,可再生电力比重的不断提升可能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冲击.风电和光伏现阶段无法承担调峰调频等主力电源的职奏,未来的电力系统演化或将是传统电网的一场彻底变革.在智能电网、源荷互转、交直混联等新趋势下,电力系统从底层理论到协调技术方面都需兀2aoo%

24、1978-2020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体量及占比统计15.90%14.50%WSifiWifeM 消成占比iTHTTIiaoo%7.40%14.580X)0%rr1978 1980 1985 1990 1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S 2006 2007 2008 289 2ir-rI -ZZ7I I L *1 二 A /I7n 上,1978-2020中国煤炭消费体量及占比统计3800100.0 臨跡I游贵体揪囲费占比80.00%200.006000%40.00%100.002QOO%

25、0.00%0.001978 1980 15 1990 )992 1993 1995 1996 17 1998 X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Q0S 2006 2007 2QQ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H 201S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278.44 282.86| D 1978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演变(煤炭&1E化石能源)6000001978-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统计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1978 1980 1985 J990 1991 1992 1993 1

26、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1 2002 2003 2004 2QQS 2006 2QQ7 28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H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387043 02138g 4M113 54实“知,5颂如g3頌“32061列 26197083 230281 261569spuesnocl林0.00SPMemoxl| D 1978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演变(煤炭&E化石能源)1978-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务能源比重演变6C00CC.00500000.00400000.003000

27、00.00200000.00100000.000.001978-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各能源统计数据D 挑成3 :交通、地、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交通、工业、建筑等终端用能部门的电气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取代化石能源的直接燃烧和利用,并且有助于推进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但是电 气化并不能解决全部的碳排放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要实现碳中和,必须推动在交通、工业和建筑领域的深度脱碳。D 挑成4 :农业减排面临人均蛋白供应量继续上升等多重阻力中国作为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碳排最始终高于欧美,但由于本世纪初,中国碳SE总量陡峭爬升,农业碳放占中国总排放的比例因此岀现了明显 下降,随后一直保持在7%-8%的水平上

28、。虽然从总体上看农业碳排在中国的占比不算高,但随着2060碳中和”目标的逐步推进,农业部门必须 在减排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农业的减排至少还面临着人均蛋白质供应将继续上升、化肥替代技术尚不成熟、人造肉口感和价格瓶颈等问题。人均蚩白供应量不及发达国家水平;传统农业惯性强,新技术难以快速渗透; 口感和成本因素为植物蛋白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图7中美欧农业部门碳排放绝对值及其占本国总排放量的比重图8人均蛋白质供应量数据来源:经合組织(OECD)數据来源:跳合闺粮食及农业坦织丁?0)II D 挑成5 :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公平性问题凸显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长期特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生产优 势

29、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低碳发展的成本有着 显著差异。碳中和的实现过程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将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或将加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高收入地区的产出能源强度远低于 低收入地区,因此在碳中和的过程中可能会让低收入地区承担更多的减排任 务,或带来“穷人补贴富人”的不平等问题。比如在山西、内蒙等以煤炭为主 的传统能源地区,其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相对落后,但减碳的任务却更为严峻 ,转型阵痛将更比沿海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从行业角度来看,如果不能有效地釆用低碳、零碳技术进行改造,碳中和 过程将导致碳排放密集型行业的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将逐渐被低碳产 品所替代。与此

30、同时,低碳行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在碳中 和的目标下,这一替代过程将大幅提速,传统碳排放密集行业若不能及时做出 调整转型,或将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资产减值损失。因此,如何为兼顾公 平性与高效率的转型机制提供支持和保障,让各地区各行业都能享受绿色转型 的效益,是政策顶层设计中需要通盘考量的议题。浙江、天津、山东等3地的综合评分要明显高于其他13个地区,表明它们 减排潜力较大,未来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相对较小,就区域分布而言均位于我 国东部。福建、重庆、安徽、湖南、辽宁、陕西、河北等7地依次排在410位 ,评分介于5580之间,这些地区的减排目标实现潜力在16个碳排权欠缺省份 中处于居

31、中水平,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甘肃、内蒙古、贵州、山西、宁夏、 新疆等6地综合评分均在45以下,依次排在1116位,上述地区所呈现出的碳减 排潜力相对较小,其中除山西之外均为我国西部省(自治区)。aiM8峻妆物旳,钮ImH1占此t Att/%1 ”uISMlt&g84U33奶13I.W7新南I73t5213W296IS.z次23IW&S0s加3414M 僉iii*g1*g八1IL*MA7746.MC4眾*97 IS7urn4”7MO15略範並余IV心珈S3心”33IM26-I.MO9lUR“刖04462-M28Xw*IMIJO05229M24IIMl我余ftIJIOMO24IJOrO.W16HM

32、XMam013412gm30IM23-nr21中KXM即0302S5MI9-4.97228KXMMW 一部分来自于用于生产的原料,比如生产水泥过程中的石灰 石和合成氨过程中所用的天然气; 一部分来自工业生产高温加热的燃料燃烧,如高炉炼铁所用 的燃料;剩余部分来自其他能源需求,比如用于生产中间产品、低温 供热等的化石燃料。对工业部门而言,现阶段主要通过生产工艺流程的优 化实现节能减排,但深度脱碳需要进一步实现燃料替换、 生产方式的转变甚至原料的变革。| D BE部门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深度脱碳需要氢能、生物能炼钢技术进步钢铁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钢铁行业碳排放16.3亿吨,占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的

33、17%。终端能源消费6.4亿吨标准煤,占终端能源消费总最的20%;其中煤炭 消费量5.6亿吨标准煤。力粗钢产量8.3亿吨,预计2025年进入高平台期,需求量超过10亿吨; 2030年进入下降拐点.钢铁低碳发展措施钢铁行业碳排放大力发展电炉炼钢培育狙能炼钢产业,挖掘废钢资源潜力; ,提高废钢电炉冶炼比重。攻克关键技术; ,加大先进特种钢研发力度;提高氢能炼钢经济性。 ,提升产业集聚度。2030年,我国钢铁行业终端能源消费6.1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天然气、电力分别为4.3亿、0.2亿、 亿吨标准煤,电气化率达到21%.钢铁行业碳排放12.8亿吨,较现有模式延续*呻fD BE部门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深

34、度脱碳需要氢能、生物能炼钢技术进步钢铁行业是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2017年钢铁冶炼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7.2%,其中有75%的用 能和原料都使用煤炭(IEA, 2020)o钢铁生产目前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高炉/碱性氧气炉(BF-BOF)路线。全球有70%以上钢铁使用该路线生产。该 路线以铁矿石为原材料、煤炭作为化学还原剂,并在过程中添加废钢来炼制钢铁。另一选项是通过电弧炉(EAF)路 线生产,即基于废钢和电能,利用电弧的热效应加热炉料进行炼钢,目前主要通过化石燃料为反应提供还原剂和 能量。现阶段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主要来自废钢生产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比如在钢铁生产过程通过工艺的优化

35、和回收使用废钢来节约资源。但随着技术进步,炼钢效率和再利用接近技术极限,进一步脱碳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 产方法。比如可利用氢气或生物能代替煤炭作为高炉炼钢的还原剂,并且将生产供能过程电气化。或者利用CCUS 技术清除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也可综合利用炼钢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生产燃料、 肥料或其他有价值的产品。| D BE部门钢铁行业惩罚性措施在行动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关于对钢铁企业执行超低排放差别 化电价的通知(鲁发或价格(2021) 419号),自2021年7月1日 起,对未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网购工商业电 量执行用电加价。g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时钢

36、铁企岫行超砌差别化电价的通知(會发改价格(2021, 套初.皿y.9SWKM).山寂山*MDEI公10BsBOW2山不九皿5公司ae.次3济內丄东第由.公BJRE才公3.二s0054mwsK与山初】|全51公司Bas0.069顷gWBEKHOaao6公 RJ8a3o.w7山IWREKB你 UME 公 10.s0068ihfFMUMMIRajafi0069asmM専駅.UjfHMI公的fioaX0”用丄畋光ISlERmi公司B5aw11山氏in公囲ssa006U5用 Rl R)aaa0X)613与皆珂sumnuswiR 公 aja%BoM日*WMHK 、公司.-C 少- 一方面,农业是最易遭受气

37、候变化影响的产业;另一方面,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农业生产占用了全球50%以上的可利用土地,消耗了超 过地球70%的淡水,78%水体富营养化也归因于此,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全 球的生物多样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农业碳排放增加了 14%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农业部门产生的碳排放贯穿于从种养业生产 、到能源和投入品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具体可分为四个部分:IID农业部门脱碳策略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物浪费、创新农业生产 技术与方式、寻找低碳食品等。同时还要改善农业投资 生态,吸引资本及优秀人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 植物蛋白:植物蛋白替代肉类和奶制品是有效降

38、低畜牧业 碳排放的举措之一;(2) 精准农业: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工艺和 技术,在提高单产的同时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3) 垂直农业:垂直农业,也称植物工厂,是指在高度受控的环境中以高空间密度生产蔬菜、药用植物和水果。 与传统的田间耕作相比,其生产过程不使用农药,用水 量可减少90%,并可节省多达95%以上的土地;(4)水产养殖:鱼提供了健康的低脂蛋白质来源,其生产过程 的碳密集度大大低于牛肉。图9每100克倉品中蛋白质的温室/体排放童牛肉15.3大虾147牛肉(婚牛)“6牛奶6.5佑肉1 6 346 43 19谷物 18a (大豆)1 1.2Mu04整果类0.310 2049

39、.930 40 S0 60敷据来源:Our World m Dau-Top Trends m Prepared Foods 20174素會主义者人数变化国家素會看占比人致増速美国5-8% (2018)1200-2000 万从2014年的400万到2018年的2000万. 増长 600%.意大利7.1-10% (2016)424万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増长r M.4%.英017%(2018)325万过去五年内人數増如了 3馅.印度2040% 2020)3 75奥给利10%(2020)88万MEB10%(2019)800万中国44% 7千万日本4.7%(20141837 万*:世界ttMV(

40、11、能源谿纽5II D 负碳排放:碳汇、ecu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 壤中,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equestration)是指碳捕 集、利用与封存,就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利用或者进行 封存(如地下、海底等)。目前制约ecus广泛运用的主要因素是 其成本高昂。直接空气碳捕集(Direct Air Capture)技术是从空气中捕集二氧 化碳并转化为产品封存起来。目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转化

41、为合成燃料、注入水泥中或岩石中,或用作化学和塑料生产的 原料等。D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0年全球IC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对算力需求的増长,以及5G的更广泛 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本身的能耗可能会持续增加。因此ICT行业(IDC)本身的能耗和碳排放需要得到关注,主要通过节 能降耗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以及更大比例地应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减碳。ICT行业可以通过赋能其它行业来促进这些行业的碳减排和碳中和.数据中心耗电里占全社会用电里比值450018 00%00%40003529350014.00%3000oraoo%250010 00%204520008

42、00%150015006 00%10004 00%5002 00%数据中心耗电里亿千瓦时) Y-弑据中心耗电星摺速二一疚7当m白九丄二 芍宠泠川-!0 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3952 16 00%II讯光明中区莎动万M数KftK中心:期CW9a 的 *f XMAttMgU:lH兮数鎌中心st a*, h. *1. iwntFWrFfK5Ul护史示您MW牛心尸I MMKAAMWifir. AHMtiKiJXWF方米 WFWVnHHaisW. IMS中CMA眼为頌”sr *顿平蝕1館,*-.ZFRftIKJtJX 0数累中心十M中妣亍心

43、大表城。ItlKW术歼WK,网3,6 nmiffH. BK*JMU2X|KB. 合MJ(电. iwwtiaftBfin-fiafti.优化Manw. /Wa!t2HKXartMAM4 WAWMRiw)r. W&i5at.W. fHSAjfi1t.散槌中。鬟川2MWU BMhvtk (Attfi*) AM可里巴巴/张北云取数i中心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5横组(I8) *zftF山貞蛔(理tttf开定X. ftttWVARXOif. its(处卩方 M*.由什MI成.目度。 中心&IMH8X伊 Hfxsi6, Mna*ii. 供辱方式伏化憤电#im!的.it巴巴/乾云cum中。但rta drtfi

44、ar*Him中。占灣灿”戻峪。千累.及一*aft奴H.用.汶计“0啪小兹务.rrM rMnfcBSft UWft. WMW*鼻讯。浦1:寿电馭供敏刑中心推機*5M.E*MUW中仙于上I師1能济技木开JWC &塩杯了万景.BMRS7firf. l3SKV 2021年2030年实现碳flE放达峰 2031年-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 2045年2060年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 放降低18%。主要污染物扣澈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制定2030年 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45、料澈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m风电,太 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kw以上。IID其他建议i低碳经济转型对整体就业形势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化石燃料和其他碳密集型产业短期内将出现就业机会流失,高碳就业机会流 失与低碳产业和服务领域就业增长之间能否达到平衡,取决于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如果政策措施设计合理。在保持低碳经 济就业增长趋势的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将解决煤炭转型所导致的就业问题,从而实现公平合理的绿色经济转型。2、碳中和难度远高于碳达峰,深度减排挑战多,有序性、平衡性和多元化尤为重要。,

46、有序性,即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将经历较漫长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循序渐进。-平衡性,即是要认识到温室气体排放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发展权问题,减排速度应当与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相契合。全球加速减排令人欣喜,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是癬啲重要基础,减扣吓能过慢,导致路径锁定,也不 能过快,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大幅提升历史上,美国因担心影响经济发展退出京都议定书、欧盟在京都议定书 第二承诺期的踌躇不前,均表明减排难以一蹴而就。-多元化,即是因温室气体扣澈点多面广,需要诸多领域应用多元化技术,形成立体式的癬E体系。温室气体扣澈涉及到生 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优化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

47、,全面推逬湖E技术创新应用,以此以较低成本实现碳和 目标。青铜峡蹒分析及碳达峰, 碳中和建议解读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以上提法,是在2021年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所提岀的“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 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能耗双控考核”基础上,进一步激励企业使用绿电降低自身能耗总量。之前的能耗核算方式,将可再生能源和

48、原料用能计入,粗放不科学。部分煤炭、石油等能源物质在用做原料而非燃料时,是不会 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比如石油制成化纤产品时。风力、光伏、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也是如此。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也就是说,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将 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鼐控制。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表明能耗“双控”的根本目的是限制传统化石能源消费,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低碳循环绿色高质量发展,并不是表面上的能耗总量控制。此举更加科学精准,既可刺激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绿色能源大规 模发展,保障能源供应安全,防止原料用能供应短缺,还穏定了以原料为

49、基础的一系列工业品的价格。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有重叠的地方,但不完全重合。这一提法强调碳减排是能源转型的重点,这将会进一步促进绿色 节能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能耗强度未来依然是企业考核的内容,因此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原料的可利用率,依然是未 来的发展重点。: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的转变,是在强调碳减排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点。碳排放“双控”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并不是表面的能耗总量控制,这将会进一步促进绿色节能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未来,碳排放“双控”将成为更加科学的指导 约束方法,这将利好绿电和受能耗总量约束的上游能源产能的释放。 亠VL i China USA.=India

50、.Russia Japanfi Int. transport - Global排名前6位的排放国家或地区及国际运输绝对温 室气体扫澈量(不包括土地用变化排放量)排名前6融澈国或地区的人均排放 量及全球平均排放水平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 )温室气体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 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分, 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 等。京都协议书中规定了六种温室气 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 ;氧化亚氤(N 2。);氯氧碳化物( HFCs);全SK化碳(PFCs);六氧化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源和汇的活动水平数据活动水平螭是指在特定时期

51、内(一年)以及在界定地区里,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人为活动量,如燃料燃烧量、水 稻田面积、家畜动物数量等。源和汇的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是指与活动水平数据相对应的 ,用于量化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如单位燃料燃烧的二M化碳排放量、单位面积稻田甲瀚E放量、万头猪消化道甲瀚E放量等。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分解与考核城市低碳规划与评估97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编制温室气体清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清单可以识别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部门排放现状,预测未来减缓潜力,从而有助于制定应对措施。提出数据支撑为碳市场主管部门政策设计提 供数据支撑,报告总量设定、 配额分配等。

52、规范量化标准规范碳排放核尊方法与 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碳 排放数据质量,确保交 易市场数据准确性d明确碳资产管理量化碳排放成本,有 效支撑企业进行碳资 产管理98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确定核算边 确定核算和报 确定计算方界 告的排放源 法地理边界温室气体种类能源活动 Bk生产过程农业活动 i蜿用变化林业和废弃物处理测量法排放因子法收集應各相关部门各主要企业计算:曲 气体排放报告:曲 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截止目前,我国共发布了三批24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其中发电等10个核算报告 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城市温室 气体清单第三批2015.11 第一扌比 发电、电网等io个用一 20

53、15.11 国家标准造纸、建筑等10个 第一批 2014.12 重点行业指南煤炭生产、石化等4个重点行业指南2013.10发电、电网等10个重点行业指南2011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_ _ 八6芸M遗負溥雲牲吋100步骤一丄确定核算边界步骤一:确定核算边界标准Slandartls必须列入 Mandatory选择列入 或信息项 OptionalGRIP(2010)A-EBEI(2OIO)A-BD,E1EAP(2OO9)A-EF、J、KISC(20J0)A-FG-KGPC(2012)A-FG-L中国省级温室 气体清単编制 指南(2011)A-BF中国城镇温室 任体清単编制 指南(2013)A-B

54、F间接排放范围:未包含 Not mentionedA. 外调电力;B. 供热与制冷;F-LC、F-LG、H、【LC. 电力输配损失;D. 跨界固体废弃物处理;E. 跨界废水处理;F. 跨界水运和航空;G.购入的食品;C-E、GLH. 购入的建筑物原料;I. 购入的水;J. 上游发电厂的隐含排放;C-E.G-LK燃桝是取;L.其他购入产品的隐含堆放。102I步骤二:确定核算和报告的排放源核算内容判断排放源/吸收汇是否存在的问题能源活动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有 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有 J二?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有: 一?城市是否存在 的调入和调出?是否有跨边界的节活?工业生产过程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有水泥、

55、石灰、钢铁、电石、己二酸、硝酸、一鍛二氟甲烧、 配、煥、电力设备、半号体和氢氟烧的生产活动?农业活动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 了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其他谷类、大豆、其他侦.类、油菜籽、花生、芝麻、籽棉、甜菜、甘蔗、麻类、薯类、蔬菜和烟叶?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有牛、羊、猪、家禽、马、驴/驛、骆驼的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有乔木林、毓林、散生木、竹林、经济林和港木林?城市地理边界内是否存在厂*竖化勺一,一的情况?废弃物处理城市 是否有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是否有城市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 ?是否将城市 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运输到城市地理

56、、4离云郵鳶彫紺10:步骤三:确定计算方法能源活动羔靠幽斂願泓配嶄!104步骤三:确定计算方法工业生产过程二机化碳放:水泥生产过程、石灰生产过程、钢铁生产过程、电石生产过程E = ADxEFE排放量AD :产量EF :排放因子氧化亚氮排放:己二酸生产过程、硝酸生产过程三氤甲烷(HFC-23 ) m : 一氯二策甲烷(HCFC-22 )生产过程 全氟化碳排放:铝生产过程六IK化硫排放:镁生产过程、电力设备生产过程氢氟炷、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半导体生产过程 燈臓:皿曜F过程。105步骤三:确定计算方法农业活动10-步骤三:确定计算方法“排放源部门r默认排放因子来源L默认排放因子值 I能源活动-

57、化石燃料燃烧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 指南(2.1版)电、热采用跨省份区域性排放因子;其 他燃料采用分行业全国平均值生物债燃料燃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全国平均值-燃料谜逸排放(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全国平均值工业生产过程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全国平均值农业活动省级温室气休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跨省份区域性1非放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省级温室气体淸单编制指南(试行)省级排放因子废弃物处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全国平均值資J溢言田幽諺滙告107步骤四:收集数据非运营交通住宅建筑能源制造业建筑业公共建筑公用电力钢铁道路大型公建城镇公用热力水泥民航一般

58、公建农村1084 爲疝廊康聞况农林液渔业|工业51 数据收集I步骤四:收集数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统计、工信、发改、住建等部门行业协会等当地石油公司、天然气公司等税务部门、矿产等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生产企业等统计、农业、畜牧等部门实地调研林业、城建等部门环保、城建、卫生、统计等部门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等_ 丫普奇口座熒僅竺融部卩109步骤五:计算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活动水平X排放田子,110L步骤六:报告温室气体排放sn箕中(7JW)IS-其中:工业建筑业育业和公共Jt统ft*废鼻倾毫小访计黑用交化与林业序城市齢气体排放总量报告格式示例。城

59、市可基于同一组数据,根据不同读者的 需求,产出不同格式的报告,并增加对清 单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分行业碳核查电网企业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 化碳排放以及使用六氣 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 程产生的排放。发电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 氧化碳排放、脱硫过程 的二氧化碳排放、企业 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 产过程排放、电力、热 力调入调出产生的排放 和固碳产品隐含的二氧 化碳排放。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 产过程排放、C02回收 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 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 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 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11;分行业碳排查电

60、解铝生产企业 水泥生产企业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 化碳和全氣化碳。排放 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 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 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 放、净购入的电力和热 力消费引起的排放。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 产过程排放、净调入使 用的电力和热力相应的 生产环节的排放等。食品、烟草及酒、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 化碳和甲烷,排放源类 别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 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废水厌氧处理排放以 及净购入使用电力、热 力排放。11: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 化碳、氢氟碳化物、全 氣化碳、六氟化硫四种 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 业生产过程排放以及净 购入电力、热力所产生 的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