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民间舞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_第1页
苗民间舞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_第2页
苗民间舞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_第3页
苗民间舞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_第4页
苗民间舞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传统文化的概念上,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 间的区别。丁守和先生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确有不同。无 论从理论上或从事实上看,传统文化要广泛得多。”林牧先生说:“文化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至今还保存在人们心理和 行为中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而传统文化,那么是指一个 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除 此之外,较早提出这个区别的是庞朴先生,庞朴提出:“传统文化是 过去的已经完成的那些东西,是死的;而文化传统是那个活 的东西”。这一概念对于民族民间舞的开展来说,极为重要。首先 是尊于民间舞本身根于传统的特性,其次涉及民间舞面临文化全球

2、化 或现代化的冲击时,应该持有如何的态度面对。进入当代,中国民族 民间舞蹈创作日趋多样,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个人色彩的民间舞蹈作 品不断涌现。正如在第七届桃李杯民族民间舞比赛后,赵铁春与王昕 的总结:“为了寻求开拓编创模式,呈现出几种走向,其一,强调展 示民间舞蹈形式传统;其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来塑造民间人物形 象;其三,为表达编导个人情感和认知,而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改编、 加工、整合;其四,在传统形式上追求时代审美;其五,从史书文献 中提取角色形象。”靳苗苗的民间舞创作较早,最开始是从有喜 开始的,2002年创作出的老伴一举获得第一届全国舞蹈荷花杯 金奖,从此闻名于舞蹈界。之后编排的一系列如

3、水姑娘沉沉的 厝里情都推动她成为了当今舞蹈界不可忽视的一颗明珠。、对中国女性角色的突出在早期的老伴中,我们就能简单瞥见,靳苗苗主体意识中对于女 性角色的认知,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与男性的地位悬殊,但是在新时 代,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平等观念不断散播,在老伴中,女性的这 种主体建立,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尊重,都是新时代的女性社会角色的 变化所带来的。而到了沉沉的厝里情松毛岭之恋中,女性形 象的塑造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个作品都是围绕女性建立起来的, 都是身为妻子或母亲,抚育子女、团结家庭,单独肩负起家庭重任的 中国传统女性。在靳苗苗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看见“一个女人为了 国家为了大爱,坚韧团结的特性”。

4、这个主题或者是建立起来的女性 形象,不管及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想,或是歪曲的女权主义理解。而是 在中国传统的女性角色中,放大女性真正的伟大。女性不再是男权社 会中柔弱的附属品,而是能够支撑起一个家、一个民族的“女英雄”。 如沉沉的厝里情以阿嬷和阿公的爱情故事作为引子,阿公作为典 型的闽南渔民,常常出海。阿嬷从最初的单纯细腻的少女形象到成家 后成为打理家庭生活的大女人,再到后来成为一个坚毅的扛起家庭重 担的闽南妇女形象。围绕主题“回家”,将闽南女子的坚韧呈现在舞 台上。在靳苗苗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放大,绝不是“花木兰”式的独 特,而是既保存了传统女性的特点同时又彰显了中国女性的伟大与独 特。这样的女性

5、题材建设在国内舞蹈界中是极其少见的。二、民间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的现实意味(一)现实题材的搭建针对现实题材,有学者提出“现实题材”相对于“历史题材”而言, 通常与“当代”相关。在舞蹈创作上“现实题材”包含三方面内容: 即当代现实生活题材、“现实性”的革命军旅题材、民族题材,强调 以革命历史或民族题材,立现实生活之象,而且通常都采用既定舞蹈 语汇。也有学者指出,“现实题材”这个概念有三个维度:创作主 体、创作内容和表现对象。可以界定为:改革开放后,以中国人为创 作主体,主要取材于具有当代时代特征的现实生活、百姓世态的中国 大陆艺术作品。在靳苗苗的作品中,题材几乎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 关。从最初的有喜老

6、伴到近年来创作的沉沉的厝里情都 是取材于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现实生活。从老伴中,讲述一对老 伴逗趣、打闹、生气、携手相伴一生的故事;到有喜中,讲述了 一位怀有身孕的母亲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及出生之后的喜悦心 情;再到沉沉的厝里情当中,塑造的阿嬷与阿公之间的爱情,以 及阿嬷为了等待丈夫的归来的守望,都尽显当代之风,从人之常情入 手,带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反映出靳苗苗作为编导的强烈的现实诉 求。(二)现实形象的塑造 靳苗苗的作品中大量使用的形象都是生活在当代的人民群众形象。这 一形象确实立加上民族民间舞的传统素材,使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绽 放出它的现实意味。在老伴中,编导靳苗苗并未拘泥在传统的、 原

7、生态的人物形象上,而是选择了接近生活、接近群众的现实形象。 靳苗苗选取了相依相伴的老年人作为老伴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 靳苗苗并不追求意象化表达,她创作的作品具体、真实,对于人物的 塑造和建立真诚且贴切。为了形象的真实性,靳苗苗在创作中运用了 大量的生活素材加以叠加辅助。比方老伴中,运用了很多类似捶 背、搂腰、弹跳、拧耳朵等动作的夸张化表演,更加自然贴近生活, 表现现实生活中老伴之间逗趣、幽默的形象。老太太生气时的“拧耳 朵”“双脚跳”“跺脚”“拍腿”;开心时的“捂嘴笑”“摇头”“扇扇子”; 开玩笑时的“偷瞄”和害羞时的“扇子遮脸” “深情对望”等,这一 系列的形态动作与神态表情的刻画,都是来

8、自生活中真实的写照。三、借鉴戏剧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追求(一)对演员二度创作的要求在靳苗苗的作品中,在早期的老伴有喜中间,即使是在小作 品当中,靳苗苗的形象塑造一直都是在角色和演员之间推敲。包括其 在文章中写道:”在塑造老伴这个作品时,我和演员一起收集了 大量关于老年人的影像资料,定时收看电视台夕阳红的栏目,毕 竟作品要客观而真实的反映出老年人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是艺术 的源泉,而且是惟一的源泉这种贴近角色和情境的二度创作,在 舞蹈界内是极为少见的,大局部人都在研究动作,而靳苗苗却另辟蹊 径,研究起了表演。独白可以是无声的,也可以是有声的。无声的独 白,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联想获得很大的艺

9、术感染力量;有 声的独白,那么可以把人物内心的活动具体地告诉观众。莎士比亚就善 于用独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场面的戏剧性正在于独白表达的复杂 的内心活动。沉沉的厝里情中,靳苗苗极其擅长在排练过程中, 让演员带着角色的内心“独白”进行表演,比方我伸出手指向某处, 我的内心是在思考着“我要”,“独白”在演员的内心生根发芽, 更真切地理解这个行动与人物本身。“独白”让演员的内心对自己塑 造的人物更具有信念感,对演员的内心“独白”的把握,也让靳苗苗 在编创过程中,更注重舞蹈作品中整个开展的缘由。靳苗苗的民间舞 作品创作过程中对角色的塑造是极具自我风格的,对二度创作、演员 角色塑造的重视,让她的作品在舞

10、台上,独树一帜,风格独特。(二)叙事逻辑的严谨黑格尔曾提出“戏剧体诗又是史诗的客观原那么和抒情诗的主体性原那么 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的观点实际上论证了戏剧本身是客观行动 表达以及主观情致的相加。美国电影叙事学家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认为,“叙事是一个包括故事(Fabula或Story)情节(Syuzhet或Plot)和样式(Style)的系统。严格按照“开端 开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局”的情节逻辑线索来结构故事,这是传统 的中国戏剧采用的模式。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开展为主导,以事件的 因果关系为表达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 结局。在靳苗苗的作品中,特别是后期创作

11、的大型剧作,我们会看到 作品中叙事性是极为强烈的,并且在叙事逻辑上,有自己清晰的把握。 比方在沉沉的厝里情中,其挖掘到当地人民心中最大的主题“回 家”,以此为叙事原点,合理地呈现了闽南人民的真切的情感。全剧 共分为海的子民青梅往事良辰锦时海岸人家故乡月明 五个局部,讲述了阿月的童年、阿月的初恋、阿月的新嫁、阿月的持 家、阿月的相思,以及阿月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分别对应着“离家” “在家”“成家” “想家”和“回家”。整个剧情讲述,男孩女孩从相 识到相知再到相恋到最后的等待,有始有终,有缘有结,紧紧把握叙 事结构的完整性。(三)对审美整体性的追求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形式。在表现

12、上,不仅 重视视觉、听觉,同时也重视整个场面塑造的审美整体性。比方在张 艺谋的电影作品芳华中,他所运用的镜头、场景、构图、色彩等, 都需要符合他所要表达的主题。整个画面是完整的,审美倾向也是完 整的。什么时代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什么环境下的人是什么表现,可 以说,戏剧在这方面上,比舞蹈要做得更为成熟。戏剧所追求的情境 性以及所要追求的真实性,是舞蹈始终望其项背的。靳苗苗在这方面 是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在画面、场景、视觉和听觉上都迈出了自己的 一步。在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中,靳苗苗表现出的对审美整体性 的追求,主要突出在她对“什么地方的人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什么地 方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有完整的交代。在

13、闽南地区,由于地域的特 殊性,男子出海可能一辈子再不可能回来,他们是海的子民,信仰妈 祖。希望妈祖能保佑平安,希望出海的男人能平安回来。靳苗苗怀揣 着这份感动,在沉沉的厝里情中,围绕“回家”这一主题,塑造 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用当地人的情感塑造当地人的故事,这个故事 才真实可信,也才最能打动人。为了回归真正的“当地”,在该剧中, 靳苗苗使用了厦门小白鹭艺术团的演员,这个团的演员中大局部为闽 南人,让演员们以最真实的状态“生活”在舞台上。除此之外,在塑 造人物过程中,编导运用了大量的当地文化元素,比方“木偶戏”“拍 胸舞” “高甲戏”,包括剧中的“喝茶”“拾海”“织渔网”等,以及该 剧中独特的“

14、台湾腔”画外音设计,为整个作品定下了情境。并且其 将各种艺术门类围绕舞蹈本身以及叙事逻辑形成一个整体,不仅要尊 重舞蹈的形象,同时要顾及到音乐和服装等的形象性。在朝花舞段中, 靳苗苗称就是作曲家给了她灵感,“当时在与作曲家沟通时,我知道 自己要的形象是十六七岁的海边玩耍的少女,但是并不完整。作曲家 在采风的过程中,提出是不是和德彪西的那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很契合。”音乐的形象是极为重要的,它涉及音乐的结构、情感是否 与舞蹈相契合等,而不是各自表达。这种舞台上的审美整体性,是她 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特点。四、结语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靳苗苗作为舞蹈界中的一分子给出了自己 的答案,而这份答案中不仅有她个人的成长经历的养分,也有她对面 临文化全球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思考。汤一介先生提出:“文 化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