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_第1页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_第2页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_第3页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_第4页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原卷)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 雪骤(zhu) 差可拟(ch) 谢道韫(yn)B. 何所似(s) 柳絮(x) 无奕(y) 陈寔(sh)C.期行(xng) 太傅(f) 尊君在不(b) 非人哉(zi)D.王凝之(nng) 舍去(sh) 友人惭(cn) 欣然曰(yu)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3.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

2、将军王凝之/妻也 D. 待君/久不至4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B “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6下列对咏雪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

3、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所以并不能看出作者更欣赏谁的答案。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C.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太傅与小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D.本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分别比作“盐”和“柳絮”。7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B.元方是从“无信”“无理”这两方面反驳父亲的朋友的。C.从元方和友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个聪颖仁慧、知书达礼的孩子。D.文章的结尾,通过

4、“惭”“下”“引”三个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8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9下列故事,不属于表现孩子聪慧是() A司马光砸缸 B曹冲称象 C道旁苦李 D刻舟求剑10填空。(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

5、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咏雪中当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得到了两个答案,谢朗把雪比作“”,谢道韫则把雪比作“”。(2)“太丘舍去”的原因是友人“”。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在元方的批评下,认识到自己既“”又“”。(3)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_,_。(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出友人知错的句子:_,_。 (5)咏雪中写出谢公为孩子们对雪比喻,感到满意的句子:_。(6)你学过的哪些古诗词中有咏雪佳句?请写出两句来:_,_。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下面小题。【甲】谢太傅(f)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撒盐空中差可拟(_)(2)去后乃至(_)(3)相委而去 (_)(4)元方入门不顾 (_)12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4文言材料(1)把白雪比作柳絮好在哪?请简要分析。(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8、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遽:惊慌。唱:提议。王:通“旺”。说:通“悦”,愉快。承响:应声。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的“儿女”和“相委而去”的“去”都是古今异义词。B甲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判断句。C“公徐云如此将无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两句中的“如”意思相同。D“舟人以公貌闲意说”和“不亦说乎”中的“说”都是通假字。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俄而雪骤(_) 未若柳絮因风起(_)太傅神情方王(_) 诸人皆喧动不坐(_)17请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公 徐 云 如 此 将 无 归18翻译下面的句子。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19从甲乙两文看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10、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谢安幼年谏兄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世说新语_【注释】剡,shn县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谏(jin):规劝。念:怜悯;同情。容:面容;脸上的神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20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谢 以 醇 酒 罚 之 乃

11、 至 过 醉 而 犹 未 已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下车引之( ) (2)元方入门不顾 ( ) (3)未已 ( ) (4)欲放去邪( )22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2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24你认为谢安幼年谏兄应该出自世说新语的哪一篇?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并联系文章说说你的理由。A德行 B言语 C雅量 D政事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解析卷)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 雪骤(zhu) 差可拟(ch) 谢道韫(y

12、n)B. 何所似(s) 柳絮(x) 无奕(y) 陈寔(sh)C.期行(xng) 太傅(f) 尊君在不(b) 非人哉(zi)D.王凝之(nng) 舍去(sh) 友人惭(cn) 欣然曰(yu)CC.“不”是通假字,应读fu。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结合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A项,“儿女”在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3.

13、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待君/久不至 C 【分析】ABD正确。C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C4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CC项中前为“拉,牵拉”,后为“引起,使出现”。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B “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14、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D考查古代文化常识。D项“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表述不正确,“小弟”是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6下列对咏雪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所以并不能看出作者更欣赏谁的答案。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C.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太傅与小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D.本文运用了

15、比喻的手法,将“雪”分别比作“盐”和“柳絮”。AA项中从“公大笑乐”及文末对谢道韫身份的交代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的答案。7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B.元方是从“无信”“无理”这两方面反驳父亲的朋友的。C.从元方和友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个聪颖仁慧、知书达礼的孩子。D.文章的结尾,通过“惭”“下”“引”三个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BB项中的“无理”应为“无礼”。8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

16、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BA项,惠赠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项,寒舍是谦辞,不能用来指别人家。D项,家父是谦辞,指自己的父亲,不能用来称呼别人的父亲。9下列故事,不属于表现孩子聪慧是() A司马光砸缸 B曹冲称象 C道旁苦李 D刻舟求剑D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刻舟求剑”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比喻人的眼光未

17、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所以D项不能表现孩子的聪明。故答案为D。10填空。(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咏雪中当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得到了两个答案,谢朗把雪比作“”,谢道韫则把雪比作“”。(2)“太丘舍去”的原因是友人“”。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在元方的批评下,认识到自己既“”又“”。(3)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_,_。(4)陈太丘

18、与友期行中写出友人知错的句子:_,_。 (5)咏雪中写出谢公为孩子们对雪比喻,感到满意的句子:_。(6)你学过的哪些古诗词中有咏雪佳句?请写出两句来:_,_。 (1)南朝宋;刘义庆;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2)过中不至;无信;无礼(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4)友人惭,下车引之。(5)公大笑乐。(6)吟咏雪的即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重职,喜好文辞。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

19、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 “寒雪日”交代时间是一个下雪的日子;从内集可以看出地点是在家里;人物有谢太傅和他的儿女们;事件是讲论文义,即讲文章的义理。(2)-(6)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与背诵。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f)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20、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撒盐空中差可拟(_)(2)去后乃至(_)(3)相委而去 (_)(4)元方入门不顾 (_)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

21、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4文言材料(1)把白雪比作柳絮好在哪?请简要分析。11(1)相比 (2)才 (3)舍去 (4)回头看 12B13(1)不久(或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14柳絮是轻盈的,把白雪比作柳絮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具有美感。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再结合句意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2)句意:当他离去以

22、后,他的朋友才来到。乃:才;(3)句意:抛下别人就离开了。委:丢下,舍弃;(4)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12本题考查句子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据此可断句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故选B。13本题考查文中句子的翻译。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欣然:高兴的样子。然: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重点词语: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14

2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表达作用的能力。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漫天飞舞的特征。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更突出了雪的轻盈。(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

24、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遽:惊慌。唱:提议。王:通“旺”。说:通“悦”,愉快。承响:应声。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的“儿女”和“相委而去”的“去”都是古今异义词。B甲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判断句。C“公徐云如此将无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句中的“如”意思相同。D“舟人以公貌闲意说”和“不亦说乎”中的“说”都是通假字。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俄而雪骤(_) 未若柳絮因风起(_)太傅神情方王(_) 诸人皆喧动不坐(_)17请用“

25、/”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公 徐 云 如 此 将 无 归18翻译下面的句子。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19从甲乙两文看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15C16不久,一会儿 趁、乘 正 都 17公 徐 云/如 此/将 无 归。18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愉悦,便仍然摇船向前(不停止)。19从甲文可以看到谢安是一个关爱晚辈,注重对晚辈的培养,尊重晚辈的人;从乙文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人。(意对即可)15.C.错误,句意: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如,像,句意: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如,及,比得上。故选C。16.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句意为:不

26、久,雪下得紧了。俄而,不久,不一会儿。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飞舞。因,趁、乘。句意为: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方,正。句意为: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皆,全,都。17.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 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公徐云/如此/将无归。18.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

27、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以,因为;说,同“悦”,愉快;犹,仍然;去,指划船前进。19.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的事件,来分析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甲文写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对于侄子侄女两个人对“雪”的比喻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可见其和蔼可亲,关爱尊重晚辈,注重对晚辈的培养;乙文根据文中的有关信息“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公徐云如此将无归”可以看出其沉着冷静

28、、临危不乱,气度不凡。(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谢安幼年谏兄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世说新语_【注释】剡,shn县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谏(jin):规劝。念:怜悯;同情。容:面容;脸上的神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20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谢 以 醇 酒 罚 之 乃 至 过 醉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