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课件_第1页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课件_第2页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课件_第3页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课件_第4页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播效果理论(4) 第23讲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枪弹论适度效果论有限效果论强大效果论大众传播效力19101940196019701980第十二章 传播效果理论第一节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 培养理论第四节 新闻框架理论第五节 “知沟”理论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理论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导言:新闻框架理论和框架效果研究研究那些问题?新闻与受众:新闻是人们判断环境变化并采取环境适应决策的主要信息依据。新闻与现实:新闻不是现实“镜子式”的反应。而是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即是对现实世界以及意义的一种重构

2、或“建构”。新闻与“建构”:新闻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新闻是如何“建构”的?这种建构会产生设么样的社会影响?内容提要一、框架与新闻框架二、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四、框架研究的意义一、框架与新闻框架1、贝特森与框架2、戈夫曼与框架3、个人框架与组织框架4、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5、新闻框架的四方面含义解答:什么是元传播?什么是框架?如何理解新闻框架?1、贝特森与框架框架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概念,最早见于人类学家G.贝特森,1955年的论文一项关于玩耍与幻想的理论(1)元传播:人们为了有效的传播,对所传递的符号的定义以及诠释规则的约定。元传播是由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

3、合:感官刺激符号、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指代以及传授双方围绕该符号产生互动行为的规则。例如,在动物园中一个猴子开玩笑地咬另一个猴子时,两个猴子都明白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尽管它们看上去像是真正的战斗。这个“咬”的信息就是一个元信息传播的讯息它说:“这是一个玩笑,不是战斗。”为先决条件的。 (2)框架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概念,框架:即信息传递双方对所传递的符号的诠释规则。例如:点头YES;摇头NO2、戈夫曼与框架1974年;社会学家,E.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框架: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框架的作用:人们对于现实生活讲演的归纳、结构和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

4、感知、归纳众多具体信息。框架的含义:(1)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我们过去的实际生活经验(2)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P68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认知结构。3、个人框架与组织框架(1)个人框架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等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2)组织框架组织新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体现着一个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以及其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例如,一个记者选择新闻素材、判断新闻价值、突显新闻视角、确定报道的立场,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以新闻记者的个人新闻框架,而

5、这篇新闻稿经过编辑部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新闻立场及其原则进行把关、修改加工和版面处理的过程之后,则体现了媒介的组织框架4、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1)媒介框架各类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2)新闻框架媒介框架用于新闻建构中即新闻框架具体而言,新闻媒介进行新闻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的准则。5、新闻框架的四方面含义(1)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2)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意义的建构。如伊拉克战争:反恐、反独裁、解放伊拉克人民;资源争夺、霸权主义等(3)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不可能事无巨细;中

6、心议题或中心思想(4)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具有重要影响框架效果。二、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一)案例研究(二)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解答: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什么?在一篇新闻中,新闻框架会主要通过哪些要素呈现出来?1、案例研究案例:R.M.恩特曼,美国主流媒体对两个类似的航空事件的报道与定性韩国航空事件:1983年9月1日;苏联击毁进入苏联领空的韩007号客机,269人遇难美国主流媒体:定性“道义暴行”、“邪恶”和“犯罪”伊朗航空事件:1991年美国击落往返于阿巴斯港和迪拜的655号客机,290人遇难。美国主

7、流媒体:定性为“技术问题和“事故”研究:两种机制对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有重要意义2、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1)报道规模控制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来放大或淡化某个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在韩和伊朗两个航空事件的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多前者的报道远远多于后者。查阅p211表12-2(2)具体信息的呈现 新闻报道中至少有四种显著因素帮助建构新闻框架1)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实施人、责任人或机构韩事件苏联政府及其领导人;伊朗技术失误或操作人员失误2)身份认定对空难受害者身份属性的提示和定性韩事件受害者作为“人”的属性更为清晰,彰显了事件的“人性惨案”的性质;伊朗受害人没有

8、得到同样的报道,淡化处理3)归类打包将新闻事件归类于不同的性质范畴,贴上标签的过程韩事件:归类有预谋的“攻击”、“犯罪”、“邪恶”的道德判断范畴;伊朗事件:纳入“技术事故”或“失误”的范畴4)引申泛化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做一般意义上的阐释韩事件:上升到苏联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层面上加以拷问;伊朗事件:仅仅作为技术失误来处理恩特曼研究发现:媒体的新闻立场、新闻事件与媒体所在国的利害关系是美国主流媒体对两个类似事件采用完全不同的新闻框架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同的新闻框架是通过一些巧妙的不易为人觉察的信息呈现策略来实现的其他学者的新闻框架研究:W.A.加姆森的新闻框架架构:第一层是“框限”即决定新闻取材的范围

9、,主要是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第二层是“内在结构”,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与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中国学者框架研究: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三民书局,1999。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新闻框架研究的三个领域媒介的生产框架研究新闻文本的框架架构研究新闻框架效果研究三、新闻效果与受众框架(一)框架效果1、框架效果2、框架功能(二)受众框架1、受众框架2、受众框架的构成解答:什么是框架效果?什么是受众框架?新闻框架的四种具体功能是什么?(一)框架效果

10、1、框架效果框架效果即框架在人们在处理信息时所带来的影响,包括信息处理结果的影响、对信息的价值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反映的影响等。心理学家D.卡尼曼和A.特维尔斯,20世纪80年代实验假设发生了一场致命的传染病,有600人可能被感染并导致死亡,并设计了两组救助方案。两组方案四种不同的表述,其实预期的结果是一样的。不同的表述对决策选择的影响决策(一)方案表述内容选择率方案A200人可以获救72%方案B600人可以获救的概率1/3;无人获救的概率2/328%决策(二)方案表述内容选择率方案C将会致400人死亡22%方案D无人获救的概率1/3; 600人可以获救的概率2/378%不同的表述框架性质影响了

11、被实验者的选择。表述框架是正面的,人们倾向于肯定,负面的则倾向否定这种影响就是心理学上成为“框架效应”传播学成为“框架效果”2、框架功能(1)提供问题定义(2)阐释事件原因(3)提供道德评价(4)示意解决方案框架效果并不是绝对的。框架功能只能在与受众框架的互动过程中,透过受众框架的过滤才能发挥其效果。大众媒体的新闻框架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可以营造具有某种特色的信息环境,进而引起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特定反映。韩国航空事件后,美国民众一致苏联“残暴的屠杀”可以归功于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效果。(二)受众框架1、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2、受众框架的构成受众框架由受众

12、的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网络、选择性接触等因素组成围绕不同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各种舆论反映,实际上是大众传播的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四、新闻框架研究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至今,框架研究,传播学热点主要观点:大众媒介通过建构不同的新闻框架向大众呈现现实、定义现实。媒介呈现和定义现实的活动有特定的倾向性,这些倾向来自于媒介的新闻立场、利益关系以及新闻生产的特殊规律的制约。主流媒体的主导性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现实会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框架效果又不是绝对的。它只能经过与受众框架的互动才能体现出来。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大众传播活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新闻框架与议程设置联系:媒介议程必先达

13、致一程度,方能产生框架效应区别:从涉及范围看,新闻框架背后的意识形态,涉及到新闻生产的社会制度以及新闻生产者个人的政治倾向以及社会的文化背景。比议题设置理论涉及的内容和议题更加广泛。从方法论上看,议程设置理论是定量研究,框架理论是定性研究参考文献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第四节 思考题1、什么是元传播?2、简述框架的定义3、如何理解新闻框架?4、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什么?5、在一篇新闻中,新闻框架会主

14、要通过哪些要素呈现出来?6、什么是框架效果?7、什么是受众框架?8、新闻框架的四种具体功能是什么?9、比较新闻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思考:我们知道社会在不同阶层、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等之间对于知识和信息掌握和吸收的程度的存在着差距。那么,随着媒体的发展和多样化,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和网络、手机等媒体的普及,这种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呢?内容提要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一)“知沟”假说(二)“上限效果”假说三、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一)“信息沟”和“数字鸿沟”(

15、二)“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知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背景:教育机会平等化的社会呼声高涨。美国政府推出了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改善贫困儿童的教育条件*芝麻街案例1969年首播,美国一套著名的幼儿教育电视节目,内容寓教于乐,由布偶担任主角。共41季,4238集,是美国电视历史上最长的儿童电视节目。在120个国家播出。有20个国际版本,活了109个艾美奖*制作和播放芝麻街的初衷: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媒体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结果发现,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的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二

16、者之间的差距。1970年,美国学者P.J.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提出了“知沟理论假说”*主要观点: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蒂奇诺(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多林诺(社会学教授)、奥利娅(社会学助教)(一)知沟假说 松伯格知沟假说模式图(p216):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远高于低者,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的知沟会不断增大。二知沟理论以及反命题 蒂奇诺认为,造成知沟扩大

17、的原因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传播技能:受教育的程度越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就越强,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强2.已有知识储存量:知识储备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社交范围: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4.选择性心理机制: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的程度越高;经济水平低的人很难找到与之价值观和态度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就会降低。广告一般针对中高层的消费传播,会忽视弱势群体、老年人等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一定深度信息的印刷媒体的受众集中于高学历阶层关于中国东西部“知沟”研究的案例研究发现:中

18、国东西部在媒介设施方面的差异明显缩小,只狗现象几乎不存在与东西部大城市之间(北京、上海、兰州)。但是知沟广泛存在于各区域以“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媒介接触”等因素划分出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 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初探(张国良、丁未 2002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6年第17次互联网调查报告公布东中西部人均上网基本数据显示:在网民普及率上,东部为13.0%,中部为5.7%,西部6.0%;在IPv4(互联网协议的第四版,即IP协议的版本号是4)拥有率上,东部为9.4%,中部为2.1%,西部为2.0%;在每万人域名数上,东部为40.4,中部为6.7,西部为6.8

19、;在每万人网站总数上,东部为11.0,中部为0.3,西部仅为0.2。从上述数据可知,无论是网民普及率、IPv4还是人均拥有域名,我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都差距明显,而在每万人网站总数上东部沿海更是中西部的20倍之多。两相对比,东部沿海占有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中,东部沿海已经与中西部地区形成巨大的知识鸿沟。我国城乡之间的“知沟”差距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0年第26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镇网民规模达到30492万,占比72.6%,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仅占整体网民的27.4%。网络资源少,网民规模小,网际传播差成为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而这种常态的

20、后果便是用ATM机存取款、网购火车票、去京东买电器等很多之于都市人来说便捷的生活方式,之于乡村群体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同一区域强势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知沟”现象 强势群体可能以高端手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工具,弱势群体则可能以低档电脑、普通手机、台式电脑为工具,反映在宽带接入质量和带宽速率上,接入成本直接限制了弱势群体的使用质量而在信息智能与个人动机方面,强势群体由于以富裕阶层、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为代表,这些人群受教育程度高、科学与文化素养优越,甚至多数在社会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在网络传播中能够更多的吸收深度知识和社会公共热点,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较之弱势群体更有质量和效果。1977年,J.S.艾蒂

21、玛和F.G.克莱因提出了“上限效果假说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结果不是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的,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获得知识的速度快,上限来得早;低者虽增加速度慢,但在上限上终能赶上高者。论据: 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大众传媒传播的不是“高、精、尖”知识,而是“一般”知识) 2.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3.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二)“知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 评价: 应该承认,艾蒂玛等人的“上限效果”,在个人对待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 但是 ,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中过程中,这个上线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因为一个人某方面的只是出现饱

22、和后,与此同时会开始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然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 此外,还存在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问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可能早已大打折扣了。 因此,认为通达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知沟理论和上限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信息社会是否也面临这类问题呢? “信息沟”与“数字鸿沟”1、“信息沟”与“信息沟”理论知沟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早在1974年,N.卡茨曼就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

23、理论。主要观点:(1) 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每个成员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即现有信息水准较高的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是因为:新技术的早期效果首先带给传播活跃、既有信息积蓄量大的社会群体;对新技术以及传播内容的接触和使用需要相关知识,这对信息贫困者不利;采用新技术需要经济条件或其他资源,这些资源的现实社会分配并不均等;现有信息水准的程度与采用新媒介技术的积极性成正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比人强大的多,信息富有者能更早地使用这些先进的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3)新媒

24、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老沟未填,新沟又现。 (一)“信息沟”和“数字鸿沟”2、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一篇报告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一般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即“ABCD”:A(Access)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B(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这与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去向等更适合哪些群体使用和受

25、益。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延伸。关于2010年中国微博使用差异案例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中心调查显示:不同学历的用户关注微博的内容很不一样,高学历(博士和硕士)的用户关注业内专家;低学历(高中或中专以下)学生用户关注明星和偶像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沟知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传播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讨缩小或改善这些差距的对策。有关“知沟”、“信息沟”或“数字鸿沟”的理论或应用研究爱主要有三个方面: 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罗杰斯创新与普及。从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

26、质手段的普及过程调查入手,分析知沟现象出现的原因。指出知沟的根源在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要解决“知沟”问题,需抑制社会的两级分化机制。 2. 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早期关注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7080年代研究的着眼点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 对策:把援助重点放在贫困阶层,尤其是放在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上(二)“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扩展到了整个信息社会规划和建设领域。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某中意义上也是试图通过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所有的人提供均等的传播机会,以期缩小社会阶层间的信息差距乃

27、至“知沟”的设想。 3、媒介素养的研究媒介素养的定义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认为:媒介素养: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定义为: 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媒介素养包括六方面的能力:1、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2、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3、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4、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5、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6、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媒介素养的研究分期根据布金汉姆等人的研究,媒介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1、保护主义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对大众媒体中的暴力、低俗内容批判,保护青少年成长,通常采用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价值观上有鄙视大众文化推崇精英文化的色彩2、注重辨识能力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拟态环境”的思想在媒介素养研究中产生影响,关心的交代你在于人们如何形成区分媒介架构的“现实”和真实世界的能力。开始承认大众文化的部分合理性。采用文本分析和处于“鉴别”目的的媒介体验教学成为主要方法3、能动福全阶段(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