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课件_第1页
劳动力流动课件_第2页
劳动力流动课件_第3页
劳动力流动课件_第4页
劳动力流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劳动力流动 案例引入 在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开春以来,我们这儿的农民快跑光了。连续二十多天来,东风大卡车(坐不起客车)没日没夜的满载着外出打工的农民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城市。我们乡有40000人,其中劳力18000人。现在外出25000人,其中劳力15000多人。”(世纪中国,2001年7月25日)。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一、劳动力流动的的概念与类型 (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定义: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含义: 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是劳动者;流动的

2、原因是市场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差异;流动的范围是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流动是劳动者所做出的迁移或转移决策。 相关概念区别: 劳动力流动与一般商品流通:前者是人,后者是物;商品叫流通,劳动力称流动;一般的商品流通会发生所有权与使用权同时转移,而劳动力流动只让渡自身的使用权并不让渡自身的所有权。 劳动力迁移与劳动力转移:前者改变常驻地户口,后才不一定改变常驻地户口;前者流向是单向性的,后者是多向性的;前者常驻时间和常驻地是一致的,而后者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分离的。(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1.按流动的时间可以分为: (1)永久性迁移 (2)常年型流动 (3)季节型流动

3、 (4)临时型流动 2.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 (1)聚集型流动 (2)扩散型流动 (3)替代型流动 (4)水平型流动 (5)垂直型流动 (6)跨越国境型流动 3.从流动的意愿上分为: (1)自愿型流动 (2)非自愿型流动 4.在劳动力流动方向上分为: (1)单向型流动 (2)往返型流动 (3)对流型流动 5.从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上分为: (1)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2)职业间的流动 (3)部门、或行业之间的流动 (4)劳动力的产业流动 (5)劳动力市场间的劳动 (6)地区之间的流动 (7)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 (8)角色转换流动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与必要条件 (一)劳动力流动的基

4、本假设 1.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地选择流动行为。 2.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流动的选择性,而雇主只有选择性没有流动性。(二)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 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专门化。 劳动者本身的条件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与劳动力流动的规律 (一)劳动力流动的机制 1.劳动力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工资机制 (2)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 (4)风险机制 2.政府调节机制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国家还必须运用

5、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劳动的流动进行调节,以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二)劳动力流动的规律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 3.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 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5.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 第二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一、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自愿流动的劳动力中多数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而经济动机是个人自愿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决定劳动力流动的则是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只有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大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时,劳动力流动的愿望才

6、会付诸实施,否则,不可能产生劳动力的流动。 (一)劳动力流动成本 1.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 2.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 (1)流动影响与地区公共服务相关的税收水平,即存在劳动人口净流入的地区,其人均承担的与此相关的税收将下降,而人口净流出地区则人均税收上升(当公共服务由固定规模的公共设施提供时)。 (2)流动使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的公共服务出现供求不平衡现象,从而影响流入地原居民所接受的服务质量。 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 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 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 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二)劳动力流动的收益 1.劳动

7、力流动的私人收益()直接收益。劳动者流动的直接收益来自劳动者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净值差额的总和。()间接收益。它是指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引起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心理收益。这是指给流动者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2.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1)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3)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三)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决策 劳动者流动的决策取决于流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当劳动力流动的净收益为正数时,劳动者才可能做出流动的决策,劳动力流动才会发生。如果流动成本大于流动收益时,劳动力流动的净收益为负数时,由于流动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劳动者就不会做出流动的决

8、策,流动也就不会发生。流动净收益现值=流动收益现值流动成本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一)年龄 年龄是劳动力流动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随家庭规模扩大而成倍增加。(三)受教育程度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劳动力流动大小的重要因素。 (四)流动的距离 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可能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五)失业率 劳动力流动还要考虑失业的状况,根据人力资本原理,失业率高的地区通过劳动力流出,将使流动者的净收益增加。(六)工会力量 工会力量的强弱,能对劳动力流动决策起到一定的作用。(七)国家和地方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策影响着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八)流入地的环境

9、质量和气候条件 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策。(九)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国际决策。如果跨国流动,对流入地来说,语言、政治压迫和战争会导致国际的劳动力流动。三、劳动流动的优化决策社会标准:劳动力流动在整体上要能充分地、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能够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等。企业标准: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其效率;能够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劳动者标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智和潜能;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能够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等。第三节 劳动力(人口)流动理论一、劳动力流动的成

10、因理论(一)马克思和列宁对人口流动原因的考察 1.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两类分工:自然分工: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分工最初在家庭内部和单位内部进行社会性分工:由原来不同而又相互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而产生。 2.过剩人口 人口增殖 、自耕农破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入侵都会出现过剩人口寻找谋生门路的流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强迫移民 下,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 3.大机器工业化和城镇化 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从而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又为城市进程输送了大量流动人口,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4.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发展,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由此引发的产业

11、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或削减,也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二)拉文斯坦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 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在人口迁移规律(1889年)一文中认为:(1)人口迁移与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制造业、商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明和运用,使得人口迁移规模日渐扩大。(2)在经济因素上,地区收入的差别和沉重的赋税负担是促使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原因。(3)其它因素促使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过剩、受歧视和压迫的法律环境、沉重的赋税、气候不佳、生活环境恶劣等(三)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 1.配第-克拉克定理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政治算术(167

12、2)中提出了不同产业的收入差异定理 1935年新西兰学者费希尔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但没有总结出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在配第收益差异定理和费希尔三次产业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印证了配第早年的定理。所以,后人把克拉克的结论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加后减少,第三产业将不断增加。 2.库兹涅茨法则 (1)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

13、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工业部门劳动力上升的份额低于或等于服务业部门。 (3)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四)博格对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分析 创始人:博格(Bogue), 20世纪50年代末。观点:在人口流出地,存在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居民推出常居地。产生推力的因素: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和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沉重的税负等。在推力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拉的力量:包括家人团聚的欢乐、熟悉的社区环境等。人口流出的原因:推的力量大于拉的力

14、量,推力占主导地位。劳动力之所以选择流动是因为流入地的拉力比推力更大,拉力居主导地位。 (五)ES李对人口流动原因的解释( 人口迁移理论, ES李(EverettsSLee,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迁出地的因素(2)迁入地的因素(3)中间障碍因素(4)迁移者介入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因素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引起和促使人们迁移的倾向排斥和阻碍其迁移的倾向(六)库兹涅茨对人口再分布的研究 库兹涅茨(Kuznets)在分析19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口再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指出,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变量。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人口增长会自发刺激人口从过度密集地区流

15、向相对稀少的地区,以开拓自然资源,从而进一步引起人口流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技术进步造就的经济增长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形式对人口分布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可以说,经济增长由技术变革引导,而人口分布变动则是适应经济机会变化的结果。直接适应这种变化的是通过人口流动而形成的人口分布。因此,人口流动是适应技术变化而导致经济机会(企业投资机会、劳动力就业机会、要素的收入增加机会等)变化的主导机制。 二、人口流动规律(一)拉文斯坦对人口流动规律的初步概括 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于1885年6月在英国皇家统计学杂志第48期上发表了人口迁移规律一文,对英国1871年至18

16、81年的人口迁移做了分析。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迁移的主体是短距离的迁移(2)在一定时期里,有人从某地迁出,马上又会有人迁入该地,填补因人口迁出形成的空缺。(3)每个主要迁移流会造成一个补偿性反迁移流。(4)长距离的迁移者通常是迁往大城市(5)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迁移的倾向弱(6)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二)ES李对人口迁移规律的总结 ES李(ESLee)于1966年在其人口迁移理论一文中,除了前边所述的对人口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外,他还对人口迁移的规律进行了总结,他对人口迁移规律的概括主要有人口迁移的流量、流向、迁移者的特征三方面的内容。三、扎林斯基的人口流动阶段论 1971年,人口学者扎

17、林斯基(Wilbur Zelinsky)在美国地理杂志第61期发表了人口流动转变论一文,认为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关,也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存在密切联系。他把人口流动与人口转变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人口流动转变的五个阶段论。人口流动转变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口很少流动。第二阶段,早期转变社会阶段。随着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出现了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同时也在国内拓荒和在国外建立殖民地。第三阶段,后期转变社会阶段。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抑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移民国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放慢。第四阶段,发达社会阶

18、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速度较以前更低,然而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增强。第五阶段,未来超发达社会阶段。推测大多数居民移动是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对于来自发展中地区的非技术工人的大量迁入,发达地区可能予以控制。所以人口流动也要与该国当时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四、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理论(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 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 H.勃克(J. H. Boeke,1953)提出的,是指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由荷兰人所经营的现代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在曼彻斯特学报1954年5月发表的劳动无

19、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的模型。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部门;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农业部门的城市工业部门 。三个假设前提() “零值劳动力”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假设() “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劳动力生计的收入决定资本家支付工资的下限;() “资本家剩余用于投资”假设。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过程经历农业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阶段和资本增长超过劳动供给两个不同的阶段,如图: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的评价意义:第一个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为

20、发展经济学开辟了新思路。把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揭示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客观规律。缺陷: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不存在失业的假定与现实不符;强调工业部门发展,忽视农业部门发展;把不变工资水平作为分析基础,与实际情况有差异;零值劳动力假设在计量上有缺陷;把资本积累看作工业部门扩张和经济发展的惟一源泉,忽视了技术进步的作用。 (二)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劳动力流动论1961年9月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GRanis)、费景汉发表一种经济发展理论一文,提出劳动力流动理论。平均产量NSCLWA农业劳力 MPLl曲线 ASS曲线 YGPZDU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粮食短缺点 商业化

21、点 1.对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 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变为大于零但仍低于制度工资。 第三阶段: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边际生产率逐渐高于制度工资,农业劳动力的工资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由其边际产值决定,工业部门吸收的农业劳动力的工资是由市场机制决定。 2.拉-费模式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发展(1)补充了刘易斯模式对农业发展认识的不足;(2)克服了刘易斯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认识上的局限;(3)认识到了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拉-费模式的缺陷和刘易斯一样认为农

22、业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这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不符;把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看成是由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决定的,并且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农业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也不合理;只论述非农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转移的关系,并没回答发展中国家在各种约束下如何发展非农经济问题。(三)乔根森的剩余农业劳动与二元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是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充分必要条件 他不同意刘易斯把农业剩余劳动力作为转移到工业部门的惟一必要条件,认为农业剩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工资水平不是不变的,而是不断上升的 在乔根森模式中,工资水平不是固定的而是上升的,

23、此观点与刘易斯模式、拉-费模式相对立。 3.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存在隐性失业的阶段,也就是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隐性失业消失阶段,这时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低于以农产品计算的实际工资率,工业部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三阶段:两个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不变的工资率。前两个阶段属于古典发展阶段,而第三阶段可以解释为二元经济理论的新古典阶段。 .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不在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在于人们消费结构的必然变化 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是无限的。 .二元经济的两种分析方法比较二者的主要区别古典模式(刘易斯和拉-费)新古典模式(乔根森)假设存在剩余劳动力假设以农产品计算

24、的实际工资率是固定的在隐性失业消失之前,农业人口必须绝对减少;贸易条件不可能是经济内在决定的;假设劳动力不会出现过剩假设实际工资率是可变的农业人口可能有增加、减少、保持不变三种情况。贸易条件是由内在的经济因素决定的。二者的一致性:二者都假设,当工业产出对农业产出的比率提高时,储蓄占收入的比率也会提高。二者都满足于用提高储蓄对收入的比率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二者都假设,储蓄只来自工业部门的利润。乔根森模式的优势:更强调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更着重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否定了固定工资假说,更接近现实。乔根森的模式的缺陷:有些与刘易斯和拉-费是共同的。如忽视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城市的失业等。最

25、明显的缺陷是关于粮食需求收入弹性的假定。(六)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假定农村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部门却有大量的失业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过程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有技术的农民迁入城市后首先是在城市传统部门呆一段时间 第二阶段,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了收入稳定的固定工作,融入了城市人的行列。.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决策决策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 (城市预期收入与农村预期收入的差距)与城市就业概率。 决策理论具有以下三点含义:促使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利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人考虑(也包括心理因素);人们做出的流入城市的决策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而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预期收入包括工资

26、水平和就业概率两个因素。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过程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是通过就业概率机制来实现均衡的。在工业化初期 ,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较高的就业概率,诱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随着城市劳动力增加,其就业概率下降使得城市劳动力供给增长率下降到等于城市劳动力需求增长率。5. 托达罗的政策主张与其它二元经济不同,托达罗模式的政策的含义是如何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严重失业问题。 ()必须消除

27、一切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 。()不宜过分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式评价模式特点:农村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却有大量的失业;城市部门的工资是由政府和工会等决定的因而不是固定的,而是上升的;特别重视就业概率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特别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对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作用。模式的贡献 :比前三模式更贴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纠正了传统模式只注重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诸如农村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措施。缺陷 : 假定农村不存在剩余劳动力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假定流入城市的农民必定在城市里找工作而不返回农村 ,并不全都如此;没有看到人口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情况。第四节 工作调整和工作搜寻一、工作调整(一)工作调整的原因雇员非自愿性工作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被解雇雇员自愿性工作调整的原因是辞职(二)工作调整的人群特征青年人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