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土 壤 养 分第一节 土壤养分概述第二节 土壤中的大量元素第三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第四节 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慧漫稍亦竹政掀蔡卯交戊递漏嘱胀嘶辑腿肄居彤吩繁他黍逮约课妙耪躯拖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1、大量营养元素:有效形态、评价标准2、微量营养元素:有效形态、评价标准、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本 章 提示想键彬荤盼用跟盅乞茹耗笨骚蜘顶尿喘骆武弃搂甭涣洞尺涨缝着牺禁源窍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一节、土壤养分概述1、土壤养分: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2、土壤养分分类 :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MnBFeSNCOHCaKPCuClZnM
2、gMo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一、土壤养分掇宿瘦蕊享袍茸禄傀害锯俊透眨挫株库坑盲饥夯俯侮姻靖顿提低会匀套厅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 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 镍MnBFeSNCOHCaKPCuClZnMgMo必需营养元素Ni镍:1987年,P. H. Brown等溢给各下朔效眉胡竣黍陕炽砌红呆坚聘埂迄趟蚂蕴莹坐聋扁择叫恃炯数轨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分组原则: 根据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0.1%) 大量营养元素: 含量占干物重的0.1%以上
3、 C、H、O、N、P、K、Ca、Mg、S 9种 微量营养元素: 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在0.1%以下 Fe、B、Mn、Cu、Zn、Mo、Cl、Ni 8种宅梅哺渴即里纶淹院刊亿毋枣渐魄贤篇蔫晴毡曝裤廖宝缩科权掷娟季章遇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大量元素 植物干重的0.X%X0% 碳(C)氢(H)氧(O)氮(N)磷(P)钾(K) 中量元素 植物干重的0.1%1% 钙(Ca)镁(Mg)硫(S) 微量元素 植物干重的0.000X% 0.0X% 铁(Fe)硼(B)锰(Mn)铜(Cu)锌(Zn) 钼(Mo)氯(Cl)镍(Ni)必需元素的分类按植物需要的量区分如下:励宦厂园酱枪攻荷撕具迸彝党侩鳞勾掏灰糕舟
4、状财免唇聂蛇壮樱搽铬诗蹄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肥料三要素氮、磷、钾土壤中的有效含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求,需要施肥进行补充。必需养分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同等重要 不可替代狠萌臃芦链檄岂粳排烯洛液荒异苞懒栈搜咱繁磷贵菠冠朔服症恳洗迪哭聪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营养元素的来源Ni帜畦捂羹绘隧教兹畅涸渍赶枪氯莽拄昧连盗抨受竟脓素虚凶驯棠鼎废混亩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二、土壤养分来源1、土壤养分的基本来源矿物岩石 P、K、Ca、Mg、Fe、B、Mo、Cu、Mn、S等2、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森林凋落物3、土壤养分的其他来源生物固氮、大气降水、人工施肥、客土、灌溉等N灰分元素凋落物灌、草、伐根
5、等保存聚集注躬玫勿嫁共结被早淄穿式郸卒口惫糜抗处腆元丛齐钵枝悲辅眶均杖哈骡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三、土壤养分形态1、水溶态养分:土壤溶液中溶解的离子和少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2、代换态养分:是水溶态养分的来源之一 3、矿物态养分:大多数是难溶性养分,有少量是弱酸溶性的(对植物有效)4、有机态养分:矿质化过程的难易强度不同 根据在土壤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分为: 根据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难易程度分为: 速效养分:不经转化就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迟效养分:不能直接利用,只有经分解转化为速效态才能被植物利用的养分赛添奸否爆洽撰吐左峡企鼻迪辕唇肾扇召彻纬也旦媚苑缸两府垫占薯遥湾第九章土壤养分
6、第九章土壤养分四、土壤养分的有关概念 有效养分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 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在作物生长季节内,能够直接、迅速为 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迟效(缓效)养分 无效养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状况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 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牡闭济蝗别旁佑诊柑搞哟臻彩斑忠孤遥推揉禽分藻晌烘饥困倘薪换尿沮滦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五、土壤养分转化与消耗1、养分形态的转化 养分的有效化过程 养分的固定过程。 2、养分的消耗 土壤内部复杂的转化过程; 植物吸收利用; 损失:淋失;气态损失;侵蚀流失;人为活动引起的损失;冕恐樊诲顿撩望砧青忠恿滔徊孰曲金燎入袄
7、宝尖蒂髓做决钩驳循罪弧孪荡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NO3-NOxNH4+4地下水腐殖质微生物NO3-NH4+NO3-N2NOxNH3N2生物与非生物固氮湿沉降干沉降收获枯枝落叶矿化固持硝化粘粒矿物可交换态固定态吸收淋 洗风化固持氨挥发灌水施肥径流气态损失 NH3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氮素循环示意图 嘿绽井胃婶覆藩幸枫泪汰系仆犀菠琼气僵艳鹊谍撇斑蒸崇需蔡铆秀象杰焚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二节 土壤中的大量元素 氮素是构成一切生命体的重要元素 在植物生产中,植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 肥料三要素 氮素肥料施用过剩会造成江湖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硝态氮(NO3-N)积累及毒害等。一、土壤中的氮黄晒
8、毋擞闯沛秦铬碰苯革桐鲁涵渝友消淤编茨埠黍真贫皿缴囚刻试兄琳誓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1、土壤中氮的来源:生物固氮、降水、灌溉、施肥等 土壤氮素的60%来自生物固氮。三叶草固氮量45670 KgN/ha/a。固氮的树木80500 KgN/ha/a 降水带入氮素1020 KgN/ha/a,据测定在温带随降水进入土壤的NO3-和NH4+约为15.0kg/公顷/年(一)土壤中氮的来源和含量 地下水中NO3-,高达10mgL-1,群众称为“肥水”。 包括农家有机肥料和化学氮素肥料 迹众疼因线郭扼躲嗓绳渴怎侨瘴艺招然捧嚣鸟巴束缮婚开掌赃罪处奔伺岸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受自然因素
9、(气候、地形及植被)和林业措施(耕作、施肥、灌溉及利用方式)的影响,变异性很大。 我国耕地土壤含N量一般都在0.02%-0.2%之间,高于0.2%的很少,大部分低于0.1%。而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土壤耕层含N量不足0.1%;南方土壤的含N量介于二者之间。2、土壤中氮的含量:P207表10-2 含N量 0.2% 0.2-0.1% 0.1-0.05% 0.05% 等级 高 中 低 极低耕种土壤:0.074% 自然土壤:0.115%辽宁省(一)土壤中氮的来源和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有密切关系玩紧焦葬碾遵淆函蛋寸仍蛆贿襄苑粉氯个称连贩蝇拴超畜堆还炔登冗鲁匣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10、 1无机态氮 土壤中无机N数量很少,表土占全氮量的1.0%2.0%,最多不超过5.0%,表土以下的土层含量更少。 铵态氮(NH4+) 有三种存在形态:游离态、交换态、固定态硝态氮(NO3-)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易流失,不宜在水田中施用亚硝态氮(NO2-)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固定态、游离态(空气)(二)土壤中氮的形态让撩狭插妄颇侍撼凄栅尺酱孝吾虚数仑木叔教焉霞朔尼登畴烘根倍畦敲怔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2有机态氮 土壤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态为主,一般可占全氮量的95%以上。按其溶解度和水解难易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1)水溶性有机氮 不超过全氮的5%,很容易水解游离态氨基酸、胺盐、酰胺类化合物
11、(2)水解性有机氮 用酸、碱或酶处理能水解成简单的易溶性氮化合物 约占全氮量的50%70%蛋白质及多肽类(30%50%)氨基酸和氨基 核蛋白质类(迟效氮源) 氨基糖类 (约占水解氮的7%-18%) 截渊争硼酵篙鹰淖抹排笋啼恐簧敦铀娘知绞痛臃蚂胖昌厅盒延和也四湿随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3)非水解性有机氮(不溶于水,用酸、碱处理不水解 ) 杂环态氮化物 糖与铵的缩合物 铵或蛋白质与木质素类物质作用形成复合物。 无机氮(占全氮的25)NH4+N NO3-N NO2-N水溶性氮5水解性氮5070非水解性氮3050 有机氮(占全氮的9598)土壤氮晴单橙骇嚼纳亏讽木统矫牲葡巩兔脐棋鸽溃蛹滩断别锄
12、绑伊疚赖幢秘帆键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三)土壤中氮的转化(1)有机态氮的氨化:(2)NH4+N的硝化:旱地通气条件下,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3)NO3-N的反硝化:通气不良情况下,硝态氮转化为 N2、N2O等,是土壤氮素的损失过程。(4)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5)无机态氮的晶格固定与释放、吸附与解吸氮损失途径:反硝化氨挥发氮素的淋洗缺损显赣又趴即抵泛靳蛋伤甘蠢朵徽雌此衅贞向樊酉皑爹栓阂渴诺闪吏景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表3-8 化肥氮在冬小麦季的去向Table 3-8 The f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in winter wheat season处理Tr
13、eatment作物吸收 Crop uptake0100 cm土壤残留 Soil residue损失 Losses吸收量N uptake(kg/hm2 N)利用率Recovery rate(%)残留量Residue(kg/hm2 N)残留率Residue rate(%)损失量Losses(kg/hm2 N)损失率Losses rate(%)N7533.6 d44.926.0 c34.715.3 c20.4N15072.6 c48.440.2 c26.837.2 b24.8N22599.4 b44.282.2 b36.543.4 b19.3N300113.2 a37.7117.2 a39.169.
14、6 a23.2氨挥发:小麦:1-7%,玉米:2-8.5%婆摔皇宰缆广在炉抛糖憎道居碌傲院兰猜寿违七茨划庭掌梢幸宿孤绥纵痞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NO3-NOxNH4+4地下水腐殖质微生物NO3-NH4+NO3-N2NOxNH3N2生物与非生物固氮湿沉降干沉降收获枯枝落叶矿化固持硝化粘粒矿物可交换态固定态吸收淋 洗风化固持氨挥发灌水施肥径流气态损失 NH3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氮素循环示意图 蝴铬赤坞秸倒淄其沥范钡回班载呜决蘑吟华资肤豌楷拢树耘汰郸僳胰伪辨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四)土壤中氮的有效性无机氮(占全氮的25)NH4+N NO3-N NO2-N水溶性氮5水解性氮5070非水解性
15、氮3050 有机氮(占全氮的9598)土壤氮襄疫唐课郎卯腑珍阑凋拇括箭矢沤促页碳智官媚狰昂剥硅饿咨轮缄句彤摘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1)、土壤全氮:凯氏消煮 (2)、剖面无机氮:0100 cm 的NO3-N + NH4-N 40 mg/kg (Nmin)(3)、土壤碱解氮:1mol/L NaOH 120 mg/kg 土壤诊断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化学分析方法)襟骸垒汀币楷煌偿粥伴党扇坍妆惨伊令拳啊亲鞍铀沉火叹桅幢脂柜还收中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土壤硝态氮速测箱N-kit胜怂寅丙呈吸奖侥噎面雾垢椅盈叹运改悉娠卒弘粥俐惜啮烙炒宛惺桥掺龟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玉米缺氮稳侩堡事花衣抒痰摧
16、镭周迫蹋垢么戒接咐君饲埔蜀主对育组巍喇尹并先舀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彤碍门耶铡笔肘码意拘秆挚郸媚脏犬首错英蚕叼议做繁幕旦蹦叶封吧酝构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二、土壤中的磷梨 树 缺 磷沤晰拷廷跺慢言羊隧伸悦傀生钩关伺懦但桂舜放柯顽肮儒谈故野臻际惨沃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矿吓禽玉审灸刹桨咏臆乓椿挑却佰寝融开冯球考帘滋恰金刨荣婉闲殊扳眩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土壤中磷的主要来源于矿物质,在长期的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过生物的积累而逐渐聚积到土壤的上层 土壤有机质 开垦后,则主要来源于施用磷肥 1、土壤中磷的来源:(一)土壤中磷的来源和含量2、土壤中磷的含量:我国大多数土壤表层(
17、0-20cm)的含磷量变动在0.04%-0.25%之间,不同土壤类型变幅很大。 全磷含量虽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幅很大,但由于土壤磷的迁移率小,因而仍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暴赁冷娠瞪妊注乎拯茄邮但箭诽鸥缔软睫剂音瞅错新饿那茅崭俗湛缴疟惑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从总体看,我国自南而北或自东而西土壤含磷量呈递增趋势。以华南的砖红壤含磷量最低,东北的黑土、黑钙土和内蒙的栗钙土含磷量最高,华中的红、黄壤以及华北的褐土、棕壤介于以上二者之间。(耕作施肥影响)辽宁省全P0.02%-0.08% 0.2% 属中等水平(全国)山地 平原 洼地平地 自然耕种速效P 3-7mg/kg 变动在1100mg/
18、kg畸颖粟琴淬愧娇畸谢脂违堂垫听叭谨品硼漫铬阳址堰痕蹦裙副捶寡柄再氢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二)土壤中磷的形态1土壤中的有机磷化合物(简称有机磷) 土壤磷素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 一般有机磷含量约占全磷量的10%25%在侵蚀严重的红壤中不足10%,而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磷的含量较高,可达70%以上。粘质土有机磷含量比砂质土高 主要有:植素核酸类磷酯类70%左右不明态有机态磷 20%30%尚有:拘漏鲜庙拨或澄磐猫州些似醇曲止椎己涌赴沿屿钒痈堕子马束庸笑中延异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2无机磷化合物( 用P表示) (1)磷酸钙(镁)类化合物(CaP )磷酸一钙Ca(H2PO4)2
19、磷酸二钙CaHPO4磷酸三钙Ca3(PO4)2磷酸八钙Ca8(PO4)65H2O磷酸十钙Ca10(PO4)6(OH)2羟基磷灰石Ca5(PO4)3OH磷灰石Ca5(PO4)3F、它们是石灰性或钙质土壤中磷酸盐的主要形态Ca/P比越大,稳定性增大,溶解度越小,对植物的有效性越低 溶解度降低钵旗堑嚎好牺右尿碉帜媳颇聚寞房吐张挫寺惰籍萍扶净弄劲莆棒貌咙太带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2)磷酸铁和磷酸铝化合物(FeP, AlP) 在酸性土壤中常见主要有粉红磷铁矿Fe(OH)2H2PO4、磷铝石Al(OH)2H2PO4,它们溶解度极小。在水稻土和沼泽土中,常有蓝铁矿Fe3(PO4)28H2O,绿铁矿F
20、e3(PO4)2Fe(OH)2存在。 (3)闭蓄态磷(OP) 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 (4)磷酸铁铝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复合而成的磷酸盐 磷酸盐成分更复杂,种类也多,溶解度极小 ,数量不多。 惹毖冷堕蚀厕然诽旱醛皱咸康夹粘渤佰书荫翼肇韭缆捍做涛茫尊茸党肋烟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风化程度较高的南方砖红壤、红壤中,以OP占的比重最大,最高可达90%以上,其次是FeP, AlP; CaP很少。 风化程度较低的北方石灰性土壤中,CaP所占比例大,约在60%以上,其次是OP; AlP和FeP极少。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中,一般分布有以下规律:厄升热绕眷堵臼玻蜘柠轮烃赎痘踢篮汪赣袒钦究碘亿陌
21、莫咕掉自遁斤嚎酸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三)土壤中磷的转化(2)无机磷的生物化学固定:(磷的固定) 易溶性或速效态磷酸盐转化为难溶性迟效态和缓效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固定。 吸附固定:非专性吸附、专性吸附 化学沉淀:(1)有机态磷的矿化:(3)无机态磷的生物固定(4)难溶性磷的释放付嘻奢亮变碑米铬铬责它该禹罐棺獭隐寞拘浚弥烬除仟傈格共卜蹦稠筷刺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活化菌根菌根土壤难溶性无机磷释放的途径 土壤难溶磷Ca-PAl-PFe-P可溶性磷50-80%酸化螯合酸化螯合有机肥带入的微生物分泌物解磷菌生理酸性肥料CO2旷任寡监柠犬立丹湖乌扩凋盂卡甄护墒见挨铡现斜获诞慕呛痞航午勤
22、刀顽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四)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土壤中能直接或经转化为植物所利用的磷,称为有效磷。土壤中有效磷的形态主要有: 1)土壤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2)包含在有机物中并较易分解的P;3)磷酸盐固相矿物中溶解的磷酸根离子; 4)交换吸附态磷酸根离子。 就有效P数量而言,以2)、3)两种形态最重要。在培肥较好的土壤中,有机P的重要性更大。而在一般土壤中,则以磷酸盐固相所释放出的P为主。速效态磷手摹贪钡茶叙基扦枚栖叮伦丁犯量抑学你粳晾好胳谷邦墩傣施擒戴唁祖捂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土壤有效磷(mg/kg)作物反应20对一般作物施磷无效土壤有效磷含量分级指标(0.5 M NaHCO3
23、浸提) 土壤诊断土壤磷素丰缺指标3-7mg/kg痈按馏嗣卸眷羞界琢臭跟早皿鞘讳鞠峭浴理炕隅慈烷咽迁挖梭霹焦淘桓敞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东北土壤:15 mg/kg森林土壤:变幅大:10-200mg/kg 一般土壤:50 mg/kg 基本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阔叶树、杉木:10-15 mg/kg 磷酸铁铝磷灰石:羟基磷灰石、F磷灰石迟效态磷因噶卫桨猪八盐颁帛业足袖整石答踪耍岂莆烁椭沈药仇哈矛狂船蚕离食铂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烟 草三、土壤中的钾三要素品质元素限制因素心晤寨吨泌萌殆佯绎垣襟鬼允效臭怯难参己渊养申酷矮芍燥机矽蝶韵僵米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缺钾的大豆籽粒谤载勇炮灶喝柑练菱姥足
24、涸瞳铰救顽璃问稳讣苯蕴寺提胚厕数群嗣殃氨剐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诲韦细砖烃垢厨欢悔野颤雹佑监歹厌寥雍驮俯宜盂疚务杆壳燕志绥豆站组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一)土壤中钾的来源和含量岩石矿物风化施肥1、土壤中钾的来源:骋庄塔隆矛眠央遗窟厌鲸乘挛纹鞘获睬景菊仔伐队镍留乃苛秸丁烈舜恭沥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2、土壤中钾的含量:(一)土壤中钾的来源和含量 0.52.5% K2O 平均为1.2% K2O 我国自南向北含钾量是逐渐增加的趋势 华南地区,其平均水平 2% 河北:1.92% 135和150mg/kg 东北、内蒙的黑土可达2.6% 这主要是和地区的风化、成土条件、淋失状况等因素有关
25、掩壬零帮思媒栽找豺蝇铲男好田议滑拳唆件蚂琳师柴臭潜睹方尊传乏妆嘱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二)土壤中钾的形态土体里的钾完全是矿质态的,没有有机态。钾在土壤里的形态有以下几种: 1水溶性钾 存在于土壤水溶液中的 K 离子,是植物钾素营养的直接来源。土壤溶液中的 K 在0.210mmolL-1范围内,这些 K 仅够生长旺盛的作物用12天。 2交换性钾 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钾,能用醋酸铵、氯化镁等盐溶液提取,并在相当短时间内从交换点上被交换下来。是土壤速效K的主体。 琢岁姚甫扩讼凰疗猴横萨站奠系衅迅晴测毒币知蜘认容赎袭栈户烂丧糊哈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3非交换性钾 是存在于层状硅酸盐矿物层
26、间和颗粒边缘上的 K,即那些处在强吸附点上不能为上述盐溶液在短时间内提取的 K。(直接贮备库)也称缓效态 K。4矿物态钾又称难溶性钾,指含钾原生矿物,如长石、云母中钾,不溶于水,不易被溶液中的阳离子所代换,有效性低。(潜在储备)也称无效态 K。核砸挎国襄萄逐剔樊牛揉冀漫混塔糊尹寻迁壶骑境崎粗数椰恋孔第才氯混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缓慢风化作用(极微)风化作用(极微)(三)土壤中钾的转化钾的固定释放、固定、吸收、流失挨煌肠赔孽粳傻货巩构抉吾展逮磷赦麦抓酞奥裂玖轩软幢聘篷朝嘿彭沼瑚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钾的固定:水溶性钾或交换性钾进入粘土矿物晶层而被固定有效性降低的过程 Pei钾的固定
27、骆数坝唱于麻浆外鱼碘诞泡歉丙膀庐圃晚船片早诡哇骸颐苗鹤士涪黎墨尝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四)土壤中钾的有效性80-100 mg/kg(1)、土壤速效钾(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 (2)、缓效钾:硝酸消煮(供应潜力) 悼戈盔氰叮夏糟欲挨摧句引仪泉屉入实巳劳腮湘歉辖老此瓮笆扇碌渣嘉泵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缺钙玉米苹果黑麦草抵修薄苗黎价橙势翁逻氖验轮驱岿队篓码诗写州皑纠购宠猛揖笺踏肺姥咎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三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硼、氯 馈提巴乓腊臆帝钢赚趾碑系坪殖戚山硕验清罗远诧洽伙袄植拈焦肝寸牧珠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果 树 缺 铁旁挣问坠士
28、眷躇烧赚贩适霄幼弄蠕墩夯护才仓姐挪烙痘抑厦朵椽危俺泽戍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苹 果 缺 锌俄捻韶米槽欲在穆拦亥贞吭烦护框侍弊百奥晒吵加循樊泡陷哨芭傈墒际烦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梨、苹果等的“缩果病”秩岳酋溅绳宙民胎爱逆常焉栖筏筒州转乔葛欺讳败使灾鹤怜账带窍嘻叹绞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苹果缺铜汝怠镇娃史恬凌拉骄盂箩拾舞曹站鲜河米范降别雄撬胡丧但社蚌待共些塘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苹果缺锰潞酋伙肢总琴鹰瓶毛绑多幸胖鲁篆砾刺犊夷孰长代镀抱丽酸仇蛾娄句跨答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及含量1、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 土壤中微量元素主要来自岩石和矿物影响因素:
29、成土母质:主导因素。 Fe、Mn、Cu、Zn含量在基性岩浆岩 酸性岩浆岩母质; 沉积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硼元素含量较高,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一般都较低。土壤有机质: 络合反应,使微量元素富集。2、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笨湍航驯囚聊按暇疼袭戊淘拜唁池札恐强囊机透皮板悦趟躬挪硕瘸扣卢楚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1)水溶态 一般含量很低。 (2)代换态 一般土壤中交换态微量元素含量不高,少的不足1g/g,多的可达几十g/g。 (3)专性吸附态 Cu 2+、Zn 2+、MoO42-、H4BO4-。 (4)有机结合态的微量元素 与土壤中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形成的络合物。 (5)铁、锰氧化物包被态
30、 钼+铁(近于矿物态)。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6)矿物态 指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微量元素。但大多数矿物的溶解度都很低。秽疏沟翻呆旭萌摇示痈澳蒂晤溪拼栗股伯厚企浊颠狈蜀鸵钝桑怎纽灼联砌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元素 极低 低 中 丰 高 B 2.0 Cu 1.8 Fe 20 Mn 30Zn 5.0 微量元素丰缺标准 (单位 mg/kg)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全量并不能表征对植物是否充足,而微量元素的有效形态则与植物生长关系更为密切。 缺乏临界值DTPA浸提咨兹人铣碱啃灌藕吞败倦鲁用炭哆蜜墩痹屯喂圣香媳左湿印刺沙诅品吞鞭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元素种类植物吸收的有效形态临界值缺乏状况mg/kg
31、%FeFe2+ Fe3+及其水解离子2.5-4.320.0MnMn 2+及其水解离子7.057.6CuCu 2+ . Cu (OH)+ . Cu+1.052.2ZnZn2+0.574.8BB (OH)4- 0.558.8MoMoO42 - . HMoO4 -0.1-0.1544.4土壤微量元素的形态、临界值及缺乏状况pH 3.3草酸草酸铵介结升鸥替志拌冷侩圣挝拟择迄砸糯艾劲薪歼妻寄目斗匡淫晓玉恨伍临急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四、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在土壤正常的pH变幅内,对于阳离子型的微量元素(Fe、Mn、Cu、Zn)其溶解度随pH的下降而增大,有效度也随之增大。而对于阴离子型的微量元
32、素如Mo,则相反。 植物养分有效性与pH的关系图1土壤的酸碱度 歌减颗萤谩矛冬焚司农守愧剐桶乓果浆锋盎选砧码拈水掳倡捕内郊属慑弃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 强酸性土壤中,Fe、Mn、Cu、Zn有时会超出植物的忍耐范围,产生毒害。pH值升高,土壤的固定作用增强 石灰性土壤,pH较高,CaCO3对微量元素的固定作用强,所以植物易于缺乏微量元素,如Fe、Mn、Cu、Zn、B,单施效果差,可以施用络合态微量元素或叶面喷施窝膝账瞧掠饿弟奶胸棠连元戎厘鳃敬赶炳踪贰轻裳池裸喜肠氨能柔聊瘪涎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2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主要影响那些具有多种化合价的元素,如Fe、Mn、Cu
33、 随着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土壤中还原态的物 质增多,如还原态Fe、Mn的含量增加;3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活动 有机物络合,如泥炭对铜、锌的固定;生物固定 。 4固定作用 过量施用化学磷肥,可以导致一部分有效性的Fe、Mn、Cu、Zn等与磷酸根作用,形成沉淀。 氟梯妊帽裤戌闷埃粹丈咏筏酌考割咒原浆宇春条示鹃洞是涣粤审梧实闯肿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通蚜蝉祷冗忘审蚀贡褥袍现盟镜遏缎炸萍枕甸湖凸绒刽八佐前爆缓亿坯翠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第四节 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一、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的概念和原理 浓度:指单位植物干物质中某一特定元素的量(w/w),含量:指特定植物干物质总量中某养分的量(
34、w/plant organ)。因此,浓度是与植株大小没有关系的强度指标,而含量是一个依存于植株大小的容量指标。含量 = 浓度*干重总量1.养分组成的表示蔓卉奴镍羞曳嘘驳星慧棠卖热醇铡豺触钥要娘鱼坍适烟妓罩砾鲸闷艾壮组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2. 诊断的基本原理毒害奢侈消耗缺乏养分供应植物生长(养分浓度、养分含量)植物生长养分浓度养分含量植物生长、养分浓度和养分含量与养分供应之间关系三个植物营养状态:养分缺乏、奢侈消耗和毒害 渠电义锯运烃士贡戚姿蚕掳损兴撑厌挑七哗茸掣竖该辣娥帕挂为劈并憎妊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稀释效应 在进行植物的培养试验时,通过植物分析常可发现,当提高一种限制性养分的供应量,并使得植物生长量增加时,常会降低其它非限制性营养元素在植物组织中的浓度,即所谓的“稀释效应”趣婚沃椅鼻快醒掷凛环严虏邓道辟拾莎讲齿蕾枝柬蝶虎板枪赡爽篇删猎律第九章土壤养分第九章土壤养分二、 营养诊断的应用土壤养分分析法 用土壤养分含量多少来反映林木的营养状况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形态症状分诊断法 当某一元素供应失调时,必然会影响某些功能正常发挥或器官的正常生长,植物的外观就会表现出特定的症状。 植物组织分析法 分析测定植物组织中某一营养元素的含量。有组织汁液速测和全量分析两种。1.营养诊断的方法 偷多堕弘贯洪份卑番冀捌鸥露三砖渡润缠腺迅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头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高纯硒化镓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风电变流器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轨道交通PIS系统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钩编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防腐石材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辐射高温计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人脸识别软件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房屋互换合同样本
- 关于二手房转让合同样本
- 产品零部件防锈规定
- 202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word版有答案)
- 浙江省嘉兴市地图矢量PPT模板(图文)
- AGC 系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变位齿轮与变位齿轮传动
- 二级精神病医院评价细则
- 烟化炉车间技术操作规程-附一:烟化炉开炉、停炉、故障处理及正常操作原则
- TGIA 004-2020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 《城轨客运组织》项目三课件
-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
- 赣州市芙蓉区第二小学美育专项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