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精选课件_第1页
人类与环境精选课件_第2页
人类与环境精选课件_第3页
人类与环境精选课件_第4页
人类与环境精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圈第二节 全球人口动态第三节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7.1 生物圈7.2 全球人口动态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7.1.1 概念和范围7.1.2 生物圈的功能7.1.3 生物圈的特点7.2.1 全球人口现状和前景7.2.2 影响人口增长因素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7.3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7.3.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7.3.2. 臭氧层变薄及其危害 7.3.4.水体污染及其解决措施 7.3.5.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 7.3.3. 酸雨及其危害 7.1.1 概念和范围分布范围高(大气圈):副生物圈带,离地面10000m处或更高,包括细菌和真菌孢子低(水圈):深海热裂

2、口(热气和热水喷涌,独特适应性的瓣思类,多毛类和甲壳类)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低(岩石圈):植物根际到达的最深处深海热裂口能量来源:代谢途径:完全黑暗、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 生产者利用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自然环境:7.1.2 生物圈的功能和特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制造氧气,生产食物,处理废物和维持所有生物的生存生命维持系统生物圈对于生物的重要意义:特点:(1)从其功能看:是一个无限复杂的生物化学系统,借助生物多样性,吸收、转化、加工和贮存太阳能(2)从其生物成分看:构成生物圈的各种生物的

3、DNA、RNA、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结构均相似复杂性统一性(3)从其结构看:脆弱性7.2.1 全球人口现状何为前景2019年12月19日 65亿中国(13亿)印度(11亿)美国(2.97亿)印尼(2.23亿)巴西(1.81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前景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7.2.2 影响人口增长因素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影响人类数量增长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10000年前,农耕技术的出现18世纪,工业革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有多种需求水粮食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精神需求

4、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不能无限制增长环境容量不能无限扩大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7.3.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1成因:1.3解决措施:1. 2后果 :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降低农业生产能力;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扩大干燥区域;导致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抬升海平面,使得冻土带松动;加速热带疾病的流行。改善人类能源结构,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使用;从生态系统固碳的角度出发,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2. 臭氧层变薄及其危害 2.

5、2 危害:威胁人类生存,使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发病率上升。 2.3解决措施: 监测臭氧和太阳辐射; 评价臭氧耗损对人类健康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 严格控制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2.1 成因:主流假说认为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等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游离基,高效催化臭氧分解,使臭氧浓度减少,造成臭氧层严重破坏甚至出现空洞。2. 臭氧层变薄空洞 3.1成因:pH值小于5.65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因为 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 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

6、的,此 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3.2现状:我国酸雨区主要集中在华中、西南和华南 3. 酸雨及其危害 3.3危害: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抑制土壤中有机 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与钙、镁、钾等结合,使土壤贫瘠化;使 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 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最难以定 量确定的 。 3.4解决措施: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如原煤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开发新能源 3. 酸雨 3. 酸雨 危害: 4.水体污染及其解决措施: 4.1成因: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

7、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4.2现状: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 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 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 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4.3危害: 通过饮水或食物链危害人的健康 ; 危害工农业生产;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4.3解决措施: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改进、改良生产工艺;

8、 5.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 5.1物种灭绝: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量野生生物灭绝。 如:美洲旅鸽、大海雀、美洲野牛、大海牛、白鳍豚等。5.2生物多样性: 表现层次: 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价值:直接价值:工农业原料、药用价值、科研和遗传价值、美学价值等间接价值:生态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稳态潜在价值:5.3受破坏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5.4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 ,如基因库、种子库;法律法规强制保护5.1物种灭绝: 旅鸽又称漂泊鸠,为绝灭鸟类中著名代表,典型群居生活 ,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原分布于北美洲的东

9、北部。 1813年的一个寻常午后,鸟类学家奥杜邦先生看到:庞大的旅鸽群,慢慢地遮盖了北美的上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16公里宽的鸽群,在他的头顶飞了3天。他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直至1850年还可见到上百万只的鸟群。由于土地开垦,森林破坏,人和家畜的大量捕杀食用其肉,甚至用作肥料,到19世纪末,已减少到很难见到几只鸟的小群。当人类采取保护措施时已太迟,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杀死。 5.1物种灭绝(2): 2019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美、英、日、德等六国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97到99年农业部

10、曾连续3年组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一市民偶然发现一头白鳍豚,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5.2生物多样性-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滥挖甘草对毛乌素沙地周围地区等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偷挖者往往在远离公路、村庄的地方对生长甘草的地区进行“地毯式”挖掘,“老子、儿子、孙子”一网打尽,借用农业上的术语为“平茬”。 5.2生物多样性-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搂发菜破坏极大,经调查计算,产生1.5-2.5两发菜,需要搂10亩草场,1.5-2.5两发菜的收入为40-50元,即“40-50元的发菜收入,破坏了10亩

11、草场,导致草场10年没有效益”。加上人群吃住烧占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每年因搂发菜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发菜收益仅几千万元。代价太大,得不偿失5.2生物多样性-生态入侵: 薇甘菊(飞机草)是喜生长于光照、水分条件较好和年均温度在21以上的地区,对土壤的要求很低,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攀援藤本植物。在攀上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并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对于68米高的几乎所有树种都有严重威胁,通常造成成片树林枯萎死亡 4.水污染-污染源 水体污染物可分为8类:家庭污水;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其它矿物质和有毒化学品;冲击物;放射性物质;电厂废热等,可以概括为工业污染源,

12、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4.水污染-危害 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4.水污染-危害 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