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1页
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2页
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3页
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4页
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21遗传平衡定律:哈德魏伯格定律、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计算方法。 2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突变、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 3生物进化的特点。4物种形成的方式、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章重点遗传学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和机理;进化论 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每个物种具有相当稳定的遗传特性,而新种形成和发展则有赖于可遗传的变异。 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4群体遗传学是研究一个群体内的遗传结构、基因传递情况及其频率改变的科学。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进化论的必要基础。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

2、;. 解释生物进化根本原因和历史过程。5第一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6个体间互配可使孟德尔遗传因子代代相传遗传学上称为“孟德尔群体”或“基因库”。 最大的孟德尔群体可以是一个物种。同一群体内个体基因组合虽有不同,但群体中所有的基因是一定的 基因库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数。有机体繁殖过程并不能把各个体的基因型传递给子代,传递给子代的只是不同频率的基因。群体:是各个体间能相互交配的集合体。7 一、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81基因型和表现型:在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之后遗传学中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基因型是基因的一种组合个体遗传组成。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性状基因型与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9基因

3、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指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一个群体内由许多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所组合。基因型是受精时由父母本基因组成,而基因型频率则需从F2的表现型比例推算出来,同时再从F3加以验证。2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一个群体内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推算出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决定群体基因性质的基本因素;环境条件或遗传结构不变等位基因频率不会改变。例:A1A1A2A2F1 A1A2 F2 1 A1A1 : 2 A1A2 : 1 A2A2PF1F2基因型频率改变,但基因在各代中只是复制自己,代代相传而没有改变。这是孟德尔群体

4、的基本特征。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或等位基因频率(allelefrequency):11设一对同源染色体某一基因座有一对等位基因A1A2 。其中A1频率为p、A2频率为q,则 pq=1由这一对基因可以构成三种不同基因型A1A1A1A2 A2A2个体数为N11N12N22 设群体总个体数为N,即 N11+N12+N22=N3基因频率的推算:12二倍体生物各基因型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如A1A1、A1A2、A2A2,其中:A1 基因有2N11+N12,A2基因有N12+2N22。3种基因型的频率见下表:13 2种等位基因的频率为:14一般难以分析整个群体的所有个体就难以得到群体基因型

5、频率(P11、P12、P22)和等位基因频率(p1、p2)。在群体中抽取一些可供分析的个体 样本群体,通过计算基因型数(n11、n12、n22)和等位基因数(n1、n2) 估算群体基因型频率(、) 和等位基因(、)以及相应的标准差。基因型频率或等位基因频率估计值的标准差 度量参数的抽样变异。15二、哈德魏伯格定律161. 概念: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如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干扰时,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保持一定,各代不变。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群内(即一个个体与群体内其它个体交配机会相等),基因A1与A2的频率分别为p1和p2(p1+p2=1),三个基因型的频率为

6、:P11= p12, P12=2 p1p2, P22= p22当3种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充分进行随机交配 则下一代基因型频率就会和亲代完全一样,不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由德国医生魏伯格(Weinberg W.)和英国数学家哈德(Hardy G. H.)在1908年分别发现 哈德魏伯格定律。172. 验证:设一群体内三个基因型频率是:A1A1 A1A2 A2A2P11= p12, P12=2 p1p2, P22= p22这三种基因型产生配子频率为:A1: p12+(1/2)(2 p1p2)=p1(p1+p2)=p1A2:(1/2)(2 p1p2)+p22=p2(p1+p2)=p2 在一个大群体中,个体

7、间的随机交配 配子间的随机结合 可得以下结果:18下一代的三个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1A1 A1A2 A2A2 P11= p12 P12=2 p1p2 P22= p22这三个基因型频率是和上一代频率完全一样。就这对基因而言,群体已经达到平衡。. 初始群体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3例如:. 随机交配第一代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 随机交配第二代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20基因型频率 但经一代随机交配后,则而等位基因频率则自始至终保持不变。214定律要点: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干扰,则各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原始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的随

8、机交配就可达到平衡。当一个群体达到平衡状态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是: 。 自然界中许多群体都很大,个体间交配一般也是接近随机 哈德魏伯格定律基本上是普遍适用的。225定律意义:哈德魏伯格定律在群体遗传学中是很重要的揭示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规律。只要群体内个体间能进行随机交配该群体能够保持平衡状态和相对稳定。即使由于突变、选择、迁移和杂交等因素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但只要这些因素不再继续产生作用而进行随机交配时,则这个群体仍将保持平衡。236打破平衡的意义:在人工控制下通过选择、杂交或人工诱变等途径,就可以打破这种平衡 促使生物个体发生变异 群体 (如亚种、变种、品种或品系)

9、 遗传特性将随之改变。为动、植物育种中选育新类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改变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打破遗传平衡 是目前动、植物育种中的主要手段。24例:我国某人群中测定了1050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其中410人(TT)有尝味能力、杂合的有500人(Tt)、味盲者有140人(tt) 。 问是否是达到Hardy-weiberg平衡?T 的基因频率 p =(4102+500)/(10502)=0.63t的基因频率 q =(1402+500)/(10502)=0.37 2 = 0.431或 野生植物。例如:普通小麦的形成:根据小麦种、属间大量的远缘杂交试验分析 证明普通小麦起源于两个不同的亲缘属,逐

10、步通过属间杂交和染色体数加倍 形成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54已经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与普通小麦相似的新种。例如:普通小麦的演化过程 野生一粒小麦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2n=AA=14 2n=BB=14 F1 2n=2X=AB=14 加倍 野生二粒小麦方穗山羊草 2n=4X=AABB=28 2n=2X=DD=14 F1 2n=3X=ABD=21 加倍斯卑尔脱小麦(异源六倍体) 2n=6X=AABBDD=42 基因突变、长期演化 普通小麦 2n=6X=AABBDD=42这种由人工合成的斯卑尔脱小麦与现有的斯卑尔脱小麦很相似,两者可相互杂交而产生可育后代。另外,棉属的进化、普通烟草的形成、芸苔属中各个栽培

11、种的起源也充分说明了这种爆发式形成物种的作用。56本章小结1群体遗传的平衡:遗传学中的群体指不是由一些个体的简单集合体、而是各个体间有相互交配关系的集合体。.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推算、公式;.哈德魏伯格定律的要点(3个);.哈德魏伯格定律的意义。 2达尔文进化学说及其发展:认为自然条件下新种是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在隔离因素下形成的,旧种 新种。573隔离在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发生优良变异的个体或群体任其进行自由交配 则得到的优良性状很快消失,也就不可能形成新种。没有隔离或阻止杂交繁殖,生物界进化难以进行。隔离 地理、生态、生殖隔离等。4物种的概念和形成方式:渐变式:继承式、分化式;爆发式。本章小结58谢谢各位同学对遗传学教学工作的支持!祝大家取得好成绩!返回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