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化学知识综合复习纲要I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推论(1)同温同压下,Vi/V2=ni/n2 同温同体积时,Pi/p2=ni/n2=Ni/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i/V2=M2/Mi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i/M2= p i/p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相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i.0i M05Pa、25C)。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
2、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13 等。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 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二、离子共存.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CO32 HCO3 SO32HSO3S2HS一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 有沉淀生成。如 Ba”、Ca2+、Mg2+、Ag+等不能与SO42 CO32一等大量共存;Mg2+、Fe2 Ag+、Al*、 Zn为、Cu2+、Fe3
3、+等不能与 OH大量共存;Pb为与C,Fe与 勺一、Ca与PO43、Ag +与I不能大量共存。(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 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 2、SiO32、CN、C17H35cOO 一、C6H5O一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酸式弱酸根如 HCO3、HPO42、HS H2P。4一、HSO3一不能与OH大量共存; 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 Al(OH) 4 S2 CO32 C6H5O一等必须在碱 性较强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这
4、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S2+ 2Al3+6H2O=2Al(OH) 3 J + 3H2ST等。.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 HS SO32 HSO3 和Fe、ClO 一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Cr2O7、NO3、MnO4一在酸性时与S2一、HS、SO32 HSO3、Fe”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一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 于发生2S2 +SO32 +6H + = 3S + 3H2O反应不能共存
5、。.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 和 HCO3、CO32、HS、S2、Al(OH) 4 (AlO2 )、ClO、SiO32 等;Fe* 与 CO32、HCO 3、Al(OH) 4 一(AlO2)、ClO SiO32一等不能大量共存。.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与SCN、C6H5O一不能大量共存。.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酸性溶液(孑)、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孑或OH=1X1010mol/L的溶椒等。有色离子 MnO4、Fe3+、Fe2+、Cu2+ Fe(SCN)2+。MnO4、
6、NO3一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ClO一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条件 下都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S2 、Fe2+、SO32一等氧化。S2O32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 + 2H+ = S J + SO2 T + H2O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 4一与C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L)共存。r
7、_ _ 一 _ 一 _ _ 0一一+_ _.如 HCO3 + OH = CO3 +H2O; HCO3 +H = C02 T + H2O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3)号实际:“一” “T”等符号符合实际。(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也要相等)。(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
8、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 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 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 原性就越强。(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失去电子冰化|J素具有最低价,强曩化箱强礴剂T解原陶+肢化产物有氧化性又 有I1价态越低,其还爆到电子被还原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 性就越弱。(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一般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说明该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注意: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
9、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剂:活泼的非金属,如 Cl2、B2、O2等;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元素(如 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 KMnO 4、KC1O 3、FeCl3、K2cr2O7过氧化物,如 Na2O2、H2O2等。常见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如 Na、Al、Zn、Fe等;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 CO、SO2等元素(如Cl、S
10、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 HCl、H2s等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H2、C、Si等。五、元素氧化性,还原性变化规律表(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联系放电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 Ag , Pt, Au .(还原能力一一失电子能力减弱)K+ , Ca2+, Na+ , Mg2+, Al3+ , Zn2+, Fe2+, Sn2+ , Pb2+, (H +), Cu2+ , Fe3+, Hg2+ , Ag+(氧化能力一一得电子能力增强)(1)非金属活动顺序
11、表F O Cl Br I S (氧化能力减弱)F Cl Br IS2 (还原能力增强)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注意: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常温下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依据原电
12、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是非金属性弱的单质;Cu.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是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是非金属性弱的单质。例:2Cu+S= CU2S+
13、CI2 蹄 CuCl2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 So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一)“10电子”的微粒:分子离于一核10电子的NeN3、O2、F、Na*、Mg2+、Al3+二核10电子的HF OH、三核10电子的H2O一NH2四核10电子的NH3十H3O五核10电子的CH4十NH4(二)“18电子”的微粒分子离子一核18电子的ArK Ca2+、Cl、S2二核18电子的F2、HClHS三核18电子的H2s四核18电子的PH3、H2O2五核18电子的SiH4、CH3F六核18电子的N2H4、CH30H注意:其它诸如 C2H 6、N2H 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七、微粒半径的
14、比较:.判断的依据(一层二核三电子)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具体规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 SiPSCl.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 LiNavKvRbvCs.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 F Cl Br Na+Mg2+Al3+一 2+ - 3 +.同一兀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局离子半径越小。如 Fe Fe Fe八、化学键与物质结构.化学键是指分子内或
15、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注意: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作用也包括静电排斥作用。.根据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1)离子键阴、阳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在晶体中是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就越强。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能形成离子键。(2)共价键在非金属的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就越强。成键原子具有单电子,成键原子双方相互吸引对方电子,使自己成为稳定结构。可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化合物:H-H, O=C=O, *N等
16、。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A.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B.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钱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注意: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lCl 3不是通过离子键而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俊盐都是离子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
17、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分子的极性在化学中,极性指一个共价键或一个共价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如果电荷分布得不均匀, 则称该键或分子为极性;如果均匀,则称为非极性。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的方法由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如果分子的构型完全对称,必为非极性分子。由极性键结合而成的非对称型分子才是极性分子。由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可以判断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还是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应用通常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B2易溶于CC14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而NH3易溶于水难溶于 CC14
18、等有机溶剂。(相似相溶).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也就是使分子聚集成固体、液体的作用力。通 常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注意: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的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分子:是由原子形成的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通常能够形成分子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某些共价单质和某些共价化合物(常温下通常呈气态、液态及熔点较低的固态)。注意:分子内不一定有化学键的作用,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九、化学变化中的热效应.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表示方法:放热反应4 H0,用”表示。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反应热的微观解
19、释:AH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热与物质的能量的关系:ZH = H (生成物)一 H (反应物).燃烧热和中和热(仅作了解)燃烧热:在101KPa下,1mo1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1H2O时的反应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 +(aq) + QH (aq)= H2O(l) ; AH= 57.3KJ mol11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AH|V57.3KJ mol3.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
20、化。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 298K, 1atm可不注明;、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AH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AH对应,AH以kJ mol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AH的“ + ”或“”数值和单位。4。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结果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外因浓度/, v/;压弓虽/, v/(气体);温度/, v/;催化剂,v/ (正催化剂)其它(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
21、,扩散速率,溶剂等)注意: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实现的,若容器内压强改变,但气体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也不会发生移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 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注意:对于气体体积相同的反应来说,增减压强平衡不移动;若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增减压强平衡也不移动;压强变化必须改变浓度才有可能 使平衡移动.(3)温度:在
22、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改变时,平衡一般都要移动)注意:催化剂同等倍数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的速率,故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但可 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充入稀有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恒压下通稀有气体,平衡移动方向相当于直接减压。(2)恒容下通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注意:只要与平衡混合物的物质不反应的气体都可当作稀有气体.等效平衡等效类型Inill条件恒温、恒管恒温、恒客恒温、恒压超始投料换茸为方程式 同一边物质,其 “里
23、”相同换算为方程式同 一边物质,M 里符合同一 比例换算为方程式 同一边物质,“ 1 ”符合同一 比例对反应的要求任何可逆反底反应前、后气体 体积相等任何可逆反应平 衡 特 点质里分薮 w/H相同相同相同浓度C相同成比例相同(气体)物质的里n相同成比例成比例质量相同 成比例成比例分子射w相同成比例成比等效情况完全等效不完全等效不完全等效注意:等效平衡只是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快速方法,事实上这些等效平衡问题完全可以运用平衡常数进行计算。等效平衡的条件中均有恒温,而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K不会改变。如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只要保持各反应物的比例一定,则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一定与原平衡的起始浓度相同,由于K相
24、同,则两次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也应相同。.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可逆反应aA+ bB=tcC+ dD,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 K= C_*D o Aa .Bb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对某一具体反应来说,是一个仅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常数,但不一定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点与Kw、Ka、Kb、Ksp、Kh不同(Kw、Ka、Kb、Ksp、K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固体物质及水溶液 中的水参与反应时,由于它们的浓度一般不发生变化,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一般将其浓度省略;可以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 K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条件改变的瞬间若QK,化学平衡应向逆向移动。十一、水溶液(复习提纲).分散系的概念及胶体
25、、溶液和浊液的区别;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应用。(参看课本必修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参看课本必修 1)(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的存在;温度、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 pH的关系。(注意:加入酸和碱时会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加入水解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平 衡).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的区别;注意多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需要分步书写)。.盐的水解平衡的建立及外界条件对水解平
26、衡的影响;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分步书写,并且一般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沉淀转化的原理及应用; 用Ksp进行的简单计算(参看课本例题)。.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操作;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中和滴定误差的分析。注意:多元弱酸的电离和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要分步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一般都是较弱的,反应产生的微粒的浓度一般比溶质剩余浓度小;弱酸、弱碱及水解的盐溶液(酸性或碱性)在加水 稀释时,由于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移动,使溶液的pH变化量比强酸和强碱溶液 pH变化量小;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加水稀释时,电离
27、程度变大;能水解的盐溶液浓度越大,水解的程度越小,加水稀 释时,水解程度变大。十二、电化学(复习提纲).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组成、两极的确定、两极发生反应的类型。.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流和方向及电子的流向;内电路中离子的迁移方向。(注意:离子和迁移方向对原电池和电解池是相同的,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原电池中外电路的负极就是内电路的阳极,而外电路的正 极就是内电路的阴极).电极方程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若水参加反应,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写H +、OH ,而应写H2O).常见的几种化学电源:干电池、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方程式和
28、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电解池中两极物质得失电子顺序。(注意:活动金属作阳极时金属优先失电子).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铝的电解冶炼、电镀铜。.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注意:书写电极方程式时要注意:(1)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若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应产物反应,则书写 的电极方程式应是一个合反应式。如以Al作负极,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是:Al +4OH -4e =Al(OH) 4 ; (2)若原电池反应中负极物质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则此时应发生吸氧腐蚀。 如Cu |H2SO4溶液I石墨原电池中,正极反应是:O2+4H+4e=2H2O; (3)水电离的H+或OH参与反
29、应时,在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写 ,或OH参与反应,而在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中可以直接写 H +和OH得失电子。n、元素及其化合物1.各种“水”汇集(一)纯净物:重水 D2O;超重水T2O;蒸储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二)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 - H2O;离子:NH4+、OH二 H + ). . . 、 + -. -.-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ClO、OH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水泥(2CaO - SiO2、3CaO -合物).各种“气”汇集(一)无机的:爆鸣气(H2与。
30、2);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卤水(MgCl2、NaCl 及少量 MgSO4)SiO2、3CaO A2O3)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 : 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二)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 CH4)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以CH2=CH2为主) 焦炉气(H2、CHq CO等)电石气(CH4H,常含有H2S、PH3等).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氧化作用化合作用吸附作用Cl2、O3、Na2O2、浓 HNO3SO2活性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可逆可逆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
31、3及Na2O2, 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1)有毒气体(NO2、Cl2、NO等)去毒;(2)色素漂白;(3)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净化。.能升华的物质I2、干冰(固态 CO2)、红磷。. Fe*的颜色变化向FeCl3溶液中加几滴 KSCN溶液呈 红色;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红褐色沉淀;FeCl3溶液溶液中通入(8)向 向 向 将 向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H 2s气体,生成 淡黄色沉淀;Na2s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当加入的Fe粉时,溶液变浅绿色;Cu粉,溶液变蓝绿色;Na2s溶液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FeS
32、;FeCh溶液滴入淀粉 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FeCl3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7 .“置换反应”有哪些?(1)较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间置换如:Zn + Cu2 =Zn2 +Cu Cu + 2Ag + = 2Ag(2)活泼非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非金属阴离子间置换Cl2+ 2Br= 2Cl二 Br2(3)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中2Al +6H =2Al 3- +3H2 TI2+S2 =2I+ Sh+置换2Fz + 2H2O = 4HF + O22Zn + 2CH3COOH=Zn + 2CH3COO + H2 T(4)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2Mg + CO2 - 2MgO + C2
33、Na + 2H 2。= 2Na + + 2OH + H2 T2FeBr2 + 3Cl2=2FeCl3+2Br22 FeI2+3Br2 = 2FeBr3+2I2Mg + 2H2O S- Mg(OH) 2+ & fME3Fe+4H2O(气)=Fe3O4 + 4 H 2 T(5)非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H2S+X2=SJ + 2H+2X (X 为Cl、Br、I)2H2S+ O2(不足)= 2S+ 2H2O高gA高泪CuO + C=Cu +COT CuO+H2= CU+H2OSiO2+2C= Si + 2CO T8.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2P+3C12 点燃 2PC13(C12不足);2P+ 5c
34、12 髅 2 PC15(C12充足)2H2S+3O2 点燃 2H2O+2SO2Q充足);2H2S+ O2 锄 2H2O+ 2s(O2不充足)4Na+ O22Na2O2Na+O2Na2O2Ca(OH%+CO2=CaCO3J + H2O; Ca(OH)2+2CO2(过量)=Ca(HCO3)22C12+ 2 Ca(OH)2 = Ca(C1O) 2+ CaC12+ 2H2O6c12 + 6Ca(OH)2 Ca(C1O 3)2 + 5CaC12 + 6H 2。C+O2点燃 CO2(O2充足);2C+O2点燃2CO(O2不充足)8HNO3(稀) + 3Cu=2NO T + 2Cu(NO 3)2+4H2O4
35、HNO3(M) + Cu = 2NO2? + Cu(NO 3)2+2H2OA1C13+3NaOH=A1(OH) 3J + 3NaC1; A1C1 3+4NaOH(过量)=NaA1(OH) 4NaA1(OH) 4 + 4HC1(过量)=NaC1 + A1C13 + 4”ONaA1(OH) 4 + HC1 = NaC1 + A1(OH) 3 JFe+6HNO3(热、浓)=Fe(NO3)3 + 3NO2T + 3H2OFe+HNO3(冷、浓)一(钝化)Fe+6HNO3(热、浓)一不足 Fe(NO3)3+3NO2 忏3H2OFe+4HNO 3(热、浓)前寸量 Fe(NO 3)2+ 2NO2 T+ 2H
36、 2OFe+ 4HNO3(稀)上旺星-Fe(NO3)3+NO 忏2H2O3Fe+8HNO 3(稀)二过量 3Fe(NO3%+2NO 忏 4H 2OC2H5OH 浓:;SO4 CH2=CH2 忏 H2O 170_ C浓H2SO4 _八 CC2H5 OH + HO C2H 577nrC2H5 O - C2H 5+ H2O140C2H5C1 + NaOH HjQC2H5OH + NaC1C2H 5C1 + NaOHCH2= C T + NaC1 + dO6FeB2+3C12 (不足)=4FeB3 + 2FeC+2FeBr2+3C12 (过量)=2Br2+2FeC13.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M =
37、20:Ne、HFM = 28:N2、CO、C2H4M = 56:Fe、CaO、KOHM =60: CH3COOH、CH3CH2CH2OH、CH3CH(OH)CH 3M = 64: SO2、CuM =78: Na2O2、NazS、A1(OH) 3 M = 80: CuO、SO3、Br M = 98: H2SO4、H3PO4M =100: CaCO3、KHCO3、Mg3N2 M = 160: CuSO4、Fe2O3、Br2.推断题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及特殊物质A-B + C+D (A: NaHCO3、(NH4)2CO3、NH4HCO3)A+H2O 电解/ B + C+D(A: NaC1、CuSO4、A
38、gNO3 等)A H20 J (白)+ f (无色)(A: CaC2、A12S3、Mg3N2)A02-*BQ2-*C(A:S、H2S、N2、NH 3、C、Na、醇、乙烯等)A Na0Hl. f a:镂盐、A1、Si、CH3COONa (CHsCOONa + NaOH_* Na2CO3+CH4 T )AA 常温T (A:氯化物)HCl NaOHC*HCA-B (A: Al、(NH4)2CO3、NH4HCO3、NaHCO3、NaHS、(NH4)2S NH4HS、氨基酸)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单质:h2、o2、N2、Cl2、f2中学化学常见固体单质:S、Si、C、Na、Mg、Al、Fe、Cu、I2中学化学
39、常见液体单质:Br2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竣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与丁酸及其异构体(同分异构体1.烯煌一一环烷烧3.醇醒5.竣酸一酯一羟基醛C4H 8。2)CnH2nCnH2n+2OxCnH2n。22.快煌二烯煌CnH2n-24.醛一酮一环氧烷(环醒)CnH2nO6.氨基酸一硝基烷.化学工业制备的物质反应原理设备CO2C.温 匕。+ CO; f漂白粉和漂粉精2Cl 2+ 2Ca(OH)2= CaCl 2+ Ca(ClO) 2 + 2H2O玻璃Ma;CO3 -高逼 式a渣1。3 一七口: fCaCOj + S
40、iO2CaSiOj玻璃熔炉合成氨合成塔HNO3-56催化剂与0 A.2NO + O2=2N023NO2+H2O=2HNO3+ NO氧化炉、吸收塔H2SO44RS; - ig尸皿斗腾。工皿+。普旦/S03+”0= H2SO4沸腾炉、接触室、 吸收塔炼铁口;5 +工。高温十3cs炼铁高炉氯碱工业2N自1 + 2H: 0-2Na0H + 比 f + 口共电解槽炼铝、炼镁2Al二。弓=楚=2Al+2d申解MgClT乜 Mg + CU电解槽精炼铜阳极:Zn-2e =Zn2+ Fe-2e = Fe2+Cu 2e = Cu CH: C2H2 和 C6H6 CH2:烯煌和环烷煌阴极:Cu2+2e =Cu电解精
41、炼槽电镀铜阳极:Cu-2e =Cu2 + 阴极:Cu2+ 2e = Cu电镀槽出、有机化学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烷胫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苯及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浓硝酸:5060 c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7080 c水浴;.卤代烧水解:NaOH的水溶液;.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加热;.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加热(或水浴加热);.酚与浓澳水或浓硝酸:常温即可进行。(乙醇与浓硫酸在 140c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煌的加成:卤素单质、H2、卤化氢、水.快燃的加成:卤素单质、H2、卤化氢、水
42、.二烯燃的加成:卤素单质、H2、卤化氢、水.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125,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不饱和烧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煌、卤代快烧、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等.酮类物质的加成:H2.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能与氢气加成的:G、C=C、C三C、C = O- OO(注意:CO和 COH中的C= O双键不发生加成)能与NaOH反应的:一COOH、酚羟基、酯基 COO 、 X (卤素原子: C1、 Br、 I)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烯烧、二烯烧、乙快、苯乙烯、烯煌和二烯煌的衍生物
43、。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二元醇和二元竣酸等氨基酸分子缩聚为蛋白质单糖缩聚为多 糖等。缩合聚合(简称缩聚):单体之间通过脱去小分子(如H2O等)生成高分子的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凡是分子中有醛基( 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所有的醛(R CHO);.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一一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 酸等),发生中和反应。能与滨水反应而使滨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一)有机.不饱和烧(烯煌、快烧、二烯烧、苯乙烯等);.不饱和烧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44、.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滨水取代而生成三澳酚类沉淀).含醛基的化合物.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二)无机 2价硫(H2s及硫化物);+ 4价硫(SO2、H2SO3及亚硫酸盐);+ 2价铁:16FeSO4+ 3Br2= 2Fe2(SO4)3+ 2FeBr36FeCl2+3Br2=4FeCl3+2FeB3C 变色2FeI2+ 3Br2=2FeBr3+2)Zn、Mg等单质 如Mg + Br2=ti2=MgBr 2 (其中也有Mg与H + Mg与HBrO的反应)- 1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NaOH 等强碱:Br2+2OH = Br + BrO + H2O
45、Na2CO3等盐:B2+H2O=HBr+HBrO2HBr + Na2CO3= 2NaBr + CO2 T + H2OHBrO + Na2co3= NaBrO + NaHCO3 (不需记住方程式)AgNO3: Br+Ag =AgBr J能萃取澳而使滨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P 1):卤代烧(CC14、氯仿、澳苯等)、CS2;下层变无色的(p | | | N、化学实验:C(CH3)3C(CH 3)3一、常用仪器的使用1.能加热的仪器(1)试管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使用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放在试管内的液体
46、,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2)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使用注意事项: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3)烧瓶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储烧瓶。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储烧瓶用于蒸储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圆底烧瓶和蒸储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他热浴(如水浴加热等)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
47、2。(4)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使用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增期钳。(5)塔期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使用注意事项:把塔期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取、放增期时应用增竭钳。(6)酒精灯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使用注意事项: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1/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 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分离物质的仪器(1)漏斗分普通漏
48、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分离。(2)洗气瓶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计量仪器(1)托盘天平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所附祛码是天平上称量时确定物质质量的标准。使用注意事项: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祛码要用镣
49、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祛码,再加质量小的祛码。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称量完毕后,应把祛码放回祛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2)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10mL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使用注意事项: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用量筒液体倒入其它容器后,不能用水将量筒内壁上液体洗涤合并,因这部分液体在设计量筒时已将其排除在 外了,若用水将量筒内壁上液体洗涤合并,则会使量出的液体偏多。(3)容量瓶用于
50、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漏水。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容量瓶的容积是在 20c时标定的,转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在20c左右。(4)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漏水。25mL、50mL滴定管的估计读数为 0.01mL。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调整液面时,应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读数时视线与
51、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装入溶液后要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对于酸式滴定管,通常快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快速流出将气泡带出;对于 碱式滴定管,可将橡胶管向上弯曲成“ I”形,再轻轻挤捏玻璃球,使溶液流下赶走气泡。水的体积,即 积。使用时一定要 鼻孔凑到容器(5)量气装置可用广口瓶与量筒组装而成。如图所示。排到量筒中是该温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适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 二、药品的取用和保存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 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 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
52、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内。.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 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 块状的药品可用镣子夹取。.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 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
53、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1)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2)白磷着火点低(40C),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3)液澳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澳上面),起水封作用。(4)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6)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盛放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中保存;
54、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 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不宜长期暴露空气中的物质(1)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生石灰、NaOH、Ca(OH) 2溶液、Ba(OH)2溶液、NaAlO 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 Na2O2;(2)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 H3P。4、无水硫酸铜、CaC2、NaOH固体、生石灰;(3)由于空气中。2的氧化作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
55、用:AgNO3、浓 HNO3、H2O2、液澳、浓氨水、浓 HCl、Cu(OH) 2。三、水溶液的配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储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
56、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定容:用适量蒸储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四、化学实验制备、检验归纳气体发生装置-净化-干燥-实验(收集)装置-尾气吸收(或防止某气体进入)装置顺序:(一)制气原理常温)O.教科书上原理的考查O2 KClO 3 与 MnO 2 混合加热(3) Cl2MnO 2与浓盐酸共热(5) H2sFeS固体与稀H2SO4或稀HCl(7) SO2Na2SO3固体与浓硫酸(9) NO2Cu 与浓 HNO3应熟练掌握制
57、气的化学方程式,应特别注意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及反应条件(加热或(2) H2Zn与稀硫酸或盐酸(4) HCl NaCl固体与浓硫酸共热(6) NH3Ca(OH)2 固体与 NH4Cl 共热(8) NO Cu 与稀 HNO3(10) CO2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11) CH4无水CH3COONa固体与碱石灰共热(12) CH2=CH2乙醇、浓硫酸 170cCH三CH 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 2、高考则出现制气的替代方法O2: 2Na2O2+2HzO=4NaOH+ O2T ; 2H2。2= 2H2O + O2 T ( MnO2作催化剂);。2 一般不用 Na2O2 和 CO2 反应制取,因其反
58、应速率太快。Cl2: 2KMnO 4+16HCl(浓) = 2KCl+2MnCl 2+5Cl2T + 8H2O (不需加热)2NaCl(固) + 3H2SO4 (浓)+ MnO 2-A- 2NaHSO4+ MnSO4+ CI2 T + 2H2。HCl:浓HCl与浓硫酸混合NH3:浓氨水与NaOH固体或CaO或碱石灰混合SO2: Cu 与浓硫酸共热 Cu+2H2SO4(浓)-A- CuSO4+ SO2 T + 2H2O制SO2不能用C与浓硫酸,因产生的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3、气体发生装置:(二)气体的净化、干燥:1.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装置气体的净化常用洗气瓶(盛溶液卜干燥管(固体)。如图
59、所示。2.气体的净化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杂质的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 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 吸收;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 也可作为吸收剂。气体中杂质气体除去方法:(1)吸收法:难溶于水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水难溶于水的气体(酸性气体)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石灰水、碱石灰、生石灰)难溶于水的气体(碱性气体NH3)酸性物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难溶于水的气体(H2S) CuSO4溶液或氢氧化钠
60、溶液 SO2 (SO3)浓硫酸 CH4 (C2H 4或 C2H2)澳水Cl2 (HCl)饱和NaCl溶液(HCl易于水,饱和氯化钠降低了氯气的溶解)根据氧化还原性吸收:CO2 (SO2)滨水或酸性 KMnO 4溶液(2)转化法:CO2 (HCl、SO2) I&和的NaHCO3溶液(反应转化为 CO2,降低了溶解)SO2 (HCl、SO3)饱和 NaHSO3溶液H2s (HCl)饱和 NaHS 溶液CO2 (CO)通过灼热的 CuO NO (NO2)水O2-灼热的铜网吸收注意:CO2 (CO)不能用点燃转化;C2H6 (C2H4)不能用加 血转化.气体干燥剂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云南建水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5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下半年安徽交控集团联网公司职员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第二单元 项目1 《 获取长城研学路线-互联网信息搜索》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安徽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2025至2030年中国旁插式脉冲除尘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JBT 2231.3-2011 往复活塞压缩机零部件 第3部分:薄壁轴瓦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1、2章 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科普知识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
-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链式中介模型
- (幻灯片)刑法之违法阻却事由
- 13.2《致大海》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新质生产力课件
- 传播学研究方法
-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4年度doors入门培训教程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