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李宇宁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引言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二、精益管理是解决质量稳定性的钥匙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引言 当今世界,质量竞争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须部分,可以说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质量也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面对目前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怎样做好产品质量管理?作为公司质量管理、监控的责任部门,我们重点对公司质量管理实践中的质量稳定性与质量管理的思考浅谈如下。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 公司经过10多年的系统优化、整合完善,已逐步形成了稀土加工分离、稀土金属、稀土研磨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荧光粉、氯碱化工等七大产业链条。公司从产业发展的全局

2、和长远出发,持续推进“技改开发和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坚持自主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生产装备,增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延伸了发展后续加工产业链条,调整了产品和产业结构。这些工作都为产品质量的稳定、产品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近几年我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确保了我公司稳定的市场竞争力。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 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了一定提升,也得到市场的一定认可,但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2014年,我们对公司主要产品的过程控制能力指数进行统计发现,常规产品中主要指标的

3、过程控制能力指数普遍偏低,个别产品反复出现质量问题。应用产品的常规物化指数检测比较稳定,但也有不少的退换货。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主要原因分析 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指标范围过宽 质量记录的不完整 操作过程的随意性 轻过程监控,重产品检测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主要原因分析 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指标范围过宽 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是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决定的,过宽的过程控制技术指标范围,必定导致工序质量的不稳定。虽然我们的生产线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过程控制的适应范围,但是生产线设计指数范围,不代表生产过程的技术指标控制范围。因此量化的、稳定的过程控制技术指标有利于

4、提高工序质量,从而稳定产品质量。生产单位应该在今后的技改上综合考虑,提高在线监测的自动化水平,合理固化过程控制技术指标,在每一次操作上都能保持相同的控制参数,使每批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够稳定在较小的物化分析指标范围内。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主要原因分析 质量记录的不完整 作为产品生产全过程真实再现的质量记录,本应具有真实、详实、全面记录的功能,是产品的完整档案,是产品质量追溯的依据。但是我们的岗位质量记录在设计上就过于简单,只能记录部分生产过程的主要控制指数,不能反映产品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全过程,这样既不利于产品质量的追溯,也不利于过程控制能力的验证。今后我们将协助车间进一

5、步完善岗位质量记录,使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均能反映在岗位质量记录上,增强产品质量追溯性、质量记录的连贯性和质量记录的完整性。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主要原因分析 操作过程的随意性 部分生产岗位自动化水平不高,操作过程的随意性比较普遍,个人操作的差异化最终导致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产生了一定的落地料、回收料和不合格品,而在处理落地料、回收料、不合格品时,又会造成生产过程的进一步不稳定。因此,经常梳理生产过程,从工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优化完善操作条件等方面入手,消除产生落地料、回收料和不合格品的根源,教育引导员工精心操作,固化、量化操作控制参数,杜绝操作过程的随意性,提升生产过程

6、的稳定性。一、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主要原因分析 轻过程监控,重产品检测 质量是生产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良好的产品质量,一定是生产全过程有效监控的状态下生产出来的,一定的中控分析检测和适量的验证检测是必要的,但是过度依赖验证检测,就会放松过程监控。我公司目前在质量管理上还存在把精力大部花费在产品检测上,形成较大的中控分析样品,既增加大量的分析成本,也弱化了生产过程的监控。二、精益管理是解决质量稳定性的钥匙1、细分工序 2、落两个“精细化” 3、现场管理 精益管理就是要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贯彻精益管理的理念中

7、,各单位领导班子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益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益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 精益管理的抓手就是细分工序、落实两个精细化及现场管理。精益管理 1、细分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3、现场管理二、精益管理是解决质量稳定性的钥匙1、细分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1、细分工序 细分工序就是质量管理者要把工作流程、生产工序按照“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进行分解,考虑每个要素的所有因素,并根据所罗列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使每个工作流程均有稳定、量化的控制指标,以点带面,并以促进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三工序法”精心控制,工序之间环环相扣,以工序质量稳定产品质量。二、精益

8、管理是解决质量稳定性的钥匙2、落实两个“精细化”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做到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细致化,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完善岗位职责、制定全程覆盖的质量记录、工作计划表格等形式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每天上班该做些什么工作,工作中有哪些要求,让员工每天的工作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做到条理清晰分明,让员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用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我们的整体基础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员工的思

9、想观念彻底转变,工作起来才能做到精细化操作。二、精益管理是解决质量稳定性的钥匙3、现场管理 质量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现场及工序质量控制,继续加强生产现场的巡视检查,引导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中严格执行三大操作规程,及时发现、整改生产过程、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质量隐患。对问题较多的生产岗位,要制定工序质量攻关计划,强化现场管理力度,以现场管理提省整体基础管理能力。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3、现场管理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2、增强全员质量意识3、质量管理,重在预防4、重视质量文化建设5、改进和强化质量考核体系6、信息沟通制度化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

10、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一个全员参与、全面控制、持续改进的综合性质管理体系,它所规定的文件化体系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它贯穿于整个质量体系的全过程、使生产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在管理体系内环环相扣、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形成从原材料管理到最终产品的全流程管理,从质量控制体系上保证产品的生产全流程受控。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3、现场管理 2、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在一个公司里,质量问题和所有人密切相关,基层员工更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思想,精益求精,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自检和互

11、检,做到人人把好质量关。 人是生产者,把握着产品质量的量度,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全体员工从思想上必须有所认识,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产品质量决定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最终体现的是员工素质;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工作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制造产品、提供服务、进行管理的人的“质量”。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3、质量管理,重在预防 亡羊补牢,虽然可以减少损失,但是质量管理上的亡羊补牢,并不可取。质量管理,重在预防,预防的本身必须是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并能够追溯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其实开发、设计时已经决定了它的质

12、量,生产过程只是去实现产品设计的过程,所以,一款新产品在投产之前必须经过试样、试产到小批量生产个个环节都不应该省略,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些潜在的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在设计之初,并通过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才能提高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做到产品质量不断完善改进。同时应用一定的质量管理统计技术,推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过程控制参数,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预防。以科学的统计技术,真实的分析数据,指导生产工序对原料异常、操作波动等做出提前纠正。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工序 质量是人做出来的,如果人对产品质量理念或态度出现偏差,则质量体系再完善、质量控制方法再先进,都是没有用的。质量管理始终强调

13、的是每个人的心态问题,要做好产品质量,首先操作者得具备端正的工作心态,然后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革除工作中的“马虎之心”,减少作业的随意性、不想当然、不凭经验,遇事做到周密策划,从而形成一种公司质量文化、质量理念,并使这种质量文化、质量理念贯穿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质量竞争力。4、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工序 2、落实两个“精细化” 5、改进和强化质量考核体系 质量管理者必须从关注出厂成品,转变为突出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并制定从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全过程的实物质量指标考核体系,重点梳理各工序质量的考核体系,建立各工序质量跟踪机制,使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早发现

14、,并得到及早纠正,实施生产全过程质量指标货币化考核。并从关注月度考核处罚管理,转变为日常监督检查指导,将质量绩效考核管理与年度质量工作计划管理、基层质量管理及质量专业检查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关注考核目标,保障质量绩效目标得到层层分解和落实,同时通过自上而下逐级保证措施的落实,以及定期检查评定工作,带动质量绩效目标的完成。 三、对今后质量管理的思考1、细分工序 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通过有效的沟通转变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通过沟通使员工从拖拖沓沓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把员工改造成充满乐观精神、积极向上的人。部门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