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音乐教案_第1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音乐教案_第2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音乐教案_第3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音乐教案_第4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难忘岁月 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教材分析:(一)游击队歌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歌曲为G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二)齐唱、轮唱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歌曲以跃动的、生机勃勃的音调,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

2、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三)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保卫黄河采用自由变奏曲式写成:引子用了怒吼吧!黄河的音调为素材。随后糅进了歌曲东方红的音调:这段引子象征着毛主席、党中央发出了战斗号召。钢琴由慢到快地奏出华彩乐句,表现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随后,乐队再奏怒吼吧!黄河的战斗性音调:继而引出保卫黄河的主题,表现抗日军民斗志昂扬、奔赴战场的情景。在音乐逐步达到高潮的时候,东方红的音调由木管声部和弦乐声部强力度地奏出。它象征着有了毛主席的领导、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伟大的抗日战争逐步走向胜利的坦途。变奏八(尾声部分)再次奏出保卫黄河的音调,并将音乐推向高潮结束。(四)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

3、赤水出奇兵为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第四曲,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先用女声领唱及女领众合的形式表现行军路途的艰难情景。随后,用二部合唱及四部混声合唱的形式表现人民群众支援红军的情景,并歌颂了军民间的鱼水之情,旋律欢快而亲切。歌曲的第二部分集中歌颂了毛主席用兵如神,战士乐观自豪的现实。这部分由男声齐唱开始,然后由男中音领唱,其内容乐观自豪,其旋律风趣幽默,表现了战士们高度乐观的革命精神。最后,领唱与合唱相互呼应,将前面的内容再次重复,直至音乐推向高潮结束。教学目标:(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二)能够用轻快有

4、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三)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四)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游击队之歌2. 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学过程一、创设课堂氛围。互动(一): 听一听,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战。上课一开始,教师再请唱大刀进行曲互动(二):

5、 想一想,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事情。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这些都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事情。屏幕展示课题: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那么同学们除了以上我们听的外,还能唱哪些反映抗日时期的歌曲。 学生纷纷学唱(略)。二、声情并茂,感悟新知识 互动(三): 师:同学们听了不少反映抗战时期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游击队之歌,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1. 播放音乐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极为深刻的表现了革战士昂扬的

6、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2. 了解历史和作者(课件展示播放背景音乐) 历史时期: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我们的同胞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扶老携幼,到处流浪,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描写这些事迹的歌曲很多。贺绿汀(19031999)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3. 提问: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7、,在这首歌中有一个象声词“嘁嚓”。他出现了几次?在模仿什么声音?这个“嘁嚓”的脚步声反映了游击军战士什么样的形象?脚步轻盈,静悄悄,不让敌人发现。机警、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互动(四)1. 听录音为歌曲伴奏: 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来模仿这个脚步声,为歌曲伴奏,一起来体验一下游击军战士那种机警灵活的形象。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我要求表现出游击战士从远出走来,又渐渐远去的脚步声。2. 随录音轻声演唱:控制音量,自己听见即可。随录音轻声演唱:声音稍大点,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见即可。3. 随琴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唱准确为止。互动(五) 处理歌曲 现在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了,

8、下面咱们一起考虑一下,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力度才能把游击战士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 1、前半部分,歌词从个到群,从少到多,从平原到高山,这说明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发展壮大。那么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轻而有弹性,由弱到强) 2、“夺抢”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表现了游击队员同仇敌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绪,力度递进增强。 3、“我们老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抗击侵略,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 4、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再度感受 更深体会 1、舞蹈片段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3、小组讨论

9、:游击队之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判断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4、讨论结果交流。5、教师小结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一、导入: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10、的伟大胜利。 三、背景介绍 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四、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相结合。) 五、结构分析: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

11、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欣赏齐唱、轮唱保卫黄河2. 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游击队之歌二、导入新课导语:我们演唱了如此雄壮有力的军队之歌,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去欣赏。(课件出示课题-保卫黄河)三、听合唱轮唱的保卫黄河(1)置疑:问:你想通过欣赏此歌曲知道或了解些什么?(学生的问题板书,并作者介绍)预设问题:(1)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

12、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各种演唱形式有什么表现作用?(3)最后演唱前的大段器乐间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播放课件:保卫黄河歌曲音乐(教材光盘)。(3)引导讨论以上问题并逐一归结有关资料:结构:前奏齐唱(多乐句单乐段结构)二部轮唱三部轮唱间奏合唱速度风格:中速稍快,进行曲风格。(4)讨论后教师小结:课件展示。情绪:明快、跃动、生机勃勃,坚决而振奋。情景: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演唱形式:齐唱;轮唱;合唱。齐唱效果: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一致抗战;激励人们前进;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轮唱效果

13、:此起彼伏,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间奏效果:使情绪升华,进一步渲染气氛、刻画形象,并为最后的合唱做好了转调准备。 合唱效果:各种力量汇集起来,奔赴战场,坚决抗战。凸显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四、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导入:(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用歌声表达的抗战英雄的形象,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去听听。(2)假如你是作曲家,你会运用什么样的乐器将这汹涌澎湃的场面展示的那么生动?(学生小组讨论)(3)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听听创作家是如何创作的? 聆听:问题 (1)使用了那哪些乐器?主奏乐器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钢琴协奏曲?(2)有哪些音乐素材构成?其表现作用怎样?(3)保卫黄河主

14、题音乐演奏了几遍?各遍中音乐有无变化?你给这种手法起一个名字。(4)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保卫黄河主题音乐的反复变奏展现了怎样的壮丽画面?插部音乐象征着什么?尾声部分有什么意义?播放课件: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音乐(教学光盘)。引导讨论以上问题并逐一归结有关资料:演奏乐器:钢琴(主奏)、管弦乐器教师小结:钢琴协奏曲:由钢琴担任独奏任务,管弦乐队是与钢琴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协同演奏。五、(钢琴伴奏) 随琴有感情齐唱保卫黄河的主题旋律。在歌声中结束。 保卫黄河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听赏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2、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帮助学

15、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二、情景铺垫,感性导入新课1、让学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去认识我国第二大河黄河A、提出问题:画面中描述的是我国哪条河流?B、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是我国第二条大河黄河)C、教师引言: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一睹母亲河的容颜,聆听母亲河的心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2

16、、观看影视片段(设计意图:通过采用情感对比的方法去欣赏两段不同情景画面,首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使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后面欣赏歌曲保卫黄河作好了铺垫。)(1) A、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描绘了黄河的哪些景观?你能用适当语句来描述吗?B、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用优美的语汇来描绘画面中的情景。C、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刚才的画面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那黄浪滔天,翻腾滚沸;雷声动地,咆哮呼号!像火山喷涌,似地火冲腾,赛千军号鸣,如海啸山呼,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浑气势。我用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

17、名句给以总结,道出我们民族的心声,黄河是流淌在我们心中的大河,它是一部震慑魂魄的民族交响大乐章。(2)A、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的情节是哪个时期的?你看后有怎样的感想?B、学生依次回答问题C、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会忘记那没有人性、残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百姓、践踏我们美好河山的历史罪状。有多少个文学艺术工作者们奔赴全国各地抗战的前沿,拿起他们手中的笔,用不同的方式为抗日发出怒吼,为抗战谱出呼声。让我们共同来聆听“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最强音吧!三、新课教学,拓展深入(一)欣赏合唱曲保卫黄河。1、初听保卫黄河(设计

18、意图:通过学生的参与,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熟悉主题音乐,从唱中进一步体会音乐的情感。)(1)初次聆听合唱曲保卫黄河,同时出示问题: A、请学生依据表格中的问题聆听全曲,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体裁:进行曲 速度:中速稍快 力度:强 旋律特点:节奏鲜明有力 音乐情绪:高亢激越振奋人心B、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2)介绍作者A、刚才

19、我们聆听的保卫黄河这部作品出自于哪位作曲家的笔下呢?他就是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B、教师介绍作者。(3)作品创作背景:(教学意图: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采用了让视听结合的方法,边让学生观看与创作背景相关的剪辑录像资料,边听教师精彩的解说,把枯燥的讲述形式变得生动起来,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熟悉演唱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的情感体验作好了铺垫。)A、教师引言: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作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呢?B、学生边听教师解说边看屏幕中的画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日演艺剧团三队由陕西黄河壶口处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革命根据

20、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船工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号子这一切激发了光未然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的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的朗诵会上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激动不已,决定把这首长诗由光未然改成歌词后谱曲。冼星海后来在一间窑洞里用了六天的时间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曲谱和配器。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C、黄河大合唱组成部分2、复听保卫黄河(1)出示保卫黄河歌页,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主旋律。(2)复听

21、保卫黄河全曲。出示问题:全曲的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几遍?每一遍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A、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采用自由发言):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四遍。第一遍和第四遍齐唱,第二遍二部轮唱,第三遍三部轮唱,最后一遍又回到齐唱。B、教师小结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器乐齐唱出示问题:作者在歌曲中巧妙的运用了将声部不断地扩充、力度不断地增强的创作手法,听后使你联想到什么意境?隐喻了什么主题思想?(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从而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A、学生讨论、回答。B、教师小结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不断增强,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

22、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3、再次完整聆听全曲。(二)欣赏器乐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1、聆听音乐片段(设计意图: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器乐作品的风格。)(1)播放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的录音片段,同时出示问题:这段音乐与刚才聆听的合唱曲保卫黄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主题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学生仔细聆听,思考并回答问题,由此引出钢琴协奏曲。(3)教师引言: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作品是由1969年殷承宗等人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乐曲中作者把保卫黄河的音

23、乐主题用变奏的手法在乐曲中不断的出现,主题一共出现了八次,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音乐时而展现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展现了游击健儿顽强奋战、英勇杀敌的场面。2、完整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四、巩固、深化主题1、提出问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作者在这首作品中以黄河为背景,以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画面,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什么伟大精神?(1)学生相互讨论回答。(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坚定不移、不屈不

24、挠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同时再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胸怀宽广、热爱和平的崇高品德。2、教师引言:黄河大合唱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作品,以那真挚的情感、深遂的意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她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曾经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60年来这部经典作品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母亲河优秀民族文化沉积而成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品格,依然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在华夏儿女的胸中奔流,她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自强不息。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黄河的伟大精神是华夏儿女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永恒的主题。 五、结束本课请同学随音乐高唱保

25、卫黄河主题旋律,再一次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感悟音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第一单元游击队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多媒体、部分打击乐器、纸、彩笔、教具(大刀、步枪、红缨枪)。 2、预习贺绿汀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的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

26、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很好,在抗日战争初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生: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 3、师:同学们对我国这段历史掌握得非常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27、。 三、新课教学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 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学生随教师模唱。(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 (2)填唱歌词。 学

28、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 (4)歌曲处理。 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生:(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5、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师:通过反复学唱歌曲,同学们对游击队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歌曲?大家分组讨论,要注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红缨枪及步枪的模型等),

29、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表演组:两个同学分别拿大刀、红缨枪等模型走在青纱帐里(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打击乐器组: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大鼓、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图画组:投影仪出示画面,一位同学上前讲解图画。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和表现了歌曲,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造性。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的创作表演跟我们学习的歌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6、思考并讨论 总结:把学生

30、图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作为背景。表演组的同学拿道具表演,其他同学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齐唱歌曲。 7、完整演唱游击队歌,加入学生的创造性表演。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保卫黄河,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3、欣赏合唱保卫黄河,并穿插吉拉尔德听黄

31、河画黄河的录象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首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对查找资料感兴趣。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2. 黄水谣导入保卫黄河1、 媒体播放第四乐章黄水谣。设疑(1):通过影片的放映你看到了什么?(看到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设疑(2):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做适当的范唱,和学生共同分析总结)学生:战争爆发前后人们不同的生活写照。(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与遭受侵略压迫共苦难生活的写照)教师: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华战争这段悲惨而屈辱的历史。2、 请同学举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师生互动: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等等。教师:正如黄水谣后半部

32、所唱到的“自从鬼子来回不了家乡”。难道我们中国人要永远的背井离乡去逃亡,我们的回答是“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拿起武器,奋起打击侵略者,把日本强盗赶出我们的祖国。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本节课的重点保卫黄河。(二)欣赏保卫黄河(媒体播放)设疑1:这首合唱曲的情绪怎样?(坚定而振奋)设疑2: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齐唱、轮唱和混声合唱)1、 教师简介卡农(出示课件)设疑:卡农的运用在这部作品中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由一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轮唱,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论是在万山丛中,还是青纱帐里。从四面八方都掀起了

33、民族解放战争的巨浪。三部轮唱后,歌曲进行了移调。教师唱“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设疑:这一移调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把歌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歌声更加明快有力,更加激动人心。表现了抗日队伍的发展壮大,势不可挡。终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三) 学唱保卫黄河1、 出示谱例(课件制作)。2、 随录音演唱一遍歌曲。(因各班而异,纠正演唱错误)3、 具体处理各乐句演唱情绪。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提出典型节奏型。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

34、的声音歌唱。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是抗日军民中的一员。在我们坚定有力的歌声中,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4、师生共同随琴带着处理好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保卫黄河。(在演唱时,第一遍为齐唱,第二遍为轮唱男生先进,第三遍移调进行齐唱教师:保卫黄河这部合唱曲是黄河大合唱选曲中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乐章。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

35、首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1、 放录音。设疑:乐曲中出现了哪些熟悉的音调?主题一共进行了几次变奏?(媒体展示主题旋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哪些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题一共变奏了八次,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时而由乐队奏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游击键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由钢琴和乐队奏出抗日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2感受和体验保卫黄河两种不同表演形式的音响效果。设疑:请同学谈谈合唱曲与协奏曲的异同。你喜欢哪一种形式?为什么?3师生共同总结合唱曲特点:声乐曲、有歌词、通俗易懂,可以根据歌词提示发挥想像。协奏曲特点:器乐曲、无歌词、较难

36、理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三 课堂总结保卫黄河这部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在保卫黄河的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四渡赤水出奇兵 jiaoan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四渡赤水出奇兵 课时目标: 1、了解有关四渡赤水的知识,体

37、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2、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一、课文导入: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二、作者简介: 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

38、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共委员。 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三、背景介绍 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

39、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四、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相结合。 五、结构分析: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六、文本赏析 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开头几句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 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这两句写沿途人民群众对

40、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3、“横断山压黔境”,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两句突出了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巧妙运动、出奇制胜的特点。 4、“乌江天险重飞渡”,讲的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乌江的战事 5、“兵临贵阳逼昆明”,红军南渡乌江后,佯攻息烽城,大军继续南下,蒋介石当时正在贵阳指挥督战,害怕我军直取贵阳,急忙抽调部队增援息烽,并调云南军队到贵阳附近来防守。这时,红军出其不意,不沿公路直趋贵阳,而是向东进发,敌军纷纷向东调动,不料红军又突然转向西南,向云南方向急进,敌军担心红军进逼昆明,火速调

41、集民团来守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指贵州军阀的“双枪兵”(敌军带有步枪和鸦片烟枪,人称“双枪兵”)不堪一击,一打就逃,红军乘胜急行军,向预定目标进发。 6、“调虎离山袭金沙”,指红军在调动大批敌军防守昆明后,虚晃一枪,撇开有防备的昆明,向敌人防守薄弱的金沙江挺进,抢占金沙江边的皎平渡渡口,经过7天7夜,红军全部渡过了天堑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迫堵截的圈子,由被动争取到主动,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7、“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最后一句是歌词的中心句,它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七、合作探究 1、体会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42、。”描写作用? 明确: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明确: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3、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明确: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4、对这些困境的渲染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文突出红军的神勇作了铺垫 5、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红军的胜利的? 明确:红军涉赤水渡天险的英勇,又写了军民鱼水般的感人亲情;毛泽东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神奇出兵;讽刺的手法把敌人溃不成军的丑态展示在我们面前。 6、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43、:用凝炼的语言、丰富的画面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7、歌词的写作,除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生动形象之外,还讲究用词准确生动。试体会这两首歌词中用得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一些词语。 明确:例如:“临”“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如神”。一个“迎”字,把雪山拟人化,写出了红军可亲可爱,写出红军的豪迈气概。 8、过雪山草地在组歌中是男高音领唱与合唱。你认为演唱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根据歌词的中心句“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可以把感情基调处理为:坚毅、豪迈、有力。 八:理解背诵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 九、课时小结 1、中心意思:这首诗描写红

44、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写作特点: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动词。还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 十、课堂巩固 阅读四渡赤水出奇兵完成下面练习。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

45、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歌词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路途艰辛,二是_ , 三是_ 。 2、歌词中具体写出“出奇兵”含义的词语有: 3、从歌词看,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有哪些? 4、“敌人弃甲丢烟枪”,怎么是丢的是烟枪而不是枪,是否写错了?请说说你的看看法。 5、这两首歌词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_ 和_。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分别是_ 第二单元 非洲的灵感非洲的灵感 教材分析:一、 咿唷嘞啦:是一首刚果民间歌舞曲。中等速度,其显著特点是极富节奏感,但是,它的节奏和旋律颇具特色。二、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一首中非民歌。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演唱。演唱形式为无伴奏女声三重唱。这首歌从头至尾都

46、采用了领唱和合唱相交替的非洲传统呼应歌的形式。三、 寻找朋友:是一首几内亚民间歌曲。演唱形式是非洲歌唱中常见的应答歌。演唱中,比较简单的旋律不断有所变化。四、 非洲民间乐曲片段:由(西非民间音乐)、(巴玛亚)、(战士的舞蹈)等组成。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 能够根据歌曲情绪编配节奏型,并为歌曲演唱作伴奏。 三、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 曲的风格特点。 四、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

47、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五、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以介绍学习非洲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非洲音乐有初步的了解。由于学生对非洲的音乐较陌生,教材所提供的歌曲较难唱,因此教学重点可放在体验听赏音乐。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学1、 出示一段非洲片段非洲狮(见教学光盘),提起学生们对本堂课的兴趣。提问:大家认为这是哪个地方?回答:讲述学生心目中的非洲,谈谈对非洲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示相应图片(非洲地图、风土人情等)师:一讲到非洲,很多同

48、学肯定会立马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失身人面像等等。非洲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神秘,那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感受一下那里神秘的气息。二:深入教学1、 听一段具有特色的非洲音乐。(课件音乐下载于爱听音乐网)提问:这个曲子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鼓)出示一些鼓的图片,并稍加分析。(课件图片下载于哄啸音乐教育网站及百度图片网)让学生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试打节奏。在打节奏的过程中插入歌曲“咿唷嘞啦”的前八小节歌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此歌。也可有意识的带动学生在打节奏唱歌的过程中舞动自己的身体。2、分析曲子:咿唷嘞啦是一首刚果民间歌舞曲。“咿唷嘞啦”(yi-you-lai-la)是刚果民歌中一种欢乐的衬词,本

49、身没有什么具体含义。歌曲背景:在非洲刚果,每当夜晚,月亮出来,人们借着月光,边唱边舞。歌词多是唱一些规劝人们应该如何做事的话语,通过歌声向人们述说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经验。3、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唱(领唱+齐唱)4、 全、班再次演绎曲子的前八小节。5、 聆听整首歌曲,为下节课教学歌曲的下半部分做准备。三:小结(略) 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在咿唷嘞啦的音乐声中开始上课。回顾上节课内容:歌曲前八小节。二:深入教学:1、 练习节奏。根据节奏加进旋律并加入歌词“啦”。2、 注意区分相似旋律。等旋律熟知以后,加入歌曲歌词,完整的演绎歌曲。3、 欣赏阿伊亚非洲的灵感(采用先听再讲解的方式)1) 歌曲简介:阿伊

50、亚非洲的灵感是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演唱的一首中非民间歌谣。全曲没有语义性歌词,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表达了一种相互呼唤的情景。2) 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它是属于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无伴奏女声三重唱) 4、根据已经听过的两首非洲音乐,可得出它的一个特点一人领唱,众人应和,为多声部音乐。5、欣赏寻找朋友出示马林巴、果拉琴图片。(课件图片下载于哄啸音乐教育网站及百度图片网)6、 实践与创造二 三:布置作业:寻找有关于非洲鼓的知识。 第三课时一:引入课题:1、 谈话的方式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继续在非洲的音乐王国里漫游,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51、和动作,结合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2、 复习歌曲咿唷嘞啦3、 学生展示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教师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并为以下介绍非洲鼓的教学埋伏笔。)二:新课教学:1、战士的舞蹈巴玛亚西非民间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应用节奏的相干知识。(1)战士的舞蹈 2 / 4 快XX XX| XX XX| XXX XX| XX X|(2)巴玛亚 2 / 4 快 XX X X| 0 X X|(3)寻找朋友2 / 4 快 XXXX 0XXX | XXXX 0XXX|2、比较战士的舞蹈巴玛亚和以前所学内容,对非洲音乐的特征进行探讨。 应用比较法,以小组为单位。 3、实践与创造

52、三4、音乐DIY:为歌曲咿唷嘞啦编配节奏型或动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歌曲节奏型或动作,并进行简单评议,选出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方案,并按其方案进行表演唱。三:小结:非洲音乐的特征 第一,非洲有多种特殊类型的音阶,非洲音乐的旋律通常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骨干音而进行的,有时干脆只由某种音型的不断反复构成。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很少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和各种变奏。 第二,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经常可以看到两声部结构的歌曲和器乐曲,有的是主调式的多声部,也有的是复调式的多声部。 第三,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非洲音乐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非洲

53、音乐节奏可分为自由节奏和固定节奏两种。前者无明确的、有规律的律动感,一些地区的哀歌、赞美歌和少数宗教、历史歌曲属于这一类;而后者则具有规则的律动,并且可以借助于拍手、跺脚和敲击乐器,将其律动结构体现和强调出来。非洲音乐的节奏有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形式。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它通过单线条和多线条的种种变化和乐器的音色的明暗对比,可以产生交响式的音响效果,并表达出多种不同的内涵。有时,甚至具有语义性,成为一些部落用以传递信息的鼓语。因此,可以认为非洲的节奏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现代的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艺术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的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第三单元

54、长江两岸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 2、技能目标: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 3、情感目标: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学难点:1、茶道表演 2、方言的念唱 教 具:1、教室的布置(茶座式) 2、茶具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A、上课前,我先考考大家,请大家分析一下所播放的电影片段的片名是什么?片中人物在做什么? (播放电影刘三姐姑娘们茶山

55、采茶对歌片段) B、很好,“茶山”、“采茶”、“茶歌”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切入标题)A、刘三姐 采茶、对歌了解各地名茶及相关茶文化 第一环节道茶 (5分钟)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外国人眼里,China与Tea(茶)是同义的。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A、下面咱们来瞧瞧咱北京人爱喝的是什么茶? (播放门前情思大碗茶) 师简介北京大碗茶及风土人情,并引出下面的问题。 B、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老师总结并将代表

56、性的名茶列举,如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黄山毛尖等并顺带解说“大红袍”的来历与特点。A、大碗茶 学生对风土人情的描述 B、学生列举 第二环节品茶 (10分钟)A、看来大家平日里还积累了不少的有关茶的知识,不知道你们看过茶道表演吗? B、谁能说一说茶道表演一般有几道工序?并有哪些要求?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乌龙茶黄金桂,也是我们福州的特产之一,待会,就请我们班的茶道小专家为大家表演好不好! 老师介绍茶具及乌龙茶冲泡步骤: 一、备器候用 二、倾茶 三、浇水洁具 四、投茶 五、洗茶 六、冲泡 七、斟茶 八、品茶 九、斟二杯茶。 乌龙茶的冲、泡、饮很讲究技巧。又称“工夫茶”A、有 B、二十二道工序;

57、 动作较优雅、高贵 学生进行茶道表演 献茶给后排老师品尝感受茶艺表演的魅力 第三环节咏茶 (30分种)品味了这么酣醇的茶水,我们是不是该饮“茶”思源,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呢? 播放歌曲采茶舞曲 提出问题 A、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该是一幅怎么的图景?(概况性的解说) B、歌曲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劳作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接的一种表露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对来说体力消耗较轻。所以歌唱起来旋律性较强,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自己的茶歌,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我们书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赞美西湖景美、人美、茶香的一首好歌。 C、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茶歌

58、具有地域性,这首采茶舞曲是如何体现的? D、是用哪一带方言演唱?与我国何种戏曲种类唱腔相似? E、歌词内容分几部分?分别为什么? 这首采茶舞曲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曲改编的,是用江浙一带的方言演唱,揉进了越剧唱腔,流畅而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我们福建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也可谓是茶乡了。我们知道了方言对歌曲风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用福建的方言来替代它,这首茶歌的风格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F、歌曲风格是否因着方言演唱而改变呢? 好,那我们还是用原汁原味的江浙一带的方言来演唱本曲。A、西湖景美、人秀、茶香、 B、旋律性强、 赞美生活。 C、用方言演唱,戏曲唱腔,音调富于浓郁江南特点。 D、

59、江浙一带方言。 E、歌曲内容分两部分,前四句歌词旨赞美江南秀美,茶乡新气象。后六句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 学生试用福州、闽南方言演唱采茶舞曲前半部分。 F、是导出民歌的起源及茶歌的内容。 引出各地民歌所具有的地域性及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 提高演唱兴趣,巩固前面所提知识点。 小结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通过道茶、品茶、咏茶,这个三个步骤,不仅了解了丰富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的标题所说“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甜美香浓。 下课仪式 后记歌曲采茶

60、舞曲若单纯作为歌曲教唱,会略单调,我因加入了茶文化知识介绍,茶道表演,及采茶歌录像片段,并科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中体味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及茶歌与劳动的密切关系。 龙船调。 二、十送红军 龙船调 第二课 江南音乐之“融入”龙船调十送红军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风格。2、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教学内容: 龙船调、十送红军教材简析: 1、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之前,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革命民歌之一,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