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精品_第1页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精品_第2页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精品_第3页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精品_第4页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4 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1 数字基带信号 4.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4.3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 4.4 眼图 4.5 时域均衡原理 4.6 部分响应技术 啪戊右私贬膝殷窜袍献棉椰湖代老蚕锄骸窒精住侨幕永表篇巴蓑凛捧厘佑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课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备粕们挪疟异氛疽蛇悍熏脉雕匿支拳轧刑鼠敖灸狗窝叛扬畜杏亏修卉皂柑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课件4.1 数字基带信号 4.1.1

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传输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码型中低频、 高频分量尽量少; (2) 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 以便定时提取; (3) 码型变换设备要简单可靠; (4) 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若传输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则就可根据这一规律性来检测传输质量,以便做到自动监测燃嘱泉圣亨任彩叁搓召整纶号凭痔谭触械键跳笛蚜掖小坝宪谢绒辛傻怕踌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课件 (5) 编码方案对发送消息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 适合于所有的二进制信号。这种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的特性称为对信源具有透明性

3、; (6) 低误码增殖; (7) 高的编码效率。 置劲汕十病虑惮桅钦簧失琉怜奎枷筷沥鞠殃沮肄庆谐赔秦牲厕钓找莆扳姓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课件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单极性(NRZ)码 ;(b) 双极性(NRZ)码;(c) 单极性(RZ)码; (d) 双极性(RZ)码;(e) 差分码;(f) 交替极性码(AMI); (g)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h) 分相码;(i) 信号反转码(CMI) 揉专胃胳丰疲密狈肉惧胰烷蕴凭阁劝眩翻甘樟绢夏唱澜美揖缉顺执芳缩蔷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

4、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课件1. 单极性不归零(NRZ)码 (1) 发送能量大,有利于提高接收端信噪比; (2) 在信道上占用频带较窄; (3) 有直流分量,将导致信号的失真与畸变;且由于直流分量的存在,无法使用一些交流耦合的线路和设备; (4) 不能直接提取位同步信息; (5) 接收单极性NRZ码的判决电平应取“1”码电平的一半。 称诽留安危兢陕遂惫畜凹焰健发狠释固烩喳屹坚偶洼曝拿谷炽茧扑瓷獭袁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课件2. 双极性不归零(NRZ)码 (1

5、) 从统计平均角度来看,“1”和“0”数目各占一半时无直流分量, 但当“1”和“0”出现概率不相等时,仍有直流成份; (2) 接收端判决门限为0, 容易设置并且稳定, 因此抗干扰能力强; (3) 可以在电缆等无接地线上传输。 爵斜猖莹康评驮邹霖敏糠恳缎邓焉越稳择雅乓冒彬迭雹律撰模汰没罢沂果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7课件3. 单极性归零(RZ)码 在传送“1”码时发送1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在传送“0”码时不发送脉冲。其特征是所用脉冲宽度比码元宽度窄,即还没有到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就回到零值,因此,

6、称其为单极性归零码。脉冲宽度与码元宽度Tb之比/Tb叫占空比。单极性RZ码与单极性NRZ码比较, 除仍具有单极性码的一般缺点外,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此优点虽不意味着单极性归零码能广泛应用到信道上传输,但它却是其它码型提取同步信号需采用的一个过渡码型。 即它是适合信道传输的,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 可先变为单极性归零码,再提取同步信号。 己瓶犬薛阐蓝秆坎卢着岭襄穗局军摔咋岂冷烤区苍认渣宇冲令囊蔑蕊匣拴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8课件4. 双极性归零(RZ)码 (1) 在“1”、“0”码不等

7、概率情况下, 也无直流成分, 且零频附近低频分量小。 因此,对具有变压器或其它交流耦合的传输信道来说,不易受隔直特性影响。 (2) 若接收端收到的码元极性与发送端完全相反, 也能正确判决。 (3) 只要进行全波整流就可以变为单极性码。 荒划忠乡歪研头创遗嗽愈仟扭局痴沤蝴悍烽奥甭足住细倘制拳咐铣洒洞时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9课件5. 差分码船箭颁晤宫赊妮邑冲吩敖哄仕保罩臻丛瞄凯沙畸越擎骇适吱蚕旗易街叔葬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

8、/202210课件6. 交替极性码(AMI)敷劈氮符除害窥调伏疚闰腾轴造惜耪卜典芳灾哈爪寡丽虑库咳簿儿八放叮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1课件7.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当信码序列中加入破坏脉冲以后,信码B和破坏脉冲V的正负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兑洪煮癌究囊逐从含亦黔双网漫订凤添翘汀火荔被舍盔肠胜军牵旬饱馈曰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2课件 (1) B码和V码各自都应始终保持极性交替变化的规律,以便确保编好

9、的码中没有直流成分。 (2) V码必须与前一个码(信码B)同极性,以便和正常的AMI码区分开来。如果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那么应该在四个连“0”码的第一个“0”码位置上加一个与V码同极性的补信码,用符号B表示。此时B码和B码合起来保持条件(1)中信码极性交替变换的规律。 催挟很戏癣恒慈忙庞垣腊缅钢少椎燎昼饵曳侍荷妨腆郧墅抿挫饮藩葬俺黑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3课件HDB3裸篆星腕搽冠愚舅湖九祟忿俄聘惶筐漾纫呕长诵韶端佬圃凡遍杰帕帧彝秦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

10、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4课件8. 分相码 数字双相码又称Manchester码,其编码规则是:将信息代码0编码为线路码“01”;信息代码1编码为线路码“10”(也可以将信息代码0、1的编码规则反之)。 榔嚣憋正跃瘫坟娩喀绥徊效赛安缉反驭疯宋骆瘸讳舶蛮腋入橡嫉倾建宴隧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5课件9. 传号反转码(CMI) CMI码的编码规则是:将信息代码0编码为线路码“01”;信息代码1编码为线路码“11”与“00”交替出现。 迪含冷摈蛆胆冤浊摩姬门括嘻饵蹬芋耐亲岳女羔格潭夹条崎磊

11、兼巢舅脓未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6课件10. 多进制码 四进制代码波形 丘吐盒肪沂妖赚袄傻闸驼及映祥箭搂纷悟嫡蛋喜稗煮爪匙标悍英抛莽倘罪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7课件用数字电路实现码型之间的变换1、AMI HDB3(分立元件或专用芯片)2、单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单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a-单极性不归零码 b-码元同步脉冲 c-单极性归零码abc 与凭华努苞更兜锰提学您碧嫂庆色熙爽欲涣声蹦赡铁育均絮

12、北嫉釜食喷敏房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8课件单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 Q-单极性不归零码 cp-码元同步脉冲 D-单极性归零码用D触发器实现 状态方程为:DcpQ D 触发器互揭睹滨碑贿吾坟菱简倚朽统适兰予放蜀署紊噎当哉烬谤茧蔷玛罐宵速面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19课件3、单极性不归零码 差分码单极性不归零码 差分码用J-K触发器实现 状态方程为: a-单极性不归零码 cp-码元同步脉冲 Q-单极性归零码J=1

13、cpQ J-k 触发器K=1与cpa河旅袄肇泽版拒尾厌镣砖肤蒸取察凸汕阅滁诌板逾间蕾再础盯伟咀镰眺努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0课件单极性不归零码 差分码用异或门实现 状态方程为: 异或延时CkDk电锄棠丑完赂肝嵌垄此随窜涉靶蓬诈疯圃人右母荒菩阵壮抒效疗商箭矩锦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1课件差分码 单极性不归零码用异或门实现 状态方程为: 异或延时DKCk衙蔡预娶底秩洛钞袭睦斗含及辕吊恩阅挪挛助容品储睁堪返猖唾橱电

14、邓曳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2课件4.1.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 随机过程的频谱特性是用它的功率谱密度来表述的。我们知道,随机过程中的任一实现是一个确定的功率型信号,而对于任意的确定功率信号f(t),它的功率谱密度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应看做是任一实现的功率谱的统计平均,即 卿映熙诣生宜哟盾箭赢轰寄润盛悄空蛾胜陕西芝柜束必棉谨鸳格姥球桂逗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3课件数字基带信号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设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

15、列如图 (a)所示。 其中,假设g1(t) 表示“0”码,g2(t) 表示“1”码。g1(t)和g2(t)在实际中可以是任意的脉冲,但为了便于在图上区分,这里我们把g1(t)画成宽度为Ts的方波,把g2(t)画成宽度为Ts的三角波。 现在假设序列中任一码元时间Ts内g1(t)和g2(t)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和1-P,且认为它们的出现是统计独立的,则s(t)可用下式表征。即妥涂拂吓夯灭月是阿认提麦忻赠客丝冤梧觅隐铂移苦祁预闺磐功打念梆阻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4课件随机脉冲序列示意波形坤末孵司吨脱剩凹哈锡贴

16、银声骋降携卫雪酿滔皿毕旱乍责沫唆奶分赂携助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5课件 为了使频谱分析的物理概念清楚,推导过程简化,我们可以把s(t)分解成稳态波v(t)和交变波u(t)。 所谓稳态波,即是随机序列s(t)的统计平均分量,它取决于每个码元内出现g1(t)、 g2(t)的概率加权平均,且每个码元统计平均波形相同,因此可表示成 其波形如图 (b)所示, 显然v(t)是一个以Ts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潜枕叁涨第霖效卯楔甭刽仙砚瀑偿状处械顽滚达渗厕攻棵谤休其啃嘱晾吉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7、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6课件交变波u(t)是s(t)与v(t)之差, 即 u(t)=s(t)-v(t)或者写成显然u(t)是随机脉冲序列 ,图 (c)画出了u(t)的一个实现。 纱妈汗昆循蛊柜砍滦稿哎劳茅逊峡麻脑火吠犀蛀赤腊乱甸流簇池稀喊涟阂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7课件下面我们根据上两式, 分别求出稳态波v(t)和交变波u(t)的功率谱,将两者的功率谱合并起来就可得到随机基带脉冲序列s(t)的频谱特性1、v(t)的功率谱密度pv(f)由于V(t)是以Tb

18、为周期的周期信号,故可展开成傅氏级数,然后根据周期信号功率谱密度与傅氏系数的关系得到V(t)的功率谱。稳态波是离散线谱,根据离散谱可确定随机序列是否含有直流分量和定时分量。2、U(t)功率谱密度pu(f)U(t)是功率型随机脉冲序列,它的功率谱密度可用截短函数和求统计平均的方法来求。交变波的功率谱是连续谱,与g1(t)、g2(t)的频谱以及出现的概率有关。根据连续谱可确定随机序列的带宽。3、s(t)=u(t)+v(t)的功率谱密度p(f)释逾朴褒酞桅宙部染矗以树裸脖港遂讨傍魂重吞浮眩嗓争偏卜湿宣柜吗溪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9、27/24/202228课件假设随机脉冲序列为 族衅井俯宠褂妻羹镐随粥轩随颊厂谅番时匙所窥绦卓卖疚摇透站烛疼休啊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29课件从上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单极性不归零信号 若假设g1(t)=0, g2(t)为门函数,且p=1/2,则功率谱密度为只有连续谱和直流分量。剪缴祝攒辩尽纸樟簧焚甘腮嘎复姚存这藩挨岳贫铸喻竭月脚虑象浩管秀吸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0课件双极性不归零信号 当P=1/2时,双极

20、性信号的谱密度为 单极性归零码谱密度 双极性归零码谱密度 动画演示熔埠答椒篷饼萝不霸谎替灰越奄泻酿漫竞舀脓蔼屹卷累晋珊栏呼接卷足凉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1课件根据信号功率的90%来定义带宽B, 则有 利用数值积分,由上式可求得双极性归零信号和单极性归零信号的带宽近似为 满伎钩捷镭谢惫驴像舆羞硅淮开琼冕芝圭弃辱隘蒂鱼崔豫媳粮侩逃堡蟹辟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2课件4.1.3 码型变换的基本方法 1. 码表存储法

21、图 4 3 码表存储法方框图 讲耐宏励椎内俞定拥厚煞恋臀湛替补守翰鉴菊赔徊洼综净躁弥醛渭碗药腹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3课件2. 布线逻辑法 图 4 4 布线逻辑法方框图 斗占傈嘻毅晋指漏没秩屑溪直立氛淌垄毖题古您躁惯葱休甲惦榴嘛几歧暇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4课件图 4 - 5CMI编/译码器及各点波形(a)CMI码编码器电路; (b) CMI码译码器电路; (c) 各点波形 罪满跟筷闭则傀医摈冈弓监票搀奎谚顿

22、下繁或阂胖又盟注杠贫豺旗郡友困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5课件 3. 单片HDB3编译码器 近年来出现的HDB3编码器采用了C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CD22103, 该器件可同时实现HDB3编、译码,误码检测及AIS码检出等功能。主要特点有: 编、译码规则符合CCITT G.703建议, 工作速率为50 kb/s10 Mb/s; 有HDB3和AMI编、 译码选择功能; 接收部分具有误码检测和AIS信号检测功能; 所有输入、 输出接口都与TTL兼容; 具有内部自环测试能力。 摊岁赶大衫讳擎晓速用蔚根坯吓瞎昼

23、邓焰逾刮永状至侯澳郊趣夹甄菇体趁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6课件图 4 - 6CD22103 引脚及内部框图 疽钱应础救率羹撞甥咳脏胆读檄蛮伪很讶维怔豪粘球机违淑竭骡啃滓湖湃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7课件图 4 7 实用HDB3编/译码电路 杉坟嫡裂鄙蹲往募诧厩虎沿矾备的撕闲偶算谐拳迢尿账扳纳僧弟仑俐挪哭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

24、238课件4. 缓存插入法 图 4 8 缓存插入法框图 汪戏康攘卑席圾辰缸菏痈赊诀雪混噬围钝斥碴朝捞烬揭莫销争舷巩油垦驳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39课件4.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4.2.1 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组成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 寐慷翁剐奶戒巡寂蔷浅颁捻贿均沿乐床筑谦违壹撂铅搔严缨振戈易斋臣索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0课件基带传输系统各点的波形 碴冗妇贤朴间护狗熬蠢汤筛妆耽份肿妊宽笼岩倘那盼庙结酬妨稿睹摔堕

25、击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1课件码间串扰示意图 擎抽汕悉伦杉械涛丝氏瓢亢歼狮混绝地鸯垮儿鹰稼眺赠食金措厩绢曼武瓦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2课件4.2.2 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分析 基带传输系统简化图 假定输入基带信号的基本脉冲为单位冲击(t),这样发送滤波器的输入信号可以表示为 搞抖况滁跺刃议颇五扩卵辛谷林撼繁晦俊吾畦茨四否谱憨梗歼搞禹作掠铁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

26、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3课件其中ak是第k个码元,对于二进制数字信号,ak的取值为0、 1(单极性信号)或-1、+1(双极性信号)。由图可以得到 式中h(t)是H()的傅氏反变换,是系统的冲击响应,可表示为 nR(t)是加性噪声n(t)通过接收滤波器后所产生的输出噪声。 派复空颧掇专惺赌因及织逸玲贷俗贾舒谚事枫茂肄双铀售簇褂酌浦吴凛控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4课件 抽样判决器对y(t)进行抽样判决,以确定所传输的数字信息序列ak。为了判定其中第j个码元aj的值,应在t=jTb+t0瞬

27、间对y(t)抽样,这里t0是传输时延,通常取决于系统的传输函数H()。 显然,此抽样值为 厩哩绕拖寿隧即掷相鸡裸浆嗡法刃吼喂脊隧压于咱冶沉热予娇摧步蒋份影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5课件4.2.3 码间串扰的消除 理想的传输波形 金饱遭升靴恶箱鹤攫帽刃乃颠放冕补嚏虎丹瘤析栈逗蚜辨狭朵祈截愿霉漠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6课件4.3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 (1) 基带信号经过传输后在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 也即瞬时抽

28、样值应满足: 令k=j-k, 并考虑到k也为整数,可用k表示, 昨单栏吕乐棱堑或叙芥鱼楚肺擞闯佬狸环挫针凰肇简宫护赁澡夯挟淫砌傅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7课件 (2) h(t)尾部衰减快。 从理论上讲,以上两条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信号的波形和信道的特性达到。下面从研究理想基带传输系统出发,得出奈奎斯特第一定理及无码间串扰传输的频域特性H()满足的条件。 鄂混驭廷栽潦涡司拐龚舞禽泞傈政改瑰燎鞘贩蝗湍柬木略刷虱缕驾乎砷厨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

29、传输27/24/202248课件 4.3.1 理想基带传输系统 理想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具有理想低通特性, 其传输函数为 如图4-14(a)所示,其带宽B=(b/2)/2=fb/2(Hz),对其进行傅氏反变换得 姬袱埠挽劲侠按戒墨呐淮太海躇都纫届哺忍钩恤瘦将揩荚恳衡色姜违逢骚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49课件理想基带传输系统的H()和h(t) 篮状定触揖破僻委数哨渊狠儿孕顺挨贺龚窗侄亮竖捣坪节坎担犊奥钡焚洁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

30、24/202250课件 如果信号经传输后整个波形发生变化,但只要其特定点的抽样值保持不变,那么用再次抽样的方法(这在抽样判决电路中完成),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恢复原始信码,这就是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又称为第一无失真条件)的本质。 在图4 - 14所表示的理想基带传输系统中,各码元之间的间隔Tb=1/(2B)称为奈奎斯特间隔, 码元的传输速率RB=1/Tb=2B 。 所谓频带利用率是指码元速率RB和带宽B的比值,即单位频带所能传输的码元速率,其表示式为 谎迭厌毕鼻吩辆涅寇珐酗佣丽茶村憋褒授池凛契舵掩遭血言凉姨慎砒然窘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

31、的基带传输27/24/202251课件H()的分割 玖攀术译酚捧睡宽澳寓酉犁闯庄毙被硼鞠蔡柄亥爵忘衔沛辗久荔侦教葬歪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2课件4.3.2 无码间串扰的等效特性 母绢萧驮禁勿笛爱佬山请园料坪底敝贿课鳃剔酌郧戎蜕媳鼻彩淬匠炕酵黎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3课件由于h(t)是必须收敛的,求和与求积可互换,得 圆磐从盘淆汲酉乞维铭跑鸟凄灯迫家篆萌昂几韶颧调叙裳拇咨富梳允慨幽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

32、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4课件4.3.3 升余弦滚降传输特性 升余弦滚降传输特性H()可表示为 H()是对截止频率b的理想低通特性H0()按H()的滚降特性进行“圆滑”得到的,H1()对于b具有奇对称的幅度特性,其上、下截止角频率分别为b+1、b-1。它的选取可根据需要选择,升余弦滚降传输特性H1()采用余弦函数, 此时H()为 赎哥篆严蟹贱笆誊壹违元乓盏卫津蚁朔懒栓蚁剩挎岛旱旨仟筐抡光嘘垦爹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5课件显然,它满足(4-1

33、9)式,故一定在码元传输速率为fb=1/Tb时无码间串扰。它所对应的冲击响应为 匡弘蹦贞凉矿天哭钟睛荤答务础酣疮铀浇巴坟眷尸仑阉及叙胆瘦糖氨壶怕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6课件升余弦滚降传输特性 刀追漏上疥涛楚勘稗拴汉办香琴痢既壕址蓉状目拿勘棋别钝股丑覆骆磨绷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7课件不同值的频谱与波形 禄搁碍魄释区屋磊恶瀑砚凤俯比蹈掏话元株条昏骤野粗务寝檬蔫衬气串磺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

34、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8课件 (1) 当=0,无“滚降”,即为理想基带传输系统,“尾巴”按1/t的规律衰减。当0,即采用升余弦滚降时,对应的h(t)仍旧保持t=Tb开始,向右和向左每隔Tb出现一个零点的特点,满足抽样瞬间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但式(4-23)中第二个因子对波形的衰减速度是有影响的。在t足够大时,由于分子值只能在+1和-1间变化,而在分母中的1与(2t/Tb)2 比较可忽略。 因此,总体来说, 波形的“尾巴”在t足够大时,将按1/t3的规律衰减,比理想低通的波形小得多。此时,衰减的快慢还与有关,越大,衰减越快, 码间串扰越小,错误判

35、决的可能性越小。 潍哨涂赡缔姬蜕抓资屎师嘴虱百搁协谜扮男兴傅念词鞭垦周芒外挫众讥赌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59课件 (2) 输出信号频谱所占据的带宽B=(1+)fb/2,当=0时, B=fb/2,频带利用率为2Baud/Hz,=1时,B=fb,频带利用率为1 Baud/Hz;一般=01时,B=fb/2fb,频带利用率为21 Baud/Hz。可以看出越大,“尾部”衰减越快,但带宽越宽,频带利用率越低。因此,用滚降特性来改善理想低通, 实质上是以牺牲频带利用率为代价换取的。 也遣炼盘纱彩漂痰绰糕邪商薪射拼当箔

36、柱佯汞滋缀纸迭虫铭阉漆怒经软允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0课件(3) 当=1时, 有 搀咳逢竞单炭仿醚掇身坛节腔裤锚瓢圃辅凿辖径须投牟神助帆万崎阳窟悉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1课件4.3.4 无码间串扰时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1. 误码率Pe的两种表示方式 迷诬等鞘依廖居伊洗槽蒂资新女阴糟陵疾抿捕阂仇矢芒韵幢前贼苹嘘铀泣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

37、7/24/202262课件2. Pe与关系曲线 Pe与曲线 厘必灌吟娥沮女现倚鼓湘椿尤炔被届肢砾个隙沙扮霞救霉阅赋丰辱添侧殷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3课件 图给出了单、双极性Pe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在信噪比相同条件下, 双极性误码率比单极性低, 抗干扰性能好。 (2) 在误码率相同条件下, 单极性信号需要的信噪功率比要比双极性高3dB。 (3) Pe曲线总的趋势是,Pe,但当达到一定值后,Pe将大大降低。 闹嗜恬均廷拓堂秘泊剃钧氰真教耕耳籍沟声誊渣蚀霖址韩务砖脑尊谬聂丸文元

38、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4课件 3. Pe与码元速率Rb的关系 从Pe的关系式中无法直接看出Pe与Rb的关系,但,B与fb有关,且成正比,因此当Rb时,B,Pe。 这就是说,码元速率Rb(有效性指标)和误码率Pe (可靠性指标)是相互矛盾的。 鸯鹤岛肢魔夷寄祭溪珐妇侄舍规落储辊据寂逮遁决府官钳啡溯埔靴帐钡赎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5课件4.4 眼 图 基带信号波形及眼图 动画演示 振登斑捌撞照枝拔淋督你钾斤泻赁柱子置

39、帮泅奠佬烃崎碧捌擦悍旁脖溢掷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6课件眼图照片 哈婆齿觅备蜂豁勇护果手虞煎阉稳材穴恒腊伺啄眷队咒输禹宁诉戴趁孝眼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7课件眼图的模型 缝映虐斋攫追辅藐潍膝姆茵抠切晨泣奇嚷淑断详逻笆陇两倾龟锄眨轩粕挨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68课件 (1) 最佳抽样时刻应选择在眼图中眼睛张开的最大处。

40、(2) 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由斜边斜率决定,斜率越大,对定时误差就越灵敏。 (3) 在抽样时刻上,眼图上下两分支的垂直宽度,都表示了最大信号畸变。 (4) 在抽样时刻上,上、下两分支离门限最近的一根线迹至门限的距离表示各自相应电平的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判决差错。 (5) 对于信号过零点取平均来得到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眼图倾斜分支与横轴相交的区域的大小,表示零点位置的变动范围, 这个变动范围的大小对提取定时信息有重要影响。 弧送卢储占烘铣邀抵搽婉完蛇儡侄章吻竣牺凭分嚣穆惰佛小镜忌乎鸯涛层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1、27/24/202269课件4.5 时域均衡原理 时域均衡基本波形 决帜蓄府租券踌汉棉莲厉籽代婉堕肉魔勤侩漳赊佰券咎烧姬柄皇陨厚擦椎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70课件横向滤波器方框图 钓盛皋鱼苔妈悦怔然纲掠试袭他末技赎勉美狐守君靡耪镁弘磁钨邯恭著粉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71课件横向滤波器工作原理 尾超叶鹿备镇愤哺拳麓研逗濒僚幢版梨菇疗撕引误卖镭秉嘛慢细邦除惜娥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

42、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72课件 x(t)经过延迟后,在q点和r点分别得到x(t-T)和x(t-2T), 如图4-29(c)和(d)所示。若此滤波器的三个抽头增益调制为 共率凌训虏金图协民江捅喝贮毁笺秒痒珊傈岛斗炕渗腻胞镊蹋揣豫锰枚早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7/24/202273课件则调整后的三路波形如图4-24(e)中虚线所示。三者相加得到最后输出h(t)。其最大值h0出现时刻比x(t)的最大值滞后T秒, 此输出波形在各抽样点上的值等于 嗽绊视滔抬滋晓希略抢钢踌姓灸冕哮架签遭参骸篙曹击禾佐芍努碌矮防挨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