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晚晴时期的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鸦片战争前,琦善在致英驻华总监义律的照会上写道:“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岂有因此定海一县遽肯受人挟制之理而贵国既欲通商,若非处处恭顺,俟奏奉大皇帝恩旨准行贵国,又岂能安然贸易乎?”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积极探寻摆脱危机的方法B.尚未突破传统的夷夏观念C.理性分析了中西方的优劣D.意识到对外贸易的重要性2.有学者认为,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被迫开埠通商、废除行商制度、与英国协定关税、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英国因此实现了19世纪前期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
2、标。该学者意在说明( )A.列强侵华有其历史必然性B.鸦片战争是中外因素共振的结果C.清王朝腐败导致中国战败D.输出资本是英国侵华的根本动力3.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中西交往的语言基础是被称为“广州英语”的一种变种英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洋泾浜英语最终取代“广州英语”成为对外贸易的通用语。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的经济结构瓦解B.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C.列强的侵略深入内地D.学习西方思想成为主流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条约内容,当时连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施压下,咸丰帝颁发上谕,准
3、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颁发各省。这一变化( )A.说明南京条约的影响有限B.体现出清政府树立起守约意识C.有利于减少地方的外交纠纷D.表明清政府统治逐渐公开透明5.林则徐在查禁鸦片过程中,主持翻译国际法的工作,后这一工作因林则徐被撤职而中止。1864年总理衙门拨银500两,刊印万国公法译本。这说明清政府( )A.承认了西方中心论B.支持地方开办洋务运动C.认同早期维新思想D.调整了与西方交往策略6.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说明“这场革
4、命”( )A.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7.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B.得到了农村地主的支持C.引发了农民恐慌出逃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在外商联手压价打击的情况下,亦不断发展,美国旗昌公司最终破产,英国太古、怡和公司放低姿态,先后三次与轮船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勉强维持运营。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兴办民
5、用企业(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激化了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C.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D.动摇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地位9.洋务运动期间,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章程强调“查此局虽系官督商办,究竟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似宜仍照买卖常规,俾易遵守”“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方能持久”。但此类企业最终经营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 )A.官商勾结导致生产效率低下B.军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C.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D.官僚权力凌驾于资本之上10.1895年,在与日本办理外交事务时,清政府多次援引万国公法中的内容,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也清楚最紧要者就是割地、赔费两节。尤其在
6、割地这一节,清政府还曾提出“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的要求。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已放弃传统的华夷观念B.在谈判中占据政治优势C.摆脱了日本的政治压力D.逐渐接受近代外交理念11.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如果用短视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这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 )A.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B.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2.1875年,英国领事麦华佗在报告中以绿茶为例指出,中国绿茶的内地税至少约达出口税的两倍
7、,或约等于条约规定的转口税额的3倍。各地茶税情况复杂,名目繁多,越是偏远的地区,茶税负担可能越重,导致中国茶叶价格高昂。这说明近代中国( )A.茶叶出口数量巨大B.重农抑商日益强化C.营商环境亟须改善D.抵制列强掠夺原料13.1895年4月,康有为联络各省在京举人,拟定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了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都察院虽拒绝代呈,但上书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海某书店还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这表明,此时( )A.发展民族经济是首要目标B.中体西用成为主流文化趋向C.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D.维新变法主张渐成社会共识14.义和团涌入北京城后,到处
8、设坛,高悬“奉旨义和团练”“助清灭洋,替天行道”的旗帜,上至王公卿相,下及倡优隶卒,纷纷祈愿,如癫如狂。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清政府的招抚C.义和团带有明显的封建遗留D.义和团违背了全球化的时代潮流15.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时遭到当地民众坚决抵抗,损失惨重。在东三省,北起黑龙江畔,南至渤海之滨,到处都掀起了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瑷珲之战、北大岭之战,清军将领拼死抵敌,前仆后继。这表明( )A.普通民众成为抗争的主体B.清军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C.民族危机激发战斗的热情D.专制政体仍有较强生命力16.辛丑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
9、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规定“在诸国人民被我戕害凌虐之各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A.实现对国人的心理征服B.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C.缓解中外之间民族矛盾D.使中国完全半殖民地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2分。17.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18分)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
10、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
11、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10分)18.阅读材料,完
12、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龙门、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中山(国都为今河北省定县)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夫燕(国都为今北京市)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齐、赵(国都为今河北省邯郸市)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li)富。司马迁史记材料二 天津开埠之后,直隶
13、经济变迁开始明显加剧。同治初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兼署直隶总督,在天津筹设“军火机器局”。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接手该局并着力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北方最大而典型的官办军工厂。李鸿章在光绪初年主持筹办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煤矿,在招商集股、生产模式、运输营销和经营管理等环节上,均颇为凸显“新型”因素。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他十分重视农、工、商及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经济发展与教育密切挂钩,发展教育不仅为农、工、商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而且提供了相关的科技、知识资源和工艺试验场所。经过7年的努力,直隶由一个“屡遭兵燹(xin)”“民生凋敝”的落后省份,一跃发展成为“各行省咸派员视察,藉为取法之资”
14、的全国模范省。摘编自董丛林晚清直隶总督与辖区经济变迁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记中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状况的历史信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直隶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中日战争以后的几年中,来自西方的不可抗拒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5、在甲午战后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康有为不得不向传统低头,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托古改制”、宣传变法的先师。但即使是这样,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成为主变者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变法期间,维新派眼睛向上,始终没有找到切合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和方法,因此当“戊戌政变”发生时,维新派要么引颈就戮,要么作鸟兽散。摘编自雷颐维新的挫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前清王朝面临的“危险形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新变法运动
16、遭到“挫顿”的原因。(10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题干所示为鸦片战争前琦善给英国驻华总监义律的照会,其中用词“恭顺”“恩旨准行”,表明当时清政府官员在中外关系中仍然秉持传统的夷夏观,B项正确;题干并不能反映琦善积极寻求摆脱危机的方法,他也没有理性分析中西方的优劣,排除A、C两项;D项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2.答案:A解析:考查鸦片战争。材料中“中国被迫开埠通商、废除行商制度、与英国协定关税、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即是鸦片战争前“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即打开中国国门,变中国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故选A项,并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战前中英关系的纠葛,
17、也没有清王朝腐败的信息,排除B、C两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洋泾浜英语最终取代,广州英语,成为对外贸易的通用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和南京条约中开放上海有关,打破了之前广州一口通商的对外贸易格局,B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瓦解”说法错误,A项排除;上海属于沿海地区,C项排除;19世纪60年代,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当时仍然是传统思想占主导地位,D项排除。4.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颁发各省,这有利于地方官员了解条约内容,从而减少地方的外交纠纷,故C项
18、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影响很大,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清政府是在列强施压的情况下颁发条约给地方的,不能体现清政府树立起守约意识,故B项错误;清政府将条约颁发各省不代表其统治公开透明,D项与史实不符。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屑于了解他国事务,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和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逐渐重视对西方事物的了解,D项正确。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会向西方学习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政治大变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革命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影响
19、了近代中国政局的走向,推动了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进程,这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故选B项。7.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平军仅允许地主“征半年租”“租收五成”并且“地主收租如乞丐”,这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不可能得到农村地主的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中“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反映的是当地主收租时佃户避开,并不是恐慌出逃,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太平军依然允许地主收租,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8.答案:A解析: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不断发展,对外国在华企业产生冲击,说明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
20、经济侵略,故选A项;B项材料依据不足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排除C项;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并未动摇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虽然强调“查此局虽系官督商办,究竟煤铁仍由商人销售”“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但是这类企业在经营中并没有做到排除官场习气,官僚权力仍凌驾于资本之上,导致这类企业最终经营失败,故D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清政府认识到了国际法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割地和赔款是最关键的问题,而且努力争取不割地,说明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
21、的理念,故选D项;当时清政府并未放弃传统的华夷观念,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是战败国,清政府在谈判中不占优势,也未摆脱日本的政治压力,排除B、C两项。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选择A:根据“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可得出甲午战后,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排除B:甲午战后并没有推动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排除C:C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D:D与材料主旨无关。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材料表明,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因税额过高而变
22、得高昂,弱化了其竞争力,说明近代中国亟须改善营商环境,故C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D两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13.答案:C14.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看出,义和团受传统的君臣纲常观念影响,反对洋人侵略,故C项正确。A项是正确的历史结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先有义和团兴起,后有清政府招抚,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1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清军将领拼死抵敌,前仆后继”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这反映了民族危机激发了民众战斗热情,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不能说明“普通民众成为抗争
23、的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不能体现“清军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 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6.答案:A解析:要求清政府派使臣谢罪以及规定“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是惩处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从而对中国人进行心理征服,迫使国人屈服于列强,故答案为A项;这些要求没有起到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作用,排除B项;这些做法进一步激化中外民族矛盾,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半殖民地化,并非仅仅材料反映的措施,排除D项。17.答案:(1)趋势:外国在会审公廨的权限逐步扩张;中国在租界的法
24、权日渐丧失。实质:法权与主权之争。(2)因素:国际、国内政局的变动(辛亥革命、一战、二战);历届政府的努力;人民的呼声和民间团体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西方法律思想的传入;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认识:1841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攫取了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虽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法治变革,但使中国丧失了对在华外国人的司法管辖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与践踏;围绕领事裁判权的斗争反映了国人主权意识的觉醒,斗争的过程说明贫弱的中国难以捍卫国家主权,唯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发展国家经济,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才能维护国家主权。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一中“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
25、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结合“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驻沪领事团)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等信息可知,外国在会审公廨的权限逐步扩张;根据材料一中“(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外国领事团)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可知,中国在租界的法权日渐丧失。实质:综合材料一中中英双方在上海会审公廨中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实质为法权与主权之争。(2)因素:根据材料一中“1911年武昌起义后”“民国政府成立后”,材料二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国内政局的变动(辛亥革命、一战、二战);根据材料一中“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
26、亥革命前的状态”,材料二中“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等信息可知,历届政府的努力;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可知,人民的呼声和民间团体的推动;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还包括经济发展的需求,西方法律思想的传入和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认识:根据材料二中“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
27、归正统”等信息,综合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原因、历程和结果等方面分析可知,英国等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虽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法治变革,但使中国丧失了对在华外国人的司法管辖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与践踏,围绕领事裁判权的斗争反映了国人主权意识的觉醒,斗争的过程说明贫弱的中国难以捍卫国家主权,唯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发展国家经济,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才能维护国家主权。18.答案:(1)历史信息:农业粗放,比中原地区落后;畜牧业较为发达;出现了燕、邯郸为代表的商业都市,成为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与北方少数民族互通有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8、冶铁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2)原因:天津开埠便于接触西方技术;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末新政的开展;重视教育;直隶总督的个人能力。影响:开启了津、冀近代工业化之路;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解析:本题考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记中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状况的历史信息,可以下表为参照:材料内容结论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畜牧业发达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农业粗放落后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民族间往来活跃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齐、赵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出现商业都市并成为地区的交通和贸易中心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li)富冶铁业发达(2)晚清时期直隶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由“天津开埠之后,直隶经济变迁开始明显加剧”和所学知识可知,天津开埠是原因之一;由“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主持筹办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煤矿”和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橡胶、橡塑制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数字交换与交换机》课件
- 经济法课件专利法上
- 教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4篇)
- 《信用管理实务》课件
- 《骨髓腔输液技术》课件
-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期货纠纷案例分析(于学会)
- 中国化工网案例剖析
- 《数值积分习题》课件
- 项目农民工考勤管理制度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碳排放监测员(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消防安装和维保市场经营发展及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 数学家华罗庚课件
- 10.2+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专项训练:坐标的变化(30题)(原卷版+解析)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六单元 复习与关联 1.数与运算
- Unit 4 Ready for schoo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2024版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