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之中医药信息处理系统构建思考汇编资料_第1页
电子政务之中医药信息处理系统构建思考汇编资料_第2页
电子政务之中医药信息处理系统构建思考汇编资料_第3页
电子政务之中医药信息处理系统构建思考汇编资料_第4页
电子政务之中医药信息处理系统构建思考汇编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信息处理系统(xtng)构建思考 共八十四页本章学习(xux)目标:学时:4了解:中医学与信息科学的关系,二进制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什么是中医“辨证论”学说, 研制一个中医专家系统需要怎样的过程。掌握:中医学信息研究的意义和特点,中医和西医数据分类的区别。本章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检索(jin su)中医药数据库的现状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写出综述。结束放映节章目2 / 83第9章 共八十四页本章(bn zhn)内容:9.1 中医药信息特点9.2 中医药数据的分类与信息化、规范化9.3 中医药信息标准化9.4 中医四诊研究(ynji)9.5 中医针灸领域信息处理 9.6 中医专家系统9.7 中医

2、药学信息应用9.8 中医药学其它方面的信息应用结束放映节章目3 / 83第9章 共八十四页9.1 中医药信息(xnx)特点9.1.1 中医学与信息科学的关系9.1.2 中医学信息(xnx)研究的意义9.1.3 中医药信息的特点9.1.4 二进制与中医理论结束放映节章目4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9.1.1中医学与信息科学(xn x k xu)的关系信息有两个层次的概念,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本体论是和认识论不同的一种关于存在和存在物质的学说。 认识论则是关于人类认识现实、领悟和概括事物(shw)发展规律的哲学。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原因 : 信息科学和中医药科学具有相似的内

3、涵,都是站在认识主体的立场上研究信息问题的。 结束放映节章目5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中医学和信息科学都遵循着共同(gngtng)的信息活动规律: 信息的内容与其形式远离。中医以“阴阳”为纲,研究复杂的生命现象;信息科学以“0”和“1”的运算逻辑,综合地实现各个领域的诸多功能。 现代化煎药(jin yo)室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结束放映节章目6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 关于“中医现代化研究切入点”的讨论是目前中医界的热门话题,历史、现状留下的困惑使大家难以取舍(qsh)。不管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有哪些,论点有多少,都要遵循一个原则:中医学研究的形式和内容要推动中医学现代化的

4、进程。 探究(tnji)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美国医疗信息化特点与思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团访美心得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结束放映节章目7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9.1.2 中医学信息研究(ynji)的意义 中医学信息(xnx)研究的意义在于其过程两个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将对中医文献的整理、中医学术用语的标准化、中医药主题词的编写和主题词标引规则的制定、中医知识表达方式的研究、中医理论模型算法的建立、中医学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等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战略思考结束放映节章目8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9.1.3 中医药信息(xnx)的特点 中医的临床实践过程从

5、信息学角度看,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临床数据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临床数据,并且从中取得可以(ky)诊疗患者疾病的有用信息。 结束放映节章目9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 中医的任务主要是收集疾病(jbng)数据,整理有用的数据,然后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对所获得的临床数据进行鉴别、分析、综合评判,制定治疗对策,最后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向医生提供疾病数据的同时,也是医生运用各种医疗手段进行诊疗的对象。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0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 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收集患者的病理信息。信息是从患者传

6、递到医生的,我们把患者称为信源,把医生称为信宿。这种信宿在不破坏信源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望、闻、问、切,获取患者的数据,再通过分析(fnx)处理这些信源数据来推测信源内部运动特征的方法,在“控制论”中称为“黑箱推测法”。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1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9.1.4 二进制与中医理论中医(zhngy)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实际上,将阴阳对立的概念应用在中医的临床“辨证”方面是一种定性分析的手段。“阴证”与“阳证”是性质决然不同的两个方面。 论阴阳五行学说(xu shu)结束放映节章目12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阴阳学说是一种继续不断地对事物的

7、性质(xngzh)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与近代电子计算技术中利用二进位制的编码的手段来区别机械的运动状态有很多类似之点。 在二进制中,“O”与“1”这两个符号代表着性质决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与“0”“1”相类似的中医学中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脏腑、升降、浮沉等概念也是代表着性质不同的两个方面。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3 / 83第9章第1节共八十四页9.2 中医药数据(shj)的分类与信息化、规范化9.2.1 中医和西医数据(shj)分类的区别9.2.2 中医“辨证论”学说9.2.3 中医药数据信息的规范化结束放映节章目14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9.2.1 中医和西医数

8、据(shj)分类的区别 中医通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创造了一套适合于分析及处理人体信息系统的方法,即阴阳五行、八纲辨证、脏腑经络等。中医这种以整体观与动态观为基础的多维动态空间的概念使中医对机体所反映的特征的认识不同于西医。西医的病症空间决定脉学属于现代医学病症范畴的定性分析内容。两个不同的症状空间概念、不同的出发点,往往导致中西医对待同一(tngy)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和治疗的方法。 结束放映节章目15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比较,不但是内容庞杂,而且数据量很大。中医药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对临床病理数据的归类。中医的分类是以机体对疾病的反应为依据的,这种反应是一种(

9、y zhn)整体的效应。中医对疾病的归类是一种综合性的归类方法。虽然中医对疾病的归类方法目前还比较粗糙和笼统但是这种归类方法把人体与疾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了,利用这种方法来诊断及治疗疾病有利于发挥机体内在的积极的抗病因素。从其发展前途来看是一种很有科学价值的、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归类方法。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6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 以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症为例,来说明(shumng)中医与西医在归类方法上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点 : 西医:西医对头痛症状是根据致病的部位、致病的因进行归类的,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方面:(1)颅内疾病:像脑瘤、脑震荡、脑血栓等。(2)颅腔邻近的疾病:像青光

10、眼、中耳炎、急性鼻炎、扁桃腺炎等。(3)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像高血压、贫血等。(4)机能性疾病:像偏头痛、神经衰弱等。(5)急慢性传染病:像流感、伤寒、疟疾等。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7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 虽然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有其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头痛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反应,然而从西医的分析中,我们无法了解人类机体自身积极(jj)进行防御以及出现的消极的一面 。 中医:中医对头痛症状的认识过程中,分类并不局限于局部的定位,而主要是通过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趋势这个整体效应来加以归类的,一般分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8 / 83第9章 第2节

11、以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症为例,来说明中医与西医在归类方法上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点 :共八十四页 内伤杂病:一般采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辨证措施来分析(fnx)脏腑系统的功能特征及脏腑系统间的代偿趋势。 外感热病:一般采用卫气营血、六经、八纲等辨证措施来分析病程中的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及致病因的特点。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19 / 83第9章 第2节以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症为例,来说明中医与西医在归类方法上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点 :共八十四页 中医(zhngy)的这种分析疾病的归类方法时时把动态趋势及归转作为分析的主要项目,这个特征把疾病与患者的机体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把机体的一些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特

12、征引入了医学领域,把内外环境的统一观引入了中医学之中。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20 / 83第9章 第2节以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症为例,来说明中医与西医在归类方法上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点 :共八十四页9.2.2 中医“辨证(binzhng)论”学说 “辨证论治”学说是通过“望、闻、问、切”,获取患者的四诊数据,通过处理四诊数据获得改善(gishn)人体运动状态的调控特征,然后运用中药、针灸等各种调控措施治疗疾病,中医学的这种以机体动态特征为基础的医学理论,也可以称谓“动态学说”。 “动态学说”是一种以“黑箱”原理为基础的状态特征分析法。 结束放映节章目21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关于“

13、黑箱”原理在社会中也存在不同(b tn)的意见:中医不是一种(y zhn)黑箱理论中医辨证论“非典”关于中医的辨证论观点:结束放映节章目22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9.2.3 中医药数据(shj)信息的规范化 要用计算机来处理中医药学的数据,就必须将这些数据转化(zhunhu)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文字、图像、声音或电信号等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 在实现中医药数据的数字化之前,必须完成的第一步是实现中医药数据的客观化与规范化。 结束放映节章目23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 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地区、气候、环境、方言等的差异及丰富的汉语词汇等,这些内容交杂在一起,使中医

14、药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内容。 例如:在中医(zhngy)的针灸学中:任脉的“关元”穴,其别名不下五个,在气功学中常称为“丹田”,在【素问气穴论】中称“下纪”,在【灵枢寒热病】篇中称“三结交”,在【针灸甲乙经】中称“次门”,在【针灸资生经】中又称为“大中极”。足少阳胆经的“阳交”穴,在【针灸甲乙经】中称阳维郄,在【针灸大成】中称别阳,在【针灸铜人】中称阳维,在【千金方】中称足髂。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24 / 83第9章 第2节共八十四页9.3中医药信息(xnx)标准化9.3.1 中医信息学的基本特征9.3.2 中医信息学要解决(jiju)的基本问题9.3.3 中医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9.3

15、.4 中医信息标准化的研究结束放映节章目25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9.3.1中医(zhngy)信息学的基本特征 中医信息学是中医学,计算科学的交叉学科,因而其主要学科形态包括理论、抽象或模型化、设计。 “理论”基于中医学和数学,其特征是将研究的对象特征化;发现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推演这些关系的结果;解释(jish)结果。发现错误和矛盾时,应反复进行上述的过程。 结束放映节章目26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 “抽象或模型化”基于实验科学,其特征是形成假设;构造模型并做出预言;设计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当实验与预言不符时;应反复上述过程。 “设计”基于工程,其特征时叙述要求

16、;给定(i dn)技术条件;设计并实现该系统;测试该系统。当测试表明,实现的系统不满足条件时,应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27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9.3.2 中医信息学要解决的基本(jbn)问题 中医信息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该是: 中医信息怎样才能高效(o xio)发掘和利用 。 中医文献是中医药信息的主要载体,就古籍而言有上万多种医书。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怎样才能高效地发掘和利用如此海量的信息呢?这个问题在自古以来的医疗实践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结束放映节章目28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9.3.3 中医信息系统工程(gngchng)的建设 中医信息

17、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环境(hunjng)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能满足信息资源考察分析利用的软件设计。 它的主要任务是让中医学术信息化并产业化。 其主要内容有:中医教育资源的多媒体研究、中医药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中医药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中医学模型的虚拟设计等。 结束放映节章目29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 中医临床上通过四诊收集的数据一般都是由临床医生主观决断的,缺乏量化的依据,不便于教学及重复实验,也无法实现数字化。 以脉诊为例,中医脉象是中医采集患者临床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是依靠医生手指(shuzh)面的感觉细胞来收集患者的脉象数据,并且运用形象化的概念加以确定其收集到的数据的性质。

18、 9.3.4 中医(zhngy)信息标准化的研究结束放映节章目30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 在脉诊诊断中,掺杂了医生的判别经验及感觉等许多主观因素。这一切不仅造成对疾病的定位方面的分歧(fnq)(辨证分歧),而且也给中医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医脉诊客观化势在必行,也就是研制能替代中医指面收集脉象数据的脉象仪的工作势在必行。同样,中医药领域内的各种信息的标准化工作也势在必行。 有关(yugun)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国际合作研究的思考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 结束放映节章目31 / 83第9章 第3节共八十四页9.4 中医(zhngy)四诊研究9.4.1 中医脉

19、象仪9.4.2 中医脉象脉波参数分析(fnx)9.4.3 中医脉象的其它研究9.4.4 中医舌诊结束放映节章目32 /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9.4.1 中医(zhngy)脉象仪1860年Vierordt创建了第一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 国内20世纪50年代初朱颜将脉搏仪引用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 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天津、上海、贵州、江西、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脉象研究协作组,多学科共同(gngtng)合作促使中医脉象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脉诊的现代化研究图9.2 中医脉象仪结束放映节章目33/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9.4.2 中医脉象(mixing)脉波参数分

20、析 在脉波参数信息分析方面(fngmin):从总体上看,可分为时域分析法及频域分析法两大类。图9.3 平脉脉图及其微分图结束放映节章目34/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 时域分析法是通过结合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动态特征或中医脉象的特性,对脉波图上与时间有关的主峰、潮波、重搏波的幅值,曲线下的面积,曲线与坐标的夹角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以寻找判别(pnbi)脉象的特征参数,与此相应还常采用脉波曲线的一阶导数配合同步分析 ,另外,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估计参数的方法来判别脉象。时域分析法是中医脉象分析方面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35/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

21、频域分析是近代工程上处理复杂的振动信号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几乎无法用手工进行计算。 1978年贵州省脉象协作组运用DJS6中型计算机对弦脉、滑脉作了频谱分析,发现弦脉频谱特征类似于大量文献报导中的血管内肾上腺素能神经介质含量(hnling)较高的情况 1981年上海脉象协作组运用频谱仪对妊娠滑脉、病理滑脉进行分析,发现这两种滑脉在频谱上区别很大 1983年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竹交通大学与加拿大的同行合作用频谱研究中医脉象,发现5Hz以上的脉谱图在病人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36/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9.4.3 中医脉象的其它(qt)研究复旦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

22、与贵州省中医脉象研究协作组一起,以生物力学为基础,结合人体心血管系统特征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医脉象的线化模型,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参数增加腹腔的流量(liling)来模拟孕妇怀孕时的滑脉,通过改变血管壁的弹性来模拟高血压的弦脉,其结果与中医临床相符; 结束放映节章目37/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利用声学原理,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应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对脉搏信号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脉搏信号功率谱特征的分析和比较,获得了中医脉诊和人体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些(yxi)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38/ 83第9章 第4节中医脉象的

23、其它研究:共八十四页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采用PVDF压电薄膜材料作为传感元件,研制了一个“多维脉象信息检测系统”,能在中医脉诊寸、关、尺的位置上安置了63个采集脉象信息的探头,并可以输出脉象的立体(lt)波形图;上海中医学院研制的“九路脉象计算机处理系统”,该仪器可以检测桡动脉的径向搏动力、脉管轴向张力系数、脉管系统等效硬度及脉宽系数,并通过计算机对脉象信息的分析,输出各种结果报告等。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39/ 83第9章 第4节中医脉象的其它研究:共八十四页9.4.4 中医(zhngy)舌诊 中医舌诊的研究难度比较大,需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观察到的舌形、舌态、舌质、舌苔、舌

24、面的光质、津液多少等内容进行处理,需要将视觉形象输入计算机,然后在中医专家(zhunji)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定性及定量的分析 。/zykj/czzyk/jichu/shezhen/000.htm网上的舌诊的教学:正常舌体结束放映节章目40/ 83第9章 第4节共八十四页9.5 中医(zhngy)针灸领域信息处理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己广泛地应用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各个方面 :针灸时间疗法、针灸专家系统、针灸的教学、针灸文献研究、针灸图像处理、针灸科研及临床研究。(7个) 在针灸时间疗法方面的应用 在针灸时间疗法方面,例如子午流柱灵龟八法开穴是中国古典时间医学,它运用古代哲学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rn

25、t)奇经八脉气血会合规律,根据日时千支的推演数学变化,按时取穴。但它义理深奥,推演复杂,很难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方便临床应用,科研人员开始研制相应的软件。结束放映节章目41/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 在这方面有南京铁道医学院的“计算机开穴模拟和预约治疗系统”,该系统收集了纳子、纳甲、养子、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等5种时间取穴方法,并提供(tgng)按时开经取穴显示、按穴查时、预约治疗和人体气血流注动态演示功能。图9.4 子午流注开穴查询(chxn)系统结束放映节章目42/ 83第9章 第5节 在针灸时间疗法方面的应用共八十四页在针灸专家系统方面的应用 在针灸专家系统方面,有贵州省中医研究

26、所与贵阳医学院联合研制的,“刘卓佑主任医师针刺治疗妇科病的电脑程序”;四川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省计算机应用中心联合研制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等眼病的“黄圣源针灸治疗眼病的应用软件”;广州中医学院的“中医针灸电子计算机辅助诊疗程序”及“针灸特定穴优化应用计算机程序”;南京中医学院的“费久治医师针灸减肥专家系统”;北京市第六医院的“针灸减肥软件”;内蒙民族医院的“针灸耳针(r zhn)咨询系统” 等。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43/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在针灸的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针灸的教学方面,有香港中文大学研制的虚拟针灸系统,如图9.5所示,该软件以三维虚拟人方式,形象生动(shngdng)地

27、介绍了人体穴位的基本知识,并以动态演示的方式,使教学过程中危险穴位针刺过程形象化等。 图9.5 虚拟(xn)针灸系统结束放映节章目44/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 在针灸文献研究方面应用 在针灸文献研究方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研制运用计算机对自黄帝内经至清代末年为止的62本针灸古籍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古代针灸治疗面瘫的特点是以取头面病变部位的腧穴为主,选配远道阳经腕踝以下的腧穴为辅,以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效为佳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研制的“针灸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ACULAS),该系统具有中英文二种版本,共收录了中、英、日、德、法、俄等约十几种语言的520余种期刊及会议资

28、料(zlio)中有关针灸、针麻、经络等方面的文献及国际会议的文献。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45/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在针灸科研及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 在针灸科研及临床研究方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为手段对8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结果(ji gu)进行了分析;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系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针刺足阳明经不同部位腧穴,在“B超”下所获的胃窦变化图像进行了分析,以探索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CT检查“中风”偏瘫患者的针刺疗效;黄坤厚等应用计算机对针刺穴位时痛与非痛刺激对体感区脑电的影响进行分析等。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

29、46/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在针灸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 在图像处理方面,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体(rnt)图像进行重建和切割,从多层面显示穴位所处的解剖结构,可以为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在图9.6中便是利用Voxel-Man重构的显示穴位的头部3D模型。 利用Voxel-Man重构的显示穴位(xuwi)的头部3D模型 结束放映节章目47/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在针灸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 在针灸临床诊断方面,以中医的经络理论为依据,结合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制出了不少诊断仪。例如:成都中医学院研制的“中医经络穴位疾病诊断系统”;沈阳亚医的“耳针诊断仪”;贵州的“

30、GY型针灸电脑诊疗(zhnlio)仪”;北京华雄的“HX肿瘤测定仪”;沈阳盛京的“DY电脑肿瘤定性仪”等。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48/ 83第9章 第5节共八十四页9.6 中医(zhngy)专家系统9.6.1 中医专家系统(zhun ji x tn)介绍9.6.2 中医专家系统的通用程序的研制9.6.3 中医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9.6.4 中医专家系统在各方面的研制情况介绍结束放映节章目49/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9.6.1 中医专家系统(zhun ji x tn)介绍 国际上最早产生和最具影响力的是DENLDRA和MACSMA专家系统,这两个系统主要是针对其特定应用领域开发的。它

31、形成于19651971年,即专家系统形成期。 70年代中期最具代表(dibio)意义和影响力的医学专家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开发的血液病诊断专家系统MYCIN 。 结束放映节章目50/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 所谓医学专家系统,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替代医学专家去处理那些临床的医学数据。 中医专家系统就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中医专家的综合、分析、判断等处理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的过程。 中医专家系统所起的作用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中医专家的综合、分析、判断的这一处理过程,也就是将四诊或其他的诊断信息输人计算机,中医专家系统将模拟医生的思路进行辨证(binzhng)施治从知识库中提取中药或针灸

32、的治疗方案。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51/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 研制一个中医专家系统的过程,大致上有以下一些步骤:(4步) 医理设计 收集对“中医证型”划分起作用的临床症状;建立规范化的症状表;收集对“中医证型”划分的依据;建立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则库;收集临证加减(ji jin)的处理方法;建立临床随症加减的规则库,建立与该中医专家知识相关的知识库及规则库。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52/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建立数学模型 绘制与中医专家系统辩证逻辑思维相应的程序框图,用数学模型模拟中医专家的辨证论治的过程(guchng)。程序设计 通过编程,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上列数学模

33、型。临床验证 通过大量病例,验证其符合率。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53/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9.6.2 中医(zhngy)专家系统的通用程序的研制 在研制中医专家系统的基础(jch)上,研制人员发现众多的中医专家系统有许多类似之点,都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患者的“四诊”信息,然后由计算机来模拟专家处理病理信息的过程,最后输出该专家处理患者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人们发现在这个处理过程中,不同的专家,他们只是在推理规则方面及输出处理结果方面存在差异。人们也发现由于早期的中医专家系统将诊治疾病的规则及处理方案镶嵌在程序中,这对于维护中医专家系统很不方便,若要修改医理设计的内容,从事临床的医生

34、必须在编程人员的配合下才能进行,为了方便临床应用,为了让医生能根据自己医理设计的内容自己编制中医专家系统,软件工程人员开始寻找中医专家系统的通用程序,即专家系统外壳或中医专家生成系统。结束放映节章目54/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 中医(zhngy)专家系统是用来模拟中医诊治疾病的系统,它可以按照中医专家的思维特点处理患者的临床信息,并按照该专家的临床经验输出诊断、方药、医嘱等结果。 中医专家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处理临床信息的知识及经验等方面,也就是说两个中医专家系统之间的差异只是在处理信息的知识库方面发生了改变。单从计算机程序编制的这一角度来看,除了知识库发生变化外整个程序是类同的 结束

35、(jish)放映节章目55/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9.6.3 中医(zhngy)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神经网络、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促进中医(zhngy)专家系统的发展:(4点)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 中医专家系统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系统的学习和知识更新问题。 专家系统与数据库相结合 专家系统可借鉴数据库关于信息存贮、共享、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技术,对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管理、设计以及对大型知识库、共享知识库和分布式知识库提供帮助,改善专家系统的特性,使其规模提高到实用水平。 结束放映节章目56/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专家系统(zhun ji x tn)与多

36、媒体技术相结合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被广泛的运用,我们可以将多媒体中的实时图象处理技术运用于中医体征的识别,那么它将可以使原来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来模糊判断的舌、脉、色等症状。如图9.7所示的Voxel-Man中医学知识库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客观定量化处理,以达到知识获取更直接的目的,以克服知识获取困难的问题。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57/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图9.7 Voxel-Man中医学知识库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58/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专家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目前中医专家系统与网络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专家系统是具有图搜索的决策树,而

37、搜索树构成了现有专家系统的基础;(2)中医专家系统的网络化,建立多专家系统也是提高专家系统在辨证论治中的可靠性和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从而实现中医专家系统的网上会诊。 (3)中医专家系统的上网,可以为不同地域的人们提供一个高水平的诊疗及医疗咨询服务平台,同时(tngsh)为医药爱好者提供一个专家水平的、适时的中医专家CAI教学平台。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59/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9.6.4 中医专家系统在各方面(fngmin)的研制情况介绍 在诊疗妇科病方面 有西苑医院和中科院软件所联合研制的“钱伯煊治疗崩漏、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专家系统”;芜湖医学院的“李少白月经不调诊治系统

38、”;黑龙江中医学院的“韩百灵(bilng)不孕症专家诊治系统”;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工学院联合研制的“妇科多专家(罗克聪、傅青主等四位名医)诊治系统”该系统曾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结束放映节章目60/ 83第9章 第6节(个方面)共八十四页在肾系疾病方面 有南京中医学院研制的“邹云翔肾病专家系统”;北京西苑医院,及中科院软件所联合研制的“时振声诊疗(zhnlio)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等肾系疾病的肾病专家咨询系统”;重庆中医研究所研制的“龚志贤肾炎诊疗程序”;四川成都中医研究所研制的“王文雄治疗肾病的软件”;成都第一人民医院和四川省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中医肾病辨证施治电子计算机程序

39、”等。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1/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消化系统的疾病方面 有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东直门医院研制的“董建华诊治胃痛、溃疡病的专家系统”;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制的“吴纶基胃痛诊治系统(xtng)”;杭州市中医医院研制的“盛循卿胃脘痛诊治系统”;江西中医学院研制的“姚奇蔚慢性萎缩性胃炎电脑诊疗系统”;苏州市中医医院,及南京中医学院联合研制的“黄一峰主任脾胃病诊疗系统”;辽宁中医学院附院研制的“李玉奇胃炎专家诊疗系统”;大连中医医院的“中医李寿山诊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诊疗系统”等。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2/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诊疗心血管疾病方面 有西

40、苑医院与中科院软件所联合研制的“赵锡武诊疗胸痹(冠心病)专家咨询系统(xtng)”;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制的“陈可望冠心病诊治系统”;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与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李敬之胸痹专家诊疗系统”;厦门思明区人民医院研制的“盛国荣教授中医冠心病电脑诊疗系统”;山东工业大学研制的“周次清诊治冠心病系统”;湖北中医学院研制的“吕继端付主任诊疗高血压中风的电脑程序”;沈阳市中医研究所研制的“刘绍勋诊疗高血压中医专家系统”等。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3/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诊治儿科疾病方面 有天津医学院南开大学研制的“王士湘教授治疗小儿咳喘诊治系统”;西苑(x yun)

41、医院和中科院软件所联合研制的“杨萍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程序”;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和首都医学院联合研制的“梁宗翰儿科脾胃病及并发症专家诊疗系统”;贵阳医学院研制的“哮喘等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系统”;太原工业大学研制的“模拟老中医张刚的中医儿科常见病专家系统”。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4/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中医骨伤科方面 有福建中医学院研制的“林如高大夫骨伤诊疗程序”;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苏宝铭骨折诊疗系统”;成都体育学院研制的“郑怀贤诊疗软组织损伤系统”;广安门医院研制的“谢海洲颅脑损伤后遗症辨证施治系统”。在诊疗眼科疾病方面 有上海第二医学院研制的“陆南山眼科角膜(jio

42、m)病系统”;四川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制的“黄圣源诊治眼疾系统”;湖南中医学院研制的“张怀安诊治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网膜炎系统”。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5/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诊疗中医“热病”方面 有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fsh)东直门医院研制的“董建华热病专家诊治系统”;广西医学院研制的“刘凤谦温病诊疗程序”;湖北中医学院附院中医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吕继端痢疾中医专家诊疗系统”;大连杨麦清等研制的“伤寒论辨治流行性出血热系统”。在中医痹证治疗方面 有南通中医院和南京中医学院联合研制的“朱良春主任医师痹证诊疗系统”;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制的“戴云波痹证专家诊疗系统”;成

43、都市中医中药研究所研制的“廖赛蒲诊治痹证、面瘫针灸系统”。 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6/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皮肤病及湿疹方面 北京市中医医院研制的“赵炳南老中医诊疗皮肤科慢性湿疹病系统”等。 在诊疗呼吸系统(h x x tn)疾病方面 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研制的“黄圣源大夫诊疗咳喘病程序”等。在中医体质保健方面 有南京中医学院的“体质保健系统”; 上海奉贤医学专科学校研制的“计算机养生咨询系统”等。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7/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在模拟历代名医诊疗方面 天津市中医研究所研制(ynzh)的“模拟清代名医王清任诊治血证的诊疗系统”;福建三明市中医院研

44、制的“清代名医傅山妇科诊疗系统”;辽宁中医学院研制的“伤寒论电子计算机诊疗和教学系统”。 在多专家多病种方面 有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制的“多科专家诊疗痹证、泄泻、咳嗽、胸病的程序”; 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研制的“中医内科常见41个病种的诊疗系统”等。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68/ 83第9章 第6节共八十四页9.7 中医药学信息(xnx)应用9.7.1 中医药学信息(xnx)数据库9.7.2 中医药信息网络结束放映节章目69/ 83第9章 第7节共八十四页9.7.1 中医药学信息(xnx)数据库中医药数据库现状分析(5点) (1)现有中医药数据库的内容分析 已有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45、中,以论文文献数据库所占的比例最大,占2/3左右,而在论文文献数据库中,又以现代文献数据库居多。尤其是中医现代研究文献数据库量最大,这同中药实验研究广泛开展分不开。(2)中医药数据库的共享性分析 可以实现网上查询、资源共享的中医药数据库已经在整个中医药数据库中占有(zhnyu)一定的比例,这是数据库发展的趋势。 结束放映节章目70/ 83第9章 第7节共八十四页(3)中医药数据库的数据媒体分析 现有的中医药数据库中可以存贮多媒体数据的比例还比较低,网上的多媒体中医药数据库就更少了。而中医药学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现代研究都会遇到多媒体数据的处理问题,比如中医药药材和饮片的图谱、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结

46、构、中医药实验研究的图像数据等等,都需要中医药数据库能够实现(shxin)对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实现(shxin)对这些数据的检索、处理和利用。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71/ 83第9章 第7节共八十四页(4)中医药数据库的规模分析 大体在已知的中医药数据库中其规模有如下分布:文字数据库的规模普遍较大,多媒体数据库的规模一般较小;题录式数据库多于全文数据库;现代研究文献数据库大于古代文献数据库;小型数据库系统应用多,大型(dxng)数据库系统应用少;单机数据库多,网上通过浏览器访问的数据库少。(5)中医药数据库运行环境分析 中医药数据库中还有很多单机数据库是基于功能简单的初级数据库管理系统,运

47、行在DOS操作系统上,远远落后于现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发展水平,影响了数据库功能的拓展和可操作性。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72/ 83第9章 第7节共八十四页中医药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1)重视全文数据库的建设(2)与Internet紧密结合实现远程访问(3)多媒体数据库技术(jsh)走向成熟(4)采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先进的操作系统(5)数据库反响和信息挖掘能力的实现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73/ 83第9章 第7节共八十四页国内开发的中医药数据库(13点)(1)中文生物医学文献光盘(un pn)数据库(CBMdisc)(2)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3)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4)中药文献数据库(5)中成药商品与企业数据库(6)中医药保健品专利数据库结束(jish)放映节章目74/ 83第9章 第7节共八十四页(7) 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CMMRC)中 药联机检索系统(8) 中国草药(coyo)数据库检索系统(CHDS)(9) 电脑检索全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