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概述_第1页
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概述_第2页
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概述_第3页
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概述_第4页
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工业企业生产运作原理 3.1 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是国民财富的根本来源。工业企业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用户所需的工业产品(包括工业劳务),同时要求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以期取得必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投入物的供求联系和劳动对象的性质来看,工业企业有采掘业和加工业之分。前者的劳动对象是自然资源;后者则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包括直接加工,如冶炼;间接加工,如机械制造)。可将工业企业分为如下3类。 1. 采掘业 采掘是指从自然资源中得到物料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如采矿、采煤、石油工业等。这类生产一般都要集中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对物料贮运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2. 冶炼业 冶炼是直接对采

2、掘工业的产品进行加工,它是改变物料化学特性的生产过程。这类生产过程多半是流程式的或大批量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物料的物理特性可发生变化。由于设备的专用性,冶炼生产的灵活性很小。 在这类生产中,物料的贮运与管理的工作仍需要一些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像线性规划、网络计划等。 3. 制造业 制造是对经过加工的采掘业产品进行再加工,这种加工通常是改变物料的物理形式。典型的制造是指机械零件的加工或装配。 制造业的大、中、小型企业数量相当多,产品品种也十分繁多,在生产过程的计划与管理方面也是最复杂的,所以它一直是生产与库存管理讨论的重点。 由于工业企业的产品性质不同,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程度和产量大小不一,所

3、以各个企业生产过程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就必然带来了生产管理方法的差异。 工业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包含以下几方面。制定经营方针和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规定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向和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竞争态势,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的条件,确定计划期企业应生产什么产品(产品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档次等)、生产多少、什么时候投放市场、以什么价格销售、成本须控制在什么水平等。核心是要确定计划期企业必须实现的利润目标。 技术活动: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和保持强大的竞争能力,企业需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进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等一系列

4、有关的技术活动。供应活动:包含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原材料采购、能源供应、设备和工具的采购等,以保证供应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源。生产活动:把获得的生产资源通过加工制造过程转化为社会所需的各种工业产品,并要符合计划规定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交货期和成本的要求。销售活动:通过广告和各种销售渠道,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并为用户进行售前售后服务。 财务活动:为保征供应活动、技术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筹集所需的资金,对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进行合理的分配。3.2 生产系统 3.2.1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 1.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生产系统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个子系统。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制造产

5、品。要制造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系统。研究企业生产系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结构,可以从分析市场、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入手。 用户对产品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归纳起来可以分为6个方面,即品种款式、质量、数量、价格、服务和交货期。 实际上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是多样的。虽然上述6个方面较全面地概括了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但是不同的用户对同种产品在要求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有的用户追求款式新颖;有的希望产品经久耐用,并有良好的服务;有的对价格是否便宜有很强的要求;有的则不惜高价只要求迅速交货等。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常常采用

6、市场细分化的经营战略。此时企业要求自己的产品不仅能满足用户对上述6个方面的基准要求,而且还要求它具有一定的特色,能满足目标市场中用户提出的特殊需求。 例如,高速开发某种款式的新产品;按用户提出的期限快速供货;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相比要求达到更低的成本等。这就要求企业的生产系统在创新、交货期(供货速度)或成本方面具有较一般水平更强的功能。 因此,一个有效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是:它制造的产品不仅能达到满足用户对产品6项要求的基准水平,而且还要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使产品具有所需的特色,能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2. 产品对生产系统的要求 用户的需求和企业竞争战略对产品的要求都是依靠生产系统制造出相

7、应的产品来实现的。产品把用户对它的要求和企业竞争战略的要求转化为对生产系统的要求。产品是这种转换的媒体。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和产品对生产系统的要求,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对应于用户对产品提出的6方面的要求,产品对生产系统提出了创新、质量、弹性(应变能力)、成本、继承性(刚性)和按期交货6项功能要求。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在转化为对生产系统要求的转换过程中受到企业竞争战略的作用,使上述6项要求中的某些要求得到强化,并产生了优先顺序。 3.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 从系统的目标来分析,生产系统的6项功能可分为两组。 一组功能指创新、弹性和继承性(刚性),是由外部环境提出的,是使系统适应环境要求的功能; 另

8、一组功能是质量、成本和按期交货,是按照生产过程的运行规律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所体现的功能。 3.2.2 生产系统的组织结构 生产系统的功能决定于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生产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很多,为了研究方便常把它们分为两类: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 1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 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是指生产系统中的硬件及其组合关系。结构化要素是构成生产系统主题框架的要素,主要包含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和生产系统的集成等,这也就是“技术”的要素。 这些结构化要素的内涵如下。 生产技术(Technology):即生产工艺特征、生产设备构成、生产技术水平等。 生产

9、设施(Facility): 即生产设施的规模、设施的布局、工作地的装备和布置等。 生产能力(Capacity): 即生产能力的特性、生产能力大小、生产能力的弹性等。 生产系统的集成(Integration): 即系统的集成范围、系统集成的方向、系统与外部的协作关系等。 2生产系统的非结构化要素 生产系统的非结构化要素是指在生产系统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软件性要素,主要包含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和质量管理等,这也就是“管理”的要素。非结构化要素的内涵如下。 人员组织:即人员的素质特点、人员的管理政策、组织机构等。 生产计划:即计划类型、计划编制方法和关键技术。 生产库存:即库存类型、库存量、库

10、存控制方式。 质量管理:即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非结构化要素一般不需花很大的投资,建成以后对它的改变和调整较为容易;同时采用非结构化要素,决策的风险性不像结构化要素的那样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非结构化要素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这类要素的掌握和控制比较复杂。 3.3 生产过程 工业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合格的工业产品,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增加价值,并作为商品出售,满足社会需求。其基本活动包括供、产、销。生产活动是工业企业的根本活动。企业必须以销售为目标,以生产为中心,协同企业内部其他活动来保证整个企业系统有效地运转。 生产管理活动体现于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围绕完

11、成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生产管理是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3.3.1 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 对生产过程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生产过程指产品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运行过程。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企业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过程。企业生产过程包含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全部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 基本生产是生产基本产品的生产活动。基本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上销售、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如汽车厂生产的汽车、机床厂生产的机床。 产品基本生产过程由一系列生产环节所组成,一般包含

12、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和停歇过程等。 有一些产品生产过程还包含自然过程。所谓自然过程是指借助于自然力的作用,使劳动对象完成所需的某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如酿酒生产中的发酵过程,以及自然冷却、自然干燥、自然时效等自然处理过程。 从工艺角度分析,产品基本生产过程是由基本工艺过程、辅助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等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艺过程是改变劳动对象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物理化学性能和组合关系的加工制造过程。辅助工艺过程是为保证基本工艺过程顺利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辅助性工作,如工件装卡、设备调整试车、理化检验、计量工作等。非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的运输过程、库存保管过程和停歇过程等。停歇过程是由于

13、各种原因造成产品生产中断引起的。 从企业的专业方向而言,除了基本生产过程外,产品生产过程一般均配合有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是生产辅助产品的生产活动。辅助产品不向市场销售,是企业为实现基本生产过程所生产的产品,如汽车厂生产供自用的模具、修理用备件、蒸汽、压缩空气等。 生产技术准备是指为进行产品生产所做的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等。生产服务是为保证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做的服务性工作,如物料的保管和供应、物料运输、理化试验、计量工作等。 以上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由于基本生产过程是企

14、业基本产品的形成过程,所以它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任何工业企业都必须具备基本生产过程。 因此,生产方法和生产技术,以及计划、组织、控制3项基本管理功能,一般都是重点针对基本生产过程进行的。 3.3.2 生产过程的运行原则 生产过程是生产管理的重点对象。组织好生产过程是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以合理的消耗水平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基础。 企业生产过程的运行原则是要满足生产过程运行的连续性、平行性、节奏性(均衡性)、生产过程构成的比例性及其对生产对象(产品)变化的适应性。 以上这5个特征是反映生产过程组织的先进性、合理性的主要标志,也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所追求的目标。 1生产过

15、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应包括生产过程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连续性是要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空间布置上合理紧凑,使加工对象所经历的生产流程路线短,没有迂回往返的现象。时间上的连续性是指生产对象在加工过程各工序的安排上紧密衔接,消除生产中断和不应有的停顿、等待现象。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就使同样的生产过程运输路线短、运输量小、生产周期短、积存的在制品少,从而有利于保证合同交货期,满足用户的要求,节约生产面积和库房面积,节省基本投资,减少运输费用和在制品管理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并可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 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作好全厂

16、的厂区布置,车间内部生产作业区和生产线的合理布置。 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流水生产线、成组生产单元等。 科学地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协调,减少生产中各种停顿和等待的时间。 加强生产准备和生产服务工作,保证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原材料、工卡量具的及时成套供应,加强设备调整、修理和磨刀等生产服务工作。 2.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并行交叉作业。提高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可以缩短整个产品或整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例如现代建筑业采用预制构件,改变过去在地基上一块砖一块砖往上砌的传统工艺,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平行性,使一幢大楼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来。把连续生

17、产过程改变为离散性生产过程,以便组织并行交叉作业,提高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一批工件投产时,工件在工序间移动有3种典型的移动方式,即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 其中:顺序移动方式的成批等待时间最多,生产周期也最长;平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最短;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居两者之间。 工件在工序间采用不同的移动方式,其生产的平行程度越高,成批等待时间就越少,生产周期也越短。当批量增大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增大。 3.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使其与承担生产任务所需求的能力相匹配。 加

18、工任何一种产品由于其加工劳动量的构成不同,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有特定的要求,所以要求企业实际拥有的生产能力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性,以便与加工产品所需求的生产能力相匹配。生产能力的合理配置是企业有效利用生产资源、顺利进行生产的重要条件。 如果生产过程的比例性不符合要求,那么企业的生产能力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生产能力最低的那个环节,通常称之为瓶颈环节;其他环节的生产能力将有剩余而得不到充分利用。 企业在建厂时,会根据企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来设计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生产能力,合理配置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4.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企业的生产任务从投料到最

19、后完工能够按预定计划均衡地完成。所谓“均衡”,是要求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生产工作量。避免前松后紧,计划期末突击加班;或者时松时紧,使生产经常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节奏性的概念与均衡性基本相同,只是它的时间间隔取得较小。均衡性一般取月均衡、旬均衡、日均衡,而节奏性则以小时和分、秒计。所以“节奏性”一般用于大量生产。 实现均衡生产是生产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生产不均衡,如月初松月末紧或者时松时紧,它的后果是:松时人员设备闲置、生产能力浪费、劳动纪律松弛;紧时加班加点突击生产,容易粗制滥造忽视质量,工人疲劳,易出安全事故,设备长时间连续工作得不到正常保养,引起过度磨损,易出设备故障。事故多、停

20、产多,任务难以完成,就要求加班突击;突击加班多,生产不正常,事故就增多,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5.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指当企业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或品种组成发生变化时,能够由生产一种产品迅速转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应变能力。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社会对新产品的需求也日新月异,促使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更新品种花色以适应客户的新需求。这是当代生产发展的一大特点,因而对组织生产过程提出了适应性的要求。 3.3.3 生产过程的运行组织 生产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 1.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为了使生产过程达到连续性、协调性和

21、节奏性的要求,必须在空间上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这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重要内容。 现代工业生产是建立在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由一系列生产单位通过严密的分工与协作来完成的。 企业的生产组织系统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一般可以分为若干层次。 大型企业:工厂分厂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 中小型企业:工厂车间班组工作地。 企业的生产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工作地。工作地由工人、加工设备、工位器具与一定的生产面积和某些专用设施所组成。 每一个生产工作地都具有特定的加工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承担一定的加工任务。 生产过程

22、组织的主要问题,是以专业化分工的原则把这些工作地组织起来,使产品生产过程能有效地运行。通常有两种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即生产工艺专业化和产品对象专业化。产品对象专业化。按不同的加工对象(产品、零件)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各生产单位基本上独立地完成一定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这种分工原则称为产品对象专业化原则。 在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里,配备了为加工某种产品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各有关工种的工人,使该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能在该生产单位内完成。由于其加工对象相对稳定,可以采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装,以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从而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但它对产品品种变换的适应能力差。 生

23、产工艺专业化。按照不同的生产工艺特征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各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任务,这种分工原则称为生产工艺专业化原则。 在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里,集中了相同类型的机床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工件,从事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 按工艺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由于产品的加工通常必须经过多个工艺专业化单位,对加工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物流跟踪就相对比较复杂。 在企业内部如何设置生产单位(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机器设备如何布置,均取决于企业的专业方向与工艺特点。由于各个企业生产技术特点的不同,企业内部的空间组织也有很大的差

24、别。 空间组织形式一般采取工艺原则布置和产品原则布置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优缺点。为了取长补短,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把两种原则结合起来,出现成组原则布置,它是介于两者(工艺原则与产品原则)之间的一种形式,在一个生产单位内既有对象专业化单位,又有工艺专业化单位。 2.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研究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主要是研究在制品(加工件)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问题。它与生产物流的数量、距离与速度有关。 在制品的移动方式与一次加工的数量有关。当一次加工的零件只有一件时,零件只能沿着工艺路线的顺序依次移动。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如果加工一批零件时,那么在制品从一个工作地到另一个工作地的移动方式,是将

25、一批相同的在制品集中到一定数量后一起送往下一道加工工序的工作地呢,还是小批、单个逐件送往下一道工序的工作地呢?这就可能出现成批等待的现象和同一批零件的生产周期不尽相同的问题。 以批量生产来说,在制品的加工移动主要有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等3种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 这种方式是批零件在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送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其优点是一批零件连续加工,设备不停机,零件整批转工序,便于组织生产。缺点是零件等待时间长,生产周期加长。平行移动方式: 这种方式是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序加工完一个零件后,立即将这个零件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这样,一批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形成平行作业。其优点是整批

26、零件的生产周期最短。缺点是零件在各道工序加工时间不等时,会出现设备和工人停工现象。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这种方式指每批零件在一道工序上连续加工没有停顿,并小批量地把这批零件集中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所以,零件在工序之间移动是平行和顺序相结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综合了前两种移动方式的优点,消除了间歇停顿现象,使工作地充分负荷,工序周期短。其缺点是安排工序进度时比较复杂。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要求:当上一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小于或等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时,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每一个零件后,应立即转到下道工序去加工;而当上一道工序加工时间大于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时,要使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最后一个零件,刚好下道工序

27、开始加工该批零件的最后一个零件。这样,除最后一个零件的加工不能平行外,其余零件可与上一道工序平行加工。 由上可知,顺序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长,但生产组织容易;平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短,但设备难以连续加工;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则既可使设备连续加工,又能适当地缩短生产周期,但生产组织工作复杂。 因此,一般对批量小、零件小或重量轻而加工时间短的零件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反之,则宜采用其他两种移动方式。车间(工段)按工艺原则布置时,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而按对象原则布置时,则可采用其他两种移动方式。对生产中缺件、急件,可采用平行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3.4 生产类型 工业部门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千差万别,根据划分

28、生产类型的目的,采用能反映生产过程主要特征的那些因素,例如产品的结构特征、使用功能、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等,来作为分类标志,应用成组技术原理,把不同的生产过程按相似性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针对每类生产过程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管理系统。 1. 按产品的使用性能分类 以产品的使用性能做分类标志,则任何一个生产过程所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分为通用产品和专用产品两大类。 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它的特点是产品的适用范围狭小,社会需求量很小,一般一次性生产一台或一小批,不再重复生产。生产是根据用户的订货合同来设计和组织专用产品的生产,通常称之为订货生产类型。通用

29、产品是按标准设计生产的产品,它的适用面广,社会需求量大。生产厂是通过市场需求预测,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来制订生产计划的,并且通过保持一定的库存来应付市场需求的波动,所以通常称它为备货生产类型。它宜采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和高效的专用生产设备,采用经过优化的标准计划。 2. 按产品的结构特征分类 按产品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的产品结构其复杂程度差异很大。大型复杂产品的生产和简单产品的生产,其生产过程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管理模式。 从产品结构特征出发,可以考虑产品的“三化”程度,即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三化”程度不同的产品在组织生产时有很大的差别。 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

30、的产品中有大量的标准件、通用件,它们一般可以通过外购或外协获得。所以整个产品的自制零件就少了,从而制造厂的生产过程就得到简化。如果一项产品已经很好地实现了系列化,而且在结构设计上又实现了模块化,那么就可以应用有限的通用零部件,通过不同的组合得到各种各样型号规格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 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 (1)以产品生产工艺为划分类型的标志,可以把各种生产过程分为两种显著不同的类型,即工艺过程连续的流程生产型工艺过程离散的加工装配型。 采掘、冶炼和化学工业都是属于流程式的生产;制造业一般是离散式生产,它要求在各基本作业之间设有相当的储存,使每项作业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以便易于安排进度

31、和充分利用人力与设备。 离散生产(discrete manufacturing)物料的单位是件,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和零部件是由不再拆分的单件逐件组成的,可以单独存储,而且只能按“件”生产和销售。产品结构通常为A 型。由于是一种装配型的产品,零件的形成一般是物理性的变化。 离散生产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又可以分为间歇生产和重复生产两大类。间歇生产(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 间歇生产也称间断生产。采用通用或数控机床,依次顺序加工,按批量和加工优先顺序排产,加工过程中可以停顿,形成在制品,可以存储。机床的布置通常为机群式布置(job shop),在应用成组技术的条件下,也采

32、用成组单元布置(work cell)。 建立成组单元布置时,首先要对加工的零件按工艺相似性进行分组,按照工艺路线的工序顺序将机床排列成U 形,物料从U 字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操作人员行走距离缩短,有可能同时照顾几台机床,是准时制生产(JIT)经常采用的布置。 成组单元是一种采用流水生产方式的间歇生产,可用于批量较小的“准”重复式生产。并不是所有加工的零件都非要依次通过排列成U 形的所有机床,有时可以跳过,有时会有些小的折返。重复式生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 重复式生产是离散型生产的一种特定形式,是对应间歇生产而言的。有一定的批量,主要是连续流水生产(co

33、ntinuous flow manufacturing),采用专用机床或设备,组成多个工位的生产或装配流水线,物料通过各个工位依次连续加工或装配。在短期内生产同一的产品,在生产线或装配线上产品可以有变型,但配置时间很短,对流水生产不会有大的影响。流程式生产 流程型生产(process manufacturing)是对应离散生产而言的。生产物料的计量单位是重量、体积、长度的任意量。但是如果最终产品有包装,可以是不同计量单位的瓶、袋、桶等,虽有“件”的性质,但不能是1/3 瓶或2/5 桶,只能取整数,或改变包装容器的容量。 流程生产通常是在各种专用生产装置中的连续化学反应过程,用各种自动化控制设施

34、来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管道封闭输送,一直到形成最终成品。物料的形成主要是化学性质的变化。注:千万不要混淆“流程生产”与“流水生产”,后者是针对离散型产品的。流程生产虽然有“重复”的性质,但是它不属于“重复式生产”。因此,不要以为有些软件有“重复式生产”子系统就可以满足流程生产的要求,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产性质。 流程型生产的产品往往是V 型产品结构,有联产品和副产品,以及复用品、回收品和废弃物,物料和成本都有特殊的处理要求。 流程生产按调整品种的难易又可以分为连续流程(continuous process)和批流程(batch process)两大类。连续流程 一般只生产单一的产品(如乙烯、尿素

35、),或通过变更生产装置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或催化剂调整产品的规格(如燃料油),一旦投产,在生产装置大修之前不再中断。如炼油、化工、冶炼企业等。批流程 生产多品种规格的同类产品。生产过程可以中断,更换品种(如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某些建材和轧制产品)。但是,品种更替顺序往往要遵循某些经济合理性的要求,以减少更换品种带来的损耗,例如按颜色由浅入深的顺序排产等。 对批流程工业,虽然有可能借用重复式生产的软件功能,但是连续流程工业有较多的特殊性。离散型与流程型的对比见表:(2)根据生产的产品结构、工作量和生产周期等因素,又可以将制造业的离散式生产细分为工程项目型生产和车间任务型生产。工程项目型生产也

36、称为固定位置型生产。 它的特点是:生产人员、生产所需的物料及工艺装备等均放置在产品要加工制造的位置,而且一个企业的大部分资源都投入某单项工程。 例如建筑业、造船业等的产品都具有工程项目型生产的特点。 车间任务型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批量小,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一般是通用的。 在这种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在制品和成品在内的库存管理最为复杂,保证生产物料供应成为管理工作的关键。 例如机械制造业的产品,一般都属车间任务型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计划编制和管理必须处理大量的生产数据,用订单编制、发放和监控来组织车间生产,订单是按一定的期量标准、产品结构清单及库存状况制定的。 4.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

37、复性程度分类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程度分类,可以把各类生产过程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3种基本的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少,每一个品种的产量大,生产稳定地不断重复进行。每个工作地固定完成一道工序或少数几道工序,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大量生产有利于组织流水生产。一般这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的很大的社会需求。 成批生产类型生产的对象是通用产品,其生产具有重复性。它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较多,每个品种的产量不大,每一种产品都不能维持常年连续生产,所以在生产中形成多种产品轮番生产的局面。成批生产按照批量的大小,有时也再分成大批、中批和小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特点是产

38、品对象基本上是一次性需求的专用产品,一般不重复生产。因此,生产中品种繁多,生产对象不断在变化,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必须通用,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在生产对象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般宜按工艺专业化原则采用机群式布置的生产组织形式。 3.5 需求响应策略 需求响应策略通常称为“销售与生产环境”,可以分为定货生产、订单组装、订单设计和现货生产等4种制造模式。这四种类型同产品品种的数量和客户群的数量的关系见下图。 完成预定的生产任务是生产过程运行的基本目标。生产任务的性质不同,它们提前期的长短和工厂的制造配置方式是不同的,对组织生产过程的运行有不小的影响。有时在一个公司里,同时混合存在着多种制造模式。 “

39、产品品种”反映生产环境,有大批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单件生产,大量客户化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等类型。“客户数量”反映销售环境,依据客户数量的多少和消费数量,决定订单的类型。 1. 定货生产(Make-To-Order, MTO) 这类产品主要是标准的定型产品,在接到订单后再开始生产产品,不需要重新设计和编制工艺,可以迅速报价和承诺交货期。 需求周期等于不包括设计周期的制造周期,采用典型的MRP 计划方法。原则上产品无库存或极少量库存,只对原材料和通用件保留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 定货生产有时也称 Build to Order。有标准

40、型号规格的电机、通用机械是典型的定货生产类型。 定货生产企业主要关心生产计划与控制。因为在定货生产中,大部分是新的订单,重复作业的比率不高,所以迅速地报告问题与更快地做出反应,以解决机器安装、物料计划更改等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对每一项工作必须从个别的工程设计与特殊的机床安装开始,所以必须仔细地安排工程设计与机床安装的日程计划。 它所运行的订单,由于需要更多的工程设计、机床安装与监督管理,所以不是频繁出现的。因此,人们若对个别工作不那么熟悉,制造时问题就可能会多一点,这就要求有良好的反馈,以便于调整。 2. 订单组装(Assembly-To-Order,ATO) 在接到订单后再开始组装产品,

41、这类产品具有一系列的标准基本组件和通用件,是模块化的产品结构,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选择装配,也是“大规模定制”的主要形式。 大量的基本组件和通用件都是在接到订单之前,就已经根据预测生产出来,保持一定库存。接到正式订单后,只需要有一个最后装配计划(Final Assembly Schedule,FAS)将基本组件中的可选项,按照客户选择的型号装配出来就可以交货(总装配计划包括收到合同以后,核查物料可用量、配套领料、装配、测试、检验、包装及发货等项作业)。这时的需求周期等于发送周期再加上装配周期。 这种模式很像中药店抓药,各种药材早已制备好(不是从上山采药开始),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放药的抽屉中,药

42、方一到,就可抓药配齐交货。 订单组装也称订单配置(Configure to Order,CTO)。计算机和小轿车是典型的订单组装商品。 3.订单设计(Engineer-To-Order,ETO) 订单设计指在接到订单后从产品设计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需求周期等于总提前期,是四种类型中最长的一种。 这类产品完全是按客户特殊要求设计的定制产品,往往只生产一次,不再重复,不仅产品需要重新设计,工艺路线和原材料采购都需要从头开始,这时,压缩产品开发周期和制造周期是直接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往往靠一个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对这类情况,要用到敏捷制造的原理,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组织各种专业的经济实体,发挥各自的特长,组成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