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热点地理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_第1页
2020高三热点地理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_第2页
2020高三热点地理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_第3页
2020高三热点地理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_第4页
2020高三热点地理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高三热点地理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so1哎JMTKlOQ近处Ifli白軽淹爵細缺克耳澄窘1ST邛冰HIM啊11沃克环流的形成与赤道附近的洋流性质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大洋的东部为暖流若海洋表面水温距平小,则此海域为寒流大洋的西部为寒流若海洋表面水温距平小,则此海域为暖流2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图中能说明的是()沃克环流减弱东移,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沃克环流减弱东移,出现“拉尼娜”现象秘鲁海域的渔场与

2、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关系不大澳大利亚东部的降水偏少,说明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3“沃克环流”属于A.洋流环流B.热力环流C.季风环流D.三圈环流4根据等压面,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气温比乙地低B.近地面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乙地为低压甲地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相关联系,“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汇合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沃克环流”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B.太平洋东、西受热不均有关C.太平洋东、西洋流性质有关D.季风环流有关“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3、沃克环流”会减弱,从而导致澳大利亚东部洪水泛滥B.印度尼西亚地区泥石流增多C.秘鲁沿海更加干旱D.秘鲁沿海洪涝灾害增多“沃克环流”中甲气流能从太平洋东部到达太平洋西部,与东南信风有关B.东北信风有关C.亚洲低压有关D.太平洋的“副高”有关下图为赤道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区异常增温,使“沃克环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其它经向、纬向大气环流,引起天气变化甚至产生灾害。据此回答下题。7赤环渣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沃克环流势力增强南美洲大陆西岸异常干旱使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异常太平洋东部的渔场因饵料增多而增产选C。“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

4、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大气运动。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太平洋赤道海区异常增温,使“沃克环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他经向、纬向大气环流,引起天气变化甚至产生灾难。图甲为2015年10月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部分海域水温距平分布状况示意图,图乙为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图甲图乙92015年10月,图示海域A.东部水温升高B东南信风增强C.西部上升气流增强D沃克环流增强10该年最可能发生的是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B南美洲西部更加干旱C.秘鲁沿海渔业减产D.澳大利亚东部火险等级降低有科学研究显示,2020年厄尔尼诺极有可能再次出现。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岸国家可能会遭遇()气温下降B

5、.渔业减产C.引发干旱D台风增多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艾婉秀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从历史统计来看,大多数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我国冬季整体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的概率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偏高,意味着大庆的冻土层厚度变厚大庆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要比常年差一些松花江明年春汛要比常年晚一些13为了应对暖冬,我国北方冬麦区应采取的措施A.进行杀虫处理,抑制病虫害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C.大水漫灌,保持土壤墒情D.翻松土壤,提高土壤孔隙度1

6、4.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太平洋东部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有()使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鱼类大量死亡。B.C.D.据资料表明,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的偏冷海水已基本消失,开始了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换的时期,据50多年我国的气象数据表明,在8个华北春夏极端连旱年份中,有7个发生在拉尼娜向卮尔尼诺转换的年份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当华北出现春夏连旱时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风力减小运动增强,使副高强度逐渐增大对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影响渐弱运动方向形成,强度逐渐变弱16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岸区会更加干旱缺水印度尼西亚易发生森林火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太平洋西侧海域易发

7、生赤潮17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发生的变化是表层海水温度上升表层海水温度下降暴雨干旱A.B.C.D.自2008年1月13日起,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受灾严重,人民的生活、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专家称:这次雪灾冻害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当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时,赤道暖流加强,使中东部的暖水被大量带到西部海区,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低温,而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降雨量异常增多。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为冻雨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层的降水形态依次是(雪花形成A.融化成水滴附着物体冻结B.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冻结成冰粒C

8、.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附着物体冻结D.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冻结成冰粒读图,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的海水温度会降低C.处的洋流会减弱处在冬季易出现降雨降雪天气处海啸现象频繁20冰雪灾害过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武汉市蔬菜市场供不应求江汉平原上出现冰蚀地貌黔桂地区木材供应紧张湘粤等地水产养殖损失较大A.B.D.庄常年粉拉尼嫌年在拉尼娜年,该环流赤道西盍平洋赤道西盍平萍赤道东太乎拌喙冷A.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部分B.属于大气热力环流C.与降水分布不均相关D.是海面冷热不均导致的22.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A.赤道太平洋大气环流减弱B.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D

9、.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始于2016年的拉尼娜现象于2018年上半年结束,随后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显现。下图为“正常年份与拉尼娜年热带太平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国际气象机构2015年12月上旬指出,强厄尔尼诺现象将延长至2016年第二季度。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和天气有严重影响,秘鲁北方可能降水增多,而南方可能降水减少。为防灾减灾,2015年成立秘鲁厄尔尼诺现象应急行动中心”。巨尔扯常形体示栽罔纵f洋农肚河水昨阿/i;户巒茁皆剛i妇:iom竝7暦/越简述厄尔尼诺发生时图中所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的特点。据图,分析厄尔尼诺的形

10、成原因。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针对厄尔尼诺对秘鲁的影响,简述该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24海洋地理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俺3严咳正常年料甩嗣诺年1)在海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受其影响,形成和等海水运动。厄尔尼诺年,P处的海水盐度变化是,并分析原因。P处是世界大的渔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原因。4)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危害有哪些?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南半球赤道附近

11、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东部、中部的热带海洋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国海水温度异常增暖,导致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的现象。2019年上半年,受厄尔尼诺的持续影响,全球多国降水出现异常。如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迎来罕见大雨,之后,曾经的不毛之地,短生命野花遍地绽放,呈现花海奇。飞赢前A副髙偏弱常年呦I厄邸尼诺年沃克环流副热带奇压,亠生二兰f不同年份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正常年份,中低纬南太平洋东西两岸降水差异及原因。(2)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南太平洋东部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影响。(3)分析厄尔尼诺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有何异常。(4)为降低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

12、的危害,政府部门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影响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7-9月份,多源于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位于5-20度纬度之间的热带洋面。但是,2016年的几次台风形成在秋季10月份,例如10月15日的台风“海马”,以及10月13日的台风“莎莉嘉”,这些台风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秋台风”。材料二:频繁的秋台风形成不仅给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造成了灾害性的影响,更加预示着当年全球范围的天气和气象异常现象。天气和气象异常现象之中,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而拉尼娜现象则相反。-m1尼尔尼锻规範E82抱尼姬观票(1)结合材料一,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台风多产生于5-2

13、0N之间的热带洋面”的原因。(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导致“秋台风”的天气和气象异常现象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并阐述判断理由。(3)关于导致“秋台风”的气候异常现象,阐述其形成过程。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阐述其还会对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两岸造成哪些影响。参考答案1B2A解析1赤道附近水温距平小,说明受到寒流的影响,较周围区域水温低。2沃克环流减弱东移会导致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东南太平洋表层海水增温,冷水鱼大量死亡,渔业减产,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大气运动,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B4B解析3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

14、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大气运动,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选B。4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乙处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而甲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故近地面的气流由乙到甲;高空气流由甲到乙,形成环流。故B项正确。5C6D7A解析5“沃克环流”是因洋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与热力环流的成因相同,不是海陆的热力性质的差异,故A错,同纬度的太平东西受热差异不大,故B错,太平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水温差异大,可形成“沃克环流”,故C正确,与季风无关,故D错。故选C。6“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会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使澳大利亚东侧沿岸的暖

15、流势力减弱,大气的上升运动会减弱,降雨减少,会发生旱灾,故A错,印度尼西亚地区降水也会因此减少,所以泥石流发生的几率会降低,故B错,会使南赤道逆流增强,使秘鲁沿岸的水温异常增高,降水增加,洪涝灾害多发,故C错,D正确。故选D。据图可知,甲气流能从太平洋东部到达太平洋西部,是受东南信风的吹拂,海水自东向西流,故A正确,自然排除BCD。故选A。C结合图可看出,“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沃克环流势力减弱,A错。南美洲大陆西岸水温异常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B错。使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异常,C正确。太平洋东部的渔场因水温异常升高而减产,D错。所以A10.C解析9.据图甲可知,太平洋东部

16、海域水温距平值为正值,说明水温比平均值高,也就是2015年异常增温,有可能是东南信风减弱导致的秘鲁寒流减弱,A正确,B错误;因为太平洋异常增温,图乙中的沃克环流中东部的上升气流会减弱,甚至会改变为以上升气流为主,C、D错误。故选A。10由上题分析可知,因太平洋东岸异常增温,太平洋西岸水温相对较低,沃克环流方向可能会改变,也就是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东岸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减少,可能出现干旱,澳大利亚东部火险等级升高。A、D错误;太平洋东岸的南美洲西部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加,可能出现洪涝,B错误;秘鲁寒流减弱使秘鲁沿海水温升高,鱼类因无法适应水温的升高而死亡,导致渔业减产,C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

17、11.B解析A.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岸水温升高,受其影响,气温也会升高。故A错误。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寒流势力减弱,渔业会减产。故B正确。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岸蒸发旺盛,降水增多。故C错误。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太平洋受暖流的影响减小,水温和气温较常年较低,发生台风的几率降低。热带太平洋东岸国家基本没有台风影响。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12C13A解析12.冬季我国气温偏高,大庆的冻土层厚度变薄,A错。气温偏高,大庆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小,B错。气温偏高,冷空气活动较弱,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C对。气温偏高,冰雪融化快,松花江明年

18、春汛要比常年早一些,D错。故选C。13暖冬病虫害冻死较少,因此要进行杀虫处理,抑制病虫害,A对。暖冬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土壤孔隙度影响不大,因此不必增施有机肥、大水漫灌、翻松土壤等措施,故B、C、D错。故选A。14.D解析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减弱,太平洋东部受海面水温异常升高,上升气流增强,太平洋东部会出现降水增多现象,所以使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和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正确。秘鲁寒流为上升流,上升流减弱,海底营养物质上泛减少,浮游生物减少,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错误。因水温上升及浮游生物减少,饵料减少,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当地渔业减产,使鱼类大量死亡正确。综合分析,D正确。故选D。15A16

19、B解析15读材料可知,华北出现春夏连旱多出现在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换年份的春夏,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换的年份,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东南信风会减弱,热带太平洋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变的过程中,会削弱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被削弱后导致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偏弱,A正确。太平洋西侧赤道附近的空气下沉运动会增强,削弱副热带高压,B错。温暖的表层海水会向东运动,会增强,对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影响逐渐增强,C错。运动方向形成,强度逐渐变强,D错。故选A。16“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美西海岸温带升高,降水最多,秘鲁沿岸区会引发洪涝现象,不会缺水A错。受下沉气流影响,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如澳大利亚,

20、东南亚等地区干旱程度增加,印度尼西亚容易发生森林火灾,B正确。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发生次数会减少,C错。太平洋西侧海域降水少,赤道地区表层海水大量向东运动,水温低,发生赤潮的次数会降低,D错。故选B。17.D解析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海水的温度会降低,可知错误,正确;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地区降水偏少,多干旱天气,可知错误,正确,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18A19B20C解析18.图中显示,层气温低于0C,气流上升过程中会形成固态的雪花;图中显示,层气温高于0C,雪花下落至此层时,会融化成水滴;图中显示,层气温低于0C,水滴下落至此层时,速度快,来不及冻结成

21、冰粒,由于地表物体表面温度低,水滴附着在物体上冻结形成冻雨,由此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材料信息表明,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时,赤道暖流加强,则处暖流增强,则海水温度会上升,A错误。由于处沿岸暖流增强,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加强,陆地上冬季的水汽增多,且海陆间温差加大,锋面更加频繁,易出现降雨降雪天气,B正确。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暖流加强,使得赤道东部海域水位下降,从而使得因补偿作用产生的处洋流会加强,C错误。海啸现象大多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和海底滑坡引起,拉尼娜现象对海啸影响不大,D错误。所以选B。冰雪灾害过后,蔬菜受到灾害损失,短时间内影响蔬菜运输,因此可能

22、导致武汉市蔬菜市场供不应求不符合题意。冰蚀地貌是永久性冰雪对地面的长期侵蚀作用的结果,短期的冰雪灾害不会江汉平原上形成冰蚀地貌,符合题意。冰雪灾害会在短期内影响木材运输,但木材不是急需性的鲜活产品,因此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黔桂地区木材供应紧张,符合题意。冰雪灾害直接对水产生物产生危害,同时影响水产品的运输,导致水产品不能及时投放市场,短期内给湘粤等地水产养殖造成较大损失,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BDBC解析21.在拉尼娜年,该环流是海上内循环的一部分,A错误。在拉尼娜年,该环流属于大气环流的一部分,B正确。拉尼娜现象与降水分布不均不相关,C错误。拉尼娜年,该环流是海面

23、冷热不均导致的,D正确。故选BD。2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上升气流更显著,赤道太平洋大气环流增强;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等地降雨偏多,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赤道东太平洋地区下沉气流显著,降水减少,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AD错误,BC正确。故选BC。(1)赤道附近中、东部洋面增温最显著,由此向南北两侧(或向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赤道以北、以南远离大陆的大洋中部局部海域有降温现象。(2)由于(东南)信风(离岸风)减弱,海水上涌(或上泛)减弱,导致秘鲁寒流变弱,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海水升温;该海域海水升温后,近洋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而太平洋西部气压相对较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西风,风力吹拂,西太平洋暖海水自西向东流(或西太平洋暖海水回流)。(遏制了秘鲁寒流的北上,加剧了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升高。(3)水温升高,冷水鱼不适应升高的水温;海水上泛减弱,大量营养盐类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