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化学基础实验甲烷的氯代(必修 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 水 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 4和80mLCl 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 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 ,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煌石油的分储(必修 2、P57 ,重点)(分离提纯)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储或分储的分离方法。分储(蒸储)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
2、夹卜石棉网、 蒸储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蒸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 (以测量蒸汽温度)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 2、P59)现象:乙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浓反应原理:CH3CH20H170X: CH 2= CH 2T + H2O浓11建心*,副反应:2CH3CH20H HUC . CH 3CH2OCH2C
3、H 3 + H2OC 2H50H + 6H 2SO 4 (浓)6 6SO 2 f + 2CO 2 f + 9HO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 c左右。(不能用水浴)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 200 C300 C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
4、拿出来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点燃乙烯前要 验纯。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 SO2。故乙烯中混有_毁2_、 CO 2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 : 3 ,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使用 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4、乙快的实验室制法:启普龙生镭反应方程式:CaC2+2H 2cHC 2H2 T +Ca(OH)2 (注意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得到平稳
5、的乙焕气流: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分液漏斗控制流速 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生成的乙焕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乙焕使漠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乙快慢,因为乙快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5、苯的漠代
6、(选修 5, P50)(性质)原料:漠应是_液漠_用液漠,(不能用漠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 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 锥形瓶中产生白雾。顺序:苯,漠,铁的顺序加药品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导气、冷凝(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并内水面以下,因为 _HBr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 _ (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漠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漠苯溶有
7、 a=的缘故。除去漠苯中的漠可加入 _NaOH溶液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分液后再蒸储便可得到纯净溟苯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验证卤代烧中的卤素取少量卤代烧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 _是漠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漠酸小液滴_。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 稀硝酸。6、苯的硝化反应(性质)HO NO2 55,CH2SO4c反应装置:大试管、长玻璃导管、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等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应器中。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 的挥发性)
8、在50-60 C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储水和NO2h2o【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 ,再加入苯(苯5 % 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储水洗涤。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实验说明: 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烧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烧水解难易程度不同NaOH ,防止NaOH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将用无水CaCl 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储,得到纯硝基苯。【注意事项】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 ,再加入苯(苯
9、的挥发性)步骤中,为了使反应在 50-60 C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水浴一 o步骤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分液漏斗。步骤中粗产品用5% 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一除去混合酸。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_大_(填“小”或“大”),具有_苦杏彳X味_气味的油状液体。需要空气冷却使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 C以下,这是为何: 防止浓NHO3分解 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 浓HSO在此反应中作用:催化剂,吸水剂(二)煌的衍生物1、漠乙烷的水解(1)反应原料:漠乙烷、 NaOH溶液反应原理:
10、CH3CH2Br + H 2。CH3CH20H + HBr化学方程式:CH3CH2 Br + H OH f - CH3 CH2 OH + HBr注意:(1)漠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几点说明:漠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 Br-,是非电解质,加 AgNO 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3、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 2、65)(性质)漠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漠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 AgNO 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 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 Br-的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 ,再加AgNO 3
11、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 Br-产生。2、乙醇与钠的反应(必修 2、P65,选修5、P6768 )(探究、重点)无水乙醇水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钠熔成小球,浮游于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有气体产生,钠很快消失工业上常用NaOH和乙醇反应,生产时除去水以利于 CH3CH2ONa生成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酗试液, 溶液变红。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2Cu + Ch 2CuOGH3CH2OH 十 ClaO GHsCHO 十 Cu + H2O J= ZC氏CH2OR + Qz 2CH3CHO
12、+ 2H2O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B ,生成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变红;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 氧化,铜丝的作用是 催化剂。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 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 3溶液、2%稀
13、氨水、邰格溶液(2)反应原理: CH3CHO +2Ag (NH3) 2OH,CH3COONH 4 + 2Ag + + 3NH3 +H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 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
14、,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 颜色发乌。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 .温水浴加热 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 .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2.甲酸及其盐,如 HCOOH HCOON筹等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 HCOOC3H痔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清洗方法 实验前使用热的氢
15、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储水清洗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醛基;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 (OH) 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 4溶液、乙醛稀溶液4(2)反应原理:CH3CHO + 2Cu (OH) 2kCH 3COOH + Cu 2OJ + 2H2。(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Cu (OH) 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 配制时CuSO 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溶液应过量。若Cu
16、SO 4溶液过量或配制的 Cu (OH)2的质量分数过大,将在实验时得不到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 CuO沉淀)o新制Cu(OH) 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 NaOH CuSO 4 醛。试剂相对用量 NaOH过量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反应条件:溶液应为 碱 性,应在 水浴 中加热用途: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醛基 ;医院可用于 葡萄糖 的检验。乙酸的酯化反应:(性质,制备,重点)(1)反应原料:乙醇、乙酸、浓 H2SO4、饱和Na2CO3溶液(2)反应原理:OOCH 3 _ C1 _OH +H _18 OC 2 H 5 浓 H 2 S 4 . ch 3 _ C _18 OC 2 H 5 +H
17、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先乙醇再浓硫酸最后乙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剂、吸水剂(使平衡右移)。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后右侧试管中有何现象?吸收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有果香气味的液体为什么导管口不能接触液面?防止因直接受热不均倒吸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试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设计增大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小心均匀加热,保持微沸,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提高产率试管:向上倾斜45。,增大受热面积导管:较长,起到导气、冷凝作用利用了乙酸乙酯易挥发的特性九、乙酸乙酯的水
18、解:实验谆理反应卷代工.(1)水浴加热,(2)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CH;COOC2H5+H2O 无机酸区C2 H5oh+ch 3cooh(3)若加碱不仅是催化剂而且中和水解后 生成的酸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实验现象:(1)酯的香味变淡或消失,(2)酯层变薄或消失使不再分层油脂的皂化反应(必修 2、P69)(性质,工业应用)(1)乙醇的作用 酒精既能溶解 NaOH,又能溶解油脂,使反应物溶为均匀的液体(2)油脂已水解完全的现象是 不分层(3)食盐的作用 使肥皂发牛凝聚而从混合液中析出,并浮在表面酚醛树脂的制取OHOH原理:n nCH2O(H)+上 ” 2 t nH 2O浓盐酸的作用催化齐U ;导管
19、的作用 起空气冷凝管的作用一一冷凝回流(反应物易挥发);反应条件浓HCl、沸水浴生成物的色、态白色胶状物质生成物应用酒精浸泡数分钟后再清洗。反应类型缩聚(三)大分子有机物葡萄糖醛基的检验(必修 2、P71 )(同前醛基的检验,见乙醛部分) 注意:此处与新制 Cu(OH) 2反应条件为 直接加热。2、蔗糖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选修5、P93)(性质,检验,重点)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 20 %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 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 5min。 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 2mL新制
20、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 , 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显还原性。蔗糖在 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还原性性。稀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关键操作 用NaOH中和过量的H2SO43.淀粉的水解及水解进程判断(选修5、P93,必修2、P72)(性质,检验,重点)(1)实验进程验证:(实验操作阅读必修 2第72页)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碘丞_如何检验淀粉部分水解?变蓝、砖红色沉淀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不变蓝、砖红色沉淀(四)氨基酸与蛋白质1、氨基酸的检验(选修 5、P102 )(检验,仅作参考)苗三酮中加入氨基酸,水浴加热,呈 蓝色2
21、、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选修5、P103 )(性质,重点)(1)盐析是 物理 变化,盐析不影响(影响/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因此可用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常见加入的盐是钾钠镂盐的饱和溶液 。(2)变性是 化学 变化,变性是一个 不可逆 的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 不能 在水中重新溶解,同时也失去 活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检验) TOC o 1-5 h z (1)浓硝酸:条件 微热,颜色黄色(重点)小(2)双缩月尿试剂:试剂的制备同新制Cu(OH) 2 溶液,颜色紫玫瑰色(仅作参考) 浓硝板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
22、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匿 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卜紫外线及 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结果:失去生理活性三茶 U颜色反应:硝酸与蛋白质反应,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这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之一。蛋白质黄色反应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呈黄色,有这种反应的蛋白质分子一般都存在苯环。乙醇和重铭酸钾仪器试剂:圆底烧瓶、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重铭酸钾溶液、浓硫酸、 实验操作:在小试管内加入1mL 0.5%重铭酸钾溶液和1滴浓硫酸, 无水乙醇,加热后,观察实验现象。无水乙醇在
23、带有塞子和导管的小蒸储烧瓶内加入pr5 /9.实验现象: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应用:利用这个原理可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因为乙醇可被重铭酸钾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刚饮过酒的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蒸汽,因此利用本实验的反应 原理,可以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检查是否违法酒后驾车。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甲酸和乙酸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加入新制Cl(OH2后的现象蓝色沉淀不消失蓝色沉淀不消失蓝色沉淀消失变成蓝色溶液蓝色沉淀消失变成蓝色溶液混合溶液加热后现象无红色沉淀有红色沉淀无红色沉淀有红色沉淀结 论乙醇乙醛乙酸甲酸2、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24、 GHQ,已知1mol该化合物分别与 Na、NaOH NaHC皈应,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2 : 1,而且该化合物苯环上不存在邻位基团,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解析:由消耗1mol NaHCO,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竣基:一 COOH由消耗2mol NaOH,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还含有一个酚羟基:一OH由消耗3mol Na,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还含有一个醇羟基:一 OH所以其结构简式为: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要还原成原来的形式),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摒弃杂质
25、)。常用的方法可以分成两类:1、物理方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 (例如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差异,采用蒸储、分储、萃取后分液、结晶、过滤、盐析等方法 加以分离。蒸储、分储法:对互溶液体有机混合物, 利用各成分沸点相差较大的性质,用蒸储或分储法进行分离。 如石油的分储、煤焦油的分储等。但一般沸点较接近的可以先将一种转化成沸点较高的物质,增大彼此之间的沸点差再进行蒸储或分储。如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车t化为Ca(OH,再蒸储可得无水乙醇。萃取分液法:用加入萃取剂后分液的方法将液体有机物中的杂质除去或将有机物分离。如混在漠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水后分液除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可直接分液分
26、离。盐析法:利用在有机物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性质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肥皂和甘油混合物可加入食盐后使肥皂析出后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可加入浓的 (NH)2SO溶液使蛋白质析出后分离。2、化学方法: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例NaOH盐酸、NaCO、NaCl等)进行化学反应,使欲分离、提纯的混合物中的某一些组分被吸收,被洗涤,生成沉淀或气体,或生成与其它物质互不相溶的产物,再用物理方法进一步分离。(1)洗气法:此法适用于除去气体有机物中的气体杂质。如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稀漠水的洗气瓶,使乙烯生成1,2-二漠乙烷留在洗气瓶中除去。不能用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洗气的方法
27、,因为乙烯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O混入乙烷中。除去乙烯中的SO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 NaOHB液的洗气瓶洗气。(2)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较高沸点或水溶性强的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不可用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之反应而转化为乙酸乙酯的方法,因为该反应可逆,无法将乙酸彻底除去。应加入饱和NaCO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液后用分液的方法除去。漠苯中溶有的漠可加入 NaOHB液使漠转化为盐溶液再分液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转化为Ca(OH,再蒸储可得无水乙醇。混合物的提纯有机实验专题一、几种有机物的制备1、甲烷CaOi)原理:CH 3COONa
28、NaOHCH 4NazCOsii)药品:无水醋酸钠、碱石灰iii)用碱石灰的理由:吸水、降低氢氧化钠的碱性、疏松反应物有利于CH放出乙烯原理:CH 3 CH 20H 浓H 2S4CH 2 CH 2 H 2O170 Ci)药品及其比例:无水乙醇、浓硫酸 (体积比为1:3)ii)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反应液中iii)碎瓷片的作用:防暴沸iv)温度控制:迅速升至170 cv)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vi)用NaOHt气:混有杂质 CO、SO、乙醛及乙醇vii)加药顺序:碎瓷片一*无水乙醇一/ 浓硫酸乙烘原理:CaC2 2H 2O Ca(OH )2 C2 H 2i)为何不用启普发生器:反应剧烈、大量放
29、热及生成桨状物ii)为何用饱和食盐水:减缓反应速率iii)疏松棉花的作用:防止粉末堵塞导管4、制漠苯原理:i)加药顺序:0+Br2 4。苯、液漠、铁粉BqHBrii)长导管作用:冷凝回流iii)导管出口在液面上:防倒吸iv)粗产品的物理性质:褐色油状物v)提纯漠苯的方法:碱洗5、硝基苯的制取.lNO2原理:9 HO NO2 55/CH-2SO4c 二H2Oi)加药顺序:浓硝酸一A 浓硫酸(冷却)一苯ii)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iii)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水浴中iv)水浴温度:55C-60 v)粗产品的性质:淡黄色油状,密度比水大比混合酸小vi)如何提纯:碱洗6、酚醛树脂的制取OHJOH加 -(4
30、 CH2-原理:n 三 nCH2O(H ) Tn nH2Oi)沸水浴ii)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iii)催化剂:浓盐酸(或浓氨水)iv)试管清洗:酒精浸泡7、酯化反应原理:OII18浓 H2SO4CH3 - C OH +H 一 OC2H5=.i)加药顺序:乙醇 浓硫酸 醋酸 一ii)导管口在液面上:防倒吸iii)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iv)长导管作用:冷凝v)饱和碳酸钠:吸收乙醇、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小结:相似实验的比较水浴温度比较:制硝基苯、制苯磺酸、制酚醛树脂、乙酸乙酯水解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的比较:制乙烯、制硝基苯、石油蒸储、溶解度测定导管冷凝回流:制漠苯、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只冷凝:制乙酸乙酯、石油蒸储(冷凝管)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银镜反应含有醛基的煌的衍生物:(1)醛类 (2)甲酸、甲酸盐、甲酸酯(3)醛糖(葡萄糖、麦芽糖)(4)不含醛基的果糖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实验要点1、银氨溶液的制备:稀AgNO3B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Ag +NH - 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绿色物流行业绿色物流包装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报告
- 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2025年进展与挑战分析报告
- 金融AI伦理风险防控与监管制度创新研究报告
- 2023年证券投资试题
- 2023营销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房地产开发广告形象策划与落地执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旅游项目招标投标合同样本
- 2025版吊装车租赁及施工环境协调服务协议
- 2025版公路绿化带景观设计施工劳务分包执行协议
- CCDCMOS原理介绍讲义
-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危大工程一览表
- 某医院护工服务管理采购项目投标服务方案
-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合同制专任教师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口算题训练200道学习资料
- 谢玉雄-六顶思考帽
- 四氟化硅行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 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说明书
- GB/T 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 GB/T 311.3-2007绝缘配合第3部分: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