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绪论+地下开采基本概念课件_第1页
采矿学绪论+地下开采基本概念课件_第2页
采矿学绪论+地下开采基本概念课件_第3页
采矿学绪论+地下开采基本概念课件_第4页
采矿学绪论+地下开采基本概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采矿学主讲教师:李明 时间:2008-1-26绪论第一章第1页,共23页。2第一部分绪论表1(见绪论P3) 序号历史时期作 业 特 征1原始开采利用简单工具机械力破岩(石器时代手工开采)2爆破破岩利用炸药破岩,提高了破岩效率(17世纪初黑火药的应用,是采矿工艺发生重大变化,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用于爆破破岩)3机器的使用提升运输效率提高(18世纪工业革命后,机器的使用)4凿岩工具改善提高了穿孔效率,大规模提高了采矿效率(19世纪空气压缩机的出现导致风动凿岩机的发明,动力机械凿岩代替手工凿岩)5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开采强度、效率提高(二十世纪初)6现代化生产多学科知识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质量第

2、2页,共23页。3第一部分绪论表2 (见绪论P6)序号名 称作 者出 版 社出 版 年1采矿学(教材)王 青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2金属矿床露天开采李宝祥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3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解世俊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4凿岩爆破陶颂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5井巷工程周昌达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6采矿设计手册(2矿床开采卷)张富民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第3页,共23页。4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见p1) 地表图1 层状矿床第4页,共23页。5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2(见p1)图2 脉状矿床第5页,共23页。6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3(见p2)图3块状矿床第6页,

3、共23页。7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4(见p2)图4 矿体厚度 表示图 第7页,共23页。8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5(见p3)图5 矿体围岩表示 第8页,共23页。9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6(见p7)图 6矿石块度表示 第9页,共23页。10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7(见p7) 图7矿石自然安息角 第10页,共23页。11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8(见p8)图8 矿区/矿田/井田关系图 第11页,共23页。12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9(见p8)图9 井田尺寸表示 第12页,共23页。13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1(见p10)图11 阶段和矿块的划分 第13页,共23页。1

4、4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2(见p10) 图12盘区和采区 的划分 第14页,共23页。15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3(见p12)图13开拓工作示意图 第15页,共23页。16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4(见p12)图14矿块划分示意图 第16页,共23页。17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5(见p13)图15 采准工作示意图 第17页,共23页。18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6(见p16)图16两翼前进式开采 第18页,共23页。19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7图17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 第19页,共23页。20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8图18 后退式各回采顺序 第20页,共23页。21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19(见p18)图19 矿体上盘/下盘移动角的表示 第21页,共23页。22第二部分地下开采基本概念图20(见p18)图20 矿体倾角小于或等于围岩移动角矿体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