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刘宽红第1页,共22页。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1、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1)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2)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3)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第2页,共22页。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1、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2、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保证3、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第3页,共22页。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1、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第4页,共22页。2、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社会批

2、判理论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作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工具理性是唯一的社会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独裁的手段。第5页,共22页。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在启蒙精神的推动下,科学技术成为一种非人化的总体性统治力量,对自然、社会和人实施了整体性的控制,导致了实证主义思潮盛行的现象。一方面,启蒙精神通过理性原则征服自然的行为,不仅没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反而破坏了人自关系的平衡,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另一方面,在技术理性的控制之下,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被全面异化,人被普遍物化。第6页,共22页。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由于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走向异化状态,

3、使人丧失了创造性和反思性,变成了机械的和受动的,从而丧失了主体性和个体性。第7页,共22页。霍克海默工具理性的批判启蒙理论演化到工具理性之后,工具理性发挥着一种总体性的效应对人形成了全方位的控制支配,使人进入到了异化和物化状态,从而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精神,失去了自由。第8页,共22页。霍克海默工具理性的批判启蒙精神所确立的数的原则之后果直接导致了“工具理性”的形成。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启蒙精神将数的原则确立为自己的原则,“形式逻辑成了统一科学的主要学派。它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算计世界的公式。柏拉图在其后期著作中把理念和数字等同起来,这点具有神话味道,但它体现了所有祛除神话的渴望:数字成了启蒙精神

4、的原则。同样的等式也支配着资产阶级的正义和商品交换。”第9页,共22页。霍克海默工具理性的批判一旦启蒙精神以数的原则作为准则,思想还原为数学公式,其结果必然使得启蒙精神丧失了价值理性的向度,启蒙精神沦为一种形式上的理性,这种理性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客观性的,实际上它就成了一种工具理性。第10页,共22页。霍克海默工具理性的批判启蒙理性变成工具理性以后,即理性被工具化以后,就像神话一样,拥有了“统治”和“支配”世界的权力。在工具理性的滥觞下,现实世界成了它的模板和产物,它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就是它的典型体现。人一旦被纳入到理性控制的世界中,“理性至上”、“理性万能”便成了

5、社会中普遍性的标准,这时人就会进入到异化和物化的状态中,使得人的思想被程式化和机器化。第11页,共22页。霍克海默工具理性的批判人发明创造了机器,而发明创造者的思想首先要去适应这种技术装置所精确规定的任务,这样人就会习惯于根据抽象精确的思维方式对符号做出反应,如此一来,人的思想就变得像机器一样了,人受制于机器和符号,成了技术的产物,成了机器的产物。 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控制下,人们毫无自由可言,只是顺应现实,而不是改变现实,正所谓的符号世界正在成为唯一有效的世界,包含着个别个体独特性的文化时代已经过去,当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权主义盛行的时代。第12页,共22页。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科学技术的“意识

6、形态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从整体上控制着大众,让大众走向了“非政治化”状态,崇尚并臣服于社会的所谓“技术统治论”,从而丧失了政治意识和个体意识。也就是说,“政治的统治”变成了“技术的统治”,使得大众丧失了否定、反思与批判的能力。第13页,共22页。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科学不再是一种封闭的、独立的学术研究,它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学术研究,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结成了一体,“自十九世纪末以来,标志着晚期资本主义特点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即技术的科学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了一个体

7、系。在这个过程中,工业研究是同国家委托的研究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而国家委托的任务首先促进了军事领域的科技的进步。科学情报资料从军事领域流回到民用商品生产部门。于是,技术和科学便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第14页,共22页。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哈贝马斯强调,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使得科学技术具有双重的功能,一方面是它对自然形成了全方位的支配和控制,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是作为意识形态,则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使人丧失了反思与批判的能力。第15页,共22页。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在现代社会里,当科学技术上升至第一生产力,并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时,“工具行为”

8、则走向了合理化状态,这时,人的劳动完全符合科学技术的标准和要求,人就像机器人那样,机械地行动着,这样,技术的合理性就演化成了对人的统治的合理性。第16页,共22页。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批判理论第17页,共22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到60年代初,并没有出现某些社会学家在50年代所预料的理想状况,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发展问题异常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东西方紧张对峙、军备竞赛、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所有这些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重新产生失望和怀疑,对所谓“工业化文明及其生活方式”普遍感到厌倦。后来,西方青年抵抗运动,“新文化启蒙运动”和越南战争又加剧了

9、这一势头。而当时的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仅没有给人以欣慰和向往,而且又使人们陷入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前途的深刻反省和重新认识之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第18页,共22页。生态的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70年代初以来形成的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支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的本阿格尔。随着全球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突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和研讨。 第19页,共22页。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一)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应强调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主张应予批判,进而提出“劳动闲暇一元论”。(四)主张用小规模的技术取代高度集中的、大规模的技术,使生产过程分散化,民主化。 第20页,共22页。(五)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六)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 第21页,共22页。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生态马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