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_第1页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_第2页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_第3页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_第4页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周铭孙第十级一共有四项内容。在乐曲分组上,第十级和第八九级是一样的,分别是“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和“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第十级的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从一个降号到六个降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是六组“降号调”。弹奏时音阶和琶音需要向与反向相结合。第十级和第九级的基本练习比较接近,具体的要求可以参见第九级基练习的介绍。 同样的方面是减去了大调属七和弦琶音和小调减七和弦琶音, 增加的是双手四个音一起的大和弦转位进行 (具体弹法可参阅第九级中的相关说明) 。 不过在第十级中速度要求更加提

2、高了一点, 是每分钟 126 拍, 而且所有音阶和琶音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成,要同速弹奏。在考试的时候,不能低于这个速度。但如果能力允许,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弹奏得均匀、流畅,快于这个速度是可以的。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第一首练习曲“博士”(选自儿童园地)德彪西曲这首曲子选自德彪西的儿童园地。德彪西的儿童园地是由六首曲子组成的一个组曲, 是德彪西为自己的女儿写的。 其中的第一首 练习曲 “博士” ,描绘了小孩子们整天练琴练得十分枯燥,好像“克列门蒂”都弹成“博士”了,当然这不是真的博士, 而是带有嘲讽意味的。 曲子开头是模仿克列门蒂 名手之道的练习曲方式来写的。但是德彪西写得

3、很有意思 ,他把规整的织体变出好多花样, 好像小孩在弹这首曲子的时候, 弹着弹着就想入非非, 开始重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把练习曲弹出这样那样的变化 ,像玩儿似的非常高兴,越发挥弹得越兴奋。 所以, 相比于一些较刻板的练习曲而言, 这首乐曲完全是一个艺术品。这首曲子速度每分钟 144 拍,最少每分钟 132 拍。一开始的时候,和克列门蒂练习曲的织体很像, 但是刚刚到第3 小节右手就开始有了变化, 忽然把高音从连的变成了跳的,出现一个轻巧的曲调。第 5 小节开始,曲调上加了连线,变成了保持音,为了旋律连贯,可以加一点浅浅的连音踏板。第7至10小节非常有意思,第7小节从PP开始有一个很明显的渐强又

4、渐弱的力度标记, 可以做得幅度大一点, 多一点表情。 但是第 8 小节作曲家却没有写要渐强渐弱,完全是在PP 的力度范围里做的,不要做表情,这样两个小节就有很明确的区别和变化,第 9 和第 10 小节也是类似的。所以一定要把每两个小节的这种表情对比做出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看谱一定要非常仔细, 因为每两个小节之间不仅是表情上的区别, 在音符上也是有变化与不同的, 练习时一定要加以注意。第 11 小节是两只手的交叉,表情是渐强,到达第 12 小节在左手的 e 音上停住。从第 12 小节又开始非常轻巧的音流, 左手的八分音符要弹得清楚精巧, 并把强弱的倾向做出来。 第 14 小节和第 16 小

5、节左手第一拍的 g 音都要很好地把渐强的高点做出来。第 17 和第 19 小节有不一样的表情了,左手的八分音符随着流在第二拍和第四拍处先强出来一些,随即立刻渐弱,因为第一拍和第三拍是P,所以第二拍和 第四拍的地方, 根据标示的由强到弱, 一定要把第一个音的强做出来, 此音上可以加右踏板轻点一下。 第 21 小节渐缓一点, 以区分乐段, 这之后便又回到主题,开始新的段落。第二次主题和第一次相比有了新的花样,第 24 小节起,左手像鸟一样,在右手上方飞来飞去,非常灵活自如。第 27 小节开始有优美的旋律, 是非常富有幻想的, 拍子可以弹得稍微有一点自由。第 33 小节开始十六分音符没有了, 大多是

6、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所以速度虽不变,但音乐本身有缓下来的感觉,中间也有很多表情起伏。从第 45 小节开始,主题又回来了。这次前10 个小节都与曲首相同,不一样的是从第 55 小节开始,音乐忽然开始上升,逐渐活跃起来,仿佛阳光灿烂、情绪高涨,音乐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第 57 小节起每一拍换一次踏板,与左手的曲调很好的连起来。在第 65 和第 66 小节,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表情,每个小节的前两拍都是由强渐弱的,而后两拍又是反着的,是由弱渐强的。第 67 小节以后情绪非常活泼向上, 尤其中声旋律有明确的由弱到强, 要求每一次旋律的渐强都要做得很充分。第 72 小节的渐强幅度非常大, 直接冲落到后面的

7、低音区长音。 这里的长音拍子要数清楚,很准确,不要随意。最后两小节的强音要非常干脆直率。这首曲子虽然放在练习曲类里面,但是一切在想象力的启示下都变得非常有灵气, 而且越来越阳光灿烂。 德彪西的曲子, 不像之前巴赫的曲子是没有标识的,需要演奏者自己去处理、理解。德彪西把所有的要求都写在谱子上,所以演奏者要仔细发现研究其变化, 从中找出作曲家对曲子的要求, 从而进行理解和体现。这也是到了较高的级别时怎么去读谱,对大家提出的一个要求。第二首八度练习曲卡本良斯基曲这首八度练习曲是俄罗斯作曲家卡本良斯基的作品。首先,八度技术在第十级的程度时必须进行练习, 因为第十级有很多曲子都会牵涉八度, 对八度没有一

8、定的掌握的话是无法完成这些作品的。 所以这个阶段对八度进行重点地练习是很必要的。这首八度练习曲相对于其他的八度练习曲来说是不太难的一首,是一首以重复音为主,同时加以音阶式进行和变化的曲子。弹奏八度根据不同的需要有很多种弹法。 主要分为以手腕动作为主的八度、用手臂动作为主的八度以及用全身、 全臂协调结合来弹的八度。 这首练习曲的八度大多数重复音的地方是需要手腕灵活和主动去弹奏的。弹奏这首曲子首先要把握这首曲子的情绪和氛围,在曲首作曲家写着“快板、带有很多幻想的,想入非非的”,大家就可以把握一定的表情范围了。右手开始是很轻的八度重复音,所以,可以采取手腕的灵巧动作,下键不要太结实,而要带有幻想的感

9、觉,音色略显黯淡、情绪较为平和,好像一个故事开始轻轻叙述。 手腕一定要非常灵活, 使指尖下键像鸡啄米一样的动作来弹奏出很轻的八度,敏锐、均匀而轻快。左手的八度较慢而低沉,主要是用手臂动作为主导的。第 8 小节后半拍开始左手的快速八度出现了,此时曲调在右手,带有一定的神秘感。这时左手的重复音的弹奏也是一样的要以手腕灵活动作为主。第 18 小节开始从P 慢慢渐强上去, 这个时候不能单纯用手腕的动作去弹八度了,随着加强,要慢慢因地制宜为手腕和手臂结合的八度,再到手臂、全身协调弹奏的八度。 因为手腕的八度适宜于轻快的, 特别是轻快的重复音, 比如李斯特第六狂想曲 中间有很多需要快而轻巧的手腕八度的功夫

10、。 而到强了以后的八度不能单纯用手腕来弹, 因为光用手腕的力度不够, 强时要用手臂的力量协调来用力。第22 小节开始的左手八度就是如此,把手臂和全身的力量逐渐加上去以逐步到达曲子的高点。第 25 小节以后又开始慢慢的渐弱了, 弹奏的时候要注意, 动作要非常精练,指尖非常贴键,因为动作过大的话,会使声音发出变得很躁。第 28 小节之后左手只是很均匀的背景。 很轻的用手腕小动作去弹, 此时右手的曲调要弹得很有表 情。八度的技术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能速成的,所以开始时要很慢地来练习,逐步掌握了再加快。 这首曲子是比较幻想、 充满神秘感的曲子, 八度也以轻巧为主,只有高潮的时候需要突出些,但强的地方篇幅

11、并不长,也就两行左右,之后又回到神秘轻巧的音色了。 选这首乐曲也是为了防止有的人认为凡是弹八度就是很响和很用力的, 因此练习这种以非常轻快而有弹性的八度为主, 同时又有较大力度变化的八度乐曲是很有必要的。第三首f小调练习曲(OP.25,No2)肖邦曲这首 f 小调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中技术最容易的一首,考级中选用,也是让大家体会一下肖邦练习曲的感觉。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流畅的练习曲,右手要弹得非常歌唱,虽然是快速的音流,但是如何弹奏得非常歌唱,需要用心去感受。左手要把节奏律动弹出来,每三个音是一个律动,每小节两组,在第一组的低音上加一些踏板,因为手可够到。关于这首曲子两只手的拍子,有的老师认为右手都

12、是以三连音写的,所以每两拍是右手两个三连音来对左手的一个大的三连音。 这种对法对业余的学习者是比较难的。但如要有能力的话,可以通过分手先感受好节奏,再逐步合起来。对一般考生而言,可能采取简单一些的节奏处理更为保险,就是每个小节按两个大拍去感觉, 右手的六个音对左手的三个音, 这样的节奏就会很容易弹奏,也更能表现出节奏的律动来。 当然, 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处理, 但也能做到简洁明快、更易达到流畅。除此之外,右手的快速音流要当作旋律去感受和弹奏,有着曲调自然的起伏,而左手有点类似圆舞曲的圆形律动,要把节奏“悠起来”,把韵律感连贯始终。曲中左手也有一些要突出的地方,比如第 17 小节的降 f 音,在这

13、里有着特殊的效果,强调一下有着不一样的语气和色彩。类似的地方还有第 36、 37 小节和第 40、 41 小节等等,这样的地方可以稍微加一点踏板来帮助强调音的恳切语气。曲子的最后一段到第 58 小节的地方有一个和前面不同的表情, 乐谱上是跳音上加连线,即半连奏的弹法标识出来,要弹得非常晶莹剔透和悠闲幻想。接近结尾的地方, 第 63 小节音乐开始变化得与前不同, 非常的优雅美妙要用内心去好好感受。曲终的尾声,节奏有很大的自由,第 68 小节的倚音要比较长,完全自由化的来弹,有很多渐慢,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还需特别注意, 曲中第 57 小节的地方有一个错音, 此小节右手的最后一个首是f,而不是

14、g,请大家加以更改。第三项内容是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一共三首,自先一首。第一首 D 大调奏鸣曲斯卡拉蒂曲斯卡拉蒂一生中写有五百多首奏鸣曲, D 大调就有很多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奏鸣曲是一首非常欢快、 积极的乐曲。 斯卡拍蒂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他的作品中也就自然流露着很多欢乐和积极的人生观和天性。斯卡拉蒂出生于意大利,他在中年的时候去了西班牙宫廷,成为西班牙公主的老师。 公主的琴弹很很好, 他为了公主的学习而写作了很多的作品, 这些奏鸣曲一开始是为练习的目的出现的, 但因其有高度的音乐性和趣味性, 因此一直流传至今, 并很受欢迎。 斯卡拉蒂的创作风格在当年是很新颖的, 他打破了很多当时

15、作曲的程式与规范, 其作曲技术比当时领先了半个世纪以上。 除此之外, 他的作品中也展示了钢琴技术的很大发展与创新。 由于他在西班牙待了很多年, 因此, 他很多作品中都有大量模仿西班牙吉他的技术。 其他还有很多华丽技术, 如 快速双手交叉和大距离跳进等,直到今天都是学习钢琴的技术难题。奏鸣曲的一开始是快速上下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在D 大调明朗的调性上出现,要求手指非常清楚,很有颗粒性,下键很利索、果断。在第 2 小节第四拍快速音流由右手交给了左手后, 第 3 小节右手出现了快乐而朝气的主题, 很挺拔而有精神。从第 7 至 10 小节是两只手的音流轮流交替出现, 两只手的衔接要做得没有缝隙,干净利落

16、。在进行中谱子上有明显f (第一遍)、p (第二遍)的不同标记, 要仔细做出来。从第 11 小节开始是第一次双手交叉, 两只手的交接要很干净。 这里要特别注意, 找到跳进的规律, 尤其是左手需要先单独把左手拿出来弹, 可以明白音乐的进行是很有规律的。两只手的配合要练习得非常顺畅。到第 15 小节是两只手三度间隔的手指跑动,一直到 16 小节的第三拍主部告一段落。从第 16 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是副部。 副题是优雅灵活的, 和主题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弹奏时要强调优雅、优美的一面,与主题有所对比。第 21 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进入了第二次的双手交叉演奏, 和前一次有一些不同。 这一次两只手都更多的是级进

17、, 好像两条旋律线在一起交错进行, 但两只手都是断奏,都要干净利落,并半随着较大幅度的渐强。第23小节最后两拍的sf后立即变为PP也是很有演奏效果的,要仔细做好。第 29 小节最后一拍到第 34 小节的旋律是副题的发展,延续了副题优雅、优美的特点,情感上稍微比前面浓郁一点。从第 34 小节开始是更难的一种双手交叉,左手变成双音了,跳进更远了。第 38 小节前半部分以前左手的准确性是重点,而要准确弹奏左手,关键是左手要以两组为一个手位的移动方式来“定位”每一组双音,也就是说,是每两拍换一次手位。 类似的是右手的十六分音符也每两拍作为一组有联系的指法, 也就是说每次用 123 指 235 指为一个

18、手位移动。第 38 小节后半拍部分开始左手变为单音, 跳进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这时要想保证左手的准确率,最好可以用右手来作为坐标,在级进中保证准确的位置,左手依此两面跳进, 就能容易很多。 也就是说, 右手可以不用眼睛看就能准确的弹奏出来, 左手却要担负大跳的任务, 眼睛可主要看左手大跳时的高音, 而左手大跳的低音和右手即将演奏的音是同音, 因此折牢有规律下行的同音, 则可以大大加强弹奏的准确性。第 45 小节最后两拍开始至第 47 小节的双手相隔的三度进行要很有棱角,把每四个音的第一个音强调出来。从第 50 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是第二部分。 和第一部分一样, 也是由流利的十六分音符引出,到第

19、53 小节的最后两拍出现的符点音符和六十四分音符的时值时, 演奏者的头脑要很清楚, 关键要抓住六十四分音符两头的从低到高的两个a 音,这是节拍的点,六十四分音符有装饰音的效果,在第三拍弹够附点八分音符的低音a后,非常快速地进行到第四拍的a音,中间毫无停留,在四分之一折中完成六个音,一气呵成。接下来第 55 小节的双手交叉段落和前面的第34 小节开始的段落的交叉方式是类同的,只是第 34 小节是上行的,此处变为了下行,弹法相同。乐曲后面的部分是基本都是前面出现过的材料,因此在弹奏的时候可以参考前面相关材料的处理方法来进行演奏。 譬如, 第 64 至 67 小节的技术类型与第22 至 25小节相同

20、,第77 至 84小节的技术类型与第 34 至 42小节相同。第二首第三英国组曲的前奏曲巴赫曲巴赫曾写过三部组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德国组曲(也称帕蒂塔),各有六套以舞曲为主的组曲。这首前奏曲选择其中很重要的英国组曲的第三组。英国组曲的特点是在法国组曲的基础上,每一首在曲首有一首比较宏大的前奏曲。这首前奏曲是按照古典协奏曲的形式来写的, 这里所谓的协奏曲不是钢琴和乐队的意思, 而是一架钢琴演奏的有充分对比的大型乐曲。用一架钢琴来模仿乐队,既有乐队中的齐奏、合奏,又有主奏、 独奏, 还有单独的乐器和全部乐器交叉出现的对比, 从而形成一种协奏的气氛和效果。这首前奏曲就是这样的,十分乐队化,里面有

21、很多乐器的效果,音响非常丰富,这首前奏曲也是当时巴赫就英国人的约请来写的。这首乐曲的风格比较宏伟, 因为当时英国的乐曲风格也是非常宏伟的。 我们知道, 亨德尔当时也在英国, 他的很多作品也是风格比较宏大的, 所以这首曲子跟英国亨德尔、 普塞尔的风格比较接近。演奏这首作品,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是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多是敦厚的石头建筑, 讲究宏伟对称。 音乐作为流动的建筑, 演奏时要表现出建筑的结构感。乐曲一开始A 段是一种合奏的感觉,非常挺拔、神气。从右手到左手主题动机的节奏要很清楚,很有精神地表现出来。第 16 小节,伴随中声部的十六分音符音流,右手的高声部要留住并突出,做出音乐表情

22、的倾向。第 22 小节有一个装饰音双手基本上是三对二的,右手最后一组是四个音(为了接到后面的a音)。弹奏时要先在慢速中把这些音弹顺,才能逐步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到了第 32 小节是第一个段落的终止。 在巴赫的作品中要特别注意每个段落的终止式,尤其这首前奏曲中有很多段落,在每段的结尾到下一段开始的部分。 如果把终止式抓住的话, 段落划分就会比较清楚, 就不会是很没头没尾地连轴转了。A 段在第 32 小节结束后, B1 段的第二动机出现了。这个第二动机是比较流动的, 两个小节为主, 也有三个小节。 中间交叉着出现曲首的八分音符的音型。乐谱上有marc.的记号,说明应把八分音符强调出来。第 45 小

23、节出现了第三动机, 也是很流动的。 第三个动机是用分解音型写的,要用腕部转动帮助手指把它弹清楚。B段在第67小节的第一拍结束。从第67小节的后两拍开始了 A2段(第 三个段落)。也是开始在降B 大调,但很快转入了频繁的转调。第四个段落在第124 小节结束,第五个段落还是从B 段的材料开始,我们把它作为 B3 段。第五个段落在第161 小节的第一拍结束。之后出现了一个连接段,我们把它作为第六段。连接段开始有一些颤音,在乐谱中写的是处理为双手三对二, 右手以十六分音符三连音来写的。 在快速弹奏中, 三个音会比较合适。 练的时候可以分手先练清楚, 双手分别把把节奏弄好 了,再合起来练。第六个段落到第

24、 179 小节之后,要注意的是第 180 小节开始的右手八分音符上行是主题的一个新的变形。 主题在前面一般都是从上往下行的, 但这次变化为逆向上行, 整个从下往上走。 大家一分析就可以知道还是主题的动机, 但变化了,所以此处应算A3 段。这首曲子的结束是很有气势的,在当时用大键琴来演奏的情况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宏大的了。总之,从这首乐曲分为六个段落来看,都是有完整终止的,每段结束的最后 一个音又马上接着下面的段落开始了,并没有停顿。因此,把终止式处理好了,作品的结构感就会好得多了。这对于很长的曲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另外, 乐曲节奏的感觉要始终统一。 速度的选择也要按照附点四分音符 (即三个八分音

25、符)q.=6672,也就是每分钟要弹奏66 至 72 个音符,每个小节又有三拍, 这个速度提供给大家参考, 在这个范围中大家可以选择, 以弹奏出比较稳重、神气的感觉,会比较适合这首乐曲。太快的话容易显得不稳重,太赶,太慢的话就会比较拖沓,显不出神气的感觉来了,所以这个速度大家要认真核对。第三首降A大调奏鸣曲(第四乐章)(Op.26)贝多芬曲降A大调奏鸣曲这个乐章是技术性很强的。当时在这首乐曲写作的时候,因著名的作曲家克拍默写了一首很好的曲子, 贝多芬则用这首作品和他进行了一次比赛。 初看这首乐曲会觉得技术性很强, 但是这首乐曲更有很强的音乐 性,所以贝多芬是以音乐取胜的。降 A 大高是一个很美

26、好的、可以抒情坦述的调性。这个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变奏曲的主题就是非常优美的。 奏鸣曲的第乐章一般是快板乐章, 这个乐章的速度, 在乐谱上已给大家标明, 是每分钟 116 个四分音符。 这首曲子的一开始似乎很像练习曲, 可是之后很快音乐性的旋律就出来了。 开始的十六分音符既要求技术性、很干净的弹奏,也要很强调音乐的律动,四个音一组的感觉。中间很多渐强渐弱的标记,要仔细看清并表现出来。第 13 小节的第二拍开始至第 26 小节,两只手此起彼落,相互交叉。八分音符的优美曲调在两只手之间不断交替, 一直到第 27 小节开始两只手又一起了。这期间两只手的曲调有呼应,也有区别,经常左手的曲调出现时整体效果是p,而右手曲调出现时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