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奥秘(共15页)_第1页
病毒的奥秘(共15页)_第2页
病毒的奥秘(共15页)_第3页
病毒的奥秘(共15页)_第4页
病毒的奥秘(共1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毒(bngd)是什么?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Stanley)从患有花叶病的烟草的提纯汁液中分析出一种蛋白晶体,将这种晶体再溶解后,保持了它的致病性,从而认为病毒是一种蛋白质。但斯坦利的结论没有被所有的病毒学家所接受,特别是英国的鲍登(Bawden)和皮里(Pirie)提出疑问,因为他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提纯液及晶体中还含有相当量的硫和磷,这两种元素是蛋白质没有而核酸有的。两种不同的结论引起病毒学界的注意,并做了大量的实验,最后(zuhu)得出一致结论,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两个部分组成。病毒的形态:多数(dush)为球形,还有杆状,丝状,弹头状,蝌蚪状等病毒的分类宿主种类: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噬菌体)按病毒形态:球形、砖形、杆状或多形状病毒衣壳对称: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病毒核酸类型: DNA, RNA病毒;线状、环状或分节段病毒亚病毒类病毒(viroid): 植物病毒, 仅含核酸RNA。卫星病毒(satellites virus):多为植物病毒, 也称“伴随病毒”或拟病毒(virusoid),仅含有几百或数千个碱基的RNA分子, 不含蛋白的微小病毒。朊病毒(prion): 蛋白侵染颗粒或“朊粒”。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的生命现象。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每种病毒只有

3、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其宿主代谢系统协助来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再进行装配而得以繁殖。在离体条件下,它们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病毒到底是生物还是非生命的化学集合体?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细胞外形式与细胞内形式;化学结晶型与生命活动型,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假病毒与真病毒,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致病性和非致病性,感染的急性和慢性病毒如何生存? 1. 感染细胞及如何增殖:复苏细胞DNA合成机器复制遗传信息+产生mRNA编码相关病毒蛋白2. 个体间的传播:定位、感染较大器官、与新宿主共

4、存3. 逃避宿主的防御攻击:此起彼伏相互斗争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hchng)、组装成熟释放新出现(chxin)的病毒定义: 最近才引起(ynq)人们注意的病毒。病毒都是由进化而来新出现的原因1.科学技术发展到可以检测到其存在,如HCV2.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出现,如麻疹病毒、HIV3.“翻开一块岩石”,病毒也会出现,如埃博拉病毒 、马尔堡病毒、汉坦病毒4.现存病毒的变异,如新型流感病毒新病毒危险性毒力极强的病毒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其自然宿主不是人类最危险的病毒是:人是自然宿主或自然宿主之一日常接触容易传染要经过长期无症状的慢性感染后才杀死宿主可能是现存容易变异的病毒产生的抗病

5、毒药物抑制脱壳金刚烷胺:抑制病毒脱壳所需的M2蛋白活性,常用于治疗甲流患者问题:病毒变异、早期使用才有效、大量使用有严重副作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生物合成奇多夫定AZT:核苷类似物,干扰病毒正常复制,治疗HIV感染。阿昔洛韦:核苷类似物,终止病毒核酸复制,治疗HSV和水痘带状疱疹。利巴韦林(病毒唑):核苷类似物,增加病毒突变率,广泛应用,治疗丙肝和婴幼儿呼吸合胞病毒感染有效。Foscarnet、nevirapine、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抑制装配茚地那韦:蛋白酶抑制剂,分散HIV蛋白酶的注意力,使病毒蛋白酶无法切割病毒装配时所需的Gag-Pol蛋白抗病毒药物抑制释放Relenza和Tamiflu:神经氨

6、酸酶抑制剂,早期使用,治疗甲流和乙流患者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美籍华裔科学家 HYPERLINK /view/6393.htm t _parent 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是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 HYPERLINK /view/9070.htm t _parent 艾滋病。T、B淋巴细胞通过TCR和BCR看世界。BCR可以直接和抗原结合,TCR只能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免疫接种的目的产生记忆细胞记忆B细胞:BCR“看见”病毒或病毒碎片记忆辅助性T细胞:TCR“看见”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展示的胞外病毒蛋白片段记忆杀伤性T细胞:TCR“看见

7、”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展示的胞内病毒蛋白片段(要求病毒感染抗原递呈细胞)非感染性疫苗(ymio):灭活病毒(bngd)疫苗脊髓灰质炎病毒(bngd) HYPERLINK /view/112221.htm t _parent 匹兹堡大学的 HYPERLINK /view/5960229.htm t _parent 约纳斯 HYPERLINK /view/5960229.htm t _parent HYPERLINK /view/5960229.htm t _parent 沙克在1952年研发完成,这种疫苗称为“去活化 HYPERLINK /view/64173.htm t _parent 脊髓灰质炎

8、疫苗”(inactivated HYPERLINK /view/6996645.htm t _parent poliovirus vaccine,IPV),又称“沙克疫苗”,是利用3种 HYPERLINK /view/1074410.htm t _parent 血清型的致病性 HYPERLINK /view/2584.htm t _parent 病毒株所研发。这些 HYPERLINK /view/2584.htm t _parent 病毒首先培养于一种称为绿猴肾细胞(Vero cell)的猴子 HYPERLINK /view/66040.htm t _parent 肾脏组织,之后再以福马林处理

9、使其失去活性。不能保证全部灭活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免疫结果:产生记忆B细胞和记忆辅助性T细胞,几乎没有杀伤性T细胞减毒活病毒疫苗在 HYPERLINK /view/90663.htm t _parent 沙克 HYPERLINK /view/42785.htm t _parent 疫苗获得成功后数年,阿尔伯特沙宾也研发出又称“沙宾疫苗”的口服 HYPERLINK /view/64173.htm t _parent 脊髓灰质炎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这种疫苗是利用减毒性活 HYPERLINK /view/2584.htm t _parent 病毒所制成,原理在于使病

10、毒处于低于一般体温的非人类细胞中,进而使病毒的 HYPERLINK /view/152123.htm t _parent 基因组自然发生 HYPERLINK /view/83240.htm t _parent 突变。通常可形成终身免疫,免疫系统可产生记忆杀伤性T细胞危险:毒力回复、免疫抑制机体载体疫苗载体+病毒基因, 可产生记忆杀伤性T细胞问题:载体选择、免疫抑制机体DNA疫苗免疫系统可产生记忆B细胞、杀伤性T细胞危险:安全性治疗性疫苗狂犬病疫苗天然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系统人人都有,可以遗传,对病毒无特异性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体液因素等物理屏障:黏膜呼吸道:纤

11、毛、粘液消化道:唾液、胃酸、消化酶、胆酸盐生殖道:层状上皮组织、黏液、乳酸专职吞噬细胞小 HYPERLINK /search?word=吞噬细胞&fr=qb_search_exp&ie=gbk t _parent 吞噬细胞是 HYPERLINK /search?word=外周血&fr=qb_search_exp&ie=gbk t _parent 外周血中的 HYPERLINK /search?word=中性粒细胞&fr=qb_search_exp&ie=gbk t _parent 中性粒细胞。大 HYPERLINK /search?word=吞噬细胞&fr=qb_search_exp&ie=g

12、bk t _parent 吞噬细胞是血中的 HYPERLINK /search?word=单核细胞&fr=qb_search_exp&ie=gbk t _parent 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 HYPERLINK /search?word=巨噬细胞&fr=qb_search_exp&ie=gbk t _parent 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 HYPERLINK /search?word=细胞系&fr=qb_search_exp&ie=gbk t _parent 细胞系统。补体系统补体: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系统(xtng):30余种可溶性蛋

13、白、膜结合性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C1-9,BDP因子等)只在感染(gnrn)细胞外发挥作用作用(zuyng):1.促吞噬裂解病毒(C3链式反应、调理作用)2.形成膜攻击复合物3.募集作用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干扰素预警系统干扰素(interferon,IFN):人体细胞受病毒攻击时产生并分泌出细胞外,与邻近未感染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使邻近细胞感染病毒后自杀。定义: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的分泌性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种类:IFN-(白细胞产生)、IFN-(成纤维细胞产生)、IFN-(致敏T细胞产生)活性:广谱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

14、(调节癌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分裂)、免疫调节(活化NK、TC细胞,增强NK、TC细胞杀伤能力)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特异杀灭病毒感染的细胞杀伤信号和非杀伤信号天然杀伤细胞被干扰素激活后具有更好的杀伤力,可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激活巨噬细胞,使之吞噬力增加并释放细胞因子。获得性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后天获得,不能遗传,有特异性包括:体液免疫(B细胞和抗体) 细胞免疫(杀伤性T细胞)B细胞克隆选择,按需制备抗体每一个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一种抗原抗原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后,淋巴细胞活化活化后的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其后代带有相同的抗原受体第一抗体IgM:激活补体系统、促进补体蛋白片段附着在病毒表面、阻止

15、病毒进入靶细胞或进入初期破坏其复制的中和作用杀伤性T细胞CTL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坏死/凋亡抗原刺激: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激活自身免疫耐受性激活双保险:受体识别抗原+共刺激信号天然免疫系统产生大量战斗型细胞因子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弱点应答较慢天然免疫系统不意识到自身危险就不能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婴幼儿和老年人获得性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呼吸道病毒(Viruse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s):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mnh) 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增殖 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流行性感冒(gnmo)病毒(influ

16、enza virus)球形、有包膜、单负链分片段(pin dun)RNA病毒病毒的复制吸附:血凝素与上皮细胞受体唾液酸分子结合穿入: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形成内体脱壳:酸化内体,病毒外壳与内体融合,病毒基因进入细胞核生物合成:盗取宿主细胞的帽结构启动细胞蛋白合成系统进行生物合成生物合成:以单负链分片段RNA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蛋白、病毒聚合酶子代核酸组装、出芽释放病毒的传播方式咳嗽或打喷嚏形成微液滴,感染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的所有上皮细胞直接接触感染:病毒可在光滑物体表面(如电话、门把手)存活数天作为病毒感染而杀死细胞的自然结果就是所引起的咳嗽反射促使病毒扩散宿主病毒血凝素分子与不同类型唾液酸分子的

17、结合能力不同病毒编码蛋白与宿主生物合成体系相互适应的条件限制:HA裂解病毒的免疫逃逸宿主免疫:病毒双链RNA和脂质包膜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警告临近细胞,临近细胞内病毒的双链RNA活化蛋白激酶PKR ,PKR磷酸化eIF2,使之不再参与蛋白生产,细胞与病毒同归于尽流感病毒对策:产生特定蛋白与双链RNA结合,阻止其激活PKR,对抗干扰素系统关闭蛋白合成的行为宿主免疫:初次感染时CTL杀伤感染细胞及病毒,再次感染时记忆B细胞产生中和抗体结合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延缓病毒进入和限制病毒释放流感病毒引起急性感染,不能建立潜伏感染或慢性感染流感病毒对策:变异,病毒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子代病毒变异

18、导致HA、NA的改变,宿主记忆B细胞无法识别,不能产生有效的中和抗体变异基础:单负链分片段RNA,RNA多聚酶抗原漂移-HA、NA的小改变,引起局部流行抗原转变-HA、NA的大改变,引起全球流行流感相关病理病毒诱导干扰素产生- 流感症状(发热肌痛头痛等)感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皮细胞,使之纤毛破坏、细胞死亡- 咽痛咳嗽声音嘶哑,易继发细菌感染、肺炎等获得性免疫作用重大- 一般(ybn)婴幼儿、老年人病情较重鼻病毒(bngd)(rhinovirus)-善于投降的病毒50%以上(yshng)的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引起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复制吸附宿主细胞后基因组直接进入细胞,在细胞质囊泡中复制装配

19、,胀破细胞释放基因组含特异序列(内核糖体进入位点),可结合细胞核糖体开始病毒mRNA的翻译编码蛋白破坏细胞帽结构,使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蛋白传播咳嗽喷嚏传播最适感染温度32.8度,感染鼻子和上呼吸道上皮细胞急性感染免疫逃逸纤毛运动将外来异物从喉咙清除出去、吞入食道或咳出体外扰乱感染细胞将干扰素移出细胞系统,从而扰乱干扰素产生天然免疫作用重大攻击并迅速投降-不能充分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也无足够数量的中和抗体,故可反复感染同一宿主抗原漂移-RNA聚合酶出错产生变异病理学打了就跑,天然免疫-细胞因子引起鼻涕鼻塞喷嚏,中耳感染、鼻窦炎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麻疹是儿童

20、时期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几乎达100,常因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死亡。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先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进入血流。临床表现高热、畏光、鼻炎、眼结膜炎、咳嗽三个主要前驱症状、全身红色斑丘疹等。免疫力:麻疹自然感染后一般免疫力牢固,抗体可持续终生可引起机体内多种细胞的系统感染负链RNA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转录6条正链RNA翻译蛋白,蛋白结合RNA使之合成全长正链RNA出芽释放喷嚏咳嗽传播受体众多。CD46帮助细胞免受补体系统攻击感染后10天静止期感染树突状细胞并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继而感染淋巴结内其他细胞,并随淋巴液进入血液二次感染免疫逃逸RNA聚合酶

21、出错-病毒外壳(wi k)功能丧失,突变限制性,只有一种毒株-终身免疫-人类史唯一宿主融合蛋白,使感染细胞(xbo)形成多核巨细胞,在细胞内部传播,避免抗体攻击抑制(yzh)干扰素产生抑制免疫反应:感染破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病理学呼吸道感染:发热、鼻涕系统感染:眼部红眼病、角膜炎,皮肤皮疹,口腔柯氏斑,消化道症状,免疫机制并发症如肺炎,脑脊髓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密切接触传播病毒HIV病毒-都市里的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隐藏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很安静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22、deficiency syndrome,AIDS) AIDS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在全球的传播速度惊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11月20日共同发布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报告,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仍有3400万,其中新增感染者250万,另有17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分类:反转录病毒科(Retraviridae) 慢病毒属(Lentivirus)* 型别:有两型 HIV-1:大多数AIDS由HIV-1引起。 HIV-2:主要在西非和西欧流行HIV的主要靶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

23、HIV的主要受体。受感染的CD4+T细胞是病毒储存场所(隐蔽感染),病毒激活后开始大量生产,导致细胞死亡。单核-巨噬细胞感染后不被溶解,长期携带HIV,使病毒向其他组织播散突变率极高临床表现1.急性感染期:感染2-4W开始,持续2W左右,自行消退,上感症状(发热、咽痛、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2.临床潜伏期:6-10年(0.5-13年),一般无症状或AIDS相关综合征(疲劳、体重下降、发热等)3.免疫缺损期: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神经系统问题等,不治疗,2年内死亡传染源:HIV感染者(不能转阴,终身带毒)及AIDS患者(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传播途径性途径(同性、异性) 血行传播(输血、吸毒

24、、其它) 垂直(chuzh)传播下列(xili)情况不传播艾滋病一般接触(jich)不传播: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不经公共设施传播: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咳嗽、打喷嚏不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我国的传播特点 * 吸毒、性传播和采供血途径传播并存* 经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 * 自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微生物学检查法1.测定抗体,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方法2.测定病毒核酸或抗原3.病毒分离预防研制安全、有效的HIV疫苗,但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正在研发基因工程疫苗 gp120 gp41和合成寡肽和重组疫苗。普遍开展预防AIDS的宣传教育;建立全球和地区性HIV感染的监测网,及时掌握疫情;

25、对献血、献器官、献精液者必须做HIV抗体检测;禁止共用注射器、注射针、牙刷和剃须刀等。提倡安全性生活;HIV抗体阳性妇女,应避免怀孕或用母乳喂养婴儿等。治疗1.对症治疗2.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3.改善免疫功能4.抗病毒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叠氮胸苷(AZT)、双脱氧胸苷(ddC)、双脱氧肌苷(ddT)和拉米夫定(3TC),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delavirdine和nevirapine,蛋白酶抑制剂5.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 单纯疱疹病毒(HSV)潜伏高手可在静止细胞中复制在感染上皮细胞中突然产生大量新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安静的病

26、毒感染皮肤粘膜下层的基底层细胞当基底层细胞移行到皮肤粘膜表面时复制增值并释放子代病毒(双链DNA核心中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复制出mRNA,E7蛋白促进细胞增值,E6蛋白阻断细胞自杀)病理多为一过性感染有些可形成皮肤疣、生殖器疣极少数感染者多年后可导致宫颈癌等母婴传播(chunb),也叫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bngd)-诱饵式的病毒丙型肝炎病毒(bngd)-逃跑的艺术家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部落中的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戊型肝炎病毒(HEV):消化道传播, 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及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血行传播,急慢性肝炎,丁型肝炎病毒( HDV ):缺

27、陷病毒, HBV为其辅助病毒、并与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属嗜肝DNA病毒科,全球HBV感染者及带病毒者5亿左右,每年因与HBV相关的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00多万。中国HBV感染者及带病毒者:1.2亿,四川是中国HBV高发区。2011年7月28日,第一个乙肝病毒日。基因结构:人类病毒中基因组最小,只有3200bp双链环状DNA,但其中有一段仅为单链。单链区(裂隙区)的长短在各病毒体可不等,约为全基因长度的一半。复制复制产生感染性颗粒和大量空心颗粒。受感染肝细胞可产生大量病毒,但细胞并没

28、有被病毒杀死。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我国乙肝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是垂直传播,现有乙肝病毒阳性者中的60%以上均来自于这种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感染者年龄高峰:低发病区:2040岁、高发病区:48岁(2)男女感染率相近,但发病者男多于女(3)感染时年龄越小,越易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耐受)。 (4)感染后对相同HBsAg亚型的HBV再感染有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保护力不完全。免疫逃逸病毒感染肝细胞但不杀死肝细胞-不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病毒产生(chnshng)很多空心颗粒HBsAg-有效中和抗体特异性杀伤细胞(xbo)CTL可杀死感染肝细胞病理(bngl)多数无临床症

29、状少数有临床症状,起病慢CTL杀死肝细胞:低热、疲乏不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浓茶尿、黄疸,肝脏肿大、有触痛与叩击痛抗体抗原复合物沉积:关节痛、灰便、右上腹痛、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等肝肿瘤、肝硬化HBV患者及携带者肝癌发生率比未感染人群高217倍防治原则一般预防切断传染源严格消毒病人,携带者的血液及分泌物严格筛选献血员重视医源性传播特异预防主动乙肝疫苗(0、1、6月3针间隔接种法)被动抗HBs-IgG,用于紧急预防阻断垂直传播的最好办法是及时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免疫预防,乙肝母亲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治疗:抗

30、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 ,保肝药物治疗。拉米呋啶,干扰素,胸腺肽1,肌苷等。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球形,单正链RNA,有包膜病毒感染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传播同HBV: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感染极易慢性化(40% 50% )、肝硬化(20%)、肝癌(欧美50-70% ,我国10%)潜伏期长、难检测免疫逃逸:特定蛋白具有抗干扰素作用,极易变异免疫力不牢固,疫苗制备困难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球形,正链RNA,有包膜有gag、pol和env三个结构基因以及tax、rex两个调节基因复制吸附:病毒与CD4+T细胞结合穿入脱壳: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反转录酶以病毒RN

31、A为模版复制出cDNA,然后降解RNA,再以cDNA为模版形成双链cDNA整合:双链cDNA整合在细胞染色体DNA上,生物合成、装配、出芽释放传播(chunb)病毒感染CD4+T细胞(xbo)感染早期病毒产生Tax蛋白,调节感染细胞与旁观(pnggun)细胞的基因表达,使CD4+T细胞增值感染细胞可以与旁观细胞形成巨细胞,病毒从感染细胞向旁观细胞传播病毒通过感染细胞传播而非病毒颗粒传播感染者血液、乳汁、精液中含有感染细胞,具有传染性有遗传易感性,在一些小型隔离部落中流行免疫逃逸潜伏感染病理95%以上感染者无症状2%左右感染者会患成人T细胞白血病(潜伏期很长),可能机制是额外细胞增值增加了感染细

32、胞与未感染细胞发生累积性突变的风险消化道病毒(Viruse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s): 以消化道为侵入门户 在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增殖 引起消化道感染轮状病毒-从事秘密复制活动的病毒腺病毒-具有日程表的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一种会绕道的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基因组为11段双链RNA,有三层蛋白质外壳复制吸附穿入脱壳:钙离子浓度下降,VP7三聚体解体,胰蛋白酶降解VP4生物合成:在病毒双层外壳内合成mRNA,在细胞内指导蛋白合成组装:11条mRNA聚拢,穿上一层蛋白外衣后合成子代核酸释放传播粪口传播幼儿流行严重每年流行一次,非流行季

33、节在动物宿主或干燥粪便中保存免疫逃逸躲在衣壳中复制-逃避干扰素防御系统复制快,打了就跑免疫应答持续时间短RNA变异,可产生抗原漂移病理常引起婴幼儿重症胃肠炎症状:发热呕吐腹泻神经系统间接作用:病毒蛋白或病毒杀死肠细胞而引起神经反射环活动引发相关症状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含有(hn yu)丰富的遗传信息,一层衣壳,表面有“纤维(xinwi)”突起(tq)复制吸附:六邻体插入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穿入:内陷形成内体脱壳:病毒DNA进入细胞核生物合成:病毒DNA一部分感染早期转录,一部分感染晚期转录,具有严格的转录日程表细胞DNA复制:非连续,需R

34、NA片段引导,单向复制病毒DNA复制:连续,病毒蛋白引导,双向复制病毒合成E1A蛋白将感染细胞带入复制周期,诱导细胞准备大量原材料,病毒生成mRNA和复制所需蛋白,大量原材料用于病毒多次复制病毒合成另外2种蛋白干扰细胞的mRNA从细胞核释放病毒RNA有选择的传递能保证病毒聚合酶早期出现,晚期则保证病毒mRNA的翻译优先于细胞RNA的翻译传播粪口传播幼儿易感免疫逃逸:1/4 基因用于免疫逃逸细胞生物合成不正常会引发细胞凋亡病毒在感染早期产生E1B拖延细胞死亡,让病毒有足够时间完成复制;感染晚期产生腺病毒死亡蛋白E3,破环感染细胞,释放干扰素-病毒产生VARNA(诱捕RNA分子),与PKR结合,使

35、细胞不能关闭病毒蛋白合成复制缓慢,感染细胞内大量病毒蛋白被MHC1类分子呈递在细胞表面,会激活杀伤性T细胞(CTL)-病毒产生另一E3蛋白抓住MHC1类分子并固定在内质网,使之不能移到细胞表面,从而不能激活CTL细胞感染细胞表面没有MHC1类分子会激活天然杀伤细胞表面蛋白与感染细胞表面死亡受体结合而启动细胞凋亡-病毒产生RID蛋白,结合感染细胞的死亡受体,将其从细胞表面移走并监督其被破环;同时病毒还可产生另一E3蛋白感染来自死亡受体的信号,确保RID蛋白结合死亡受体没有遗漏NK和CTL细胞可释放颗粒酶至感染细胞,使感染细胞死亡-病毒不能抵御颗粒酶的攻击,对病毒也是有利的,可保证宿主不会死亡宿主获得性免疫具有记忆功能-利用自己的DNA聚合酶,该酶不同于宿主细胞DNA聚合酶,不具有强大的纠错功能,复制过程中会发生错误从而引起抗原漂移病理(bngl)引起婴幼儿感染,临床症状类似轮状病毒感染:发热(f r)、呕吐和腹泻因复制(fzh)缓慢,病毒感染到症状出现需1周左右,且维持时间长(轮状病毒复制快感染症状出现早时间短)腺病毒可刺激机体获得性免疫,故机体感染后有较长时间的免疫力甲型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