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_第1页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_第2页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_第3页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_第4页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一) 随着PC计算能力的增强,功耗与散热问题日益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一般说来,PC内的热源大户包括CPU主板(南桥北桥及VRM部分)显卡以及其他部件如硬件光驱等,它们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热量 我们都知道,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要让PC各部件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保证PC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之外,还必须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尤其对CPU而言,如果用户进行了超频,要保证其稳定地工作更必须有效地散热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虽然我们常将热称为热能,但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能量,而只是一种传递能量的方式从微观来看,区域内分子

2、受到外界能量冲击后,由能量高的区域分子传递至能量低的区域分子,因此在物理界普遍认为能量的传递就是热当然热最重要的过程或者形式就是热的传递了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都知道,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传导 : 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的传递就被称为热传导,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相对而言,热传导方式局限于固体和液体,因为气体的分子构成并不是很紧密,它们之间能量的传递被称为热扩散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Q=KAT/L其中Q代表为热量,也就是热传导所产生或传导的热量;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类似比热,但是又与比热有一些差别,热传导系数与比热成

3、反比,热传导系数越高,其比热的数值也就越低举例说明,纯铜的热传导系数为396.4,而其比热则为0.39;公式中A代表传热的面积(或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L则是两端的距离因此,从公式我们就可以发现,热量传递的大小同热传导系数热传热面积成正比,同距离成反比热传递系数越高热传递面积越大,传输的距离越短,那么热传导的能量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带走热量对流 : 对流指的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造成流体从固体表面将热带走的热传递方式具体应用到实际来看,热对流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指的是流体运动,成因是温度差,温度高的流体密度较低,因此质量轻,相对就会向

4、上运动相反地,温度低的流体,密度高,因此向下运动,这种热传递是因为流体受热之后,或者说存在温度差之后,产生了热传递的动力;强制对流则是流体受外在的强制驱动(如风扇带动的空气流动),驱动力向什么地方,流体就向什么地方运动,因此这种热对流更有效率和可指向性热对流的公式为Q=HAT公式中Q依旧代表热量,也就是热对流所带走的热量;H为热对流系数值,A则代表热对流的有效接触面积;T代表固体表面与区域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因此热对流传递中,热量传递的数量同热对流系数有效接触面积和温度差成正比关系;热对流系数越高有效接触面积越大温度差越高,所能带走的热量也就越多辐射 : 热辐射是一种可以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不

5、需要接触,就能够发生热交换的传递方式,也就是说,热辐射其实就是以波的形式达到热交换的目的既然热辐射是通过波来进行传递的,那么势必就会有波长有频率不通过介质传递就需要的物体的热吸收率来决定传递的效率了,这里就存在一个热辐射系数,其值介于01之间,是属于物体的表面特性,而刚体的热传导系数则是物体的材料特性一般的热辐射的热传导公式为Q =ESF(TaTb)公式中Q代表热辐射所交换的能力,E是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系数在实际中,当物质为金属且表面光洁的情况下,热辐射系数比较小,而把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后(比如着色)其表面热辐射系数值就会提升塑料或非金属类的热辐射系数值大部分都比较高S是物体的表面积,F则是辐射热

6、交换的角度和表面的函数关系,但这里这个函数比较难以解释(TaTb)则是表面a的温度同表面b之间的温度差因此热辐射系数物体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温度差之间都存在正比关系任何散热器也都会同时使用以上三种热传递方式,只是侧重有所不同以CPU散热为例,热由CPU工作不断地散发出来,通过与其核心紧密接触的散热片底座以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散热片,然后,到达散热片的热量,再通过其他方式如风扇吹动将热量送走整个散热过程包括4个环节:第一是CPU,是热源产生者;第二是散热片,是热的传导体;第三是风扇,是增加热传导和指向热传导的媒介;第四就是空气,这是热交换的最终流向一般说来,依照从散热器带走热量的方式,可以将散热器分为主

7、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所谓的被动式散热,是指通过散热片将热源如CPU产生的热量自然散发到空气中,其散热的效果与散热片大小成正比,但因为是自然散发热量,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常常用在那些对空间没有要求的设备中,或者用于为发热量不大的部件散热,如部分普及型主板在北桥上也采取被动式散热对于个人使用的PC机来说,绝大多数采取主动式散热方式,主动式散热就是通过风扇等散热设备强迫性地将散热片发出的热量带走,其特点是散热效率高,而且设备体积小散热方式对主动式散热,从散热方式上细分,可以分为风冷散热液冷散热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化学制冷等等风冷散热是最常见的散热方式,相比较而言,也是较廉价的方式风冷散热从实质上讲就是使

8、用风扇带走散热器所吸收的热量具有价格相对较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对环境依赖比较高,例如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其散热性能就会大受影响液冷散热是通过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强制循环带走散热器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等优点液冷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安装也相对麻烦一些同时安装时尽量按照说明书指导的方法安装才能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出于成本及易用性的考虑,液冷散热通常采用水做为导热液体,因此液冷散热器也常常被称为水冷散热器热管属于一种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

9、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由热管组成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等优点其导热能力已远远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一种特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在通电时产生温差来制冷,只要高温端的热量能有效的散发掉,则低温端就不断的被冷却在每个半导体颗粒上都产生温差,一个制冷片由几十个这样的颗粒串联而成,从而在制冷片的两个表面形成一个温差利用这种温差现象,配合风冷/水冷对高温端进行降温,能得到优秀的散热效果半导体制冷具有制冷温度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冷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0以下,但是成本太高,而且可能会因温度过低导致CPU结露造成短路,而且现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工艺也不成熟,不够实用

10、所谓化学制冷,就是使用一些超低温化学物质,利用它们在融化的时候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温度这方面以使用干冰和液氮较为常见比如使用干冰可以将温度降低到零下20以下,还有一些更变态的玩家利用液氮将CPU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理论上),当然由于价格昂贵和持续时间太短,这个方法多见于实验室或极端的超频爱好者提高散热片的热传导能力无论采取哪种散热方式,都要首先解决如何高效地将热量从热源如CPU快速转移到散热本体上的问题,如对风冷散热而言,其需要将CPU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转移到散热片,然后由风扇高速转动将绝大部分热量通过对流(包括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的方式带走;对液冷散热同样如此在这个过程中,辐射方式直接散

11、发的热量是极少的,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第一步,提高热传导的效率,将热量带离热源要提高热传导的效率,根据Q=KAT/L的公式,热传导能力与散热片的热传导系数接触面积和温差成正比,与结合距离成反比我们下面逐一对此进行探讨散热器材质注:在此部分我们所讨论是与散热器传导能力有关的部分,即一般意义上的散热器底座,而非整个散热器尤其在探讨风冷散热时这比较容易混淆,因为对风冷而言其底座与鳍片大多为一体,但这二者所承担的功能与技术实现是完全不同的:散热片的底座是与CPU接触,其功能在于吸收热量并将其传导到具有高热容量导体即鳍片,而鳍片则是传导过程的终点,通过巨大的散热面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最终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12、,这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当然,如何恰当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便是厂商的功力所地了CPU的Die通常不到2平方厘米,但功耗却达到几十上百瓦,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传导出去,热量一旦在Die中积聚,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散热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底座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尽可能多的吸收CPU释放的热量,即瞬间吸热能力,这只有具备高热传导系数的金属才能胜任对于金属导热材料而言,比热和热传导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热传导系数的定义为:每单位长度每K,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单位为W/mK其中W指热功率单位,m代表长度单位米,而K为绝对温度单位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以下是几种常见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热传导系数 (单位: W

13、/mK) 银 429 铜 401 金 317 铝 237 铁 80 铅 34.8 1070型铝合金 226 1050型铝合金 209 6063型铝合金 201 6061型铝合金 155 热传导系数 (单位: W/mK) 由此可以看出,银和铜是最好的导热材料,其次是金和铝但是金银太过昂贵,所以,目前散热片主要由铝和铜制成但由于铜密度大,工艺复杂,价格较贵,所以现在通常的风扇多采用较轻的铝制成,当然,对风冷散热器来说,在考虑材质的时候除了热传导系数外,还必须考虑散热器的热容量,综合这两项参数,铝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不过,本文只讨论热传导方面,对那些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讨论 要提高散热器底座的热传导能

14、力,选用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的材质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好热源如CPU与散热器底座的结合的紧密程度问题根据热传导的定律,在材质固定的前提下,传导能力与接触面积成正比,与接触距离成反比接触面积越大,就能使热量越快地散发出去,但对CPU来说其Die是固定的,所以结合距离就更显重要尽管从理论上讲,散热片底座是能和CPU紧密接触的,但客观说来,无论两个接触面有多么平滑,它们之间还是有空隙的,即存在空气,而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就需要设计优异抓紧力强大的扣具来将散热片紧密地扣在CPU上,另外,需要用一些导热性能更好而且能变形的东西代替空气来填补这些空隙,如导热硅脂或者散热胶带理想的情况就是扣具将散

15、热片紧紧固定在CPU上,散热片和CPU的接触完全平行以保持接触面积最大,它们之间一些微小的空隙完全由硅脂填充以保持接触热阻最小但是,必须要明确一点,无论哪种导热硅脂或散热胶带,其作用只能是辅助性的,与铜质的散热底座材质相比,其热阻大了很多倍要实现散热器底座的热传导能力最大化,还要首先必须保证散热器底座的光滑与平整,这样才能真正减小散热器与CPU接触面之间的空隙散热器底面处理工艺常用的底面处理工艺包括:拉丝工艺也是使用最多的底面处理工艺拉丝时使用某种表面具有一定粗糙程度及硬度的工具,常见的如砂纸锉等,对物体处理表面进行单向反复或旋转的摩擦,借助工具粗糙表面摩擦时的剪削效果去除处理表面的凸出物;当

16、然,磨平凸出物的同时也会在原本平整的表面上造成划痕故而应采用由粗到细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减小处理表面的粗糙程度 拉丝工艺的特征 : 一条条平行的磨痕 盘铣工艺是指将散热器底面固定之后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具切割散热器表面,刀具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旋转,因此切割出来的底面非常平整与拉丝工艺相同,盘铣工艺使用的刀具越精细,切割出的底面的平整程度越高盘铣工艺的制造成本较高,但相对拉丝只需要两三道工序,比较省时,并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盘铣工艺特征 : 弧形的磨痕数控机床应用于散热片的底面平整处理主要采用的工艺仍然是铣但与传统盘铣不同,数控铣床的刀具可以通过单片机精确控制与散热片间的相对距离刀具接触散热片底面后,两

17、者水平方向相对运动,即可对传统盘铣中刀具空隙留下的未处理部分进行切削,而达到完整的平面效果,不许任何后续处理即可获得镜面一般的效果,平整度可小于0.001mm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其他对散热器底处理的工艺,如抛光,不过,相对而言,抛光处理更多地是出于散热器美观方面的考虑,对散热器底面平整度没有太大的改善,且处理成本较高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散热器底面无论怎么处理,这种机械工艺不可能做出完全标准的平整面,在CPU与散热器之间存在的沟壑或空隙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于这些空隙中的空气对散热器的传导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所共知,空气的热阻值很高,因此必须用其他物质来降低热阻,否则散热器的传导性能会大打折扣,甚至

18、无法发挥作用这便是导热介质的由来它的作用就是填充热源如CPU与散热器之间大大小小的空隙,增大发热源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导热硅脂的性能参数由于导热硅脂属于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它也有反映自身工作特性的相关性能参数只要了解这些参数的含义,就可以判断一款导热硅脂产品的性能高低工作温度是确保导热硅脂处于固态或液态的一个重要参数,温度过高,导热硅脂会因黏稠度降低而变成液态;温度过低,它又会因黏稠度增加变成固态,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散热导热硅脂的工作温度一般在-50180对于导热硅脂的工作温度,一般不用担心,毕竟通过常规手段很难将CPU的温度超出这个范围,除非您打算用液氮制冷那个温度下大部分导热硅脂才会失去作用与

19、常用的散热器材质相比,导热硅脂的热传导系统要小很多,目前一般规范中,对导热硅脂的热传导系数要求为1.13W/mK,与铜的401W/mk相比,差距不可同日而语,但与空气相比,仍高了许多由此也可见,散热器底面是否平滑是多么重要,某些厂商宣称其底面不够平整的散热器只需靠导热硅脂填充而不影响其散热能力的说法多么无耻热阻系数表示物体对热量传导的阻碍效果热阻的概念与电阻非常类似,单位也与之相仿(/W),即物体持续传热功率为1W时,导热路径两端的温差热阻显然是越低越好,因为相同的环境温度与导热功率下,热阻越低,发热物体的温度就越低热阻的大小与导热硅脂所采用的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部分没有金属顶盖保护的CPU而

20、言,介电常数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这关系到计算机内部是否存在短路的问题普通导热硅脂所采用的都是绝缘性较好的材料,但是部分特殊硅脂(如含银硅脂等)则可能有一定的导电性当然,目前的CPU都加装了用于导热和保护核心的金属顶盖,因此不必担心导热硅脂溢出而带来的短路问题,但在涂抹时也必须注意不要将导热硅脂误涂到其他地方如主板上主流散热器所用导热硅脂的介电常数都大于5.1黏度即指导热硅脂的黏稠度一般来说,导热硅脂的黏度在68左右 使用导热硅脂的注意事项导热硅脂涂抹时最重要的是均匀,能够覆盖CPU核心就可以,完全没必要涂抹太多甚至厚厚一层,那样反而会影响散热器的性能,要清楚所谓的导热硅脂的热传导系数高只是相比

21、于空气而言,与散热器材质如铜甚至铝相比,要低得多此外,大多数普通导热硅脂在使用一年或更长时间后,会出现干化或硬化现象,大大影响散热效果因此,要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地工作,定期清理并重新涂抹硅脂也是必要的 我们主要探讨了如何快速将热量带离热源,主要涉及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中的热传导方面但对一个完整的散热器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只是将热量转移到散热本体上,如果不高效地将这些热量与外界环境热交换,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去,则散热将成为一句空话:随着热量在散热本体上的积存,其散热能力,特别是热源与散热器底座的传导能力,将急速下降,试想一下极端的情况,一旦散热本体的温度与热源的温度相当时,无论散热器材质的热

22、传导系数多高,都无法将热量从热源中带出了要提高散热效率,这时候需要考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在从热源带走同样热量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减小散热器自身温度的上升幅度,比如说同样的热量,使得散热器A自身的温度上升20度,而散热器B则可以只上升5度,这样两款散热器的效能优劣是显而易见的而从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Q=KAT/L也可看出,只有散热器自身的温度上升速度慢下来,才能保持热源与散热器的温差,从而最终保证热传导的效率这方面主要牵涉到散热器材质的比热;2,如何加强散热器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能力,将热量驱离散热器,这方面的技术覆盖范围相当广,如风冷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将热量自散热器带走,而被动散热则往往巨大的散

23、热面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等本文将主要以风冷散热器为例分析相应的技术原理与实现策略,当然其中的大部分的探讨同样也适用于被动散热水冷与热管等散热技术至于对其他散热方式如水冷热管等的的探讨将放到本文的下一部分,到时候再详细探讨与外界环境的不同热交换方式的实现散热器材质的比热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曾探讨了散热器材质的传导能力,但是,正如上面所言,对散热器而言,比热也是必须考虑的技术指标,高比热的材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散热器不致因热源产生的热量不断传来,不致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散热能力比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物体的容热能力在物理学中,对比热的定义为:单位质量需要输入多少能量才能使温度上升一摄氏

24、度,其单位为卡/(千克C)以下是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表:散热器材质的比热 单位: 卡/(千克C)水1000 铝217 铁113 铜93 银56 铅31我们看到,水的比热远高于金属,有更强的容热能力,也正因为此,水冷往往有着更出色的散热效果,当然,这也与水冷系统强制循环的效率有关,在此暂不赘述散热器与环境的热交换当热量传到散热器的顶部后,就需要尽快地将传来的热量散发到周边环境中去,对风冷散热器而言就是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时,热量是在两种不同介质间传递,所依循的公式为Q= X A X T,其中T为两种介质间的温差,即散热器与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差;而为流体的导热系数,在散热片材质和空气成分确定后

25、,它就是一个固定值;其中最重要的A是散热片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散热器的体积一般都会有所限制,机箱内的空间有限,过大会加大安装的难度,而通过改变散热器的形状,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热交换面积,是提高散热效率的有效手段要实现这一点,一般通过用鳍片式设计辅以表面粗糙化或螺纹等办法来增大表面积当热量传递给空气后,和散热片接触的空气温度会急速上升,这时候,热空气应该尽可能和周围的冷空气通过对流等热交换方式来将热量带走,对风冷散热器来说,最主要的手段便是提高空气流动的速度,使用风扇来实现强制对流这点主要和风扇的设计和风速有关,散热器风扇的效能(例如流量风压)主要取决于风扇扇叶

26、直径轴向长度风扇转速和扇叶形状风扇的流量大都采用 CFM为单位(英制,立方英尺/分钟),一个CFM大约为0.028mm3/分钟的流量散热器材质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系列文章中,为说明方便,在散热器材质方面,我们分别从提高热量从热源转移到散热器的效率,即选择具有高传导能力的材质,和提高散热器的容热能力,即选择高比热的材质,两个侧面进行探讨,不过,在实际散热器的设计中,对应的二者之间的选择则不是分离的,尤其在中低端风冷散热器的设计中,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更多的是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通过使用热传导能力和比热两方面相对均衡的一种材质达到相对尚可的效果当然,对高端散热器而言,仅仅使用一种材质则未必达到

27、理想的性能指标,则需考虑使用热传导能力强的材质与比热较大的材质等至少两种以上材质结合一般说来,普通风冷散热器自然要选择金属作为散热器的材料对所选用的材料,希望其同时具有高比热和高热传导系数,铝的这两个参数都居于前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由于铝具有密度小,延展性好,易于加工等特点,当然,价格远比铜之类便宜,所以目前绝大多数散热器都采用铝作为主要材料不过,纯铝硬度不足,切削性能差,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厂商门为了保证产品有适当的硬度,都采用铝合金来制造实际产品(铝约占总成分的98%),当然掺杂了其他金属会导致散热性能有所降低,不过,铝优良的导热能力在铝合金身上基本上得到保留相比较而言,铜和铝合金二者同

28、时各有其优缺点:铜的导热性好,但价格较贵,加工难度较高,重量过大,且铜制散热器热容量较小,而且容易氧化另一方面纯铝太软,不能直接使用,都是使用的铝合金才能提供足够的硬度,铝合金的优点是价格低廉,重量轻,但导热性比铜就要差很多纯铝散热器是早期最为常见的散热器,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到目前为止,纯铝散热器仍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为增加其鳍片的散热面积,纯铝散热器最常用的加工手段是铝挤压技术,而评价一款纯铝散热器的主要指标是散热器底座的厚度和Pin-Fin比Pin是指散热片的鳍片的高度,Fin是指相邻的两枚鳍片之间的距离Pin-Fin比是用Pin的高度(不含底座厚度)除以Fin,Pin-Fin 比

29、越大意味着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越大,代表铝挤压技术越先进铜的热传导系数是铝的1.69倍,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纯铜散热器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从热源中带走不过铜的质地是个问题,很多标榜纯铜散热器其实并非是真正的100的铜在铜的列表中,含铜量超过99的被称为无酸素铜,下一个档次的铜为含铜量为85以下的丹铜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纯铜散热器的含铜量都在介于两者之间而一些劣质纯铜散热器的含铜量甚至连85都不到,虽然成本很低,但其热传导能力大大降低,影响了散热性此外,铜也有明显的缺点,成本高,加工难,散热器质量太大都阻碍了全铜散热片的应用红铜的硬度不如铝合金AL6063,某些机械加工(如剖沟等)性能不如铝;

30、铜的熔点比铝高很多,不利于挤压成形( Extrusion )等等问题虽然,目前最常用的散热片材料是铜和铝合金,铝合金容易加工,成本低,是应用最多的材料,而铜较高的热传导系数,使得其瞬间吸热能力比铝合金好,但散热的速度就较铝合金要慢因此,无论纯铜纯铝还是铝合金散热器,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只使用一种材质,虽然基本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轻度散热的需要,但由于无法很好地均衡热传导能力和热容量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在散热要求较高的场合便未免有些力不从心了铜铝结合技术在考虑了铜和铝这两种材质各自的缺点后,目前市场部分高端散热器往往采用铜铝结合制造工艺,这些散热片通常都采用铜金属底座,而散热鳍片则采用铝合金,

31、当然,除了铜底,也有散热片使用铜柱等方法,也是相同的原理凭借较高的导热系数,铜制底面可以快速吸收CPU释放的热量;铝制鳍片可以借助复杂的工艺手段制成最有利于散热的形状,并提供较大的储热空间并快速释放,这在各方面找到了的一个均衡点热量从CPU核心散发到散热片表面,是一个热传导过程对于散热片的底座而言,由于直接与高热量的小面积热源接触,这就要求底座能够迅速将热量传导开来散热片选用较高热传导系数的材料对提高热传导效率很有帮助通过热传导系统对照表可以看出,如铝的热传导系数237W/mK,铜的热传导系数则为401W/mK,而比较同样体积的散热器,铜的重量是铝的3倍,而铝的比热仅为铜的2.3倍,所以相同体

32、积下,铜质散热器可以比铝质散热器容纳更多的热量,升温更慢同样厚度的散热器底座,铜不但可以快速引走热源如CPU Die的温度,自己的温度上升也比铝的散热片缓慢因此铜更适合做成散热器的底面不过,这两种金属的结合比较困难,铜和铝之间的亲和力较差,如果接合处理不好,便会产生较大的介面热阻(即两种金属之间由于不充分接触而产生的热阻)在实际设计和制造中,厂商总是尽可能降低介面热阻,扬长避短,往往这也体现了厂商的设计能力与制造工艺常见的铜铝结合工艺包括:扦焊是采用熔点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为焊料,在低于母材熔点而高于焊料熔点的温度下,利用液态焊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然后冷凝形成牢固接合界面的焊接方法主

33、要工序有:材料前处理组装加热焊接冷却后处理等工序常用的扦焊方式是锡扦焊,铝表面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非常稳定的氧化层(AL2O3),使铜铝焊接难度较高,这是阻碍焊接的最大因素必须要将其去除或采用化学方法将其去除后并电镀一层镍或其它容易焊接的金属,这样铜铝才能顺利焊接在一起散热片上的铜底是进行热的传导,要求的不仅是机械强度,更重要的是焊接的面积要大(焊着率要高),才能有效地提升散热效能,否则不断不会提升散热效能,反而会使其比全铝合金的散热片更加糟糕贴片工艺是将薄铜片通过螺丝与铝制底面结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散热器的瞬间吸热能力,延长一部分本身设计成熟的纯铝散热器的生命周期经过测试发现:在铝散热片

34、底部与铜块之间使用高性能导热介质,施加80Kgf的力压紧后用螺丝将其锁紧,其散热效果与铜铝焊接的效果相当,同样达到了预计的散热效能提升幅度这种方法较焊接简单, 而且品质稳定,制程简单,投入设备成本较焊接低,不过只是作为改进,所以性能提升不明显虽然有散热膏填充,铜片与铝底之间的不完全接触仍然是热量传递的最大障碍制造的主要工序有:铜片裁切校平(平面度小于0.1mm钻孔涂抹导热介质钻孔攻牙清洗强力预压程序两段式锁合作业定扭力锁螺丝贴片工艺的重点在于控制好铜铝平面度和粗糙度,以及锁螺丝的扭力等因素,即可得到一定的效能提升,是一种不错的铜铝结合方式如果使用的导热介质性能低劣,或是铜块平整度不良,热量就不

35、能顺利地传导至铝的散热片表面,使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螺丝的锁合力和铜材的纯度不够,都是不良的影响因素铜铝结合技术塞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铜片嵌入铝制底板中,常见于用铝挤压工艺制造的散热器中由于铝制散热器底部的厚度有限,嵌入铜片的体积也受到限制增加铜片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散热器的瞬间吸热能力,而且与铝制散热器的接触也很有限,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铜铝散热器比铝制散热器的效果好不了多少,在接触不良的情况下,甚至为妨碍散热还有一种是将铜柱嵌入鳍片呈放射状的铝制散热器中Intel原装散热器就是采用了这样的设计铜柱的体积较大,与散热器的接触较为充分采用铜柱后,散热器的热容量和瞬间吸热能力都能增长这种设

36、计也是目前OEM采用较多的比较少见的三角底座塞铜工艺在制造中一般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机械式压合机械式压合方式是将一块直径尺寸大于铝孔径的铜块,通过机械的方式,将其压合在一起,因为铝有延展性,所以铜可以在常温下与铝质散热片结合,这种方式的结合的效果也是比较可观,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铜在被挤压进入铝孔的过程中,铝孔内表面容易被铜刮伤,严重影响热的传导这要通过合理搭配过盈量以及优化设计铜块的形状来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热胀冷缩结合在铝的散热片底部加工一个直径=D1的圆孔,另外做一个直径=D1+0.1MM 的铜柱,利用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特点,将铝质散热片加热至400,其受热膨胀圆孔直径扩张至D1+0.2M

37、M以上利用专门机器在高温下将常温(或冷却后的)铜柱快速塞入铝质散热片之圆孔内,待其冷却收缩后,铜柱与铝质散热片就能紧密结合一体这也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其铜铝稳定性很高,由于没有使用第三方介质,结合紧密度最佳塞铜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触面间的热阻,不但保证了铜铝结合的紧密程度,更充分利用了两种金属材料的散热特性但要注意铜柱和圆孔的直径尺寸及表面粗糙度的品质控制,这些会对其散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经过塞铜工艺处理后,散热器底面往往还要经过铣和磨处理铣工艺针对塞铜处理中的铜芯磨工艺则针对整个散热片底部进行磨平处理锻造工艺主要由ALPHA公司掌握,其是在金属的特殊物理状态(降伏状态)下用高压将其压入锻造模具

38、,并在模具上预置铜块,塞入降伏态的铝中由于降伏态时铝的特殊性质(非液态,柔软,易于加工),铜和铝可以完美的结合,达到中间无空隙,介面热阻很小锻造工艺难度大,成本高,所以成品价格高昂,属于非主流产品采用这种工艺的散热片一般都带有许多密密麻麻的针状鳍片这种工艺制造的散热片样式丰富,设计的想象空间较大,但成本也相对较高插齿工艺大胆改进传统的铜铝结合技术先将铜板刨出细槽,然后插入铝片,其利用60吨以上的压力,把铝片结合在铜片的基座中,并且铝和铜之间没有使用任何介质,从微观上看铝和铜的原子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连接,从而彻底避免了传统的铜铝结合产生介面热阻的弊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热传到能力,并且可以生产铜片插

39、铝座,铜片插铜座等各种工艺产品,来满足不同的散热热需求这种技术充分的延长了一部分铜铝结合技术的寿命除了上面介绍的外,还有一些铜铝结合的方法,但工艺主要都是得保证铜与铝的热接触面的结合品质否则其散热效果还不如全铝合金散热片新的制程是需要不断验证,不断改进,最终才会达成预期的效果,在选用铜铝结合的散热器时切不可只看外观,只有实际对比才能买到一个品质优良的铜铝结合散热器散热器的加工成型技术从某些角度看,散热器的加工成型技术决定了散热器的最终性能,也是厂商技术实力的最重要体现目前散热器的主流成型技术多为如下几类:铝挤压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将铝锭高温加热至约 520540,在高压下让铝液流经具有沟槽的挤型模

40、具,作出散热片初胚,然再对散热片初胚进行裁剪剖沟等处理后就做成了我们常见到的散热片铝挤压技术较易实现,且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也使其在前些年的低端市场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常用的铝挤型材料为 AA6063,其具有良好热传导率(约160180 W/m.K)与加工性不过由于受到本身材质的限制散热鳍片的厚度和长度之比不能超过1:18,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很难提高散热面积,故铝挤散热片散热效果比较差,很难胜任现今日益攀升的高频率CPU除铝挤压技术外,另一个常被用来制造散热片的制程方式为铝压铸,通过将铝锭熔解成液态后,填充入金属模型内,利用压铸机直接压铸成型,制成散热片,采用压注法可以将鳍片做成多种立体形状,散热

41、片可依需求作成复杂形状,亦可配合风扇及气流方向作出具有导流效果的散热片,且能做出薄且密的鳍片来增加散热面积,因工艺简单而被广泛采用一般常用的压铸型铝合金为ADC12,由于压铸成型性良好,适用于做薄铸件,但因热传导率较差(约 96 W/m.K),现在国内多以 AA1070 铝料来做为压铸材料,其热传导率高达 200 W/m.K 左右,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不过,以 AA1070 铝合金压铸散热器存在着一些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 (1)压铸时表面流纹及氧化渣过多,会降低热传效果 (2)冷却时内部微缩孔偏高,实质热传导率降低(K200 W/m.K) (3)模具易受侵蚀,致寿命较短 (4)成型性差,不

42、适合薄铸件 (5)材质较软,容易变型 随着CPU主频的不断提升,为了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采用压铸工艺生产的铝质散热器体积不断加大,给散热器的安装带来了很多问题,并且这种工艺制作的散热片有效散热面积有限,要想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势必提高风扇的风量,而提高风扇风量又会产生更大的噪音散热器的加工成型技术这类散热器是先用铝或铜板做成鳍片,之后利用导热膏或焊锡将它结合在具有沟槽的散热底座上结合型散热器的特点是鳍片突破原有的比例限制,散热效果好,而且还可以选用不同的材质做鳍片此制程之优点为散热器Pin-Fin比可高达60以上,散热效果佳,且鳍片可选用不同材质制作其缺点在于利用导热膏和焊锡接结合的鳍片与底座之

43、间会存在介面阻抗问题,从而影响散热,为了改善这些缺点,散热器领域又运用了2种新技术 首先是插齿技术,它是利用60吨以上的压力,把铝片结合在铜片的基座中,并且铝和铜之间没有使用任何介质,从微观上看铝和铜的原子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连接,从而彻底避免了传统的铜铝结合产生介面热阻的弊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热传到能力其次是回流焊接技术,传统的接合型散热片最大的问题是介面阻抗问题,而回流焊接技术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改进其实,回流焊接和传统接合型散热片的工序几乎相同,只是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回焊炉,它可以精确的对焊接的温度和时间参数进行设定,焊料采用用铅锡合金,使焊接和被焊接的金属得到充分接触,从而避免了漏焊空焊,确保了

44、鳍片和底座的连接尽可能紧密,最大限度降低介面热阻,又可以控制每一个焊点的焊铜融化时间和融化温度,保证所有焊点的均匀,不过这个特殊的回焊炉价格很贵,主板厂商用的比较多,而散热器厂商则很少采用一般说来,采取这种工艺的散热器多用于高端,价格较为昂贵可挠性制程通过先将铜或铝的薄板,以成型机折成一体成型的鳍片,然后用穿刺模将上下底板固定,再利用高周波金属熔接机,与加工过的底座焊接成一体,由于制程为连续接合,适合做高厚长比的散热片,且因鳍片为一体成型,利于热传导的连续性,鳍片厚度仅有0.1mm,可大大降低材料的需求,并在散热片容许重量内得到最大热传面积为达到大量生产,并克服材质接合时之接口阻抗,制程部份采

45、上下底板同时送料,自动化一贯制程,上下底板接合采高周波熔焊接合,即材料熔合来防止接口阻抗的产生,以建立高强度紧密排列间距的散热片由于制程连续,故能大量生产,且由于重量大幅减轻,效能提升,所以能增加热传效率 锻造工艺就是将铝块加热后将铝块加热至降伏点,利用高压充满模具内而形成的,它的优点是鳍片高度可以达到50mm以上,厚度1mm以下,能够在相同的体积内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而且锻造容易得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但锻造时,由于冷却塑性流变时会有颈缩现象,使散热片易有厚薄高度不均的情况产生,进而影响散热效率,因金属的塑性低,变形时易产生开裂,变形抗力大,需要大吨位(500吨以上)的锻压机械,也正因

46、为设备和模具的高昂费用而导致产品成本极高且因设备及模具费用高昂,除非大量生产否则成本过高全世界目前有能力制造出冷锻散热片厂商并不多,最为有名的就是日本的ALPHA,而台湾就是Taisol,MALICO-太业科技冷锻的优点是可以在制造出散热面积比铝挤还大的散热片,且因铝挤制造过程是拉伸,所以铝金属组织是承水平方向扩大,而冷缎方向是垂直压缩的,因此对于散热上,冷锻占较大的优势,缺点是成本高,有技术可制造生产的厂商亦不多散热器的加工成型技术刨床式制程即先以挤型方式做出带有凹槽之长条状的胚子,再使用特殊的刀具,将初胚削出一层层的鳍片出来,其散热鳍片的厚度可薄至 0.5mm 以下,且鳍片与底板是一体成型

47、,从而避免接口阻抗这一多材质结合时的大麻烦其缺点则是,在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应力集中,鳍片与底板接合处会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裂缝,进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且由于废料量产能力及次品率等问题,使得制作成本较高切削技术则是对一整块金属进行一次性切削,形成很薄很密散热鳍片,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散热面积由于要进行切削,金属的硬度不能太高,所以铝的含量会比普通铝合金散热片稍高,成型后的散热器质量很轻,安装方便这种技术虽然原料成本与普通压铸成型的散热器相当,但工艺要求高,加工困难,因此产品并不多精密切割技术是将一块整体的型材(铝/铜),根据需要用特殊的切割机床在基座上切割出指定间距的散热鳍片相比传统的铝挤压工

48、艺,精密切割技术可以在单位体积内切割出更大的散热面积(增加50%以上)精密切割技术切割出的散热片表面会形成粗颗粒,这种粗颗粒可以使散热片和空气的接触面更大,提升散热效率精密切割的最大优势是散热器属于整体切割成型,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结合为一体,精密切割技术制造的散热片不存在介面热阻的问题,热传导效率非常高扩展结合工艺跟插齿工艺有些类似,先将铝或铜板做成鳍片,在高温下将鳍片插入带沟槽的散热器底部,不过扩展结合工艺在插入鳍片的同时还要塞入一个短铜片以产生过盈连接并提高散热鳍片与散热器底部的连接面积,来减小接触热阻,该工艺的接触热阻非常不错,该工艺已经被不少日系厂商所采用散热器的加工成型技术Fold

49、FIN(金属折叶)技术在原理上与Skiving技术类似,是将单片的鳍片排列在特殊材料焊接的散热片底板上,由于鳍片可以达到很薄,鳍片间距也非常大,在单位面积可以使有效散热面积倍增,从而大大提高散热效果一般说来,折叶工艺并非一项单独的制造工艺,它往往伴随回流焊接工艺使用折叶工艺可以更好的控制焊接的精度,同时提高鳍片的强度折叶后鳍片之间相互连接,还可以改善热量传递Fold FIN技术也很复杂,一般厂家很难保证金属折叶和底部接触紧密,如果这点做得不好,散热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在目前的表表者当属ZALMAN公司的一系列产品了,其制造的散热器有着散热效果好和低噪音的相结合效果要安装这么密集的鳍片而保持与底座良

50、好的热传递性能的确不容易,为了降低鳍片的安装难度,不少散热器采用了折叠鳍片的办法将众多的铜片或铝片叠加起来,将其中一个侧面加压并抛光与CPU核心接触,另一侧面伸展开来作为散热片的鳍片压固法制作的散热器其特点是鳍片数量可以做的很多,而且不需要很高的工艺就能保证每个鳍片都能与CPU核心保持良好的接触而各个鳍片之间也通过压固的方式有着紧密的接触,彼此之间的热量传导损失也会明显降低,因此这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往往不错水冷散热系统的原理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水冷散热不过,在讨论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概念: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将水冷散热与液冷散热等同起来,但严格意义上说,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水冷散热只是液冷散热系统中散热

51、介质使用水的一个子集,而除水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介质可用于液冷散热系统,只不过由于水价格便宜易于获得,水冷散热在中低端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罢了从技术角度看,水冷(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水泵把水从储水器中抽出来,通过水管流进水箱,然后再在水箱的另外一个口出来,通过水管流回储水器,就这样不断循环,把热量从热源如CPU的表面带走水冷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热交换器循环系统水箱水泵和水,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散热结构其中,热交换器是整个水冷系统的核心,水冷系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由它来决定,这也是整个系统构思最巧妙的部分循环系统分别将水送进和排出热交换器,而进水管的另外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放在

52、储水的水桶或其它结构的水箱中,出水管将送出的热水重新排放到水箱中如果需要,出水管里的热水先经过散热系统降为室温后再排放回水箱水冷散热的效果从理论上来说,风冷散热通过风扇和散热片把机箱内热源如CPU产生的热量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其理想状况顶多能让CPU降至机箱的环境温度这个温度比起码机箱外高 510(夏天,全封闭,CPU散发热量仍然滞留在机箱内,不然机箱为何提全程互动散热通道的概念?),而水冷系统则通过管道把CPU表面温度带到机箱外直接和箱外空气作热交换(有个技术名词叫热量的定向转移),因为通常有硕大的散热片,所以效率很高,机箱内的热量的最大热源转移到箱外,剩余的热量依靠机箱自然对流结构完全实

53、现箱体内部温度平衡水冷的散热效果要比风冷系统好,一般的水冷散热效果,与较好的风扇散热温度相比还要低最少10度;水冷系统因为没有风扇,所以不会产生振动,因此也比较安静水冷散热的技术解析也许有些人会问,水的导热系数是非常低的,为什么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能够很高呢?首先,正如在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上中的解释,对传导性能要求较高的地方在于散热器底座,而对交换介质而言性能则更多地体现在热容量方面,而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数千倍,所以水冷系统的热负载能力很大,相当于风冷系统的5倍,导致的直接好处就是CPU工作温度曲线非常平缓比如,使用风冷散热器的系统在运行CPU负载较大的程序时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温度热尖峰,或有

54、可能超出CPU警戒温度,而水冷散热系统则由于热容量大,热波动相对要小得多 其次,尽管水的导热性能确实很差,但流动中的水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与水的流速成正比,水流速度越快,那么散热效果越好为使水的流速加快,我们应注意水泵的水压是否足够一般水泵的功率越大,水压就越大,水泵散发出来的热量也就越多在水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水桶中水平面与水管的最高点的距离越大,水的流速将越慢,这将降低水的导热性,所以应尽量使水平面与水管的最高点的距离小一些 下面,我们举例来看为什么使用水冷方式能够有效地进行散热假设CPU功率为40W,在一小时就可产生860.07640=3443.04卡的热量,如果流经水冷器的水量=100升

55、/小时,在不考虑其它方面散热的情况下,可以让水温上升0.344度所以水量太少会导致流经水冷器的水不足以带走CPU上的热量,那是否水量越多越好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在不影响水温的情形下,我们应选用适量的水,而不应只求水量的多如果CPU的功率为40W左右,并用15升 的水不加风扇,塑料筒装水使用10W的沉水泵,在室温为25度时,经过2小时以后,水温上升3度,并达到平衡状态水冷散热的缺陷与不足虽然水冷散热具有功率消耗较小工作噪声很小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完成散热过程的优势,但是其安装过程对大多数用户而言过于复杂,这是影响它普及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水冷散热器刚出现的阶段,有些厂商预测未来将是水冷的天下但是经过了这

56、么长时间,水冷仍然只在少部分用户中使用,而未跻身主流行列究其原因,虽然从散热性能上看还是以水冷占优势,但是它价格偏高,占空间大,且水(或者其它替代液体)会有变质和内部材料氧化的问题此外,在使用水冷方式散热时,一定要注意水气凝结现象水气凝结现象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后聚集起来,最后变成水珠在常温下的水冷系统中,是不会出现水气凝结现象的,但如果使用冰水或搭配致冷器使用,水气凝结就可能发生,这将造成死机或硬件损坏,所以是不能忽视的但只要我们做好相应的措施,水气凝结就可以避免发生热管散热简介水冷散热不能走向主流,除水冷自身缺点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热管散热技术的普遍运用当热管进入到PC领域后,传热材

57、料的散热技术获取了突破从而令人们放弃了水冷热管散热基础知识热管散热是一种利用相变过程中要吸收/散发热量的性质来进行冷却的技术,1963年由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并率先由IBM最初引入笔记本中虽然热管的出现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在PC散热领域被广泛采用还是近些年的事,但发展迅猛小到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大到机箱,我们都可以看到热管的身影从使用角度看,热管具有热传递速度极快的优点,安装至散热器中可以有效的降低热阻值,增加散热效率热管,又称热之超导体其核心作用是导热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工质的汽液相变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高达纯铜导热能力的上百倍但和世间所有凡物一样,热管个体之间的性能差异也是巨大的热管的长度毛细结构毛细结构做工填充物体积和配料都会影响到热管的导热量此外,配合热管使用的散热片面积和与热管间的嵌套工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热管散热器都能给你的CPU带来清凉从技术角度看,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