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知识分享建构主义理论常用的四种教学模式【说明】本文节选自苏州大学项永芳的硕士论文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 实践之研究一一以高等数学为例,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 四种教学模式,尤其是文中不但有四种模式的理论依据,还有四种模式运用的步 骤,对教学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正文】根据情境认知与其他的理论,学者们开发出了多种教学模式。这里我们重点 介绍以下四种教学模式: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 式和抛锚式教学模式.1 观念转变教学模式(Conceptual Change Learning Model)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了一些来自于生活经验
2、的对知识的直觉认 知。其中,有些理解与知识概念基本一致,但是有些理解与知识概念相违背,它 们被称为“错误概念(misconception ) ”或“相异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 ”。 观念转变指个体由于受到和个体原有某种知识经验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 生的重大改变.对观念转变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80年代起,研 究成果开始涌现。1982 年,康奈尔大学的 Posner、Strike、Hewson Gertzog 四位教授提出了观念转变模型(conceptual change model ,简称CCM ,大大推 动了观念转变的研究与教学。”观念转变学习”教学模式是
3、西方科学教学研究者 们在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1)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观念转变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在学生接受新知识和经验之前,他们头脑中就对一些数学问题和现象有自己的看 法和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就造成了学生一些教学前错误概念的形成,学者们认为这些概念包括替代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和前概念(Pre-conception)。替代概念是指学生在先前的正式教学中形成的错误理解;前概念是指源于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经验的那 些概念。这些前概念有些是对客观
4、世界的朴素的反映,但更多的则完全与科学概 念相悖,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这些错误概念,不但会妨碍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新的错误概念。这是因为,学生不仅会对这种错误概念深信不疑,而 且还会试图将这些错误概念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去。观念转变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概念的转变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完成,一 是充实(Enrichment),二是重建(Restructuring)。充实是指在增加或删除现 存的概念结构,包括对现存概念结构的区分、合并以及增加层级组织.这一途径是对原有概念结构的量的扩展,是一条“进化”的、连续的途径.这种转变发生在 学生的原有概念和科学概念一致的情况下; 重建就意味
5、着创造新结构,新结构的 建构是基于解释旧信息或说明新信息,这种转变的特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概念与 科学概念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这是一条“革命性”的、不连续的途径,它发生在学 生的概念与知识概念不一致或完全冲突的情况下,认知冲突策略在不连续的情况 下起关键作用。也就是说,一旦引发了学生的认知上的不平衡, 就能激起学生的 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变。为了促使学生进行观念转变,1982年波斯纳(Posener et al.)等人在皮 亚杰认知建构理论和库恩(T.S.Kuhn) ”范式更替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观 念转变学习的条件理论。为了促使学生进行观念转变,他们认为必须提供以下 4 个条件
6、:第一,对现有概念知识的不满;第二,新概念知识要有可理解性;第三, 新概念知识要有合理性;第四,新概念知识要有有效性。根据波斯纳的观点 ,一 且满足了上述观念转变学习的四个条件,学生所持有的错误概念知识就会被科学 概念知识所替代或改变。当然知识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需要上述的学习 条件外,课堂动机因素、情绪因素、学生的认知因素程度等都影响学生观念转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条件,促使学生的数学观念转变学习。(2)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德赖弗(R.Driver , 1989)以观念转变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建构主义教学,提 出了观念转变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一般步骤是:定
7、向。教师创设特定的探究性问题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明确方 向;概念知识引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不充分的思想(错误概念)尝试解释 问题;概念知识重建.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实验、讨论、澄清和变换概念知识,揭 示和解决冲突情境,建构新概念知识,并作出恰当评价;概念应用。学生应用新概念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反思概念知识变化。通过将新概念与自己先前已有概念进行比较,反思观 念转变学习的过程。在德赖弗模式的基础上,1992年斯考特(Scott )提出了另一观念转变学习 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步骤是: 定向和引出学生的概念知识;导入科学理论的性质和通过模拟与讨论建构理论;学生建构自己的理论;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理
8、论进行回顾、反思、讨论和评价,帮助学生趋向可 接受的科学理论; 提供可接受理论的应用环境.在斯考特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拥有获得自己经验和建构意义的机会.同时,在 这个模式中,建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关键特性即关注科学理论的性质、范围和建构也非常明显。止匕外,学生在此模式中,还不得不提供证据以验证自己的假说。 在此模式中,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四个中心属性。2 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l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不同于教师的认知,知识也不是简单机械地 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而是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 交流,通过反思来主动 建构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
9、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人类的数学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者借用了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 一教学模式:教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调控)、 通过支架,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知识框 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然后逐步撇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独立建构意义。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M)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10、. 这种框架中的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 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 步引向深入。”这里的观念可以是学习新的知识所必备的数学概念,也可以是学习新知识时所涉及的思想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高等数学概念知识的教学 中,有利于把较为复杂的概念知识分解为相对简单一些的概念,然后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当的“脚手架”,学生能更容易地自行进行新概念知识的建构与概念网 络的组织。提供了一条针对较为复杂的概念知识的教学有效的可行之路.(1)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 基认为,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时的
11、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 在发展水平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而这两个发展状态的差异性是由教学决定的,也就是说,教学能创造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儿童的现有智力 发展水平,而是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充分考虑到他可能达到的较 高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向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在这一区域内学生虽然自己很难完成学习的任务,但在教师的指导或与更优秀的同伴交互作用的合作中,外部活动所传递的知识经验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 结构,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据此为学生搭设支架,它可以使学生减少或避免认知 过程中的弯路。(2)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支架式教学
12、模式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搭建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 框架”(即先行组织者)。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或某个 节点)。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的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给定概念、知 识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教师要给予必 要的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行分析探索, 沿教师提供的脚手架逐步攀升,起先教师可能要给予适时的引导或提示,最后做 到无需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独立地建构自己的概念、知识框架。协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带领学生对当前所学的 知识进行反
13、思分析,使原来几种意见相互矛盾或不完全一致的局面逐渐变得一致 最后达到统一。在此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 ,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 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效果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评价主要应涉 及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所做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对所学概念知识的意义建构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搭好“脚手架”以形成知识的框架,将学生 引领进入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框架内自行建构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应是“脚手架”,而问题情境是“脚手架的节点”,学生们的合作交 流与自主学习则是沿“脚手架”攀升的
14、过程即建构的过程.3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Model)1991年,斯皮罗(Spiro )等人把人类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 级学习是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只需掌握一些概念和事实,并能够 从相同或相似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则要求学生掌握复杂得多的 概念,而且在面对具体的情境能够广泛而灵活地应用,本文中对导数概念和定积 分概念知识的学习就属于高级学习.传统的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 的界限,将初级学习不合理地应用到高级学习中.建构主义寻求一种适合于高级 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
15、样的教学内 容的学习,对同一教学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 构.这就是源于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数学概念知识中复杂概念知识的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一一认知弹性理论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一一“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这种理论是斯皮罗(Spiro) 等人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流派.他们指出:“所谓认知弹性,是指 以多种方式同时重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
16、情境领域做出适宜的反 应.这即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维度的多维表征)的功能,也是作用于心理表 征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不仅是对知识景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处 理过程)的功能(Spiro , R.J. &Jehng,J , 1990)。”它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 理解所需的建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 情境采取适当策略。总之,认知弹性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 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认知弹性理论认为,意义的建构应包括对新信息重构性的理解和对原有背景 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本思想之一是:只有在显示多维事实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对 复杂概念或不良结构领域(川s
17、tructured domains)的现象进行思考,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 都有大量的结构不良的特征(Spiro et al 。,1995)。因此,我们不可能靠将已 有知识简单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只能根据具体情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 础,建构用于指导问题解决的图式,而且,往往不是单单以某一个概念原理为基 础,而是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而实现。因此,该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多元认知问题,即要求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检查某一概念, 这不仅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他认知领域的 能力。其另外一个基本
18、思想是:概念与案例构成的是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 形状,也可以说是以十字交叉为主干的立体网。事实表明,有理由、有根据的正 确理解也会因背景经验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十字交叉形”则说明,从不同方向得到一个印象或观念可同时既加强新的观念,又加强了原有的概念,也正是因为 这一链接在原本没有联系的概念之间形成了一种新联结。当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感到困难时,通过几个具体示例加以说明,可使该概念更富有意义,更易于理解。(2)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展示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 境。随机进入学习:根据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来呈现
19、与当前 学习主体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较为复杂,所研究的问题 也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 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 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相同。以上五环节之间没有固定的顺序, 在实际教学中,各环节可灵活变动,甚至可 合为一体。4 抛锚式教学模式(Anchored Instruc
20、tion Model )(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抛锚式教学和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 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夸大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抛锚式 教学模式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和技术小组(以下简称 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 特(John Bransford )的领导下开发的.约翰布朗斯福特作为这一理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探究作出了贡献。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新题目背景中,产生学 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21、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 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 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 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 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 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策 略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 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2)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抛锚式教学模式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程进度调整与延期合同协议
- 一手楼盘代理销售合同范例
- 古建牌坊施工合同模板
- 吊柜安装团队合同模板
- 乙方审理合同模板
- 吊车装卸租赁合同模板
- 2024年国际河流流域治理合作合同
- 2024年创业合伙人协议
- 2024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维护合同
- 临沂大学《工程图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黑神话:悟空》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
- 2024年天翼云运维工程师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光伏组件开路电压测试记录
- 公司“师带徒”实施方案
- AP1000反应堆结构设计
-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完整版)
- 5GQoS管理机制介绍
-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