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扑磷毒死蜱被禁介壳虫防治今后将何去何从_第1页
杀扑磷毒死蜱被禁介壳虫防治今后将何去何从_第2页
杀扑磷毒死蜱被禁介壳虫防治今后将何去何从_第3页
杀扑磷毒死蜱被禁介壳虫防治今后将何去何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杀扑磷毒死蜱被禁,介壳虫防治今后将何去何从? 目前,介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程度日趋严峻,从南方果树作物如柑橘、荔枝、芒果等,到北方果树作物如苹果、梨、桃等无一幸免,危害范围呈现出南方重于北方,果树危害大于蔬菜,花卉危害加重的趋势,是最常见且难防治的害虫。 介壳虫,又名蚧壳虫,由于其背着厚厚的蜡质层,常规药物难以触及虫体。传统上,杀扑磷是介壳虫的特效防治农药。2021年,农业部发布第2289号公告称,自当年10月1日起,撤销杀扑磷在柑橘树上的登记,禁止杀扑磷在柑橘树上使用。随着禁用,毒死蜱成为替代杀扑磷的药物,据行业人士估计,毒死蜱在防治介壳虫的

2、药剂市场中,占有率高达80%以上。 然而,随着我国对高度农药的限用禁用,自2021年12月31日起,农业部也全面禁止毒死蜱在蔬菜上的登记和使用。毒死蜱过后,介壳虫防治又将何去何从? 对介壳虫熟悉不足 防治时已产生严峻危害 “柑橘花期和幼果期是介壳虫的高发期。”广东省农科院果树讨论所讨论员马培恰认为,介壳虫作为柑橘的主要害虫之一,虽然为害程度不如红蜘蛛、木虱等害虫,但也是柑橘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因防治不当而引起的减产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对于木虱、红蜘蛛这些害虫果农都有较强的防范意识,而对于像介壳虫这类发生率低的害虫果农在熟悉上存在不足。 专家指出,介壳虫防治难度很大,在相宜环境中,介壳虫可在

3、短期内快速繁殖,并通过风或农事操作扩大危害范围,消失迭代危害,往往令种植者猝不及防,等到大量成虫消失,常规药剂很难透过蜡质层杀灭介壳虫,介壳虫危害进一步加大,造成巨大损失。此外,介壳虫排出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枝叶表面布满黑霉层,阻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 在自然状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集中力量有限,分布有肯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进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苗木交易,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购买无病虫的苗木是防止介壳虫广泛传播的有效手段,药剂防治是果农防治介壳虫的主要手段。 惠州市银农科技有限公司作物与产品支持部经理陈浩介绍,受地域的影响,介壳虫的生长活动有所差异。南方地

4、区一般3-4月份,虫卵开头孵化,此时也是用药的关键时期。“在虫卵孵化期和若虫盛发期,选用触杀型的杀虫剂效果较好,此时可选用毒死蜱、噻嗪酮、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等药剂。”而成虫由于具有坚硬的外壳,蜡质层厚,抗药力量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在防治则比较困难。毒死蜱由于具有触杀、熏蒸和胃毒的作用在此时也能发挥较好的效果。 小众虫害缺乏特效药 毒死蜱或面临禁用 在众多杀虫剂品类中,特地登记防控介壳虫的药物并不多。据统计,我国现有防治介壳虫药剂有效成分共11种,登记药剂共118种,生产厂家103家。从登记状况来看,登记主要以柑橘作物居多,其他的如葡萄、杨梅等,仅有少数几款,而登记最多的成分为毒死蜱,其

5、次是噻嗪酮。 介壳虫防治市场较为小众,种植者往往在防治介壳虫的同时,兼顾其他虫害,所以广谱性更好的药剂较为受欢迎。作为曾经的介壳虫特效药杀扑磷,其兼具触杀和胃毒作用,并能渗入植物组织中,不仅可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还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持有特效。但由于毒性高和残留大的缘由,杀扑磷已被全面禁用。 “杀扑磷禁用后,毒死蜱成为柑橘上防治介壳虫的主流药剂”陈浩介绍,毒死蜱具有高效广谱的特点,并集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于一体,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重要成分,在防治介壳虫类药剂使用量最大的作物柑橘上,毒死蜱的使用量占70%以上。 据北京燕化永乐粤海区经理赵金鹏估算,毒死蜱目前在国内的年销售量可达2-3万吨,虽然

6、在产能有所萎缩,但毒死蜱市场仍较为可观。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量最高的毒死蜱产品有:陶氏益农的“农地乐”、“乐斯本”,燕化永乐的“斯达素”,海利尔的“双品”,其中“乐斯本”2021年销售量约为1400-1500吨,销售额超过一亿元,其它中小企业的毒死蜱单品销售额超过百万的也比比皆是。 2021年1月1日,毒死蜱在蔬菜上被禁用后,有业内人士发出2021年毒死蜱或将被全面禁用的断言。当然也有反对者认为,毒死蜱与其它有机磷药剂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作为有机磷药剂中的佼佼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其平安性还是有保障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毒死蜱的生产大国。2021年,全国毒死蜱总产能已经达到10万

7、吨左右,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近年来市场走势低迷,利润空间缩小,再加上“去产能调结构”的政策进一步推动,毒死蜱在杀虫市场进展势头减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剂复配上查找新的出路。 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 或将替代毒死蜱 赵金鹏介绍,随着毒死蜱的逐步退市,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在不同领域被同类产品瓜分。比如在柑橘上,使用最高的主要产品为螺虫乙酯、噻嗪酮、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 据了解,噻嗪酮、噻虫嗪也曾被广泛应用于柑橘、水稻等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但自国家不建议噻嗪酮在水稻上使用后,产品销量持续下滑,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多与其它产品混用为主,而噻虫嗪因抗性问题,市场上的销量也不容乐观。据了解,噻嗪酮、噻虫嗪因只对介壳

8、虫幼虫有较好的效果,而对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差,这也是在柑橘上推广难度较大的主要缘由之一。陈浩则认为,对幼虫防治效果较好,正是产品的优势所在,“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介壳虫若虫期和卵期用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人们用药水平的提高,这些药剂或将重新占据市场主流。” 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是目前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两个成分,更是被认为在柑橘领域最有可能替代毒死蜱的主要成分。 但事实上,这两个成分的专利分别被拜耳和陶氏益农所占据,生产企业寥寥无几,产品销量也差强人意。据陶氏益农工作人员介绍,氟啶虫胺腈销量在刚开头时并不乐观,主要是陶氏益农对产品的定位不当所致,随着陶氏益农定位的调整,价格也有所下调。

9、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螺虫乙酯的价格仅与之前被禁的杀扑磷价位相当,现已被柑橘种植户广泛接受,目前占据介壳虫防治药剂的2%左右的份额。 据了解,氟啶虫胺腈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具有高效、快速、持效期长的特点,且耐雨水冲刷,对盲蝽、蚜虫、粉虱,飞虱和介壳虫等全部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性价比比毒死蜱更高。将来或可成为毒死蜱的主流替代品。 螺虫乙酯产品主要由拜耳(中国)、明德立达等少数几家公司生产。赵金鹏介绍,螺虫乙酯具有双向内息传导性,其持效期可达8周以上,可有效防治蚜虫、蓟马、木虱、介壳虫等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产品价格也在农户可接受的范围内。“燕化永乐将加强与拜耳的合作,将来方案间续推出阿维菌素、联苯肼酯等复配剂型的产品。”有业内人士大胆分析,拜耳的螺虫乙酯的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