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仙居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C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

2、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2按所供多音字的字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参(cn) 参拜 参天 参校 参股 参差B行(hng) 行话 行文 行距 行列 行家C薄(b) 稀薄 鄙薄 日薄西山 薄命 薄情D晃(hung) 晃悠 晃眼 晃荡 摇晃 晃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B我市蒙山云蒙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景秀丽,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C周末去沂河边游玩的人很多,大人们漫步河畔悠闲自得

3、,孩子们则在免费开放的室外沙场堆城堡玩滑梯,乐此不疲。D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4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罢、免、黜、陟。B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C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D“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4、。5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没有触及、发掘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这不论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A B C D6下面的倡议书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语句上有一处毛病,阅读后请加以修改。贯彻实施银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议书市民朋友们: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文化滋养,离不开银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的法规保障,离不开全体市民的积

5、极践行和广泛参与。在此,我们向全体市民朋友们倡议:一、争当宣传条例的传播者。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二、争当贯彻条例的践行者。城市文明,从我做起。三、争当实施条例的维护者。四、争当鼓励支持条例的行动者。我们坚信:文明银川,你我践行,银川的明天会更好!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8年10月31日指出格式上的错误并加以修改。指出语句上的毛病并加以修改。7诗文默写_,切问而近思。(论语)舂谷持作饭,_。十五从军征年少万兜鍪,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6、京里的“_”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是以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来助兴壮威。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曹刿论战一文中,点明待敌人三鼓后再进军的原因的句子是:_。8根据下列信息完成填空。A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B他的小说中有小人物的心酸无奈,有贵族官吏的虚伪贪暴,有下层官吏的奴颜婢膝,

7、见风使舵,还有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摇摆。C她改写了传统女性的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被后世视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A它是_ B他是_ C她是_二、阅读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少年行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释】河湟:黄河和湟水合流地带,这里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地域。(1)诗歌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0阅读文言短文完成小题。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8、。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注释:孝公:秦孝公;卫鞅:人名,即商鞅;虔;人名;黥:古代的一种肉刑。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民之不信B能徙者/予五十金C太子/君嗣也D民勇/于公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民怪之:(_) 秦民大说:(_)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

9、汉语。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4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中令行禁止的原因。5文章主要写了商鞅的哪两件事来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坚决和果敢。11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晓辉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

10、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

11、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

12、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

13、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2文章第(4)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

14、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12收购废铁的沈老汉沈老汉守在收购点门外,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破衣服的男子骑一辆旧三轮车过来,他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沈老汉五十多岁,已是白发白须,一脸的憔悴。沈老汉有个独子阿将,35岁了,还没有媳妇儿。阿将处过几个女友,女方总嫌他家贫穷。沈老汉为了挣钱帮儿子娶上媳妇儿,东借西凑一笔资金,办了一家废铁收购点。沈老汉给那个男子递了一支烟,倒了一杯茶。男子叫火强,以前也卖给沈老汉废铁。火强说:“老头儿,你怎么看上去像我们外地人一样?”沈老汉笑笑说:“外地人怎么了?与本地人一样啊,都是中国公民。”火强弯腰开始从三轮车内搬废铁,沈老汉过去帮忙。火强一看慌乱起来,忙挡住

15、沈老汉说:“这点小事,怎么能劳大叔出力?”火强见沈老汉没有坚持,向那些废铁望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如果沈老汉过去搬废铁,秘密一定会被发现在两根粗铁管里,塞满了泥沙。称完废铁,没经沈老汉验收,火强快手快脚地把废铁倒入场地的铁堆里。沈老汉笑呵呵地说:“年轻人,辛苦了。”火强偷偷地笑着想,沈老汉真是个糊涂蛋!阿将回来,他一眼便在铁堆里发现问题新收的两根废铁管里塞满了泥沙。阿将瞧着沈老汉说:“爸,你怎么这样收废铁啊?泥沙当废铁,我们亏损不起啊。”沈老汉说:“放心,我们没亏。”阿将瞪着沈老汉。沈老汉继续说:“我收购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事,本想揭露出来,怕他丢了丑,今后不来做生意。最后我也用了一个雕虫小技。”

16、阿将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沈老汉,沈老汉说:“过秤时,我换了秤砣,把那四十多斤泥沙扣除了。”沈老汉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沈老汉对待卖废铁的顾客总是满面笑容,有时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可是对来卖好铁、新铁的顾客,沈老汉总是眉头紧锁,一脸不悦,好像人家欠他什么似的。一次,老张送来一车铁,沈老汉笑呵呵地把废铁收了,却对好铁不屑一顾。老张火了,说:“沈老头,你脑子有问题,人家千方百计要好铁,你却偏偏喜欢废铁啊。”沈老汉说:“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老张说:“怪人。”摇着头离开了。一天晚上,火强载来了一三轮车新铁管。沈老汉把头摇得如吊钟一样。火强说:“你真不会做生意,开收购点,不收好铁谁信啊。

17、”沈老汉来回走了几步,还是摇头说:“我不能收。”火强说:“这些铁管,我也是收来的,挣点小钱。我从来没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沈老汉又摇了一下头,火强火了,说:“如果这次你不收,今后我不会卖铁给你,还会叫我的老乡与你断绝业务。”沈老汉全身一颤抖。后来沈老汉颤抖着手收购了火强的好铁管。沈老汉为人诚实,价格公道,远远近近的拾荒者、小贩总喜欢把废铁卖给沈老汉。沈老汉的生意渐渐旺了起来。 那天,沈老汉出事了。片警传唤沈老汉进了派出所。原来火强卖的那些新铁管是赃物。火强坐了牢,沈老汉也被行政拘留了10天。沈老汉进去后,阿将打听来打听去,终于弄明白那事是被人举报的,不然公安人员怎么会查到他们头上啊。阿将想来想

18、去自己家没有仇人啊,谁会是举报人呢?阿将找片警几次,想知道举报人是谁。片警说,你想砸我饭碗?别说举报人我不认识,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的。沈老汉放出来后,大家很同情沈老汉,说他被贼害苦了。新老顾客都来关照收购点的生意,收购点红火起来。阿将却念念不忘查出那个举报人。他每天关注收购点进进出出的行人,可是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没有发现可疑人员。那天,沈老汉去了外面,搁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阿将一听,吓了一跳,来电人自称是派出所的民警,请他去派出所领荣誉证书和举报奖金。他更糊涂了,问,举报什么?民警说,一起收赃案啊,让我们破了系列盗窃案件。阿将的头疼痛起来,想了很久也不明白,爸怎么会举报自己收购赃物。

19、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请根据故事发展脉络补充完整下面的情节(每空仅限4字)。智胜火强 _ _ 真相大白2“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如何理解沈老汉说的这句话?3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4第段两个加线的“颤抖”分别表现了沈老汉怎样的心理?5沈老汉为什么举报自己?读完全文,你认为沈老汉是个怎样的人?1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善者不亏,行之则远张心阳这是较早前的事情:南京市有一位叫沈现台的环卫工人,曾经捡到一百七十多个钱包归还失主,还曾多次为生病的陌生孩子捐款。不承想,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不仅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夸奖,反遭调侃:“你不是整天做好事吗,怎么连个奖状也没有?人家做好事都有奖

20、励,你这好事做得莫名其妙。”沈现台心灵受到的刺激可想而知,于是给新闻媒体发去短信,希望得到一本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这件事值得品味,做好事、行善举应不应该得到某种荣誉或奖励?在沈现台看来,奖励不奖励并不重要如果行善只图奖励和荣誉,那么就等不到这一天才说话。但他周围的人对他做了那么多善事却不曾有任何表彰和奖励不理解好人不能总是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没有回报。那么,可以认为沈周围的人过于现实,思想觉悟不够高吗?愚以为不可武断作结论。几乎在沈这件事发生的同时,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2.1%的中国人认为应当给善行以合理的回报或表彰。可见,给善行以回报,是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不仅与现阶段社会的物质

21、利益原则不矛盾,就是任何社会条件下也都应当如此,让一个人永远地付出却不予一丝褒奖和回报是不符合常伦的。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做无名英雄可以是人们的自觉选择,也为我们敬仰,但不能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道德与金钱、善举与名誉、奉献与回报不仅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而且可以互补。合理的奖励和表彰既能使行善者的热情得到鼓励,也使得善举被宣扬、被推崇,让一个善举衍生出更多的善举,让一个好人带出更多的好人。正可谓:“善者不亏,行之则远”。徒手接坠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被广为宣传后,其所在公司奖励她二十万元。用一些人的习惯思维来解读

22、,这二十万元似乎应当捐助给福利院、残疾人、贫困山区学校什么的才合适。可吴菊萍并没有这样选择,面对记者的回答是,父母身体不好,住房要还贷款,还要抚育孩子,“这笔钱我自己要留着用”。她话语甫出,赢得了绝大多数网民的认同。为什么?这样的选择一样很善良。我们不能要求奉献者永远地奉献,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善举需要滋养,滋养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荣誉、奖励和补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这个道理,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同时反对盲目行善取义的做法。子贡在国外赎回一个鲁国的奴隶,却不按鲁国法律规定领取国家补偿,孔子批评他说:“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

23、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意思是,如果大家都学你这样,那就有很多人做不到,鲁国设法赎回在国外的奴隶这一计划也就落空了。相反,一次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谢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孔子很高兴,说,鲁国这种见义勇为者日后就会多起来。这可以认为是行之以善与善得以行的辩证法。行善而不图回报,这是一种至高的个人境界,但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不仅如此,古人甚至还主张奖励要快,“一有小善,不终朝而赏随之”,“使人速得为善之利”。因为这样人们“皆将鼓舞奔走,日夜惟善之归矣”。相反,一个社会如果总让“好人流血又流泪”,那么,善行就会踯躅,就会徘徊,就会止步。一

24、个让善行成为稀缺资源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一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3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简要分析第的论证思路。5结尾指出,对于行善者,“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请你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谈谈你的认识。三、语言表述1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波逐流,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啸, ;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

25、千古文章,贤士迁客成其盖世伟业.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 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这是高雅的选择 B这是执着的选择 C这是豪壮的选择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8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贺词提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有梦人,且行且吟,且歌且思,且乐且悟请以“追梦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为考试公平起见,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

26、正确、规范。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A.语序不当,将“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与“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的位置互换。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故选C。2、C【解析】试题分析:A.参差(cn); B.行文(xng); C.正确; D.晃眼(hung)。据此,答案为C。3、C【解析】A项,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不能用来修饰“演讲”。 使用不恰当。;B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用在此处形容自然美景不合适。使用不恰当;C项,乐此不疲的意思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使用恰

27、当;D项,妙手偶得指创作的灵感。使用不恰当。【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4、A【解析】试题分析:A.“陟”是“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故答案为A。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排序能力。首先研读材料,这段材料讲的是对爱因斯坦的谈论不够全面,确定首句是;根据递进关系从“较少提到”到“根本没有触及”确定第二句为;是对以上两句的评论,确定第三句为;再讲全面探讨爱因斯坦的意

28、义,确定第四句是;再分别介绍这两种意义根据选项确定其顺序为,所以这段话的顺序是。答案:D。6、称呼“市民朋友们”应该顶格写。语序不合理,“积极践行”“广泛参与”两词位置前后调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倡议书的能力。拟写倡议书需要注意格式和内容上的具体要求。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或“关于xxx的倡议书”。第二行开头顶格写称呼,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要写清楚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并分条写出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落款在正文右下方,写明倡议者

29、的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并署上发倡议的日期。本倡议书中格式上,称呼“市民朋友们”应该顶格写。内容上“离不开全体市民的积极践行和广泛参与”一句语序不合理,“积极践行”“广泛参与”两词位置应前后调换。7、博学而笃志 采葵持作羹 坐断东南战未休 胡琴琵琶与羌笛 五十弦翻塞外声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彼竭我盈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笃

30、”“羹”“琴”“汗”等字词的书写。8、A呼兰河传 B契诃夫 C简爱 【解析】(1)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契诃夫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在表现同一个主题:奴性和

31、奴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心理。契诃夫也许是俄罗斯第一位作家,认识到金钱、官职、权威和权力不过是奴役的外部原因,而奴役真正的工具是恐惧。(3)简爱一改英国传统女性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在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被后世称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二、阅读9、(1) 示例:少年背着如彩霞般明亮的弓箭,腰间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瑟瑟秋风,跨上战马,出咸阳城奔赴战场。(2)示例;不拟,不打算的意思,不收复河湟失地,不会回头眺望故乡,表现了戍边少年收复失地的决心。【解析】试题分析:(1)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

32、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弓背霞明剑照霜”,侧重描绘将士随身携带的武器,从雕弓利剑被擦拭琢磨得寒光闪耀的形象中,可以折射出爱国少年装备精良,求战心切,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秋风”写出了出征的节令;“走马”二字则入神地传出了爱国少年勇往直前的豪壮气势,刻画了青年将士的飒爽英姿。(2)考查对诗句中重要词语表现力的把握。不拟:不收复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表达了少年收复失地的决心,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心灵。一定要答出诗歌所抒发的感情。10、1D

33、2 认为奇怪,对感到奇怪 “说”同“悦”高兴。 3(1)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2)(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4取信于民。5北门立木和处罚太子。【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D项的停顿不正确,应为:民/勇于公战。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

34、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怪”是意动用法;“说”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

35、和句式的特点。“徙”“予”“说”“遗”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4此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掌握。细读文本,正确翻译,根据文本中的故事内容分析作答即可。商鞅按照当初的约定给了那个移动木头的人很多的钱,从而让新法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这个故事表现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从“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参考译文:秦孝公已经决定任用商鞅了,

36、商鞅想要变法,又担心天下对自己的非议。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他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

37、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11、1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也改变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2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三种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说明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进而说明了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3(“耐心杀手”

38、一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不断”一词)表限制,在句中是说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敲打的动作持续对塑造人大脑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C【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得出: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结合“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得出:使我

39、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结合“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得出: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也改变了;结合“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得出: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第段画线部分中,“在一项实

40、验中”表明此处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列举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达,此处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改变人类的大脑结构;“37位”“26人”“11人”“10天”等数字,表明此处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列举了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达,此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有力地证明了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能改变人们的大脑;“大脑皮层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此处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将和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述,此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智能触屏手机用户和按键手机用户使用

41、手机后大脑皮层的不同反映进行比较,说明了使用智能手机能改变人的大脑。3要求学生结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明语言的特点:生动性、准确性和周密性。“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堪称”是一个比喻词,连接其本体“数字阅读”和喻体“耐心杀手”,将数字阅读对耐心的严重影响表现得生动形象,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不断”表示连续、不间断,准确说明在智能手机上频繁地敲打会持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分析选项。A项,文中第段,原文是“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文中并没有指定是“翻阅网页”,

42、故A项前半句表述错误,后半句原文为“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文中并没有把大脑拽回去的意思,故A项错误;B项,文中第段,联系文章看,应该是: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这种跳跃性阅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甚至谈不上逻辑。B项误用因果,错误;C项,文中第段,原文是“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与C项意思一致,正确;D项,文中第段,原文是“多动症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只是说多动症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有密切关系,并没有说是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导致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错误。故选C。

43、12、1 拒收好铁(不收好铁、只收废铁) 收购赃物(收购新铁、被迫收赃) 案发被拘 2沈老汉担心好铁新铁是赃物,如果收购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3这段话交代了沈老汉的家境和办废铁收购点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4第一个“颤抖”表明沈老汉受到火强的威胁后担心害怕的心理;第二个“颤抖”表现了沈老汉被迫收购新铁管时内心的矛盾、无奈与痛苦。5第一问要点:一是为了不得罪客户,以免生意受影响;不让别人怀疑自己是举报者,从而保护自己。二是维护自己“不收好铁新铁”的经营原则,同时也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第二问要点:精明、善于经营;诚实、有原则、有正义感。【解析】1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故事情节的补

44、充。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脉络清晰,文章的第段写得是老汉智胜火强的事,第段写老汉不收好铁,第写老汉被迫收好铁的事,第段写老汉案发后被拘的事,第段写查明真相的事,要求使用四字短语进行补充,语言就要简洁。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段落的分析。文章第二段是插叙的内容,插叙的作用往往是丰富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该段插入了对沈老汉家境和办废品收购站的原因的介绍,这样使文章的故事情节更加具体丰富,使对老汉的介绍更加饱满,同时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老汉心理的分析,要结合当时的情节

45、去分析,第一个“颤抖”是对老汉担心害怕的心理描写,第二个“颤抖”写出了老汉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两个词语反映出老汉不同的心理。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老汉之所以举报自己,是因为首先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事,从而保护自己,最主要的是他良心不安,要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对于老汉的人物形象,从他智胜火强可见他精明;从生意越来越好,可见他善于经营;从他只收废铁可见他有原则,有正义感。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出来,意思正确即可。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1善者不亏,行之则远。2引用沈现台希

46、望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论题:做好事是否需要给予奖励;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了中心论点。3对比论证。把孔子对子贡赎回奴隶不领取国家补偿进行批评,而对子路救了落水者接受其馈赠进行表扬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地证明了“行善也应得到奖励和荣誉,才会使善得以行”的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4先提出“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的观点,然后通过古人的主张和让“好人流血又流泪”的对比,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提出希望社会能够奖励善行。5要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当政者要给予行善者恰当的荣誉和奖励,这样才能激励行善者的热情,使他人效仿,

47、善行才能蔚然成风,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对于受惠者来说,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对行善者的奖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进程,也是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认同并积极奖励行善者,善行才能行之久远。(意思对即可)【解析】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2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议论文中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形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证证明

48、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此文第一段引用沈现台希望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的事例,引出话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善者不亏,行之则远”的观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段“相反”将孔子对子贡赎回奴隶不领取国家补偿进行批评,而对子路救了落水者接受其馈赠进行表扬截然不同

49、的两类人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突出了“善举需要滋养,滋养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荣誉、奖励和补偿”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4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这段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 对比论证,突出奖励要快的重要性;最后得出了提出让社会能够奖励善行的希望。5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认识,解答此题需要围绕对行善者的肯定和鼓励来谈,根据“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善举需要滋养,滋养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荣誉、奖励和补偿”,据此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解答,言之成理即可。三、语言表述14、(1)“沟渠”后的“;”改为“:” (2)B C A (3)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