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1页
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2页
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3页
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4页
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目录第一章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的基本原理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第四章 红外光谱样品制备技术 第五章 红外光谱数据处理技术第六章 红外光谱仪附件第七章 远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简介第八章 基团的振动频率分析第九章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和未知物的剖析第十章 红外光谱仪的保养和维护附录一 有机化合物基团振动频率表一、红外显微镜的种类二、红外显微镜的结构三、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四、影响显微红外光谱质量的因素五、显微红外光谱的数据处理一、红外显微镜的种类普通红外显微镜 Nic-Plan, Inspect IR Plus,Centaurs, I

2、R-Plan, iN10 MX 自动逐点扫描成像显微镜(Mapping) Continum, iN10 MX 自动线扫描或面扫描成像显微镜(Imaging) Continum XL, ImageMax, iN10 MX Nic-PlanInspect IR Plus自动逐点扫描成像显微镜(Mapping)ContinumContinum XL线扫描红外成像显微镜ImageMax 面扫描红外显微镜iN10 MX普通红外显微镜,自动逐点扫描成像显微镜,自动线扫描成像显微镜二、红外显微镜的结构照明光源: 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滤光片:蓝色,黄色红外物镜和聚光器光栏光路补偿器玻璃物镜和摄像系统检测

3、器显微镜附件样品台红外物镜Cassegrain聚光器光栏单光栏系统双光栏系统固定孔径光栏可变孔径光栏(手动调节,计算机控制)使用单光栏的红外显微镜,当光栏孔径很小时,红外光会发生衍射,衍射的结果,会将光栏外面样品的信息加到所测光谱中。使用双光栏红外显微镜,光的衍射不会影响光谱质量,光谱只包含所感兴趣的区间的样品信息,而不受样品区间周围介质的影响。双光栏系统固定孔径光栏通常是圆形光栏,光栏直径为1.5毫米。当使用光栏直径为1.5毫米的固定孔径光栏时,不存在光衍射问题。这时只需使用下光栏,将上光栏取下,变成单光栏系统。测试时,将待测样品至于十字线中间,调节聚焦旋钮,将上表面聚焦好。然后将下光栏聚焦

4、在十字线中间即可测试。只使用下光栏时,视野大,易于找到待测样品区间,也易于找到背景区间。固定孔径光栏手动调节可变矩形光栏使用矩形可变光栏时,孔径要尽量大,光栏边长小于20微米时,红外光会发生衍射光栏孔径变小时,光谱的信噪比会变得很差使用矩形可变光栏,便于测试细长样品,如纤维样品Continum红外显微镜采用一个折返式可变光栏红外光束通过光栏,照射样品后的光束通过反射,又经过同一个光栏到达检测器,单光栏起双光栏作用 光源 检测器 折返式光栏二色性镜无限校 正 物镜 无限 校正 聚光器 样品 二色性镜 透射模式 检测器 折返式光阑 光源二色性 镜无限 校正 物镜样品 分光镜 反射模式光通过长方形孔

5、时的衍射图样光的衍射光通过矩形孔的时衍射图样光孔线度越小,衍射图样越扩展,衍射效应越强,中心光强越来越弱。光通过圆孔时的衍射图样红外光斑宽度不同时,不同波长的红外光零级衍射发散角的数据(红外物镜为15X)。发散角 / (的单位为弧度,波长, 狭缝宽度,)红外光斑狭缝宽度(微米)光栏狭缝宽度()(微米)4000cm-1 (=2.5)时发散角()(度)1000cm-1 (=10)时发散角()(度)650cm-1 (=15.4)时发散角()(度)11530向散射过渡向散射过渡575624361015031218203001.569 100 1500 0.3 1.2 1.8光路补偿器有上光路补偿器和下

6、光路补偿器上光路补偿器安装在物镜下方下光路补偿器和聚光器装配在一起待测样品应放在晶片上面,或将样品夹在两片晶体之间测试。由于光路通过晶片时会发生折射,聚焦时,样品表面的光栏边缘会模糊不清。有了上补偿和下补偿后,可以聚焦得很清楚。 如果没有光路补偿,肉眼聚焦好后,此时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并非最高,为了使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最高,也就是说为了使测到的光谱信噪比最高,需要一边看着干涉图,一边重新聚焦。使用一片金刚石窗片时,下补偿旋转到1位置使用两片金刚石窗片时,上下补偿都旋转到1位置使用2mm厚NaCl晶片时,下补偿旋转到2位置使用3mm厚BaF2晶片时,下补偿旋转到3位置检测器普通红外显微镜和自动逐点

7、扫描成像显微镜使用MCT/A检测器(4000-650cm1)。线扫描红外成像显微镜装有两个检测器:一个是普通的MCT/A检测器,另一个是线扫描用的光导MCT/A检测器。面扫描成像显微镜使用焦平面阵列MCT检测器。iN10 MX红外显微镜可以安装三个检测器:DTGS(4000-450cm1), MCT/A, MCT/A线阵列检测器(4000720 1 )线扫描光导MCT/A检测器有两排检测单元,每排有14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面积为20 x20微米(15X物镜)。每次扫描两条线的光谱。线扫描成像比面扫描成像慢一些。线扫描红外显微镜不需要步进扫描红外光学台,即不需要配置8700型红外光谱仪器。

8、焦平面阵列MCT检测器检测元件面积为44mm,上面排列着6464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66微米,单元之间间隔1.5微米。也有256256,320256和640512个检测单元的焦平面阵列MCT检测器。来自样品的红外光(透射或反射)聚焦在二维MCT阵列检测器上 。ImageMax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经过样品的红外光束(透射或反射)聚焦在二维MCT阵列检测器上xy 样品 焦平面阵列检测器样品焦平面阵列MCT检测器红外显微镜附件Reflachromat(反射消色差物镜)ATR物镜(ZnSe, Si, Ge和金刚石晶体)Slide-on ATRGrazing angle(掠角反射物镜)Visible(可

9、见光物镜)ATR物镜15X反射消色差物镜玻璃物镜红外物镜Slide-on ATR物镜掠角反射物镜ATR物镜:(ZnSe, Si, Ge和金刚石晶体)Slide-on ATR安装架装在物镜上iN10 MX 红外显微镜 Slide-on ATR(Ge晶体)光通量达50,可测最小3微米三、显微红外测试技术 显微红外有透射显微红外和反射显微红外两种测试方法 透射显微红外 光谱的测定 透射式红外显微镜的光路窗片材料金刚石溴化钾氯化钠氟化钡显微红外所使用的金刚石池溴化钾,氯化钠和氟化钡窗片,它们的硬度小,容易损坏,易污染,不容易聚焦。溴化钾和氯化钠溶于水,氟化钡不溶于水。均相固体样品的测试测试粉末样品时,

10、用针头取微量样品放在一片金刚石窗片上,盖上另一片金刚石,用拇指挤压金刚石,将样品压平,最好压成透明薄片。测试时,取下一片金刚石。测试块状和薄膜样品时,用手术刀片刮下或切下微量样品,转移至一片金刚石窗片上。测试方法和测试粉末样品相同。显微红外测试时不需要添加任何稀释剂。显微红外光谱真实,能反映样品的本质光谱。溴化钾压片法,会出现水的吸收峰,还会使谱带变形。溴化钾压片显微红外显微红外和溴化钾压片的可比性微量固体样品的测试只要肉眼能看得见的样品只要在放大镜下能看得见的样品样品的用量几个纳克花粉管顶端样品(10X10微米)的显微红外光谱(分辨率16cm-1,扫描128次)聚双酚A碳酸酯聚乙烯/聚二甲基

11、硅氧烷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袋装注射液中的悬浮物的显微红外光谱液体样品的测试测试有机液体时,可取微量液体放在金刚石、溴化钾或氯化钠窗片上测试。测试水溶液样品时,将液体滴在氟化钡窗片上,待水挥发后测试残留物。未知物的红外光谱剖析单一组分未知物的分析固体混合物的组分分析 机械混和的固体混合物 均相固体混合物黑色橡胶的分析液体混合物的分析对未知物进行剖析,必须有谱库,而且谱库中的光谱要足够多。对被检测的物质光谱对谱库进行检索,如果谱库中存在被检测物质的光谱,就可以检索出来。如果被检测的物质在谱库中没有光谱,即使检索,也检索不出来,就无法确定被检测的是什么物质。对红外光谱分析工作者的

12、要求对一张已知结构的物质的光谱,应能指出主要吸收峰的振动模式。反过来,根据一张光谱中吸收峰的峰型、峰位和很高,应能判断是否为某一结构的物质光谱。对一张未知物的光谱,根据主要吸收峰的位置,应能说出未知物中含有哪些基团,但是无法说出未知物是哪种物质,除非是您非常熟悉的物质的光谱。单一组分聚合物的分析塑料盖子的显微红外光谱塑料盖子聚丙烯(全同异构) 固体混合物的组分分析机械混和的固体混合物将机械混合的粉末样品撒在载波片上,在40倍显微镜下,用针头挑出不同形状、或不同晶型、或不同颜色的颗粒分别测试,即可得到各个组分的光谱。40倍显微镜下不能挑出机械混合物中各个组分进行分别测试时,可对金刚石表面上的样品

13、多测试几个点,可以得到不同的光谱。或用Mapping测试得到不同的光谱。机械混和二组分混合物的分析(显微镜下能分开)固体混合物中两种不同晶型物质的显微红外光谱混合物成分1混合物成分2谱库检索结果羰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物成分1谱库检索结果混合物成分2多聚磷酸钠机械混和三组分混合物的分析(显微镜下不能分开各个组分)混合物样品显微红外测定,不同区间得到不同的光谱ABC对光谱 A 进行谱库检索A无水Na2SO4对光谱 B 进行谱库检索B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ABC光谱 C 中含有光谱 A 和 B 的成分将光谱C中1290920cm-1区间生成直线,然后检索。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三组分混合

14、物:无水Na2SO4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均相固体混合物的剖析白色固体溴化钾压片光谱氟硼酸钾白色固体溴化钾压片氟硼酸钾氟硼酸钾碳酸钠粉色:未知物红色:碳酸钠紫色:氟硼酸钾黑色橡胶的分析(二组分)黑色橡胶的光谱滑石粉滑石粉的光谱黑色橡胶光谱从黑色橡胶光谱中将滑石粉的强吸收峰生成直线后得到的光谱检索结果为天然橡胶滑石粉天然橡胶黑色橡胶天然橡胶滑石粉碳黑未知液体混合物的分析(三组分)未知液体光谱甲醇未知液体甲醇未知液体滴在载波片放在40烘箱中,甲醇挥发后剩余的液体光谱乙酸钙剩余液体乙酸钙甲醇未知液体乙酸钙甲醇未知液体乙酸钙乙酸交通事故物证的分析测试交通事故物证的分析测试主要是比对

15、分析肇事车辆车上的油漆和现场遗留油漆的分析测试现场遗留油漆车上油漆现场遗留油漆和车上油漆 完全相同现场遗留油漆车上油漆现场遗留油漆和车上油漆不完全相同,现场遗留油漆中添加了碳酸钙和滑石粉。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第七层车号为C70251车漆的显微红外光谱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第七层事故现场遗留车漆的显微红外光谱包裹体的测试石油勘探中岩心油含量的分析岩石中水含量的分析矿物中水和有机质的分析在对包裹体进行分析之前,岩片要进行切片,用胶粘在载波片上,两面抛光,薄片厚度最好小于100微米。用丙酮将载波片上的胶溶解,使薄片脱离下来。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水的包裹体的显微红外光谱 基体为硅酸盐硅酸盐基体的显微

16、红外光谱硅酸盐基体中包裹体的显微红外光谱包裹体的显微红外光谱502胶的光谱包裹体的光谱约100微米厚碳酸钙基体 的显微红外光谱自动逐点扫描成像(Mapping)光谱的测试测试Mapping光谱时,样品表面不同区间的组分应有差别,如机械混合的混合物、病变组织生物样品、混熔聚合物、岩心包裹体等。测试前,应设定光谱分辨率、扫描次数、扫描面积、步长、光栏大小等参数。心急梗死心脏组织切片的自动逐点扫描Mapping光谱 反射显微红外 光谱的测定 反射式红外显微镜光路 反射式显微红外光谱 的信噪比 反射显微红外收集的是样品的反射光和散射光,这两部分光的强度比透射光的强度要低得多。而且这两部分光只有50%能

17、收集到,因此反射显微红外光谱的信噪比要比透射显微红外光谱的信噪比低得多。 反射式显微红外光谱 样品的制备 不需要制样。 使用镀金镜面为景。 测试不透光的样品。 反射显微红外光谱 的特点煤炭中树皮的显微反射光谱样品光栏为圆孔煤炭中树皮的显微反射光谱样品光栏为圆孔出现干涉条纹煤炭中树皮的显微反射红外光谱测试样品和背景单光束光谱时都不使用光栏,此时不出现干涉条纹。用% Reflectance表示:光谱吸收峰方向朝下 。 煤炭中树皮的显微反射红外光谱将% Reflectance转换成吸光度光谱(Absorbance)钟陵煤矿煤中树皮的显微反射光谱iN10 MX 红外显微镜测试反射光谱时,不出现干涉条纹

18、原因是物镜比其他显微镜的物镜大,入射角比较大红色:A4纸的显微反射光谱;黑色:A4纸上激光打印字的显微反射光谱iN10 MX 红外显微镜的反射红外光谱影响显微红外光谱质量的因素尽量采用透射法,而不采用反射法样品尽量布满光栏孔径样品不能太厚,样品要挤压得很薄,样品太厚时,光谱容易变形光谱分辨率和扫描次数的选择要合适分辨率4cm-1 时,扫描64次,即可以得到信噪比很高的光谱。如果样品信号很弱,分辨率可降低到8或16cm-1 ,扫描128次。显微镜的性能。显微镜中有很多个反射镜,这些镜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掉上灰尘,影响高波段(40001000cm1)红外光的反射率,使高波段的红外光谱信噪比降低。显微红外光谱的数据处理消除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峰消除干涉条纹基线校正消除水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