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_第1页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_第2页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_第3页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_第4页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目的:理解并掌握光焦度、屈光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理解并掌握薄透镜成像规律,计算薄透镜的屈光度;模拟眼睛屈光不正光路,理解物理矫正原理。实验原理从光学角度看,眼睛是一个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光学系统。理论和实验都已 证明,当发光体的光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若物距为S、像距为S、透镜的焦距 为f,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高斯公式:111+=S S f光焦度是指焦距的倒数,表示着透镜的发散或会聚本领,单位为屈光度D (1D=1m-1),也可用度作单位,1D=100度。常见的屈光不正(常)眼有:1)近视眼:眼睛不经调节时,平行光入射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即眼睛的会 聚能力加强,这种眼睛称为近视眼。多数近视眼是由

2、于眼球前后距离变大,即眼轴过长引起;少数近视眼是由于 角膜和品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过强引起。前者为轴性近视,后者为屈光性近视。无论是属于哪种近视眼,它们的近点与远点都近移,需要配带发散透镜进行 物理矫正,这种发散透镜称为近视镜。图近视眼图近视眼的物理矫正2)远视眼:眼睛不经调节时,平行光入射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即眼睛的会 聚能力减弱,这种眼睛称为远视眼。多数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距离变小,即眼轴过短引起;少数远视眼是由于 角膜和品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过弱引起。前者为轴性远视,后者为屈光性远视。无论是属于哪种远视眼,它们的近点与远点都远移,需要配带会聚透镜进行 物理矫正,这种会聚透镜称为远视镜。图

3、远视眼图 远视眼的物理矫正本实验中利用透镜A作为眼睛,像屏作为视网膜来模拟眼睛的成像过程。通过前后移动像屏来模拟轴性近视和远视眼的屈光不正成像原理,利用透镜B (焦距小于透镜A)和透镜C (焦距大于透镜A)来模拟屈光性近视和远视眼的屈光不正成像原理,并用一块凹透镜D和一块凸透镜E分别模拟矫正眼睛屈光 不正的近视镜和远视镜。最后通过高斯公式来求出矫正镜的焦距。实验仪器光具座及附件、光源、物屏、像屏,不同焦距的薄透镜。薄透镜共5片薄透镜A焦距为200mm (模拟眼睛)薄透镜B焦距为150mm (模拟屈光性近视眼)薄透镜C焦距为250mm (模拟屈光性远视眼)薄透镜D焦距为-150mm (模拟近视眼

4、矫正镜)薄透镜E焦距为600mm (模拟远视眼矫正镜)实验内容共轴调节透镜成像存在着像差,成像系统应尽量在近轴区域。为达到上述要求,应使 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重合,习惯上称同轴等高,即共轴。此外,成像系统中的各量,如物距、像距及透镜移动的距离等都是沿着主光 轴计算长度的。长度是按光具座的刻度来读取的。为测量准确,透镜主光轴应与 光具座导轨平行。共轴调节可分为粗调和细调两步来做。首先粗调,将各光学元件置于光具座上,并靠拢排列。调节其高、低、左、 右,使光源、物屏、透镜、像屏等的中心同高共线并平行于导轨。各元件所在的 平面要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导轨轴线。然后再细调,依靠成像规律来判断:将像屏、物屏置于光

5、具座上,使其距离 l 4f。插入透镜并左右移动其位置,在屏上分别得到放大像和缩小像,调节各 元件,使放大像与缩小像的中心重合。如果系统是由多个透镜等元件组成的,均 用这种方法使所有像的中心重合在一个位置,则达到了共轴要求。以下所有实验 都是在共轴条件下进行的。模拟正常眼成像过程:(1)将焦距为200mm的薄透镜A放在物屏和像屏之间,调节光源、物屏、像 屏及薄透镜共轴等高。(2)将物屏和像屏间的距离调整为850mm,调节薄透镜A的位置,使像屏上 呈现清晰的像,以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过程。模拟近视眼成像过程:(1)将像屏向后移动50mm模拟轴性近视眼成像过程,此时成像会变模糊。将薄透镜D (焦距为-

6、150mm)放在物屏与薄透镜A之间模拟近视眼矫正镜,调 节薄透镜D的位置,使像屏上所成的像清晰,记录下物屏、薄透镜A及像屏(单 次测量)的位置,用多次测量(至少5次)记录下薄透镜D的位置。(2)利用高斯公式计算出薄透镜D的焦距。(3)还原正常眼睛的成像过程,将薄透镜A换成薄透镜B (焦距为150mm) 模拟屈光性近视眼成像过程,此时成像会变模糊,将薄透镜D (焦距为-150mm) 放在物屏与薄透镜B之间模拟近视眼矫正镜,调节薄透镜D的位置,使像屏上 所成的像清晰,记录下物屏、薄透镜B及像屏(单次测量)的位置,用多次测 量(至少5次)记录下薄透镜D的位置。(4)利用高斯公式计算出薄透镜D的焦距。

7、模拟远视眼成像过程:(1)还原正常眼睛的成像过程,将像屏向前移动30mm模拟轴性远视眼成像 过程,此时成像会变模糊。将薄透镜E (焦距为600mm)放在物屏与薄透镜A 之间模拟远视眼矫正镜,调节薄透镜E的位置,使像屏上所成的像清晰,记录 下物屏、薄透镜A及像屏(单次测量)的位置,用多次测量(至少5次)记录 下薄透镜E的位置。利用高斯公式计算出薄透镜E的焦距。还原正常眼睛的成像过程,将薄透镜A换成薄透镜C (焦距为250mm) 模拟屈光性近视眼成像过程,此时成像会变模糊,将薄透镜E (焦距为600mm) 放在物屏与薄透镜C之间模拟远视眼矫正镜,调节薄透镜E的位置,使像屏上 所成的像清晰,记录下物

8、屏、薄透镜C及像屏(单次测量)的位置,用多次测 量(至少5次)记录下薄透镜E的位置。利用高斯公式计算出薄透镜E的焦距。注意事项透镜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用于触摸透镜表面,严禁用任何物体划透镜。安装透镜时一定要小心,确保透镜被牢固的安装在透镜夹上,切勿将透镜 掉在地上。透镜使用完毕后,用透镜纸将其包好,并按照实际焦距放回贴有焦距标签 的塑料袋中,切勿乱放。附:实验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公式模拟近视眼成像过程数据记录表(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各画一个)物屏位置P=薄透镜A(B)位置=像屏位置P=测量次数12345薄透镜D位置(mm)模拟远视眼成像过程数据记录表(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各画一个)物屏位置P=

9、薄透镜A (C)位置=像屏位置P=测量次数12345薄透镜E位置(mm)数据处理所用公式设物屏与薄透镜D (E)的间隔为51,薄透镜A (B) (C)与像屏的间隔为S2,物屏与像屏的间隔为L,薄透镜A (B) (C)的焦距为f (f )(f ),则ABC轴性近视眼模拟过程焦距公式:f = ( fASi2 + sD f L - S L + S 21A 22屈光性近视眼模拟过程焦距公式:f =D轴性远视眼模拟过程焦距公式:f=屈光性远视眼模拟过程焦距公式:f = (S2 - fC )S12 + S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55 o Current Document E f L - S L + S 21C 22误差分析所用公式近视眼:S = D P u = -A s =4一一 U f2 + s21P 3 D n.(n -1)S1p D轴性近视眼焦距不确定度传递公式:U = 2(S2 fS1 +1 U fDf L - S L + S 2S1L A 22屈光性近视眼焦距不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