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3页
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4页
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实验报告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课题组*摘要:本文论述在农村普通高中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以德育模式和特色教育模式 为主线,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 培养模式 多元化 全面发展世纪之交,在全球范围掀起了教育改革热潮。我校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在改革 大潮中,结合本校实际及面临的问题,以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为突破口,探讨了如何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课题,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1问题的提出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带动和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加之连续几年适龄高中生 比例持续攀升,各地高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受

2、人力、财力限制,教育投入并无 相应增长,教育资源空前紧张。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县市在生源、资金投入、师资、硬 件诸方面首先满足县市重点高中,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各普通高中,尤其是农村普 高,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建设、办学经费等方面无不捉襟见肘,先天不足。这 种状况又突出表现在生源质量方面。各县市以中考成绩为依据,优秀学生被选拔入重点 高中,剩下者(包括相当数量的基础太差,不适宜高中学习的学生)分流于各普高,导 致普高学生在知识基础、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远逊于重点高中,而且参差不齐, 差异很大。面对这种局面,部分农村普高在培养学生的问题上仍照搬和模仿重点高中的模式, 忽视自身的学情和校

3、情,片面追求升学率,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搞“强化”训练, “强化”管理,实有握苗助长之势。结果,教师感到学生难教难管,动辄埋怨学生,认 为教学质量上不去主要是学生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在超强的压力和过高的难度下苦捱渡日,在接连不断的学习挫折和打击中灰心丧气,日渐厌学。“教”与“学”的矛盾突 出,大大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 难以提高。在单一的培养模式下,对于在其它方面(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文 学等)有潜力的学生,只会扼杀其灵性,磨灭其个性,使很多本来可以在某一两个方面 很好发展的学生丧失机会,有的甚至因此而沦为“差生”。凡此弊端人所共知,极

4、不利于 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利于农村普通高中的生存与发展。重点高中因“重点”而少,普通高中因“普通”而多。农村普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怎样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生培养模式,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社 会培养出多方面的有用之才,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校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普通高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建校之初,校党委就提出“走 科研兴校之路,创特色名牌学校”的办学思想,从2000年9月开始进行多元化培养模式 研究,根据学生个性多样性、层次性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德育渗透,针对性地实施特色 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果。*:由徐家森、陈继业、王小风、杨心兵、李祖全执笔2构建多元培养模式的

5、理论基础“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2. 1全球教育改革趋势呼唤教育多元化跨世纪的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的民 主化、多元化、社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信息化、目标与知识综合化、终身化等。教 育多元化要求整个教育要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多规格的教育体系,形成 多样化的教育格局。这种情况在过去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不可设想,但现在将成为现实。学校教育应适应多元化特征,大胆改革,力求创新,创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满足各层 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2. 2多元培养模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根

6、据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期望以及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的现实,只能得出结论:改 革是唯一出路,要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 已有多年,但就其实质来看,培养模式并无根本改变。当前的培养模式仍属单一式的以 传授传统知识为核心的呆板模式。结果许多学生灵气被磨灭,思想被禁锢,视野被束缚, 求知的欲望在逐渐泯灭,创造的激情在逐渐消退。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并 不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不适应知识型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所以,要使素质教育落 到实处,就应打破单一的教育模式,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创建多元化培养格局,面向 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3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教育多

7、元性教学主张学科教学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提倡结论的多样性和获得结论的思维 方式与认知过程的多样性,强调求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鼓励创新,反对教学的专 一性、专制性以及无条件的求同和以循旧性和强制性为前提的统一性。多元性教学的核 心理念就是创新,它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前提。没有以民主、平等、自由、开放、 选择、宽容为表征的多元性教学,没有对求异和个性的鼓励和张扬,创新素质的培养就 无从谈起。2. 4多元智能理论是多元培养模式的认知学基础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于1980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 突出智能的多元性,认为智能结构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七种智能要素是

8、:语言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思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交际智能、内省智能。这七 种智力因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它们同等重要。传统学校教育将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显然是片面的。目前许多的所谓“差生”正是这种片面 教育的牺牲品。传统教育之“差生”至多不过只是在语言、数理逻辑方面有所欠缺,说 不定他们在音乐、交际、体育等方面还是“天才”呢;反之,一些尖子生(甚或“天方” 也只不过是在语言、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有所擅长罢了!我们应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作 为学校教育的宗旨。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要帮助每一个人彻 底地开发其潜在能力,就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

9、的多元培养体系。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理论基础,我校通过调研,确立“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多元化培 养模式研究”课题,并很快通过省级立项。本课题有两个子课题:“高中生良好品德形成 的研究”和“特色教育研究”。3多元化模式的系统探索与研究随着学校“走科研兴校之路,创特色名牌学校”战略思想的确定以及总课题的确立, 一股教研的春风吹遍了校园,各学科、各门类的教研课题作为下级子课题如雨后春笋般 发展起来,形成了教学研究的多元化格局。语文“双促双发教学研究政治“开放式教 学研究”、历史“异步教学研究”、地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研究”、化学“研究性学习的 探索”、生物“元认知教学研究”等一批子课题先后立项开题,参与实

10、验的教师和学生热 情高涨,有些课题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教研 促教改,各子课题的开展使教学多元性理念渗透进各普通班各学科,也表明我校多元化 模式研究逐步形成“横向序列化、纵向系统化”的特征。下面主要就“德育模式”、“特色教育”两方面谈谈我校在多元化模式研究中的一些 成熟做法。3. 1德育模式:高中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研究3. 1. 1课题研究的背景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来源广泛,层次分明。这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带来了相当的压力。调查表明,我校85%的学生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希望通 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10%的学生能坚持上学,但无明确目的。5%的学

11、生本人不愿读书, 是父母逼着来的。也就是说全校有近二百人上学时在混日子,要把这一批学生管好、教 育好,难度可想而知。另外,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也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处于配角地位。许多 教师德育观念不强,方法简单,形式主义严重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的 发展。教育要改革,德育要加强。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完善了德育机构,并根据 国内外德育研究最新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提出“高中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研究”子课题, 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品德培养模式,激发学生 的品德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塑造高尚的人格。研究采用实验对比的方 法,注重学生的个

12、性差异和整体发展,因材施教,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符合 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合格公民。1. 2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研究共分四步完成。第一阶段为研究准备阶段。通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 步论证课题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配研究任务,就研究方法进行培训。安排实 验教师进行家访,充分征求社会人士的意见。第二阶段为选择性实验阶段。在高一、高二各选定甲乙两个班进行实验,课题组成 员牵头,班主任组织实施。我们首先对甲班学生进行理想、前途、人生观教育,充分发 挥班委会的骨干作用,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良好品质。然后,通过 一些具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校外德育实践、“十佳”中学生评选、“寝室评

13、比”等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还请来教育 专家,现场指导,进行活动评价,提出宝贵意见,使课题研究沿着良好的轨道向前发展。本阶段结束时,进行了个案分析,结果甲班同学比乙班同学的精神面貌好多了。具体表 现在学习热情高,乐于助人,在集体活动中全班同学步调一致,显出极强荣誉感。班上 除偶尔有同学迟到以外,没有违纪现象发生,年底被评为红旗班级。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本阶段实验研究的任务重,工作面宽,涉及人员多。因 此,我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扩充了研究人员。初步形成了德育网络,即学校德育工作 以政教处年级组(德育助理)班主任班委会为主线,学校团委学生会

14、团支部为辅线,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争取全体学生道德品质达到预期标准,实现 校风根本好转。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以往实验的结果,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德育对象,采取集 体倡导与个别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主要措施有:开展全校性的 “主题教育月”活动,比如“讲究行为规范,争做合格学生”活动,“整团整风”活动, “战严寒,迎统考”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月”活动,“法制教育月”活动、“安全教育月” 活动等,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全体学生比学赶帮超,形成 蓬勃向上的学风。根据活动考评的结果,每个月都评出红旗年级、红旗班、文明班及优 秀学生,通过表彰激励其不断进步。学校对班主

15、任实行目标管理,班主任对学生实行 过程管理,通过考评、表彰等方式,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心、效果良好。建立党员联系 班级制度,所有党员均安排蹲班,联系学生实际,协助班主任、年级组工作。实行后 进生跟踪教育制度。根据班主任推荐,所有科任教师都要担负12名学生的转化工作, 跟踪教育。开办党校、团校和德育补习班,帮助不同层次学生进步。实行德育考评 制度等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分别由党委、政教处、年级组负责。每期一评,每事一查,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效果良好。经过近一年的实验, 全校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声誉鹊起。3. 1. 3 “激励规范成人成才“的德育培养模式实验证明,在农

16、村普通高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采用如上所述的“激励一 一规范成人成才”的德育模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全体学生采用激励手段,让 大多数人在集体中自觉养成良好品德,而对极少数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则要对其进行激 励与规范的双重教育,使其在制度规范之下通过自我约束,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最终 达到成人成才的目标。3. 2特色教育特中出新特色教育本质上是内化了 “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的连续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特色教育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个性化,是培养 模式多元化的重要方面和具体体现。我校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艺术类教学班的设置上。入学伊始,学校在招生及编班上 即非常

17、重视对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倾斜,确有所长的降线录取,编好 班后确实别有爱好的可另选专业。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课题组提出的总的指导原则是: 打好基础,多元发展,因材施教,学有所长。管理格局也和普通班不同,要求做到五结 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门办班的艺术教育与基础文化课教学相结合; 艺术团体的集中训练与特长小组活动相结合;音美基础课与艺术鉴赏相结合;课内外的 艺术教育活动与科研相结合。设置的体、音、美等专业班满足了学生的不同爱好,为不同的学生创建了不同的发 展、成才之路。在几年的实验中,体、音、美等子课题在探索学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上各 显特色,异彩纷呈。3. 2. 1体育

18、:“分项教学模式”与“特长生培养模式”“分项教学模式”指体育教师按照“教练责任制”的思路开展工作,建立专人专项 负责训练的体系,即根据体育教师个人特长,专门负责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短 跑、长跑、投掷等一项或几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教练,各项以学分制记成绩,建立严格的基本学分管理制度,每个学生修满足够学分才算合格,这种模式既兼顾了学 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又使学生有广泛的选择余地,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生体育素质也都有了明显的质的飞跃。“特长生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有体育特长的学 生采取的特殊的培养模式。采用“教练负责制”,由专人负责56名学生的训练指导, 体育特长生在文化课

19、课时方面和普通学生略有不同,早上、晚上各有1至2小时专门用 于体育训练。针对体育生实际,体育组通过研究开发出本专业的校本课程,使他们专业 课和文化课两不误。3. 2. 2音乐:“立体一交响”培养模式音乐班学生都是在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他(她)们都有 一定的艺术天赋,文化功底也不差。但认真分析,发现他们也各有特色,略有短长。怎 样搞好音乐生的培养课题组对音乐教师提出三个具体要求:活动有特色,辅导有特点, 学生有特长。音乐组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 “立体交响”培养模式。从纵向看,组 建校级、年级、班级三个级别的声乐、器乐、曲艺、舞蹈队,定期开展校级、年级汇演 活动和评比活动,校

20、级、年级、班级都有兼职的艺术监督负责管理,班级(音乐班)是 相对固定的教学、训练单位,构成“立体”培养模式。从横向看,班内根据学生爱好和 特长,分别组建管乐组、相声组、声乐组、舞蹈组等小组,每组由专职教师辅导,学生 可兼学,亦可分阶段选修,实施动态管理。分组训练时,恰如交响乐团,十分热闹,是 谓“交响”培养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实验,音乐班可谓“百花齐放,特色突出;屡获大 奖,成效显著。3. 2. 3美术:“小组互助式”培养模式在美术专业班学生的特长培养上,美术组教师从抓学生的美术基本功做起,逐步提 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美术技能,探索出“小组互助式”培养模式。虽然美术班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一定的美术基本

21、功(当然功底各有不同)和专业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中途(一般是高一下学期)因跟不上普通班文化课进度而转学美术的, 客观上造成班内学生基础不一,文化课和专业素质相互间层次差别很大。若采用传统“一 刀切”的授课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必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过得去,后进生 吃不消”的教学窘境。针对这种情况,美术组老师探索出“小组互助式”培养模式。该 模式是在学习每一个基本单元时,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基础把全班分成7、8个小组,每组4、5人。每组设小组长,成员按专业素质优、中、差相搭配的原则组成。学习时教师集 中授课,专业技能的辅导重点针对优等生。技能训练时分组进行,由优等生在小组内承 担辅导任务,以

22、达到共同提升专业素质的目的。4多元培养模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在多元培养模式研究的推动下,我校办学特色基本形成,特色教育成效显著。对此, 今日湖北在2001年第四期和2002年第6期分别以专刊对我校“特长教育”取得的 成就进行了报道。2001年4月22日,宜昌日报以特色铺就五彩路为题在头版以 大量篇幅对我校特色教育进行了报道。2001年11月,我校被宜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 室评定为宜昌市“示范学校”。为我校创省一流学校打下坚实基础。多元培养模式研究也为我校提供了战略决策的依据。学校在加强大文大理的同时, 下大功夫加强艺体教学,目前,音乐班由99年的1个班增加到2002年的3个班,学生 由30人增加到140人;美术班由99年的3个班增加到2002年的6个班,学生由120人 增加到300人;体育特长生也由99年的几个学生增加到60人,使学校初步形成五育并 重,两翼(普高文理与艺术生)齐飞,特长突出,全面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