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热量变化特征要点_第1页
青藏高原的热量变化特征要点_第2页
青藏高原的热量变化特征要点_第3页
青藏高原的热量变化特征要点_第4页
青藏高原的热量变化特征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滨江学院学年论文题 目:青藏高原热量的变化特征学生姓名 刘凡学 号 20112316011院系大气与遥感专业大气科学指导教师张春莹二0 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论文目录 TOC o 1-5 h z 摘要1 HYPERLINK l bookmark9 o Current Document .引言1 HYPERLINK l bookmark11 o Current Document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2资料选取2方法介绍3 HYPERLINK l bookmark25 o Current Document .高原感热潜热总辐射的时空分布 4感热的时空分布特征 4潜热的时空分布特征 5总辐射的时空分

2、布特征 6 HYPERLINK l bookmark27 o Current Document .结论7感热8潜热8总辐射8.参考文献9青藏高原热量的变化特征刘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南京210044摘要:利用NCEP/NCA地面感热资料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 1951-2010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地面感热通量的基本 气候特征,年纪与年代变化及其空间分布,采用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研究了高原年平均感热通量的变化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就全年平均而言,高原感热通量大部分地区为正值,说明高原为热源;冬季是全年感热通量最小的季节,为负值;其余季节感热均为正值。高原地表热源表现出明显

3、的非均匀性,高原东西部热源呈反向变化。近60年高原的感热通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利用热带测雨卫星(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上微波成像仪( TRMM microwaveimage,TM1)的观测资料,利用卫星遥感对夏季高原地区的凝结潜热(下称?t热)水平分布形式,潜热垂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潜热水平分布形式与基于NCEP/NCAFW水资料的基本结果一致,表明TM1的资料在高原地区的可用性。结果显示了夏季高原上三个比较稳定的潜热加热中心,显示了显著地高空热源。利用高原及其附近的22个日射站将近40a的总辐射及百分率资料确定了 A

4、ngstrom-Prescott (APM系数,在结合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资料估算了将近40a的总辐射。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光照充沛,空间分布上,高原西部为高值区:年代变化上,高原总体减小,但波动较小,较稳定。 关键词: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凝结潜热总辐射时空分布1引言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和最大的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面貌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区域,也是“全球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111 O作为世界的“第三极”,高原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继南极与北极之后的另一热点。吴国雄等指出,高原3种热量来源,即地面在雨季则由于降水量的增感热方面:20世纪后半高原大气对大气环流,降水以及海气相互

5、作用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热力作用, 的热力作用就像一个巨大的“感热气泵”调节着周边乃至全球的大气运动。大气有 感热,大气净辐射以及凝结潜热 。高原对大气的热力影响在干季以感热为主, 加,凝结潜热可以与感热达到同量级,成为雨季影响大气环流的重要能量之一。叶高原地区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暖141。高原本身温度的升高伴随着其热力作用变化。而热力作用变化的具体体现是看其冷、热源彳用过程是否变化?如感热通量,那么影响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及其变化的天气气候意义如何?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高原气温升高引起大气加热能够加强东亚亚热带锋而雨的爆发。李栋梁等利用高原气象观测站,通过经验方法计算了高原地而感热通量并进行了异常诊

6、断分析。Duan等也用传统的经验方法估算了高原的感热通量,并指出感热通量在减弱, 尤其在春季。Yang等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两类计算方法(物理方法和经验方法)获得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由物理方法估计的年均感热通量以每10年2%勺速率减弱,经验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感热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如果采用经验的计算方案(即使应用很广的方案),结果的偏差和确定性可能非常大,甚至可能与实际完全相反。既然常规气象观测中是没有地表通量的直接观测,更不可能有区域尺度范 围的格点值。而且中国气象台站在高原的分布相当不均匀,中东部较密集,西部很少,低海拔地区台站较多,高海拔地区台

7、站很少,没有海拔超过4800 m的台站。因此,高原地表感热估算一直存在争议。NCEP/NCAR提供了连续性好、时间序列长的全球地面通量等加热场的再分析格点资料“0】。宋敏红等研究表明高原地区的NCEP/NCA弛面和大气热通量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反映该区热源强度的年及年际变化特征。不同学 者,【使用NCEP/NCA频量资料分别研究了高原视热源的年际变化、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的气候状况 及其与初夏东亚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潜热方面:长期以来,有许多关于凝结潜热方面的研究,有基于地面观测站资料和FGG赣料1,其分析结果与前人的基本一致。徐国昌等”和李栋梁等等应用OLR资料对凝结潜热进行估算,认为高原上O

8、LR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都可以反映出凝结潜热的分布特征。但是,迄今为止,因全球气候变暖,高原大气潜热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如何变化,整个凝结潜热总量如何 变化等问题还没有系统的结论。总辐射方面:目前,地面接收到的短波辐射能的计算大体有三类方案:其一是利用辐射传输模式计算辐射通量1161 ,此类方案由于计算模式相对复杂,模式需要输入的实际大气参数难以获得以及需要较多的时机,因而该类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二是遥感反演1171 ,此类方案在区域及全球尺度太阳辐射研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受相应卫星过境时段的影响,选用不同卫 星的资料,其反演结果缺乏对比性, 高原地区地面辐射观测站点本来就很

9、少;其三是辐射计算的经验模型,此类方案利用日照时数、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以及总云量等较容易获得的地面气象数据与太阳辐射实测 值之间建立回归关系式来计算辐射值。此类方案由于简单、所用的资料容易获取,因而在国内外辐射气候 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应用。总辐射的气候计算方法研究是其中比较早也比较重要的,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外先后有多位学者给出了一些总辐射的计算式,并不断演变、发展完善1181 o相对于国外研究,中国的总辐射气候计算方法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从1957年开始建立全国日射站网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尹宏1191 ,萧文俊【如分别利用当时有限的实测资料,验证Angstrom-Presc

10、ott 模型(APM)在我国的适用性,1963年左大康等I”最先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总辐射的气候计算问题,提出了以Angstrom式为基础的全国统一的总辐射气候计算式,并首次绘制出了具有气候学意义的中国年、月总辐射分布图,讨论了 其分布规律,这一工作对推动我国整个辐射气候研究起到了重大作用,之后许多的研究结果表1221, APM莫型可用来估算中国地区总辐射APM莫型由于误差较小,模型输入参数较少,且相应资料易于获取等优点,近年来己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231 o本文在感热上利用 NCEP/NCA的分析资料中的地表感热通量分析高原地区的感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 研究高原感热通量的年际、年代

11、际变化及其空间分布,并用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年平均感热通量变 化的突变特征,从而对高原地而感热通量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较系统的诊断研究,利 用不同资料分析了影响感热通量变化的因素,最后探讨了高原感热通量的变化对东亚、南亚夏季风的影响。在潜热上本文针对地形比较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采用最新获取的BEM料,基于GIS软件技术对高原东部46 a (1961-2006)以来的降水和凝结潜热进行估算,并给出不同分区不同时间的凝结潜热总量,力求为 高原大气热量源汇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在总辐射上本文利用高原及其周边22个日射观测站的实测资料确定APM模型参数,以此模型估算了高原及周边

12、116个气象参站1961- 2000时段40 a的总辐射,研究了近40 a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的分布变化特征。2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资料选取感热的资料:所用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来自英国 East Anglia 大学的1951年1月 2009年12月的高 分辨率全球逐月格点数据集(CRUTS3. 1 , http: /bade.nerc. ac.uk/browse/bade/cru/data/crus.10) , 水平网格距为0.5 X0.5 。所用的10 m处月平均风速和地温以及感热通量资料均来自NCEP/NCA晒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高斯网格(192 X94个格点),研究时段为1951 2010年。

13、潜热的资料:本文研究区域包括青海省、西藏大部、四川大部以及甘肃大部分地区。本文研究所需的 DEM数字高程模型)是美国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和 NGA(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Agency) 于2000年2月历经11 d所获得的高分辨率高程数据,使用的仪器是 The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CSRT怫测器,DEMB据分到率为 3,数据来源于马里兰大学网站。总辐射的资料:高原及周边 22个辐射站的总辐射资料源于国家气象中心出版的中国

14、地而辐射资料年 册。本文选取 APM莫型估算总辐射,该模型输入参数少,使用简单方便,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总辐射估算 模型。方法介绍1、感热通量NCEP/NCAR资料中感热通量的计算公式采用整体输送法,即H = p CfiCH VC 7; 7; ) ,(1 )其中:H为感热通量;产为大气密度;4为定压比热;V为10 m风速;二为地表温度;R为2 m气温;Ctt为整体交换系数,是一个经验值。若交换系数己知,则感热通量可以直接由式(1)计算。对高原年平均感热通量用滑动,检验、小波分析】进行突变检验、趋势变化和周期分析。t检验统计量:5 X / + y川 明$= 卜.百其中: 、小十收一? ; ni,

15、n2分别为两段时间的年数;门和1分别为两段子系列的平均值;立和分别为方差。一维信号函数f(t )的小波变换为山.(3)其中:a为频率参数;b为时间参数,表示波动在时平移;R为实数域。小波函数有多种函数形式,本文选用高斯型小波,也叫墨西哥帽小波,即 :勺=(I 16 “ 吃(4)、潜热通量高原雨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根据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成三阶多项式的变化特点,将研究区域分为三类,即 h1400 m, 1400mh 3600m,估算方法见文献【25】。凝结潜热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热量,降水凝结潜热Q的计算公式为3=PXSXPX其中:Qw必为凝结潜热,量纲为焦耳( J ) P为网格

16、区平均降水量(cm); S为小区面积(cm2); P为水的密 度(1g - Cn-3 ) ; Lv为凝结潜热系数,即 Lv=2497J g-1。、总辐射青藏高原地区APMT写成如下形式:Q=5,(0,23 + 0,56915.)模型估算效果由平均偏移误差 (MBE )、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M平均相对误差(MRE) 等量进行评估,相关细节见文献1261 o3高原感热潜热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感热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NCEP/NCA需分析感热通量资料计算了60年高原年平均和四季地表感热通量的分布(图1)。就全年平均而言,高原大部分地区感热通量为正值,说明高原为热源,东部大于西

17、部,南部大于北部,周围大 于腹地。这主要因为高原东部、南部多为季风区,风速大且持久,感热偏强;西部常年积雪分布,地而反 照率大,减少了地而吸收的短波辐射和地气界而处的感热;高原北侧多为裸地, 蒸发和热力粗糙度都很小,地气温差大,感热加热强。高原南侧紧邻3000 m以上的狭长带为稀疏的灌木所覆盖,相对于中东部密集的灌木,高原南侧热力粗糙度较小,边界层热力混合偏弱,使得地气温差偏高,感热加热偏强1271 o春季(3 5月,图1b),高原感热通量迅速增加。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加强,气温开始回升,地面冰 雪、冻土开始消融,反照率下降。高原腹地大部分为正值, 即热源。在日喀则地区,感热通量最大(60 W-m

18、2)。 在高原西部阿里地区南部,是感热通量的负值中心,为 60 W m2,但分布范围较小。高原西南部,感热通量等值线较密,说明温度梯度增加,导致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增大。春季 (尤其是5月)感热通量的增加对 东亚大气环流、东亚季风的爆发、高原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12281夏季(6-8月,图lc),高原为热源。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地区出现正值中心。在 高原腹地,随着雨季来临,潜热通量增加,地而感热较春季有明显下降,特别是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尤为突 出。对于高原西部,由于受印度季风爆发的影响,降水增加,感热通量下降。秋季(9-11月,图1d),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小以及高原地而温度的降低,感热通量

19、也随之减小。高原 西部减小的最为明显,最大减小量达40 Wm2。随着夏季风的撤退,高原南部和东南部的感热通量有所增加。感热通量最强处仍在柴达木盆地,为 40 W- m2。冬季(12 2月,图1e),是高原地而感热通量最小的季节。高原北部的昆仑山附近出现负中心(-50W- m2),为强冷源,东北部祁连山脉和东南部川西等地以及沿喜马拉雅山感热通量冬季平均为负值,也是 冷源。在高原高海拔地区感热通量均为负值,主要是因为冬季高海拔地区积雪厚、范围广1291 ,反照率大,地表获得的有效辐射较小,导致地而感热通量小,甚至为负值。高原腹地和沿喜马拉雅山南坡、东南部感 热通量为正值,即为热源。图I一黑。年高原

20、年平均O和季。(匕一口地面感热通量分布l单位:W,m )tb)春幸.(c)战车.(d秋乍.冬季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annual(a) and seasonal (b e) mean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over Qinghai-Xizang_ _ -2 一. .一.一【27】Plateau(QXP). Unit:W m .(b)spring (c)summer (d)autumn (e)winter潜热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GIS对高原各分区的面积和雨季凝结潜热进行统计,面积分别为 51594.7 km2,612 M36, 9kR

21、,201 X393.9 km: 362X965.6 km 2 和 346429.9km2;图 2 给出了高原各分区(a-e)及全区域(f)雨季凝结潜热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可见,第 A,B,E凝结潜热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6阶多项式变化趋势,都在1962年出现第一个波峰,在1968年出现第一个大的波谷,之后基本为增加趋势,分别在1991、1985、1987年出现第二个大的波峰,之后又逐渐减小,又都在1994年出现第二个波谷,之后又有所增加。由图3可知,第A,B,E区主要包括青海南部、西藏、四川省绝大部分,占据高原东部的主体位置,占研究 区域面积的72.3%,因此其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22、高原东部的雨季凝结潜热变化,并且与整个高原东部凝结潜热年际变化相一致,整个区域的凝结潜热在1962,1985,2003年出现波峰,在1968和1994年出现波谷,平均凝结潜热为20.7 M020 J ,在1968年的凝结潜热总量为18.1 X102J;之后的凝结潜热相对较高,平均凝结潜热为22.8 X1020 J ,在1985年出现一峰值,凝结潜热总量为26.4 X102J;自1985年以来,凝结潜热呈递减趋势,不过最低值20.9 X102J仍高于60年代平均值的20.4 X102J。总体来说,凝结潜热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第C,D区的凝结潜热值相对较低,平均凝结潜热分别为 1.OMO20J和1.

23、4 M020J,凝结潜热的年际变化与前3个区域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别,基本表现为波动中递增的趋势,在 1970年以来保持平衡,平均凝结潜热为1.1 X1020 J和1.6 X1020 J,之后又略有降低。第 C,D区的凝结潜热与前 3个区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不同分区所受的气候系统有差异,主要与该区域受高原季风、亚洲季风、印度季风以 及南海季风的影响有关。第C,D区位于青藏高原北坡,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再加上北部和西部被腾格里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而受沙漠气候的影响;其中,第C区又受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形成小高压,使得第C,D区除祁连山之外,其他地区降水较少,并且有别于高原其他区域。第 A,B,E

24、区位于高原主体, 降水受高原夏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更大一些,水汽更充沛,降水凝结潜热能量也较大。.OJ - 1 -1- ,一 -L-I Tl - I . jHfrl197019”1988IW7 200year图2高原各分区(a-b )及全区域(f)Fig. 2 Annual variation of latent heat in sub-areas(ae) and the whole region(f) of the east plateau【29】图3高原雨季降水盘分区Fig. 3 Precipitation sub-areas in rainy season in the East of

25、the plateau各分区的凝结潜热年际变化特征表明,高原上不同分区的凝结潜热有一定差别,图4给出青藏高原东部多年(1961-2006年)平均凝结潜热的空间分布特征。格点面积为 0. 07749 km 2,凝结潜热的0值不进行 考虑,因为这些点的海拔高度在获取过程中存在误差。从图5可以看出: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以高原东南部较高,格点上的凝结潜热达到(23.8) X104J,其他大部分区域的凝结潜热在(1.5 20)X104 J,个别区域在(0.5 1.0 )M04J,原因是该地区地形较复杂,降水分布较为复杂。 研究区域内凝结潜热总体上表现为从东南部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减

26、的趋势,凝结潜热相差约78倍。原因是高原东部水汽输送从东南部而来,在向西北方向输送的过程中,受地形的影响,水汽逐渐递减,使得降 水量在空间上也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征,相应地,凝结潜热也表现为这种分布态势。对于高原 北部,大部分地区凝结潜热小于5M03J,包括了第C,D子区。从凝结潜热的时空分布上可以看出,高原地形比较复杂,高原大气凝结潜热不仅受气候系统的影响, 而且也与局部地理地形分布有很大关系。图4 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的空间分布特征Fig. 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tent heat in rainy season in the east plate

27、au3.3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图5为高原地区不同年代总辐射年总量之距平分布。距平值为正表明总辐射增大,距平值为负表明总 辐射减小。20世纪60年代,高原总辐射距平正值区主要分布在高原西部及北部边缘,有4个闭合的正值中心。高原西部之距平值最大,中心处达240 MJ m-2 a-1以上。以敦煌为中心高原北侧,河西走廊西端的距平正值区,中心处距平值为140MJ- m2 a -1。高原南部在拉萨一带及东南部左贡一带为正值区,这两处正值区分布之区域不及高原西部及高原北部。同时,在申扎冲白里一线及杂多州木芝一线形成了两个负 值区域,此处,总辐射是减小的。70年代沿葛尔一线西南至东北走向形成了两个闭合的正值

28、区,紧邻正值区之东南缘有一西南一东北走向的闭合负值中心。高原东南部索县月青一带亦有正值区。与60年代相比,高原西部正值区之而积与幅度均减小了。在高原北缘敦煌及高原西北部皮山出现了负值区。进入80年代,总辐射距平值在高原西部以葛尔为中心有一负值区在唐古拉山以南的。那曲也形成了一个区域较小的负值 区,申扎-茫崖一线及林芝、波密一带为正值区。90年代,除高原西部地区总辐射增大,形成了闭合的正值区外,高原大部分地区总辐射值在减小,形成了大范围的负值区在柴达木盆地之。茫崖-冷湖一带及藏东南波密-德格一带形成了两个明显的减小区。年代际变化在高原及毗邻地区不一致,有正,有负。但从整体上看 (图6) , 60

29、 年代70年代高原上总 辐射距平值为正值,分别为34. 84 , 56. 27MJ m2 a-1,表明这一时期高原及毗邻地区总辐射是增大的;80年代、90年代总辐射距平值为负,平均值分别为一30. 14、- 61.35 MJ nf a-1,表明这一时期研究区域总辐射值在减小。相关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即1980年代以来,高原地区总辐射有减小的趋势比川。研究结果显示,火山活动是该时一段总辐射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图5高原地区总辐射距平值60-90年代变化Fig. 5 The total radiation at high altitude change anomaly 60-90 years图6

30、高原面上总辐射平均年总量变化【23】f*2SI:i -62M 6150 r60SH 师 - 短曲Li(MXJ -4(XJ-20U - -21)0 -Fig. 6 Variations of global radiation over the plateau4结论4.1感热(1)就全年平均而言,高原感热通量在大部分地区为正值,说明高原为热源,在高原边缘西北部为负 值;冬季是全年地而感热通量最小的季节,为负值,高原北部昆仑山地区为强冷源;其余季节感热均为正 值,即由地而向大气输送感热。(2)高原年平均和季节的感热通量无论从年际还是年代际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近60年感热通量在春、夏季呈现不显著

31、的下降趋势,秋、冬季和年平均感热通量的下降趋势比较显著,分别为一0. 94,-2-1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 ,.一一 .一 0.50和一 0. 49 W - m (10a)。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春、夏季和年平均 的感热通量的增加趋势在高原分布而积相对较大,但下降趋势幅度较大,秋、冬季感热通量的负值而积较 大,而且负值中心比较显著。高原感热通量的增加主要分布在高原中北部,减少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潜热由于受气候系统和地形影响的差异,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分布极不均匀,主要表现为高原东南部较高,而西北部较少的分布特征;采用EOF分解和REO吩区,将整个高原东部划分为5个气候分

32、区,高原东部凝结潜热年际变化和第A,B,E区的变化相一致,第C,D区位于青藏高原北坡,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再加上北部和西部被腾格里沙潭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第C区又受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形成小高压,使得第C,D区除祁连山之外,其他地区降水较少,凝结潜热较低,并且有别于高原其他区域。总辐射(2)总辐射40 a平均年总量在高原西部为高值区,此高值带向东北和东南延伸,其中北支可抵达内蒙 古高原。(3)尽管年代际变化在高原及周边地区不一致,但从整体上看,总辐射距平值 60 , 70年代为正值,表 明这时期高原总辐射增大;80,90年代总辐射距平为负,这时期总辐射减小,火山活动是该时段总辐射减小的一个

33、重要原因。参考文献1张海龙,刘高焕,叶宇,黄肿,等 .青藏高原短波辐射分布式模拟及其时空分布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Hai-long zhang, liu Gao Huan Ye Yu, yellow her, etc. Distributed simulation and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rtwave radiatio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25 (5)2吴国雄,张永生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机械强迫作用以及亚洲季风的爆发.爆发地点

34、J.大气科学.1998,22 (6) : 825-838.Guo-xiong wu, zhang . The thermal and mechanical force effec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Asian monsoon. Site 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8, 22 (6) : 825-8383赵平,陈隆勋.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J.中国科学:D辑,2001,31(1 ) : 327-332.Zhao ping, long-

35、xun Chen. 35 years of qing hai-tibet plateau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 in China J. Chinese science: D, 2001, 31 (4) : 327-3324Liu X, Chen B. Climatic warm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J. Inter J;limato, 2000, 20(14):1

36、729-1742.5Wang B. Bao J. Hoskins B.Tibetan Plateau warming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EastJ Geophys Res Lett.6李栋梁.李维京,魏丽.等.青藏高原地而感热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72003, 8(1);71-83.16 Duan , Wu Weakening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son ice Ver the Tibetan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 Part IObservation、J Clim

37、ate. 2008, 21(13):3119-3164.8Yang K. J, Wu B. Recent trends in surface sensible heat Llux on the Tibetan PlateauJ.Sci K.2010 , 54(1):19-28.9李新,程国栋,卢玲.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17.高原气象,Zoos, 22): 56J.10Kalnay E, Kanamitsu M, Kistler R, et al. The NCEP/NCARreanalysis 40-year projectJ.Bull Amer Meteor Soc, 199

38、6.77(B):137-471.11宋敏红,吴统文.钱正安.高原地区NCEP热通量再分析资料的检验及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2000, 19(4):67-47.12Zhao P. hen I.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r atmospheric heatsource/sink over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lation to circulationJ. Advtmos Sci. 2001.18(1):106 -11613Chen L X, Elmar R Reiter, Feng Z

39、Q.The atmospheric heat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May-August 1979J.Monthly Weather Review,1985,113(10):1771-1790.14Yanai M, Li C, Song Z S. Seasonal heating of the TibetanPlateau and its eff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sian summermonsoonJ .Journal of the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1992, 70(1

40、):319-350.15徐国昌,李栋梁,蒋尚城.卫星观测的 OLR对夏季青藏高原月雨量及凝结潜热的估算J.高原气象,1990, 9 (3): 256- 263.16Wang Shifang, Uao Uuodong. An analysis of the computed diction field on the horizontal surlace J. 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91, 11(4):383-391.王州放,高国栋 .水平而辐射场的模式计算及结果分析J.气象科学,1991,11(4)383-39117Zhang Hailong, Li

41、u Uaohuan, Ye Yu. Distributed mod-ling o1 shortwave solar radiationdistribution over the TibetanPlateau J. Journal ol Natural Resource, 2010 , 2sJ;811-821. 张海龙,刘高焕,叶宇,等.青藏高原短波辐射分布式模拟及其时空分布J.自然资源学报,2010, 60(2):a11 -82118ngstrom MeYS Solar and terrestrial radiation J. Quart J Roy1924, 51 L21 125.19Yin

42、 Hong.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insolation in eastern Chinacomputed by empirical formula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ce-1957, 28(2); 101-107.20Xiao Wenjun. The empirical lormula l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total solar radiation usingthe percent of sunshine duration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Lniversi

43、tatis Pekinensis,1962, 8(4):409-415. 萧文俊.利用日照百分率计算总辐射的经验公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8(4):40, -41.21Zuo Dakang, Wang Yixian, Chen Jiansui. Characteristics of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radiation in China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63, 22 ; 78-96.左大康.王赘贤,冻建绥.中国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J.气象学报,1963,33(1):78 96.23Weng

44、 Duming. Discussion on the climatological calculation of lar radlatta Meteorologla J, 1D64, 34(3):ao4-a15. C翁笃鸣.试论总辐射的气彳学计算力法J.气象学报,1964, 3a(3):304-31524竺夏英,刘屹眠.吴国雄.资料的评估J中国科学 夏季青藏高原多种地表感热通量资地球科学.2012.25Shu S J, Yu Z F, Wang Y, et al. A statistic model for the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es

45、timation over the Tibet-an complex terrai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5,8(3):535-542 (in Chinese).J26Li Ren, ZhaoLin, Ding Yongjian, vt al. The eLlect ol globalradiation budget on seasonal Irozen depth in the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l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9,31(3)422-430.李韧.赵林.

46、永建,等.青藏高原总辐射变化刘高原季节冻土冻结深度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9, 31(3)422 43027魏风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63-124.28王澄海.董文杰,韦志刚.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CJ7.地球物理学报,2003,46(3); 30 , -316.29柯长青.李培基.用EUF力法研究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分布与变化-冰川冻土, 1998, 20(1): 64-67.Vari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eatLiu FanBinjiang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

47、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 Nanjing,210044.Abstract : Use of NCEP / NCAR reanalysis data ground thermal grid data were analyze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1951-2010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lateau) the basic features of regional climate ground sensible heat flux, changes in age and years of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sliding t test and wavelet analysis of mutations characteristic plateau average annual change in sensible heat flux.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average, annual, Sensible heat flux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