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我国流人研究及首届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兴盛我国流人研究 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产生过流人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考流人一词产生于先时期,当时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流亡于乡里以外之人即汉代出现的流民,另一种指以罪见流徒者,即因犯罪而被统治者强制迁徙流放或贬逐之人。后来由于流人、流民之含义的分工愈趋明显,至明清时流人根本上已成为称呼流放、贬逐者之专有名词,而流亡于乡里以外之人则被固定地称为流民。基于此,为研究上的方便,我本人数十年的这种研究,采取以罪见流徙之说。其实以罪见流徙之说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这种流人中,固然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分子,但也有大批无罪之人,如宋金战争中
2、,因靖康之难而被金军强制迁徙东北的20余万北宋军民,又如被流放*的民族英雄林则*与邓廷桢等皆是。我经过近30年的研究所作出的结论为:流人是由于以惩罚、实边、戍边或掳掠财富为指导思想的统治者认为有罪而被强制迁徒流放或贬逐遥远之地,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的一种客籍居民。简言之,即由于统治者认为有罪而被流放贬逐之人。 至于中国流人则指历代在我国疆域上或我国藩属国领土上如国济州岛被我国政府所流放、贬逐的各种类型的流人其中包括日本、朝鲜、安南等国籍之人而言。 这种流人是人类社会开展到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时代,伴随着战争的产生、人口的掳掠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斗争与阶级专
3、政的产物,并伴随着流刑的产生开展而愈趋制度化。 至于流人史,我认为它是以历代流人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历史分科。也就是研究与阐述流人这一个体或社会群体产生、开展的历史及其历史作用、规律的学科。而中国流人史则是研究、阐述中国流人这一个体与社会群体产生、开展及其历史作用、规律的学科。 至于流人文化,此前学术界不存在此说。因为此前所有的学者包括本人都认为流人至边疆后传播了中原文化。而我本人在1996年中秋节时,由于受到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朱鸿林教授邀请我参加其母校学院学术会议的来信之启发来书请我写一篇综述流人思想文化特点之文字,于次年4月19日该校盛会上,首次向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流人文化这一新的名称、概念与命题
4、。 根据本人的研究,我们认为,流人文化是指流人这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也就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所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精神与物质的的总和。这种文化是汉民族中原文化与流人队伍中其他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汉民族中原文化与边疆固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流人初至边疆时所持的汉民族中原文化在与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后,陆续形成了流人文化。 由于流人队伍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人士的综合体,因此,流人文化则是以汉民族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综合体。这就是流人文化的实质。我们如果说流人传播了中原文化,正是从这种意义讲
5、的。但由于流人文化已不是原有的中原文化类型,因此我们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研究流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流人文化作为一种新学科,不仅为我国流人学的创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根底,而且为边疆包括历史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填补了边疆历史文化研究的许多空白,从而成为边疆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局部当然,由于流人出塞前的事迹是中原地历史的组成局部,因此流人文化与中原地文化也有着血肉联系。流人文化可以为今日边疆新质文化的创立奠定坚实的物质根底。流人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与开发、利用,既可为边疆各地开发旅游新资源,提供文艺创作新素材,还可以提高流人所在地在海外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流人史、流人文化之研究及其深化
6、实有必要。但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这种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冷遇,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种情况才有了大的改变。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流人史的综合整体研究始于国桢先生1948年出版之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我本人就是在老启迪、鼓励、支持下,为了弘扬与传承老开创的流人史这种新学科,自1980年起就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这种研究,撰写并出版了东北流人史1990年,中国流人史1995年两部流人通史及流人问题理论研究之作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2000年。此外有流人传记之作诗人吴兆骞系列3册及流人文献之整理、流人诗歌之选注等书,同时还在为构架流人学之框架而奋斗。 目前全国各省政府都出台了建立文化大省的文件与举措,为此都
7、在利用与开发本省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如岛以东坡遗迹为代表的流人文化早已在大规模的进展开发只不过打出的旗号为东坡文化而非流人文化,清代初年东北另一重要流人流放地的尚阳堡在附近,当地政府也打出了开发尚阳堡流人文化的旗帜。 总之,在近30年来流人问题研究形势太好的环境里,在本人对流人问题进展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根底上,在许多地区侧重对流人文化开发与利用的形势下,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首届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挖掘宣传流人文化研究成果,弘扬流域文明,开发利用流人文化,经中央文史馆与省政府批准,省文史研究馆在馆员兴盛研究员30年流人史、流人文化研究的根底
8、上,于5月26日至28日在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著名学者来新夏教授及林则*第六世后裔、市文史馆馆员林岷女士等40余位学者。另有文汇读书周报、新华社、东北网、日报、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此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祖武研究员因故未曾莅会,但发来祝贺大会圆满成功的 ,至于已提交论文而未能莅会的学者,有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何龄修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尚英教授、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朱则杰教授、大学文学院杏根教授等。另外,著名书法家、图书馆馆长本义先生寄来贺诗墨迹,电视台主任编辑萧文立先生特请画家、书法家绘鹤千岁图并书写贺联相赠,以示庆贺。 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杜家毫、省委统战部部长王
9、涛志,原省政协副主席谭方之、省文史馆馆长王潜、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凤翚等出席了开幕式。杜副省长表示祝贺并致辞,认为独特的流人文化对推动流域的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务院参事石定环代表中央文史馆致辞,指出这次会议有利于挖掘利用流人文化、建立边疆文化大省和弘扬流域历史文明。 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省文史馆能够举办这样的全国性流人文化会议表示敬意,因为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会上共有28名专家发言。与会来宾紧紧围绕兴盛先生的学术奉献和流人文化相关问题进展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流人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会议期间,有的专家还承受了媒体采访。现将这些发言、讲话以及虽未莅会但已提
10、交的论文所涉及的主要容摘录如下: 一在对兴盛奉献的评价方面:对兴盛学术奉献的评价,涉及到对流人研究的认同与肯定,因此这方面讨论最为热烈,有关论文与讲话也最多,约分两种类型,即对其流人研究的综合评述,对其具体著述的评价。 1在综合评述方面,来新夏先生首先高度评价了兴盛对虽其学重要但假设为世所遗忘者的晦学即流人学的研究,认为其用功之勤,投入之深,求之当世,实不多见,其穷年累月从事晦学研究之精神,尤令人钦佩。其次分析了此项晦学研究必需具备的三项条件,即研究者必须久居遥远戍地,对流人有亲临其地的切身感受,有一种为不幸者存史的激情冲动的精神支柱;研究者必须具备发现挖掘史源、搜检考校史料和公允评论人物的学
11、识底蕴与熟练技能的物质根底;研究者必须澹泊自甘,硁硁自守,不急功好利,不艳羡繁华及阐幽发微、还人物以本来,终其生而无怨无悔的史德。然后,谓读其所著东北流人史,见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其中国流人史开创了流人史研究的新体系。其挖掘出的流人文化成果,填补了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特别是其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虽为辑录其于流人问题研究中之理论观点,实则寓构筑流人学框架之深意从此兴盛之于流人学之研究,有史、有论、有专门著述、有文献汇编,足称完成架构专学之规模。基于此,表示真诚地期待流人学不久将在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表上堂堂正正地占有一席之地。流人学之跫然足音,殆已日近一日。兴盛其勉旃!尚英教授认为兴盛之
12、流人研究已建立了一个科学而又系统的流人学的理论、体系、文献,从而圆了其建立流人学这一专学之梦。所谓流人学理论是指:(一)对流人、流人史、流人文化、中国流人在历史上的奉献和作用等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探索和铨释;(二)将流人史与流人文化扩展成流寓史与流寓文化,并进展了理论探讨;(三)将流人文化、流寓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增加旅游文化,尤其是边疆旅游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新涵。所谓流人学的体系指:它是由流人学的通史体系和流人学的文化体系所组成。所谓流人学文献是指:其文献大体可分五类,即历史类、地理类、政治法律类、文学类、近人今人著述类。萧文立先生十万言的大著兴盛学案一书,全方位、多层次地
13、深入、系统分析评介了兴盛之治学在五个方面的成就或特点,这就是:学域指简要学履、疆域特质、声誉影响、学绩著述目录、流人创获、龙江拓荒、学德学在勤慎、学为世用、学如其人、学品学派创立、学识通达、学力邃密、学术治学方法、著述体例、文章修养、学囿来日未央、白璧微瑕、呼吁研究。基于此,誉之为流人学巨擘。结尾局部还建议兴盛再贾余勇,补充扩展,提炼升华,撰写一部新著中国流人学概论。其概论之拟目为绪论、总论、分论各三题。绪论为流人学、流人史、流人文化、流人研究概况、流人学研究方法五项;总论为流刑考、流人考、流地考三项;分论为制度研究、流地研究、流人研究三项。可见,此拟议中的设计方案,对于流人学的创立与完善,实
14、有裨益。杏根教授认为兴盛之流人研究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人研究体系,可以分成文献、流人个案研究、群体流人研究、流人史研究、理论研究五个层次,且有文史交融特点。朱则杰教授认为兴盛以研究中国流人文化著称于世,成果累累,著述等身不仅对整个学术界,即对我个人,也有过很多的启发,因此将自己近年论文中征引兴盛先生著述的假设干片断辑为一束,以略见一斑,并表示由衷的感。在谈及兴盛的流人文化研究时,西南大学何宗美教授说:如果重写文学史、思想史,流人文化都应该涉及。流人文化不是地域的,而是全国的。*大学周轩教授认为流人文化研究,有利于边疆开发,有利于法制研究、文化研究、旅游研究。并说:在地方文献及流人的研究方面,著
15、名学者兴盛先生可谓翘楚为中国流放研究的领军人物。省社科院梁玉多副研究员从创立流人史流人文化,乃至流人学这一新学科、为开展省旅游事业、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出版三个方面,论证了兴盛已做出的突出奉献。日报编辑铭同志也提供了对兴盛详细采访的报道,其重点评介了兴盛的流人文化研究成果等业绩。而省社科院研究员随安除谈及兴盛的学术奉献外,还谈到其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勤勤恳恳,不求名,不求利,不炒作,不扬的治学精神。他写道:回首过去的峥嵘岁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永不疲倦的探索者的身影:五赴京城,三下江南;万里奔波,满身风尘;盘桓于废墟之上,考辨于黄卷之中;青灯照壁,冷雨敲窗;书稿满案,须发渐白云云。人民副
16、编审国志先生在谈到兴盛学术奉献时指出:首先,兴盛先生在严重缺少科研经费,开场时得不到学界认同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惨淡经营,积数十年不懈努力,创立了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这一新学科其次,兴盛先生将单一的流人文化研究进一步扩展成包括流人文化在的流寓文化研究,同时将流人文化、流寓文化研究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使流人文化研究转化成为旅游业效劳的应用研究。2在对兴盛具体著述评价方面:来新夏教授誉其中国流人史是对流人问题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各区域的完整论述,开创了流人史研究的新体系。清史专家,社科院玉兴研究员认为中国流人史是独开风气,不同凡响的史学力作,具有独创体系,独领风骚指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17、、章法谨严,容丰富指本书有总有分,有开有合,或议或叙,议叙交织写法、文史兼具、文彩纷呈指该书读之绝无枯燥呆板之感,有很强吸引力、立足社会,竭尽史责指该书具明显社会功能,反映作者社会责任感诸特点。本书成就是巨大的、惊人的,是值得学术界骄傲的突出表现。省文史馆田忠侠教授认为我国于流刑之得失,流人之历史作用,却一向缺乏研究与总结,因而,也就向来无学,无史。往者,只有零篇散帙,断简残编,缺乏为学,而中国流人史,却于中国历代史籍四大体裁:纪传体断代史、编年体通史、记事本末体断代史、典志体通史之外,另辟蹊径,别树一帜,建流人之学,开中国历代流人之专史,创史学领域之流人新学派,故可称之为新学新史新流派。至于
18、对兴盛东北流人史之评价,清史专家何龄修研究员认为它构成了东北流人通史的完整体系, 这样规模的中国东北地区流人通史,就现在所知,在国外都是首创。它又具有行文准确、流畅、生动及史料丰富、翔实、可靠诸特点。东北流人史写得这样枝叶繁茂、色彩斑斓,首先是兴盛同志积十余年努力开掘史料的结果。人民社长龚江红认为此书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准与浓郁地方特色的史学开拓之作。市社科院研究员王延华介绍了东北流人史对该市流人文化研究、传播的作用与影响。师大历史学院副教授邓天红认为兴盛主编之流寓文化与旅游文化丛书是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兼备,还具有很高的人文精神价值之作,具有探求史学研究开展的新途径之价值。兴盛流人研究始于对清
19、初著名诗人吴兆骞的个案研究,著有边塞诗人吴兆骞、诗人吴兆骞系列等书。西北师大文学院兵教授认为这近百万字的吴兆骞系列研究,成为吴兆骞研究集大成者。其特色为体大思精:古代作家作品系统研究的典;文史互证:传统研究方法的成功运用;以点带面:开拓流人史与流人文化研究的新境界。 总之,各位学者对兴盛流人研究的各种评述,都认为已开拓了流人史、流人文化的新体系,构筑了流人学的框架,流人问题的研究实有必要。二流人史流人文化的专题或个案研究:与会学者的论文,还有的论文对我国流人作了专题或个案研究。专题研究以东北流人案例居多数。其中社科院研究员旸等人之明代谪寓东北流人与流人的历史作用一文,详细论述了明代东北流人谪戍
20、的缘由、状况与类别、悲惨生活以及表达在经济、军事、文化与民族方面的五大作用。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晓东论述了清初宁古塔流人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调查与著录情况,从而表达了流人在东北考古方面的奉献。师院刁丽伟教授专门论述了清代东北流人中文化流人对东北地域文化开发的奉献。省宁安市政协主席关治平撰文论述了清代宁古塔地区流人与流民的状况及其留下的丰厚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在专题研究中,也有以*流人为对象者,这就是周轩教授之论文。周轩通过流人关于西域史地的诗作、流人所修的西域方志、流人关于西域史地的著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清代*流人在西域史地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表示渴望与海外学者共同深化*流人之研究,还拟撰写*地区
21、流人通史。此外,还有一份专门论述清代流徙制度之论文,这就是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王云红博士之清初流徙东北考,分流徙东北原因探析、流徙东北政策的形成、流徙的开展及流放地点的变化三局部。 在具体流人个案研究中,涉及到*流人林则*,东北流人吴兆骞、吕留良后裔与缙彦。林则*是被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因遭到清廷当权者诬陷、排挤,而被贬斥流放。林岷女士之论文,论述了林则*流放*时泪洒冰天,血沃塞土的不幸遭遇及开发边疆的光芒业绩,还有其爱国恤民思想。这种业绩与思想主要是通过承办阿齐乌口水利工程、勘丈南疆十城屯田地亩、大力推广坎儿井、促进民族和睦团结的回屯政
22、策、筹边塞设防以加强防俄、与当地官民和谐共事等六个方面阐述表达的。然后通过今日国六座林则*纪念馆、数十尊*公塑像,英、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塑造的林公塑像、命名的林公广场、林公路等事实的介绍,点明了林则*在海外的巨大影响。最后点明正是千千万万的流人创造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又一朵璀璨夺目的流人文化。诗人吴兆骞是清初著名的江南才子,在23年流放的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以边塞风光、民族生活风俗,尤其是大量的以抗俄斗争为题材的诗歌,影响深远。何宗美教授认为清初东北流人文学是特殊文人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具有特殊生活体验与生命感受的特殊文学。吴兆骞不仅是清初东北流人及流人文学的突出代表,在当时还成为一
23、种引人瞩目的现象即吴兆骞现象。所谓吴兆骞现象就是吴兆骞因其角色及其经历的特殊而成为清初文学的一个创作点,即围绕他的命运及事迹产生了大量文学作品。这种现象的经典意义可归纳为时代意义、伦理意义和生命意义三个方面,表达了身、家、国相统一的重要特点。大学文学院马大勇博士向大会提供了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苑传所写的吴兆骞传资料长编事迹考异一文。其辨吴兆骞与顾贞观交恶事,认为在无可靠文献否认此事之前,亦不必急忙判定其缺乏信。日报社高级编辑曾一智之文,记述2003年赴宁安市采访吕留良流放在宁古塔的后裔及考辨新发现的雍正年间吕懿正吕留良二子吕时中之三子遗墨事,有功于流人后裔之研究。市文联副主席*景辉之文评介了清
24、初宁古塔流人缙彦早期山水田园、隐世、酬唱三类诗作。三流人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来新夏先生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相信省可以利用流人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促进边疆文化大省的建立。这已包含流人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林岷女士谈到研究流人文化的意义也认为:自然条件好,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等自然景观丰富,比拟而言,人文景观较为缺乏。树无根不深,一个地区要开展,也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根基,丰富人文景观涵十分重要,而流人文化恰恰在此方面提供了良好资源。这也是强调流人文化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市文化局副局长学之文重点是谈宁古塔流人文化开发与利用问题,目的是为将流人文化打造成市的历史文化名片。其文指出
25、流人文化是丰富的文艺创作资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并进一步谈及这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设想:一为开掘与研究工作,二为宣传与推介工作。其拟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设想完全采纳兴盛之论述。如为成功之父芝龙在流放宁古塔囚禁之地建立景点,立成功有关诗碑,为方拱乾、吴兆骞、缙彦建宁古塔三贤纪念馆等。此外,王延华表示也将开发流人文化资源。 四流人问题比拟研究:与会学者之论文还出现了两篇中外流放比拟研究之作,颇富新意,这就是著名俄罗斯语言文学专家、大学俄语系教授锡胤与省社科院随安之论文。二者尽管都是中俄流人比拟研究,但前者重点评介俄国十二月党人流放伊尔库茨克的情况,后者侧重介绍沙俄流放时西伯利亚的各种类型流人包括著名文学家。关于中俄流放之异同,此二文侧重介绍了一样点,如两国流放历史均很悠久,都具有相应流放法规,及实施流刑之相应机构、管理制度等。流放地均为荒寒僻远之地,流人成份均很复杂,双方流人文化产物如著述等均很丰富等。这二份论文,为我国流人史、流人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类似论著出现,如中英、中澳、中美、中朝等流人比拟研究之作也会陆续问世。 此次大会的中心议题除了上述四大类型以外,还有的学者提出一些建议。如国志先生认为,尽管兴盛及其他许多流人文化专家为流人文化的研究与开展已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家禽订购合同
- 房屋改建合同范例
- 2024电子教学设备采购合同
- 2024上海出租合同范本
- 工行委托贷款合同
- 2024红砖购销合同(墙地砖类)范本
- 2024【内外粉刷合同协议书】内墙粉刷合同范本
- 短期临时工作合同协议
- 2024保险代理协议书
- 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3套【附答案】
- 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安全使用培训课件
- 企业财产保险投保单
- CT报告单模板精编版
- 柿子品种介绍PPT课件
- 内镜清洁消毒登记表格模板
- 天然气脱硫(课堂运用)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表(共2页)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
- 阿拉丁神灯介绍ppt[共27页]
- 学校食堂五常法管理制度
- 毕业设计500kv变电站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