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枫河线防雷问题及其技术改造摘要1974年建成的220 kV枫河线在设计上先天不足,防雷水平低,投产后雷击故障频繁。通过 HYPERLINK / 分析雷击故障频繁发生的原因,并对照枫河线防雷技术改造几个阶段的效果,得出了降低地网接地电阻是防雷最有效措施的结论。 220 kV枫河线北起枫树坝电厂、南至河源变电站,全长115.9 km,全线基本上沿东江顺流而下,90%线路经过雷电多发的高山、丘陵地区。1974年建成投运时,全线共有杆塔315基,其中耐张塔36基、直线塔19基、钢杆148基、水泥杆112基,全线采用GJ-50钢绞线单避雷线保护。投运后,由于线路雷击故障频繁以及多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对这
2、条线路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a)1981年至1985年分4期将全线的单避雷线改为双避雷线(均为GJ-50钢绞线);b)1988年底对卓峰山段进行防雷改造,在其中6基(100号、102号106号)杆塔加装某公司生产的半导体消雷器,并进行杆塔接地网改造(加降阻剂);c)1993年至1995年分3期对早期的一根避雷线进行全线更换;d)1995年11月和1996年6月分2期对全线315基杆塔接地网进行改造;e)1997年分2期对6基水泥杆和10基钢杆进行了改造。1雷击故障统计枫河线自1974年9月投运至1998年10月共运行了24个雷雨年度,期间共发生了有明显故障点的雷击故障31次,
3、发现44处故障点。为便于统计,将同一时间的故障作为线路一次故障,将同一时间在1基杆塔上产生了故障点认为该基杆塔发生了1次故障。表1和表2分别为按年度和按线段统计的故障次数。2防雷 HYPERLINK 问题从表1可以看到,枫河线投产后雷击故障频繁发生,至1981年共发生雷击故障14次,平均雷击故障率高达1.73次(102 km.a),大大超出允许值。其主要原因是:架空线路全线仅使用单避雷线作防雷保护,防雷保护角偏大;线路经过雷电活动异常剧烈的卓峰山段。为此进行了多次防雷技术改造。2.1避雷线改造为了解决线路防雷保护角偏大问题,1981年至1985年分4期将枫河线的防雷保护由单避雷线改造成双避雷线
4、,使全线的水泥杆、钢杆和直线铁塔的防雷保护角分别由 20.6,20.6,23.5 降至12.5,15,14(耐张塔的保护角未改造)。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表明,线路的防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全线多年平均雷击故障率由改造前的1.65次(102km.a)下降至0.78次(102km.a)。但是,双避雷线改造后卓峰山段的雷击并没有减少。表1枫河线各年度雷击故障统计表年度197519761977197819791980雷击故障次雷暴日d531300年度198119821983198419851986雷击故障次雷暴日d2752863112172275062年度198719881989199019911992雷
5、击故障次雷暴日d468064052053050183年度199319941995199619971998雷击故障次雷暴日d013001050表2枫河线杆塔雷击故障次数统计表杆号352633808892雷击故障次1121111杆号93949899100102103雷击故障次1111113杆号104106113120122123134雷击故障次1421111杆号138140217218224226260雷击故障次1121111杆号261293302 雷击故障次111 2.2卓峰山段防雷综合改造枫河线卓峰山段是从枫河线97号杆起,至110号杆止,线长约5 km,雷击故障情况见表2。在1981年进行双
6、避雷线改造后,这段线路的雷击 HYPERLINK 问题还相当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它的所有杆塔均处于高程320380 m的山顶或山腰上,线路基本是布置在山上或跨越山谷,地形条件复杂,雷电活动相当频繁并容易产生畸变;杆塔所处位置地质条件较差,降低杆塔接地冲击电阻比较困难而使它的耐雷水平较低。因此,在1988年底对卓峰山段再次进行了防雷改造。这次改造主要是在其中6基杆塔顶部加装半导体消雷器,并将杆塔接地网加降阻剂进行降低接地电阻。从改造前后基本相同运行条件(从1981年至1995年)的运行记录来看,它的雷击故障率由改造前的7.5次(102 km.a)仅下降至5.7次(102 km.a),其中在199
7、2年3月21日104号杆受雷击时,虽然线路重合成功,但这次雷击造成安装在该杆上的半导体消雷器损坏。在1995年全线杆塔接地网开挖检查改造时发现,这些使用了降阻剂的地网接地体腐蚀严重,说明这次改造还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2.3杆塔接地网改造由于枫河线的杆塔接地网在建设时使用的材料质量差、截面小和埋设深度不够等原因,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特别是经历了多年的运行,大部分接地体锈蚀严重,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因此在1995年和1996年分2期对全线所有杆塔接地网进行改造,使所有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 HYPERLINK / 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在改造后的3个雷雨年度里未发生过雷击故障。这次改造是很成功的,也说明了降低地网接地电阻是防雷最有效的措施。3结论a)枫河线24 a的运行记录表明,单避雷线是不能满足它的防雷保护要求的,仅靠双避雷线也不能完全满足处于高山大岭上的输电线路的防雷要求。b)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最有效的措施,而且它比其它措施更节省资金,便于维护。c)枫河线上使用的半导体消雷器的性能和质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不能完全依靠它来保护线路,但也未给线路带来不良后果。d)对地势较高位置突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3963-2025复印(包括多功能)设备术语
- geren借款合同范本
- 企业品牌策划设计合同范本
- 产品维修授权合同范本
- 偿还货款合同范本
- 割松油合同范例
- 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003
- 公司购销合同范本正规
- 男友出租合同范本
- 撰稿劳务合同范本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智慧旅游认知与实践》课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16章 刑法各论概述
- 英国签证户口本翻译模板(共4页)
- 现金调拨业务
- 空白个人简历表格1
- 广东省中小学生休学、复学申请表
- GPIB控制VP-8194D收音信号发生器指令
-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钢管、扣件、丝杠租赁明细表
- 施工现场临电临水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