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下册人教版嫡: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高三语文下册人教版熠: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 学家。1972年,西方著名的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 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题为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理论, 提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 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生存。下面整理了有关高三语文下册人教版精: 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烯: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11提高学生对科技论文提要钩玄的能力。.理解本文对燧的说明。.体会本文节选部分对人类生存的新的哲学思考。.研讨文章论述的观
2、点,训练提要钩玄能力。.学习用日常事例说明科学道理的写法。3才巴文章中所举的事例与有关精的概述结合起来理解精的含义。教学方法1.点拨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 题作点拨引导。2,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质疑解难。3.联想类比法。让学生把文中所讲的道理与生活结合起来深入理 解课文。(解说:以上三种方法分别适用于学生自学能力和整体水平下、 中、上的三类学生。由于此文难度较大,一般宜以第一种教法为主, 交叉运用第二、三种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1868年,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鲁道尔夫克劳修斯提出了一个十 分重要而又让人费解
3、的概念崎。烯这个概念谈的是热力学的第二定 律。曾有不少人对这个奇怪的概念不以为然,他们想制造出各种形式 的永动机来证明烯这个概念的错误。然而,100年的时间过去了 ,没 有任可一个永动机能够永动。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藉这个概念与我们的现实生存乃至我们的未来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 致于1959年,在克劳修斯提出精的理论91年后,英国著名作家斯 诺在剑桥大学作题为两种文化及再谈两种文化的讲演时说:一个 作家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毫无所知,就等于一个科学家没读过莎士比亚 的作品。那么,燧究竟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精又 揭示了人类怎样的未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4、 里夫金和霍华德的文章燧:一种新的世界观,让我们一同走近科 学领域中的莎士比亚。(解说:设计此导语,旨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关联并直 奔课文题目。引用斯诺的话,意在激发学生对烯这个概念产生浓厚的 探索兴趣。)二、解题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对近代西方文化中经济 无限增长的观点作了批判。精:一种新的世界观就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诞生的一部学术著作。这部学术著作指出科技的发展是一个能源 消耗不断增加,因而精也不断增加的过程,得出了人类的历史是一个 不断倒退、逐渐衰亡的结论。三、研习课文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初步提取要点,理清全 文的论述思路。(解说
5、:此步骤着意于培养学生提要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文中勾 画概括性语句,将概述内容与段落形式结合起来理清思路,为分析文 中的疑难点做好铺垫。)(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顺全文的论述脉络。明确:全文共15段。第1段通过民谚引出了热力学定律,第2 段用一句话表述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引出了精的概念。第3、4段 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论述,为下文论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燧的定律 做铺垫。第5段为过渡段,转入对燧的论述。第6、7段是对烯下定 义并做解说。第8、9段进一步从能量耗散的角度论述烯的涵义:能 量平均状态是烯值达到最大的状态。第10至15段从地球上能量来 源、工业回收、物质衰变等角度探讨了能源危机,
6、说明地球上的有效 能量在不断减少,烯在不断增加。2 .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1)学生梳理文中有关烯的概述,并用自己的话对燧的本质做 出概括。明确:第5段烯就是损失了的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 量。第6段烯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第7段崎和污染是同义词,是某一系统中存在的一定单位的无效 能量。第9段烯即无效能量的总和。概括:精就是无效能量,就是污染。(解说: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文中烯的概括的勾 画梳理,可加深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使学生养成利用提要的方式来 理解文章的习惯。先让学生在书上勾画并在笔记本上整理,然后用自 己的话来谈一谈对病的概括理解;教师可以摘要板
7、书。文中关于精有 多处论述,梳理不必求全,但要能抓住关键从不同角度论述。)(2)学生勾画课文中关于能量的概述,并用自己的话来谈一谈 对能量的新认识。明确:第6段能量可以分为有效的或自由的能量,和无效的或封 闭的能量。第7段烯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 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第8段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能量水准的差异总是趋向于零。没有 任何能量级别差异的状态叫做能量平均状态。第9段能量平均状态是烯值达到的最大的状态,那时将不再有任 何自由能量来进一步做功了。第10段地球上有两个有效能量的来源:一个是地球本身所蕴藏 的能量,另一个是太阳能。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里,这两个能量
8、都 是有限的。第14段当有效能量告罄时,我们称之为热寂。认识能量:能量 可以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两类,有效能量是有限的并且总在减少,即 烯总在增加。有效能量消耗完时,烯达到最大值,这叫做能量平衡状 态或者叫热寂。(解说:要深入理解精的内涵,就必须深入理解与烯密切相关的 能量的内涵。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谈理解,是真正理解的标志。此 设计既是提要钩玄能力的培养,也是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途径。课文中 关于能量有较多表述,学生能够勾画出来加以研讨即可,不必逐一整 理。)四、课堂训练本文在阐述科学道理时,有概述,有解说。从课文中找几个例子, 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抽象的论述要点的。明确:课文第4、5
9、、6、8、12、13段中都举了日常生活中的 例子来作具体说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分 析这些例子与概述要点的内在联系。(解说:此设计旨在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使学生对 课文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钩玄的能力,着重落实教 学重难点。可以参阅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分析。)五、课堂小结本文着重论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烯的定律。熠是与能量密不可 分的一个概念。作者对精和能量作了大量地叙述,同时又从生活中举 了大量的例子来作分析解说,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易于为一般读者 所接受。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解说:本小结旨在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强化学生对教学重 难点的掌握,体
10、现教学目的的要求。)六、布置作业在课文第一段中,作者举了三个民谚来启发人们认识热力学第二 定律。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能量耗散的方面,阐释下面几句 话的意义:(1)你不可能不劳而获:(2)覆水难收:(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让学生就上节课的课后作业相互交流意见,然后发言讨论。.教师对学生发言中的疑难进行点拨。明确:上节课的作业可以参阅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分析。(解说:通过检查作业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本节课的 教学。).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作业练习,我们对精这个概念有了更多的了 解。按照英国作家斯诺所言,可以说我们是学习了科学领域里的莎士 比亚的作
11、品。但是精:一种新的世界观毕竟不是一篇文学作品, 而是一篇饱含了深刻哲理的科学论文,其中一定还有不少令我们感到 困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研讨。(解说:设计此简短导语,旨在重新激发起学生研讨的热情,真 正来一番提要钩玄的能力训练。)二、研习课文L学生自主质疑研讨。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更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 研讨以下问题:(1)第3段中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而且永远 不会改变一句如何理解?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天文学知识 来讨论。也可引导学生结合史蒂芬霍金的宇宙的未来一文中有关 大爆炸的理论来思考。(2)第4段中世间万
12、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都不过是能量的不 同聚集与转化形式的具体表现而已。你能再举出别的例子来说明吗?明确:大到一头大象、一座山,小到一只蚂蚁、一块石头,都是 能量的具体表现形式。(3)我们应该如何重新看待工业回收问题?明确:工业回收对人类的生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任何工业 回收都在导致能量的消耗,即精的增加。三、课堂训练课文题目燧:一种新的世界观指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新的世 界观?结合对本文的学习,请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明确:作者认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一个能量不断消耗、爆 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衰退的过程,是一个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过程。作者对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持悲观的
13、态度,这柜对那 种对人类发展史和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观点来说,是一种新的世界 观。(解说: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课外的一些相关资料。)四、课堂小结通过进一步研习课文,我们对精的深刻内涵又有了新的理解。同 时,我们对人类目前的生存方式及未来的生存环境都有了一种深沉的 忧虑。当我们在认真学习本文的时候,当我们在深入思考着这些问题 的时候,按照里夫金和霍华德的观点,我们也在消耗着能量,我们也 在导致着精的增加。这就是这篇课文特别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五、布置作业烯:一种新的世界观向我们揭示了一种人类无力拯救世界的 悲观结局,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课后搜集、阅读有关资料,写一篇短 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解说:这一
14、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提要钩玄的能力延伸到课外, 从更广阔的层面来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方案二一、导语设计对科学这个概念,我们历来是顶礼膜拜的。无数的仁人志士对科 学这个概念作出了各自的礼赞。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 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高尔基说: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力 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了。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说:科学是人 生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当代伟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追求科学,就是追求进步和文明,这已经成 为大众化的世界观。然而,科学真是完美的吗?它是一把单刃剑,还 是一把双刃剑?1981年,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里夫金和霍华
15、德出版 了燧: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负 面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本书的节选部分,一 同来看一看作者在对科学文化的批判中,提出了怎样的新的世界观。(解说:此设计立足于课文主题,给学生以很大的思考空间。)二、解题(同方案一)三、具体研习,突出重点.作者在文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趋向持什么态度?.作者对人类未来担忧的依据是什么?3 .你怎样看待科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四、课堂训练完成课后练习一O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烯: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2导学新概念精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用来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者在书 中却把这一物理学概念广泛运用于哲学、经
16、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 及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所以学习文章时,需要注意烯:一种新的 世纪观一书的诞生背景,还需要对这种新的世纪观有一个总的认识。里夫金和霍华德的这部书是在1981年出版的,该书对现代科学 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只有几百年 的发展中,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使人类陷入种种困境之中,如环境危机、 能源危机等。1972年,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一 个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 源,同时污染环境,威胁人
17、类生存。这一报告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 响。1981年出版的精:一种新的世界观比增长的极限涉及 的领域更广泛,意义也更深远。把精的概念引入对世界的认识中,远远扩大了它在物理学上的意 义。烯定律不仅适合于地球,而且适合于整个宇宙。地球上的有效能 量有用尽的时候,宇宙的有效能量也有用尽的时候。有效能量用尽, 称之为热寂,到那时,一切能量差别都趋向于零,所有有用能量已消 耗一空,到处是永恒的死寂。宇宙正无可挽回地走向死亡。这就是一 种新的世界观。资料显示屏想象把一杯水放在桌子的边缘上。稍微推一下杯子就会落到地面 上去无疑杯子会被打成许多碎片,水会溅到相当大的面积上,或许会 被地毯吸收,还会流到地板的缝
18、隙去。我们这一杯水在这里只不过忠 实地遵循着物理的方程罢了。牛顿的描述即已足够。杯子和水中的原 子独立地遵守牛顿定律。现在让我们把这图像在时间的相反方向表 演。由于这些定律的时间可逆性,这些水可以一样很容易地从地毯和 地板缝隙中流出,流进一个由许多碎片拼凑而成的玻璃杯中,再整体 从地板上刚好跳跃到桌子的高度,然后它停在边缘上。正如杯子落下 打碎的过程一样,所有这一切又都和牛顿定律相吻合。由牛顿力学推 导而来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时间对称的。第一定律并不以任方式限 制玻璃和水,从而排除碎片聚集成杯子,并且充满水后奇迹般地跳回 到桌面上的可能性。为了聚集玻璃碎片并收回所有溅开的水,而且最 后优美地跳回
19、到桌子上,必须以不可思议的精确度把它们的运动协调 起来。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协同的运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皇帝新脑煤比木材更难开采、加工,因此把它转化到有用状态要耗费更多 的能量。这一点也可以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中找到答案。世界上 的有效能源不断被消耗掉,而最先消耗的总是最容易得到的能源。后 一个能源环境所依赖的能源总要比前一个能源环境的主要能源更难 获得。煤的开采和加工比树木的砍伐更困难,而石油的开采和加工还 要困难。分裂原子以获得核能就更麻烦了。精:一种新的世界观教学设计ABC设计A一、导入新课地球(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宝库,我们常常用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来形容。这能量宝库真的就没有用尽
20、的那一天吗?读了燧: 一种新的世界观一文之后,我们就会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二、指导阅读.速读课文,解释精的含义。明确烯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燧是无效 能量的总和,污染就是精的同义词。还需要注意无效能量这一概念。 在谈精的含义时,作者讲了蒸汽机做功和河水发电的事例,以此说明 精是不能再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再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能量耗散的问题,一是能源危 机的问题。明确:能量耗散意味着精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而 我们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消耗能量,哪怕在你点燃一支烟的时候, 世界上的有效能量也在减少。加之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 可以再生的能源也是有限的,
21、所以人类会面临能源危机。当然我们可 以回收利用,但要做到百分之百地回收是不可能的,而且回收本身也 都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当宇宙的有效能量耗尽时,就不会有可可以 做功的能量,也就更不会有生命。3才巴精与能量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对世界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也 就是一种新的世界观。4.阅读目光要敏锐,阅读感知也要敏锐。在两次阅读中,一定要 把球能量消耗、能源危机等关键词语找出来,并能作出准确的解释。设计B导课可以采用设计A,指导阅读可以变化为问题思考式。.在学生阅读全文之后,让学生谈谈对文章的大致理解。.教师可设计几个问题,供学生们思考讨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 认识和理解。问题一:第一段结尾说,如果你听说过你不可能不劳而获覆水难 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谚语,并且有过亲身体验的话,那你就懂得 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了。为什么这样说?请谈一谈你对这些 谚语意思的理解。明确:因为可以用这些谚语来表达热力学第一定衡口第二定律的 含义。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室内装饰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公司的合同模板
- Puma员工聘用合同
- 《职业分析指导》课件
- 《彼得·纽马克及其翻译理论》课件
- 江陵县2008届高三数学复习计划
- 新能源汽车车身分总成售后件生产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旅游安全知识培训
- 翻转课堂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路径
- 非线性辑心得体会
- 对患者入院评估的系统化方法试题及答案
-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押题预测卷(深圳专用)(原卷版)
- 2024年贵州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DB11-T 2397-2025 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数据库表结构
- 多式联运模式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中药学(士)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401-1536题)
- 2025中考语文常考作文押题(10大主题+10篇范文)
- 2024安康市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满分作文《满树繁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